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杜方  吴江 《四川地震》2004,(4):4-11
对比分析了川滇地区近30年强震活跃段地震活动因子A值和空间集中度C值的全时空扫描结果.结果表明,川滇地区大地震孕育进入短期阶段时,震中周围地区的中小地震活动在A值和C值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而且选取地震活动因子A值可更好地表征川滇地区的地震活动在时、空、强方面短期的综合特征.  相似文献   

2.
王炜等通过对地震活动时、空、强分布统计规律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地震空间集中度C值、地震危险度D值及地震强度因子Mf值等参数,这些参数在华北地区的地震预报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地震空间集中度C值反应了地震在空间上的集中程度,地震危险度D值反应了地震在时间上的丛集程度,地震强度因子Mf值反应了地震活动增强的程度,这3个参数分别反应了地震在时空强等三方面的震兆.  相似文献   

3.
用反映地震活动增强特征的地震强度因子Mf值,系统地研究了其在华南和东北地区中强以上地震前的中短期(T≤1年)异常变化。结果发现在震前1年左右,半数震例的震中附近地区出现Mf值中期异常区明显收缩,即可认为出现Mf值中短期异常,亦即认为当前已进入地震孕育的中短期。笔者通过对Mf值在华南和东北地区中强以上地震前在时间和空间上异常变化研究后认为:该值在上述地区的地震中短期预报中具有一定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4.
付虹  王炜  王世芹  林辉 《内陆地震》2002,16(3):205-212
对 1971— 2 0 0 0年间川滇地区 ML≥ 2 .5地震资料进行地震活动因子 A值的空间扫描 ,结果表明 :川滇地区 80 %的 MS≥ 6地震前 1— 2年 ,在未来震中周围有 A值异常出现。用 R值对其进行评分 ,可以通过检验。通过与华北地区的部分结果进行比较 ,对两个区域地震孕育过程中的差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利用地震活动性指数A(6)值系统地定量化地对青藏高原北部地区1970年以来发生的中强地震的地震活动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地震活动性增强异常的判据,即A(6)值≥4.5时为高值(地震活动性增强)异常。地震活动性增强异常出现后1~3个月为发震优势时段,其次是4~6个月。该判据通过了预报效能尺值评分的检验,可以用于地震预报实践。  相似文献   

6.
应用b值空间扫描方法,分析福建地区政和-海丰断裂带上发生的ML≥4.5中强地震前b值空间扫描图像.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断裂带上发生中强地震前,均存在b值空间扫描异常现象,且震中皆在异常区域内.b值空间扫描方法,对政和-海丰断裂带ML≥4.5中强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映震效果明显,对该断裂带上发生的中强地震进行中短期预测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7.
辽宁地区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的多重分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辽宁地区地震活动资料,根据地震活动在空间中的分布演化特征,由多重分形理论及计算方法详细地研究了该地区地震活动的基本特点.结果显示,辽宁地区地震活动在空间上的增长演化及分布过程是多重分形结构,(q)-q曲线、f()谱及其它一些参量在几次中、强地震前后的明显变化,较好地描述了地震活动的分形增长过程的整体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东部扎兰屯地区的b值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晓明  薛丁  赵星 《地震》2012,32(3):142-149
内蒙古东部的扎兰屯地区位于大兴安岭地震带北段,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历史及现代中强地震较为活跃。本文以该地区地震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在区域地震序列完整性分析基础上,用最小二乘法进行b值时间扫描计算,用最大似然法进行b值空间扫描计算。时间扫描中的b值为每个扫描窗口内研究区的平均b值,因此其变化幅度不大,b值变化范围基本维系在0.78~1.13,误差范围为0.04~0.065。空间扫描结果显示,扎兰屯地区b值空间分布范围基本维系在0.4~1.8,误差范围为0.045~0.085;低b值区域为阿伦河断裂中北段,b值大致分布在0.5~0.7,表明该区域地壳介质处于高水平应力积累状态,可能是未来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危险区域。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地震活动性主要是研究地震活动在时间、空间和强度等方面的规律。一些学者对地震活动时、空、强方面的统计规律还作了不少研究。本文利用MAPSIS系统工具中GL值计算方法对云南地区(21°N~29°N,97°E~107°E)1972年以来21次MS≥6地震前三年GL值进行时间变化扫描,结果发现该地区MS≥6地震前两年,在震中200 km范围内,3.0级以上地震活动均显示出明显的非均匀状态(GL>1);同时,MS≥6中强震前GL值空间扫描图象显示,GL值的高值区(GL>1)与未来MS≥6地震震中密切相关。因此GL值在云南地区MS≥6地震预报(特别是中期预报)中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下游?南黄海地震带位于华北地震区东南部,带内地震主要受长江下游和南黄海海域内一系列断裂的控制,以中强地震活动为主,是地震活动较强的地区。本文充分利用了该带最新的区域地震台网资料,历史地震复核资料以及地震构造等资料,统计和计算了b值、V4和中小地震能量密度值,探讨了带内b值空间分布与历史强震、中小地震能量密度值空间分布的关系,进一步研究了长江下游?南黄海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特征。通过本文的研究,获得了长江下游?南黄海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为概率危险性分析提供计算参数;探讨了该带未来百年地震发展趋势,初步判定了该带潜在地震危险区,为地震活动中长期预测提供参考依据和方法;其研究结果对地震区划、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活动中长期预测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The seismicity factor A-value is defined by synthesizing the seismicity precursors in time, space and magnitude in this paper. The seismicity data of moderate or small earthquakes during 1972 ~ 1996 in North China are used to perform spacial scanning of seismicity factor A-value.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are obviously anomaly zones of A-value with better prediction effect in the mid-term of 2~3 years before most moderately strong earthquakes. Some problems regarding the mid-term prediction using A-value have been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刘翔  苏有锦  付虹  邬成栋 《地震研究》2012,35(2):163-170
运用地震活动因子A值参数全面、深入地研究了云南强震前尤其是强震活跃期首发强震前地震活动在时间、空间的动态演变过程,研究结果显示:(1)强震前1~2年,在未来震中周围A值出现显著高值变化,异常阀值为A≥0.6;(2)强震前3~4年,A≥0.6的高值异常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外围或边界附近,省内A值异常较少。随着强震的临近,A值异常面积逐渐增大,并且向省内、未来震中迁移,震前1年或1~2年云南地区A值异常单位面积和省内外异常单位面积的比值出现明显转折回升。  相似文献   

13.
李丽清  李群  和国文 《四川地震》2005,(2):32-34,44
引用地震活动因子A值作为基本参量,对1996年丽江7.0、1998年宁蒗6.2、2001年永胜6.0级地震前一年间的M≥3.0级地震资料进行空间扫描,并采用动态跟踪方法,结果发现,三次地震前一年左右,震中周围A值均出现高值异常,并且震前1-2月异常区域面积都明显扩展.因此根据异常面积明显扩展可对M≥6.0级地震进行短临预测。此外,当有多个强震孕育时,常常会有多个异常区出现,因此,当出现多个异常区时,要警惕其后强震的连发。  相似文献   

14.
ConsldeMle research has been po山med on the卜quency-删哪tude relation since仇tenbe恰Rlchterproposed the relationLog N=a+bM ()WhereM Is the nunlmumm昭nltude In the data sam卫ie for a celtaln region,N Is the cumulativeMquency ofevents In a celtaln time Interval ithm用刃ltude h锣rthan or equal to M,and a and bfilE COllstsfitS.Experimental researches on the G-R relation coMmed that the b decreases ith the de耶e ofbeteing6nelty and density Of the c。ohs In the。dlum(Mogi,1967).The …  相似文献   

15.
Spatial variability of recent lacustrine sedimentary structures and sedimentation rates are examined for Green Lake, a morphologically complex lake basin of the southern Coast Mountains, British Columbia. A dense, 100 m grid sampling scheme was used for sediment coring within the 2 km2 lake basin. Deltaic, massive, weakly laminated, and varved sediment sequences are identified within the sediment record. Spatial patterns among these sedimentary deposits are related to within‐lake sediment transfer processes, morphometric controls, and the extent of post‐depositional mixing by bioturbation. Unconformities, turbidites, and cohesive slump failure deposits, observed within the contemporary varve sequences, could all be correlated with major flooding events in the catchment area and direct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s along the shoreline. There is an overall, non‐linear decrease in sedimentation rates with increasing distance from the lake inflows; however, this pattern is disrupted in deep water sites of intervening lake sub‐basins where locally higher accumulation rates are observed. Spatial sedimentation patterns are quantitatively described by an empirically‐derived model. Systematic variations in the model parameters are observed for different lake sub‐regions and are associated with changing sediment transfer dynamics between proximal and distal sub‐basin settings.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6.
图像质量是CT系统的核心指标,而空间分辨率又是图像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图像的极限空间分辨率由系统的截止频率决定,通过对截止频率与系统的有效射束宽度的关系公式推导发现,工业CT系统放大倍数在不同的范围变化下CT系统有其最佳放大倍数,此时CT系统的有效射束出现最小值,极限空问分辨率达到其最大值。这些规律的发现,为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根据自身CT系统的参数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发挥设备的晟佳状态,使图像质量更加清晰,同时为CT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区域地磁场为应用背景,研究了时间域信息对地磁场插值效果的影响.用时空Kriging算法进行插值时,在时空Kriging变差函数的拟合过程中,将角度信息引入向量距离,定义了新的向量距离形式,提出了改进的时空Kriging算法,并对权重的选取进行讨论.对经度87.2°E—126.6°E,纬度19.0°N—49.6°N范围内的32个台站时均值地磁场数据进行插值实验.在添加了时间信息之后,插值结果在兼顾经度方向和纬度方向变化的同时,边值问题也得以缓解,明显优于传统方法.交叉验证结果表明,随着时间域信息和向量角度的加入,Kriging算法的性能得到改进,地磁场的插值精度依次提高.对比实验中,改进Kriging算法的精度最高、性能最稳定,MAE集中在1nT左右,MSE集中在[0,5]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顺义地震的序列特征、地震活动与加卸载响应比等前兆异常的时空演化等方面的研究,认为顺义的地震为一次非前光性震群;震前存在地震条带、3级以上地震东移、南北向小震条带、响应经异常地震活动异常以及以顺义板桥水位为主要的破年变等前光异常,这些前光异常的时空演化过程表现出与中强地震类似的具有一定力学基础的三阶段特征,这些结果对北京及邻区的中等以上地震的预测研究与短临跟踪工作都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Spatial heterogeneity in groundwater system introduces significant challenges in groundwater modeling and parameter calibration. In order to mitigate the modeling uncertainty, data assii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