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守敬 《城市地质》2015,(Z1):189-194
2012年7.21特大暴雨期间,香山街道公主坟15号院边坡出现垮塌并造成了破坏,边坡亟需治理。本文介绍了该边坡的基本特征,分析了边坡的变形情况及影响因素并确定了边坡的破坏模式,并选用瑞典圆弧法评价了边坡的稳定性。根据边坡的实际情况,选择了适于土质边坡防治的新型支挡加固措施一格构锚固工程,并辅以挡土墙工程及绿化工程,作为边坡治理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2.
樊秀峰  简文彬 《岩土力学》2006,27(Z1):1197-1201
通过对316国道土质边坡及岩质边坡进行振动响应测试,研究交通荷载引起土质及岩质边坡振动加速度大小及其空间变化特征,同时利用FFT方法对振动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得到岩质及土质边坡的振动响应频谱特性。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振动波传播过程中携带了反映介质固有特性的信息,岩质及土质边坡对交通荷载的响应均较为敏感,相同荷载在土质边坡引起的振动加速度及振动幅值大于岩质边坡,其中土质边坡沿坡由下向上振动响应有减弱的趋势,且振动在短距离内衰减较快,而岩质边坡振动响应在短距离内衰减较慢;主频随着振动波的衰减有向低频移动的趋势。测试为分析振动传播途径和研究振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提供了宝贵资料,对多因素引起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概要介绍了边坡灾害及其防治研究方面的一些新进展 ,主要内容涉及边坡岩土特性与参数、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与模拟、边坡稳定性评价、边坡监测及预测、边坡分析、管理与决策以及边坡灾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层状岩体边坡不同破坏类型形成原因的对比分析及各种类型的力学及成因差异的研究,提出对各类层状岩体边坡的破坏类型进行判别的工程地质要点,并指出边坡工程中工程地质调查、分析是边坡分析能否反映实际的关键。文章还对各种破坏类型的力学机制及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层状岩体边坡工作中重点调查的项目,从而使层状岩体边坡工作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三峡库区巴东县沿江路云沱段狮子包边坡为例,综合边坡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岩体结构特征及边坡前期交形破坏迹象,基于Monte-Carlo法得到边坡稳定的破坏概率及安全系数,进而用可靠性理论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通过Monte-Carlo法得到的狮子包边坡安全系数为0.857,而用传统安全系数法得到的安全系数大干1。实际上,该边坡在2003年曾经产生过滑动,因此,基于Monte-Carlo法的可靠性理论对边坡稳定性评价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6.
勘查公路沿线边坡以及边坡失稳造成的崩塌,对边坡稳定性及其破坏类型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探讨公路沿线不稳定边坡的分布特征及成因。  相似文献   

7.
以温州某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勘查和室内分析边坡岩土特征,共发现了3段不稳定斜坡;利用赤平投影法和极限平衡法,对边坡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AB段边坡在不利情况下边坡表部土体仍能发生滑塌现象;CD段边坡中下部岩体容易发生楔形破坏及浅表层岩体剥落;DE段边坡中上部土体的滑坡及下部挡墙不能满足边坡的抗滑作用。  相似文献   

8.
福建LNG输气干线漳州段ZZ034G+2号桩附近由于国道加宽开挖,形成了人工高陡边坡。受雨季及不良地质条件影响,该边坡已出现部分滑塌,边坡顶部出现较宽的张性裂缝,严重威胁到边坡顶部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运营。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及勘探成果,该边坡被分为两段进行治理。采取了土方反压、抗滑桩、锚索、格构梁及挡土墙等多种加固措施,设置了截排水沟及泄水孔等排水措施,采用了信息化施工及边坡监测技术,取得了良好的边坡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华南、华东南地区具有厚度可达上百米的花岗岩风化残积层。高等级公路、铁路的规模建设在该地区形成了大量的花岗岩类土质高边坡。深入认识该类边坡的工程特性并提出有效的针对性边坡加固方法,对该地区公路、铁路的安全建设和正常运营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有效指导该类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及边坡设计,本文深入调查分析了广东和广西境内4条高等级公路沿线的44处花岗岩类土质边坡特征及其稳定性,认为控制该类边坡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土体的均匀性、岩脉(墙)及花岗岩球状硬核的分布情况、坡体中保留的结构面是否对坡体稳定性起控制作用。继而依据这些因素把花岗岩类土质边坡划分为岩脉(墙)隔挡型边坡、网状结构型边坡、外倾结构型边坡、浮石型边坡4种类型。深入分析了每种类型边坡的坡体结构特征、稳定特性,针对性地提出了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应重点考虑的因素。认为花岗岩类土质边坡的土质及坡体结构特征,造成了该类边坡开挖临时自稳性较好,但具有较强的开挖卸荷效应和较弱的抗冲刷能力。最后针对每种类型的花岗岩类土质边坡,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案建议。基于花岗岩类土质边坡良好的临时自稳性,认为可进行陡开挖强支护设计,同时强调逐级开挖逐级支护、加强坡面防冲刷、边坡护脚及压顶、边坡截排水等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0.
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边坡监测、预测预报方法等方面总结了目前边坡稳定性研究方法及预测预报研究现状,分析露天矿边坡的工程特点,指出当前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边坡岩体渐进损伤破坏是边坡岩体失稳前兆本质特征”这一学术思路,认为边坡稳定性及预测预报研究发展趋势为建立基于微震监测信息反演的边坡岩体内部损伤演化模型,提出露天矿边坡岩体强度参数识别表征方法和动态稳定性评价方法,寻求边坡失稳过程岩体内部“空间”损伤劣化的微震活动性、强度弱化与边坡动态失稳之间的联系,以微震前兆信息和边坡岩体强度储备系数为失稳判据,实现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动态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11.
香港地区边坡防护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鸿鹄  乔仲发 《岩土工程技术》2006,20(5):267-270,F0003
自开埠以来香港地区边坡事故一直不断。香港政府多年来积极进行边坡的防护治理,成效显著。讨论了香港地区岩土边坡破坏的主要原因、防治滑坡的工程措施及边坡管理系统。香港的边坡防治经验值得内地借鉴。  相似文献   

12.
熵的概念源于热力学,是一种多目标决策的有效方法,是系统不确定性的一个度量。熵已经广泛应用于众多学科,但是应用于地质学,尤其是用来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实例却很少。作者基于关系矩阵及信息熵概念提出的边坡安全熵稳定性评价方法,有效地结合了关系矩阵对各种影响边坡稳定性因素的敏感性及信息熵对边坡紊乱度的量化优点,综合考虑边坡地质、环境及工程因素的基础上,对边坡的稳定性状态作出客观的评价。经在龙滩水电站左岸边坡工程稳定性评价中应用,并与解析计算分析及地质资料分析结果对比,具有很好的相应性。  相似文献   

13.
乌鲁木齐-尉犁高速公路是连接天山南北的重要通道,翻越天山公路沿线将产生大量的工程边坡,如何快速、准确地评价高寒地区现有边坡的稳定性,以及后续建设过程中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线位选择、工程量及投资估算量。基于岩体基本质量,选取边坡岩体结构面与边坡临空面组合因素、水文条件作为主要影响因素对现有边坡岩体质量进行修正,构建了现状的边坡岩体质量评价体系(TBQ)。在此基础上,考虑了大温差及水文条件造成的冻融风化作用、地震影响以及开挖方式等因素,构建了边坡岩体稳定性的预测评价体系(TFBQ),对于完善高寒地区边坡质量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通过运用该体系对项目区边坡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及预测适用性分析,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根据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程地质测绘及综合分析等方法,对宝鸡地区黄土工程边坡的特征、发育的灾害类型及工程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结果表明:按扰动类型可将本区工程边坡划分为建筑工程边坡、线性工程边坡、水利工程边坡和采矿工程边坡4大类;工程措施选择不恰当、一些高危边坡防治不彻底及部分危险性较小边坡的过度防治是目前边坡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对黄土工程特性的研究、研发适宜于宝鸡地区黄土灾害发育特征的防治关键技术及做好分期防治规划是提升本区灾害防治水平的关键,研究成果旨在为宝鸡黄土工程边坡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土石混合体边坡长期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石混合体边坡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边坡类型,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和不连续性。土体的蠕变是造成土石混合体边坡变形及失稳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目前关于土石混合体边坡稳定性的研究几乎均未考虑土体的蠕变性。首先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我国某水电站库区的一个土石混合体边坡进行建模,而后利用FLAC3D软件中的强度折减法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并着重研究了土体的蠕变特征及其蠕变参数对土石混合体边坡变形及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土体的蠕变特征会明显降低土石混合体边坡的安全系数,增大边坡变形,进而对边坡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其中蠕变黏性系数对边坡的长期稳定性具有较大影响,黏性系数越大,则土石混合体边坡的安全系数越低。  相似文献   

16.
我国既有露天矿山边坡失稳情况绝大多数发生在台阶边坡或组合台阶边坡,本文针对露天矿山组合台阶边坡的特点提出一种以预应力框架锚索和微型抗滑桩群作为主要支挡结构的边坡加固方案。以洛钼集团三道庄露天矿观礼台下部滑坡为例,在简要分析其成因及整体稳定性的基础上详细介绍该方案的主要实施过程及关键施工技术,并对施工过程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边坡治理前整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随着暴雨、地下水的影响,边坡稳定性将不断降低,最终会发生整体失稳;治理及监测结果表明该方案可行且有效,随着施工过程的结束,边坡变形逐渐稳定并趋于停止,至今边坡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7.
考虑到边坡工程涉及到众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本文提出一种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可靠度评价方法。此方法包括地质勘探和试验规划、地质和力学模型的研究、确定初始边坡设计方案、边坡稳定性分析及稳定性可靠度评价,此方法已应用于龙滩水电站船闸高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据此提出边坡的设计方案为工程单位采用。  相似文献   

18.
边坡失稳是一定区域内的地质环境条件相互作用不断演化的结果,对边坡的稳定性评价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本文以镇江地区下蜀土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粗糙集属性约简理论得到对边坡影响较大的6项影响因素;通过建立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关系矩阵,得出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和重要性程度以及权重值。最后建立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及量化标准,并确定SII指数的计算方法及对应的边坡稳定性分级,从而形成镇江地区下蜀土边坡稳定性的综合评价方法,为该地区边坡稳定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改进的水电边坡岩体稳定性分级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克服现有基于边坡岩体分级SMR法的修正分级法存在的缺陷,采用较为合理的修正模型,结合36个水电工程边坡,提出了改进的水电边坡岩体分级M-CSMR法。该法使用边坡类型系数替代开挖修正得分,同时考虑了开挖、水流冲刷及掏蚀作用的影响;将坡高对边坡岩体稳定性的影响引入分级中,给出坡高分级及评分原则;对SMR法中各指标权值重新进行调整。与岩体分级RMR法、边坡岩体分级SMR法及水电边坡岩体分级CSMR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M-CSMR分级法与经验评分最为接近,预测结果最好,最大绝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及剩余标准差均最小,因此M-CSMR是一种更优的水电边坡岩体分级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路堑边坡风险评估及管理技术框架,以龙岩市永定大道K0+855~K1+085路堑边坡为例,开展边坡定量风险评估,对边坡开挖及加固两个典型工况的边坡破坏概率、灾害到达承灾体概率、承灾体时空概率、承灾体易损性、承灾体财产价值等关键参量进行分析及计算,从而实现了上述两个工况边坡潜在风险损失的定量估算和比较,验证了边坡加固工程实施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因公路拓宽方案变更需求,对该边坡提出多级锚固和抗滑桩两种优化设计方案,并同样实施了这两个方案的定量风险评估及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边坡设计安全系数基本相当的条件下,多级锚固方案具有较低的破坏概率和较少的潜在财产损失,为优选变更方案。本文研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边坡定量风险评估技术方案,并例证了该技术方案可以在设计阶段预测边坡风险状态及估算潜在风险损失,体现了风险防控对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实现从源头控制风险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