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地电阻率异常变化与地震成组活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给出了部分地电台ρs异常变化与研究区内地震组活动的实例,研究了ρs异常变化总体特征和发展演化过程特征与地震发生的关系,以及单次地震可能预报的前兆标志。对地电预报地震特别是首发地震后的震情判断和预报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唐山7.8级地震震后异常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唐同山7.8级地震各前兆学科共189个测项的震后变化进行了归类统计与分析,讨论了震后变化的5种类型数量上的差异特征与后续地震的关系,分析了震后异常的分布特征与后续地震区及其地震活动异常的对应关系,认为利用前兆学科的震后变化的某些综合特征配合测震学进行了震后趋势判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后的异常了逐项分析与讨论,发现有些震后异常与后续营口6.0级地震,唐山7.8级地震有比较可信的内在联系,在归纳海城地震震后异常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6条在同类条件下对预报后续地震可能具有普遍意义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地震活动中短期预测指标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应用模糊地震学和统计地震学某些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实际预报检验,对一些中短期预报较好的方法,如地震活动平静异常μq值,自相似从属函数μs值,自助统计方差σ值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孕震后期地震活动图像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通系统分析研究了库玛断裂带自1970年以来Ms≥5级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地震序列类型特征,认识了该地区背景性和区域性的地震活动特征,对指导和研究该地区地震预测预报和震后趋势准确判断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大同—阳高地震及其发展趋势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文 《地震》1994,(3):78-84
本文总结了大同-阳高地震前及震情监视过程中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取得的预报结果。在1988年度的山西省地震趋势专题研究报告中,选取华地区1966-1987年Ms≥6.0、1975-1987年5.0≤Ms<6.0以及1989年10月26日前的大同-阳高地震序列,建立了预报未来地震发震时刻的模型,并对几种衡量模型精度的指标进行了计算,预测结果表明:对大同-阳高Ms6.1中强地震的中期预报和震后势判断均取得了  相似文献   

7.
对1966年3月8日邢台6.8级地震后的异常进行了逐项分析与讨论,发现有些震后异常与后续7.2级主震有比较可信的内在联系。本文在归纳邢台震后异常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6条可能在同类条件下对预报后续地震具有普遍意义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魏若平 《内陆地震》1990,4(1):79-86
地震发生后,首先是尽早地判断震型,以判断未来大震发生的可能性及地震活动的发展趋势。本文对1970—1987年新疆大部分中强地震的序列进行了震型判断和震型的早期判断,以求找出新疆地震序列类型的判断指标,为快速判定震型,预报震后序列发展趋势提供依据,并通过震型判断的分析研究找出新疆地震序列类型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姚立珣  虞雪君 《内陆地震》2003,17(3):202-208
使用大陆内部强震活动与周缘地震带强震活动相关性研究,初步估计了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大震后未来的地震趋势,认为8.1级大震后我国大陆第5个地震活跃期已经结束。同时,对华东地区今后几年的地震趋势进行了估计,认为今后几年华东地区中等地震可能比较活跃,活动水平为5—6级。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了首都圈地区(38.5°~41°N,113°~120°E)中强以上地震前地震活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本区中强以上地震前地震活动的普遍性特征,应用孕震模型对地震活动异常进行综合分析,给出了应用地震活动异常进行地震预报的物理基础。文中还提出了应用中期地震活动异常进行预报的综合判别指标,当其达到给定阈值时,再考虑地质构造、中强以上地震发生的自然概率、大震后的减震作用、中期地震活动异常的分布及其预报效能等因素,给出二维的综合概率分布图,把概率值较高的地区作为未来一、二年中强以上地震的危险区。此外还进行了震级、时间预测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云南山地地震地质灾害对河流综合开发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了云南河流的地质构造背景、地震活动及其震害一般特征;分析了云南河流主要干支流的地震地质环境,云南的河流径流面积的83.3%处在Ⅶ度及以上地震烈度区,已勘测出的近200处河流干支流水电站站址的绝大多数处在Ⅶ度及以上地震烈度设防区;对云南河流综合开发可持续发展中减轻地震地质灾害的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地震地质野外考察资料的基础上,综合了前人研究的成果,对岳阳地震地质环境,湘江断裂带活动进行了分析,认为岳阳地区在新构造差异运动部位、湘江断裂带构成的广兴洲—城陵矶地堑等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3.
乌溪江水库地震的地震地质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乌溪江水库区原被认为是一稳定地区,但蓄水后库区中段发生了频繁的小震。本文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和测震资料,对区域地震地质背景,库区地质环境、震中区地质条件和水库地震特征等,进行了分析论证,并与新丰江水库的诱震条件作了对比,运用地震地质类比法,对水库诱发地震的发展趋势作出了评价。1983年汛期该库首次蓄至正常高水位,地震的发展没有超出本文的估计  相似文献   

14.
地震地质灾害对广州市部分城区工程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震害预测研究,探明地震地质灾害源,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掌握地震地质灾害源空问分布情况,分析其对工程环境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有助于政府制定防震减灾规划和城市建设与改造。针对广州市部分城区的地震地质灾害源、建筑物、生命线工程、地震次生灾害源的分布情况,应用基于GIS平台的防震减灾信息管理与地震应急辅助决策系统,分析了该区内地震地质灾害破坏对建筑物、生命线工程和地震次生灾害源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中的建筑物、生命线工程和地震次生灾害源不同程度地受到地震地质灾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东南部未来地震危险区的模式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综合分析甘肃省东南部地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模式识别方法判定未来地震危险区的可能位置.结果表明,本区易发生地震的地点与全新世断裂强烈活动段相吻合,从而提高了对未来地震危险区判定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6.
历史回顾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历史地震记载悠久而丰富,反映了前人对自然现象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其中还包含了不少朴素辩证法或唯物观的推测。这份可贵遗产是一个尚待进一步发掘和利用的宝库。但是,终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它们主要是对现象的片断记录和灾害的宏观描述,而较少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和科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四川北川新县城地震地质灾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给北川老县城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北川新县城选址与建设中地震地质灾害研究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汶川地震中北川老县城所遭受的地震地质灾害及北川新县城地质条件的分析,在地质考察、地质钻探、断层探测等基础上,对北川新县城地震地质灾害进行了研究,认为北川新县城不会发生断裂地表破裂、砂土液化等灾害;在新县城南部可能发生局部崩塌;新县城南东侧河流侵蚀堆积阶地局部可能发生轻微滑坡灾害。建议在规划和建设中对上述灾害引起注意,进行必要的防治。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的部分大地测量资料应用反演方法研究了区内活动断裂带的现今活动段。结合地震活动和地震地质资料对地震危险区作了进一步的估计。  相似文献   

19.
合肥地区地震活动性及地震地质构造背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合肥地区区域(R=200 km)和近场(R=25 km)范围内的地震活动性进行了研究,对区域和近场地震地质构造、区域重力场和磁场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对郯庐断裂及对合肥地区影响较大的近场区断裂活动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表明:自公元294年以来区域范围共发生Ms≥43/4级地震47次,1970年以来区域测震台网记录的ML≥2.0级地震有25次,其中ML3.0~3.9级地震5次;该区域断裂构造比较发育,其展布方向主要有北北东、北东、北西和近东西向,这几组方向的断裂形成区域断裂构造格架.区域Ms≥6级地震多发生在这几组不同方向断裂的交汇处附近.合肥地区未来的地震危险性主要来自华北地震区的长江下游-黄海地震带和郯庐地震带,其中安徽六安-霍山地震危险区、涡阳-凤台地震危险区和江苏的溧阳地区等未来可能发生中强震的地区,是对合肥地区影响较大的潜在地震危险区.  相似文献   

20.
应用耿马县城的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及现场地震地质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通过地质因素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的计算研究,对耿马县城的地震地质环境进行了分区。其结果与耿马7.2级地震时耿马县城的地表及建筑物破坏强度有较好的相关性。以此为依据,对耿马县城的地震地质灾害产生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