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对洪洞井水位自2013年数字化改造以来记录到的同震响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后认为:洪洞井水位对全球MS≥7.5的远场大震有较好的响应能力,其同震响应呈一定的方向性;对不同地震的响应形态具有固定模式,以水震波为主,部分水震波伴随阶变;水位振荡阶变的初始方向以上升为主。统计分析显示,井水位同震变化幅度与震级、井震距无明显相关性,水位响应时刻与井震距有一定关系。进一步核实表明:引起水位同震响应的地震波大多为S波,部分为P波、面波;S波引起的水位变化幅度要小于P波,而面波引发的水位变化幅度最大。综合分析了前人对水位振荡的机理研究,并结合洪洞井具体情况对其相关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海南琼海加积井水位对远大震的同震响应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收集整理了2001~2010年海南琼海加积井水位对震中距小于8000km、Ms≥7.8的远大震的同震响应资料,统计了水位变化的形态,分析了同震响应水位变化的幅度与震级及井震距的关系,核实了出现水位变化时的地震波震相.结果表明,同震响应形态表现为以阶升为主,无振荡类型的变化;水位的变化幅度与井震距、震级有一定的关系;该井的同震响应表现出一定的方向性;引起同震响应的地震波大多为面波,有一部分为周期较长的S波.  相似文献   

3.
以2008—2017年腾冲地震台井水位记录的同震响应事件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该井水位的同震响应特征,结合井孔地质背景条件,对同震响应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腾冲地震台井水位同震响应能力随着震级增大而逐渐增强;因井震距不同,同震响应主要表现为近震阶降—复原型和远震振荡型变化;同震响应幅度随震级增大而增大,随井震距增大而减小,且水位同震变化受震级与井震距的影响力基本相当;震级越大,同震响应持续时间越长;发生井水位同震响应的地震分布具有明显区位型特点。分析认为,振荡型同震响应机理与面波作用有关,阶降—复原型同震响应机理可能与腾冲地震台观测井所处地质构造有关。  相似文献   

4.
利用永安井秒采样水位仪记录到的地震波形数据,与CMG-3ESPC-60地震计比较,对井水位同震响应特征、响应能力、地震波加载响应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秒采样水位仪也可记录到地震体波(P波、S波)和面波R,面波频散现象清晰,较好反映地震波作用过程及震源破裂过程中能量的释放;井水位对近场地震和远场地震响应程度存在差异,其同震响应能力与震级、震中距无必然联系;同CMG-3ESPC-60地震计相比,二者都存在明显周期信号,面波频段波幅变化最大,为主要中心频率,与CMG-3ESPC-60地震计速度值积分振幅谱谱形态一致,也具有较宽频带,但低于CMG-3ESPC-60地震计。  相似文献   

5.
《高原地震》2021,33(2)
以昆明井水位记录到的同震响应为研究对象,分析该井水位的记震能力。结果表明昆明井水位同震响应过程地震波起了主要作用,响应形态为震荡型,响应能力受震级和井震距的双重控制。具体表现为对井震距小于10 000 km、震级大于7.4的地震具有较强的记震能力。但同震响应振幅便不完全受井震距、震级的控制,推测其与井—含水系统以及区域应力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收集整理河北省地下流体观测井网黄骅井水位对2004年以来全球MS≥8.0地震的同震响应资料,从响应形态、响应幅度、响应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黄骅井水位阶变异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骅井水位的同震响应形态以阶变为主;水位的同震响应幅度随震级增大而增大,但非单纯地随井震距的增大而减小;井震距越近震级越大,水位响应地震速度越快。分析认为,2015年以来黄骅井水位阶变异常可能与昌黎4.2级地震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对云南省思茅井自观测以来30多年的井水位数据进行统计,得到27次同震阶变。分别用杨竹转和Roeloffs的井水位同震阶变幅度、震级、井震距统计关系,对思茅井水位同震阶变进行计算。结果显示,用杨竹转的lgΔhi=0.319M-0.375lgD-0.087关系,计算出的思茅井水位同震阶变幅度较Roeloffs的lgΔh=0.89M-1.63lgD-0.69关系更符合思茅井的实际情况;用杨竹转的M≥3.104+1.176lgD和Roeloffs的M≥1.55+1.82lgD关系,对思茅井水位同震阶变地震的井震距计算其相应的震级,2个统计关系计算出的震级与实际震级差均在1级左右,其中Roeloffs的M≥1.55+1.82lgD关系更符合1 000 km以外的8级大震。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汶川MS8.0地震在中国大陆引起的水位、水温同震变化特征,对比研究了2007年9月12日印尼苏门答腊MS8.5远震和汶川MS8.0近震在四川及其附近地区引起的水位、水温同震变化差异,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在中国大陆引起的水位同震变化以上升为主,同时水位上升与下降的井点空间分布表现出一定的分区性;水位、水温同方向阶变的井点数比例高于两者反方向阶变井点数比例,当水位同震变化为振荡型时,水温以下降型为主;相对于远震,近震引起的水位、水温同震变化井点数量增加,无变化井点数量减少;所有井水位和大多数井水温同震阶变的方向都不因地震的远近、大小、震源机制或地震方位的变化而改变,个别发生水温同震升降方向变化的井点是由于水的自流状态和水位同震阶变由振荡转为阶变的改变所引起;水位同震升降性质受控于当地的地质构造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而水温同震变化还与地震波引起的井孔中水的运动方式、水温探头放置的位置等因素有关,其机理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9.
统计范县井水位对远场大震的同震响应特征,并对其响应时间、响应幅度、响应形态这3种特征进行逐一分析,探讨同震响应机理,总结规律。结果表明:观测井映震能力良好,震级越高,映震能力越好。从响应幅度来看,对MS 6.5~7.5地震之间的同震响应具有明显优势,且大陆型地震响应表现要优于非大陆型地震;在一定条件下,震源深度对响应时间和响应幅度都有较大影响;响应形态有脉冲型、振荡型、振荡-脉冲型,非单一形态,且响应形态与震中距相关。  相似文献   

10.
新疆乌鲁木齐04号井数字化水位同震阶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新04井2001年7月数字化改造以来水位同震变化观测资料分析、地震活动性对比和井孔地质构造条件等的综合研究,得到以下认识:①无论地震的方位和震源机制如何,新04井水位同震变化总是具有下降-回升的变化规律;井水位同震下降幅度随震级的增大而增大,随井震距的增大而减小,三者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②新04井水位同震响应能力受本地应力状态的影响,当井区附近孕震时,断层受到挤压闭锁,透水能力下降,井水位同震响应能力降低;地震发生后,断层解锁,透水能力恢复,井水位同震响应能力也恢复到正常状态。③新04井位于断裂交汇区,岩石破碎,裂隙节理发育,井孔穿过断层破碎带,具备水位同震下降的地质背景条件;受7级以上强震S波或面波的激发,穿过井孔的断层发生张合作用或蠕动,引起井水外泄可能是井水位同震下降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1999年9月21日台湾发生7.6级地震群,震时长沙井水位记录到了水震波和水位阶图象,本文分析了水城波及水位阶产生的机理,认为,震时地城 力波作用于含水层,使含以的流体压力及有效应力发生变化,周期作用的应力波是井口水位产生震荡变化的原因,而有效应力变化岩石骨架胀缩及岩石颗粒重排,岩石骨架胀缩的不可逆塑性变莆部分和岩石颗粒重排是造成震时水位阶的原因,其中,岩石骨架压缩缃起的水位阶在震后可以部分缓慢恢复。  相似文献   

12.
张昭栋  邹泉生 《地震》1993,(2):61-66
本文介绍了鲁23井“动水位”观测情况。提出了一个分析有泄流的“动水位”的新方法,即把流量换算成水位,以等效静水位来表示“动水位”与流量。由于把“动水位”与流量用一个量来计算,从而为“动水位”观测定量的、统一的分析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这对提高“动水位”井的监测预报地震能力起一定的作用。 本文还以鲁23井“动水位”观测资料为例,利用新方法进行处理的观测分析结果与理论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992年河南登封4.7级地震的资料分析,表明拐河老井地下水位变化是区域应力场的变化效应。在时间上有连续性,在空间上和构造体系上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昆仑山8.1级地震在四川省地震地下水观测网中引起了大多数深井水位记录的大幅度波动,数字化水位仪LN-3和大多数浮子式机械水位仪SW40-1均记录到水震波,同一口井两种不同仪器水震波的记录结果有差异,相邻井的记录不同,同震阶变结果表明除北部受张应力外主要受压应力,地震还引起了红旗水库水体冒泡,起大旋涡,库水东西对流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辨析洞庭湖历史水位演变态势对保护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运转以及确保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和水资源利用均至关重要。为了定量评估洞庭湖近60年来水位变化特征、程度及规律,基于洞庭湖鹿角、杨柳潭和南咀水文站1961—2020年逐日水位监测数据,应用Mann-Kendall检验法、小波分析法、累积距平法、滑动t检验法等方法对洞庭湖水位变化趋势性、周期性、突变性进行分析,进而采用IHA-RVA法综合评价洞庭湖突变年前后各站点水位改变度和整体水位改变度。研究结果表明:(1) 1961—2020年,鹿角站和杨柳潭站年均水位呈上升趋势,南咀站年均水位呈下降趋势;3个站点水位周期性变化较为明显,呈现4~5个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第一主周期为55~56年;鹿角站水位突变年份为1979、2003年,杨柳潭站水位突变年份为1978、2003年,南咀站水位突变年份为2003年,综合确定2003年为3个站点突变年份。(2)通过分析突变前后3个站点的水位、时间、频率、延时和改变率5组32个水位指标改变度,发现杨柳潭站水位改变度大于鹿角站和南咀站,鹿角、杨柳潭、南咀站的整体水位改变度分别为43%、48%、42%,均属于中度改...  相似文献   

16.
云南曲靖井水位潮汐动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晏锐  张立  简春林 《地震学报》2012,34(3):363-373
以井-含水层系统潮汐理论为基础, 结合云南曲靖井水位观测资料实际情况, 利用Baytap-G提供的潮汐分析方法, 分别计算了曲靖井水位M2、 S2、 O1、 S1K1和M3共5个潮汐分波的振幅比、 相位和计算误差, 分析了井水位观测资料不同潮汐波振幅比和相位的动态变化特征, 认为能反映含水层参数的井水位潮汐振幅比和相位变化与附近的抽水和远距离大震引起的同震响应有关, 具体表现为, 2001年11月和2003年8月的振幅比和相位下降变化可能与抽水有关, 而几次大震后的井水位潮汐振幅比和相位小幅度上升和缓慢恢复过程, 则可能与中远场大震的地震波动力引起的含水层渗透系数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7.
1990年12月28日晋10-1井水位突升,文中研究了晋10-1井附近的环境,分析了与井水位变化的相关事件,得出霍州电厂水源井系水是晋10-1井水位短周期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从井孔周围地下水开采量变化、大气降雨补给量变化、农田灌溉用水量变化、矿井塌方、涌水、排水和地震活动等影响因素入手 ,对 1999年至 2 0 0 0年间介休井水位的 2次突降原因进行了调查。通过初步分析 ,表明介休井水位阶降型异常具有一定的震兆性质 ,其水位的缓慢上升与突然阶降意味着介休地区断裂活动在加速。其地震预测的意义是未来一段时间山西地震带内有发生MS≥ 5 0级地震可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唐山矿井模拟水位与数字水位观测的基本情况,对2004年7月至12月11次全球7级以上地震引起唐山矿井模拟水位与数字水位水震波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水位有较模拟水位的记震特征易识别,水震波初动清楚,资料连续,误差小等优点,但数字水位采样率低,水震波记录存在畸变。  相似文献   

20.
福建永安井水位大幅度异常变化原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7月18日起,永安井水位出现持续的大幅度上升变化。经调查落实,这是由于该井附近的另一口多年开采的井孔,于2001年7月17日突然停止抽水,从而使永安井的地下水补给量增大,造成水位大幅度上升。深入分析该井水位变化的成因,为研究邻井抽水对地震地下水动态观测井水位动态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实例,对于识别地下水前兆异常与抽水干扰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