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万全断裂是洋河盆地北缘断裂带组成断裂之一,控制沿线构造活动及地貌发育。断裂走向NE,倾向SE,在沟口处隐伏于第四纪覆盖层,采用电阻率成像和浅层地震联合勘探方法,获得该断裂隐伏段落综合物探异常,结合地质地貌调查,判定隐伏段落展布的具体位置、产状、活动特征及地下结构特征等。研究结果表明,万全断裂隐伏段落走向NE,倾向SE,倾角约75°,上断点埋深约20 m,20—240 m深度可见断裂破碎带(宽约10—20 m)物探异常特征及断裂两侧地层结构差异。该联合探测模式可有效探测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的隐伏活动断裂,具有较强实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隐伏断层性状的汞地球化学标志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王基华  王亮 《中国地震》1994,10(2):112-122
本文介绍了自1986年以来用汞探测隐伏断层性状及在工程地震应用中的部分结果,通过研究这些结果作者认为,用土壤中气汞可以准确地确定隐伏断层的位置,而根据土壤中气汞和土汞的异常特征确定隐伏断层的位置;而根据土壤中气汞和土汞的异常特征确定隐伏断层的倾向也是有效的。这些结论被浅层物探、石油地震勘探及探槽等资料所证实。文中还从实际资料出发,对用汞来确定隐伏断层的性状,断层顶端的埋深等其活动性分段及汞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3.
呼和浩特地区隐伏断层土壤气氡、 汞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呼和浩特地区隐伏断层土壤气中氡、 汞的浓度, 探讨了断层的气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确定隐伏断层的方法。 在呼和浩特地区8条测线上进行了土壤气中氡、 汞浓度野外现场测量, 共2014个测点。 测量结果表明: 土壤气中氡浓度背景值为2238.7~3715.4 Bq/m3, 土壤气汞浓度背景值为21.1~79.4 ng/m3。 在8个地球化学剖面中有7个在断层带上发现了异常, 其土壤气氡、 汞异常强度一般是背景值的1.7~10.3倍。 根据断层带上土壤气氡、 汞异常特征确定了断层的具体位置。 土壤气氡、 汞测量是隐伏断层探测中非常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阻率层析成像二维测量的方法,对河南省三门峡市沿河开发的建筑场地进行了勘探,获取了地下隐伏沙洞的准确位置、埋藏深度、含水情况、尺寸大小等。说明电阻率层析成像二维测量的方法在地下隐伏沙洞的探测中是行之有效的;地下隐伏沙洞在没有水体存在时,电阻率层析成像二维测量成果图中反映的一般都是高阻异常封闭圈。如果有水体存在,其异常则表现为低阻异常封闭圈。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法勘探在工程勘察领域的不断扩展,对技术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高难要求.高密度电法以成本低、效率高、信息丰富、解释方便、勘探能力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但也存在着用视电阻率解释成果异常不明显的问题.在提出用视电阻率比值参数解释成果基础上,从理论上研究了视电阻率比值参数的确反映异常的能力比较强.对废旧矿区采空区的勘探结果表明,视比值参数λ和视比值参数T反映异常的能力都明显比视电阻率参数高.  相似文献   

6.
岩石的电阻率差是电阻率法的物理前提,利用电阻率法研究断层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利用断层破碎带与周围岩石的电阻率差异,跨断层做了大量的实验数据,通过对比和分析,得出了研究破碎带与周围岩石的电性差异,寻找变化规律,研究其变化特征。对今后断层探测具有重要价值,对防震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活断层调查中,利用电阻率二维层析成像测量方法,对郯庐断裂带山东潍坊段的地震活断层进行了探测试验,取得了较理想的勘探效果。沂水-汤头断裂、刘家庄断裂的二维电阻率反演结果表明,断裂带两侧的电性结构呈现出整体性的差异,正断层的上盘为低阻区和局部高、低阻扰动区;而断层下盘多为均匀的高阻区;断层为高角度断层。试验探测表明:在城市活断层调查中,选用合适的电极装置类型,电阻率层析成像是一种有效的勘探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勘探地球物理学中,研究矿体电阻率和形状对其视电阻率异常值的影响具有实际意义。本文简要介绍椭球体电阻率和形状对矿顶上方视电阻率异常值大小的作用规律,并得出结论:视电阻率异常饱和极限值出现的快慢与矿体形状有密切关系;视电阻率异常值随矿体截面几何形状的变化非为单调增加或减小的简单关系,而是当有某个最佳几  相似文献   

9.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隐伏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以实例说明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隐伏断层探测中的成功应用;讨论了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反演结果的地质解译方法;提出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隐伏断层的野外工作设想,对“十五”重大项目——城市活断层探测极具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TBM)为例模拟了隧道强干扰环境下,瞬变电磁超前探测的响应曲线,系统分析了异常体(以直立充水断层为例)与掌子面距离、围岩电阻率差异、TBM长度、异常体规模等条件下的曲线特征和影响规律,发现TBM干扰源表现为低电阻率目标特征,其影响主要集中在早期,对于电性差异较大或目标规模较大的低电阻率异常(充水断层)模型能够明显地通过衰减曲线区分.根据电磁场叠加原理,将隧道腔体中包含TBM模型的响应减去纯隧道腔体响应可以获得TBM的响应信号,以此作为干扰背景,从实际包含TBM和充水断层的隧道模型总响应中减除,获得去除TBM干扰的响应信号.通过8组算例进行对比,发现经过校正的衰减曲线与模型计算曲线吻合较好,视电阻率曲线差异相对较小,能够表现探测区域的电性分布情况,确认该方法在不同情况下的适用性.即使在TBM响应计算时给定背景电阻率与实际电阻率差异达到100%的情况下,依然能够通过校正获得合理的响应信号和视电阻率曲线.该方法不仅仅适用于隧道环境,对于其他诸如地面、航空、半航空、海洋瞬变电磁勘探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11.
陈兆辉  陈石  张双喜  刘金钊 《地震》2021,41(1):25-39
本文基于EGM2008重力场模型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均衡重力异常和多尺度的布格重力异常特征, 以鲁甸和景谷地震为例, 认识其深部构造环境和动力学过程, 为该区域的构造运动和地震孕育环境研究提供依据。 结果表明, 研究区布格重力异常和均衡重力异常与地质构造格局相关性较好, 川滇地块剧烈的区域布格重力异常和非均衡状态与其强烈的地壳变形、 断裂及地震活动密切相关。 强震多分布在断裂带两侧重力异常的过渡地带和高梯度带, 断裂带两侧横向和垂向的显著介质密度差异是强震孕育的深部构造背景。 布格重力异常和均衡重力异常揭示的鲁甸、 景谷震源区深浅差异性的重力异常特征, 暗示鲁甸和景谷地震孕震环境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夏垫隐伏断裂土壤气氡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横切夏垫隐伏断裂的土壤气氡剖面测量,作者发现,土壤气氡的正异常区位于该隐伏断裂上盘的地表投影区内,断裂附近的土壤气氡等值线分布表明,沿夏垫隐伏断裂,气氡等值线有一个明显的梯度带。  相似文献   

13.
南海北部磁异常特征及对前新生代构造的指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南海北部前新生代构造,利用新近的船载磁力测量数据,对磁异常进行变纬度化极,并反演计算视磁化强度和磁源重力异常,以及对三条OBS剖面进行重磁拟合.结果认为东沙隆起高磁异常带是浙闽沿海火山岩带向西的延续,其间被NW向古老的转换边界断裂F10错断;NE向的F2断裂是高磁异常带的南界,并限制了底侵活动的北界;F3断裂在...  相似文献   

14.
激发极化法探测油气田——效果及异常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是在20多个油气藏上作激发极化法找油气的试验结果。在华北的第三系油田,四川的中生界油气田,新疆的中生、古生界大逆掩断层带油田,以及华东的第三系油田上试验,普遍得到好的效果。各地区的充电率、电阻率及金属因数等参数的反应特点有差异,异常明显程度受盖层影响很大。该方法可以探测到埋深不小于3000m的油气藏,并在许多油气藏发现了具有共同特征的典型异常模式:它在浅部中心部位表现为高阻,高极化;两侧为低阻,低极化;深部表现为低阻,高极化;深浅两带之间为过渡带,异常无固定的特征。此模式可用以分辨油气藏异常,选择合适工作极距,以及研究引起异常的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以跨谢通门—青都断裂的两条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资料为基础, 对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青藏高原日喀则地区隐伏断裂探测中的首次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 所获取的高密度电法剖面显示, 该断层的电阻率异常特征清晰, 其上断点埋深可达20—30 m, 较浅层人工地震探测所揭示的断层上断点埋深(50 m)更浅, 结合地层年代资料推测该断裂的最新活动时期为早—中更新世. 探测结果表明: 高密度电法剖面清晰地显示了断层在浅部松散层的延伸, 适用于日喀则地区的隐伏断层探测; 相较于浅层人工地震探测, 该方法对浅部松散层的探测具有明显优势, 一定条件下能够更好地揭示断层上断点埋深, 可与浅层人工地震探测形成互补. 需要指出的是, 在应用中需重视测区水文地质及地层发育情况对探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鲜水河断裂带南北构造差异性的地球物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艾依飞  张健 《地震学报》2019,41(3):329-342
对鲜水河断裂带重磁异常进行向上延拓,通过计算观测面高度异常与延拓后异常之间的相关系数得出最佳向上延拓高度,该延拓高度所对应的延拓结果即为研究区构造背景产生的异常值。向上延拓结果显示布格重力异常值沿鲜水河断裂带自北西向南东逐渐增大,反映出下地壳底边界沿该方向呈升高趋势,可能由青藏高原地壳软弱物质 “东向逃逸” 所致。化极后ΔT磁异常延拓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的康定—石棉以东为强磁性刚性基底。以鲜水河断裂带为分界的不同地块之间基底岩石及地层物性的不同是断裂带南北磁性差异的主导原因。对鲜水河断裂带两侧各约50 km范围内地震的震源深度进行统计,经投影至剖面及线性拟合求出鲜水河断裂带的三维几何形状。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带总体倾向南西,倾角近乎直立,范围约为57°—88°。   相似文献   

17.
华北地区断层形变异常与地震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断层形变求解的华北地区异常参数和应变累积率, 研究了华北主要断裂带的断层形变异常及其应震特征。 同一断裂带上的形变异常与该带上的地震有较好的对应性。 河套—张家口—蓬莱活动构造带上发生的强震, 北京地区的断层形变异常参数在总体上几乎都有明显的前兆性异常。 山西带北部的断层形变异常参数对山西断陷带及其延伸部位上的强震同样有较好的反映。 断层应变累积率反映了应力的积累程度, 其值相对较大时, 测点所在地区的地震较活跃, 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归一化变化速率(NVRM)方法,研究了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周边800km范围内25个地电阻率台站2012—2018年的连续观测数据,分析了震中区周围的地电阻率时、空演化过程.结果显示:(1)25个台站中共有14个台站在震前出现了地电阻率变化,结合本次地震震源机制等分析其时空变化,认为邻近地震破裂带的临夏、通渭、武都和宝鸡台地电阻率在震前出现了下降—折返回升型的变化,符合前人已总结的强地震前地电阻率的变化过程.(2)地震发生前震中区周围大区域内出现了地电阻率负异常变化,且以震中区为中心呈条带分布,异常区的长轴方向与地震断裂带走向或地震烈度分布的长轴方向几乎垂直,与地震主压应力轴方向吻合.本文认为九寨沟M_S7.0强震发生之前,震中区周围出现的区域性地电阻率异常空间丛集现象是很好的中期和短临前兆;地电阻率震前异常动态演化、各向异性等特征对认识本次强震发震断层活动以及震源区应力场分布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