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弘奕 《测绘通报》2007,(12):66-67
利用ADS40三线阵推扫式数字航摄仪进行航空摄影作业时,其机载GPS和地面基站GPS获取的观测数据经处理后的成果为WGS84坐标系统,而我们测绘的数字线划图(DLG)、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高程模型(DEM)往往是建立在西安80坐标系统或地方独立坐标系统下,因此,ADS40数字航摄仪后期数据处理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通过坐标系统转换得到西安80坐标系或地方独立坐标系的平面坐标;通过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得到国家85高程。一、坐标系统转换的数学模型ADS40数据后处理软件,坐标系统转换的实质内容是将WGS84大地坐标转换为西安80大地坐标,其…  相似文献   

2.
为将GPS控制测量成果转换至国家或地方坐标系的坐标,需要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实现转换.传统的转换模型并未顾及长度变形对坐标系统转换的影响.区别于传统的转换方法,提出应用不等式约束的方法实现坐标系统的转换.给出应用不等式约束在实现坐标系统转换的同时,能够顾及长度变形的具体模型与方法,并用实测数据验证这一算法.结果表明,应用不等式对测距边的长度变形进行约束,能够使坐标系统转换顾及长度变形的影响,使长度变形值满足国家测量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需将1954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的空间地理信息数据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由于二者未提供大地高,采用二维七参数转换模型实现以上不同基准之间的坐标转换。以智慧老河口为例,在建立城市基准控制网的基础上,通过二维七参数来实现其坐标转换。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坐标转换精度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4.
半参数模型增强了模型的适应性,在测绘数据处理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采用半参数模型对传统的布尔莎七参数模型进行改进,利用公共点坐标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并讨论半参数模型中正则矩阵的选取对模型精度的影响。为传统大地坐标转换提供一种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2000国家坐标系与WGS-84坐标系的椭球参数及定向参数,通过实验证实了在ArcGIS中采用WGS-84坐标系的大地坐标代替2000国家坐标系的大地坐标的可行性.本文在自编写的程序中,使用不同大地坐标转换的布尔莎公式计算出了1980西安坐标系与2000国家坐标系的7个转换参数,并将该参数输入到AreGIS的坐标转换参数文件中,从而实现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从1980西安坐标系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通过对转换结果进行精度分析,认为可选用控制测区范围的3~5个转换公共点,使用本文所述方法与流程可以满足1∶1 000或更大比例尺图件的坐标系统转换.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转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湖南省大地控制点布设现状、各等级控制点成果以及信息扩散估计理论,分析现有CGCS2000坐标成果和北京54、西安80两类坐标系建模共点的数据质量,为后续模型优选和模型质量保障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各类大地坐标系统转换算法,实例计算各类算法的坐标转换结果,进行精度比较与分析,提出适宜于湖南省CGCS2000坐标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详细分析机载LiDAR对地观测原理的基础上,提出采用CORS系统及区域精化似大地水准面成果,进行机载LiDAR点云三维坐标基准转换的关键技术方法。以广东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GDCORS)以及广东省精化似大地水准面为例,进行了广东省内机载LiDAR点云数据应用坐标基准转换实验,广东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系统及广东省精化似大地水准面模型进行的坐标转换实验表明,区域内三维坐标基准转换精度优于3cm,正常高基准转换精度优于5cm。实验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为国内机载LiDAR应用高精度坐标基准转换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己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GPS定位得到的观测成果通常是世界大地坐标系统WGS-84中的坐标或坐标差,但在实际应用中上需要的往往是地面点在国家坐标系或地方独立坐标系中的坐标.确立坐标系统转换模型并分析此模型的精度,根据至少3个公共点的两套大地坐标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求出转换参数.本文以W...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国内较为常用的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实现高程拟合都需要点位的大地经纬度和水准高程信息,而在重力场研究领域则需要点位的地心坐标信息。通过设计实验对三种获得地心坐标的方法进行比较,并分析结果:大地水准面模型法的转换精度最高,前提是需要转换区域的大地水准面数值模型;两步法的转换精度较大地水准面模型法略低,但与其转换精度非常接近;一步法的精度最低。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天文大地网的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GPS A级网和部分B级网的数据,应用应变分析理论对我国天大地网进行了检核,指出了天大地网的伸缩变形、扭曲变形以及旋转的范围和特征。根据分析结果,对坐标转换模型和选择和坐标转换时的正确分区提出了建议,并提出了相应的坐标转换模型。  相似文献   

11.
3维激光扫描仪扫描得到的是目标点的相对坐标,无法直接满足需要大地坐标的工程应用的要求,且不同扫描站间点云数据的拼接非常麻烦。对这些问题,让3维激光扫描仪如全站仪一样能够直接获得大地坐标是一种理想的解决办法。分析了3维激光扫描仪的工作原理,介绍了扫描仪的极坐标系和直角坐标系并推导了其转换关系;在扫描仪中引入旋转平台和平台坐标系,推导了平台坐标系与扫描坐标系及大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模型。在此基础上将扫描坐标转化为大地坐标,实现3维激光扫描仪的全站化。  相似文献   

12.
不同坐标系之间坐标转换,在实际应用中普遍使用Bursa七参数坐标转换模型进行转换.Bursa七参数是三维转换模型,需要重合点的大地高,而大地高通常无法精确获得,大地高误差势必影响转换结果.本文通过具体的试算,研究分析Bursa七参数坐标转换模型中重合点和转换点的大地高误差对转换参数以及转换后的平面结果的影响大小,得出了...  相似文献   

13.
3维激光扫描仪的全站化实现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3维激光扫描仪扫描得到的是目标点的相对坐标,无法直接满足需要大地坐标的工程应用的要求,且不同扫描站间点云数据的拼接非常麻烦.对这些问题,让3维激光扫描仪如全站仪一样能够直接获得大地坐标是一种理想的解决办法.分析了3维激光扫描仪的工作原理,介绍了扫描仪的极坐标系和直角坐标系并推导了其转换关系;在扫描仪中引入旋转平台和平台坐标系,推导了平台坐标系与扫描坐标系及大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模型.在此基础上将扫描坐标转化为大地坐标,实现3维激光扫描仪的全站化.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采用布尔莎模型坐标转换总体思路和批量AutoCAD数据坐标转换思路。依据思路,基于C#语言,在AutoCAD平台上开发了AutoCAD数据坐标转换系统,经大量项目应用,证明了该系统的实用性和高效性,实现了批量AutoCAD数据的高精度和无损转换。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河南省已有坐标系统、基础控制点成果分析,在国家卫星导航连续运行参考站框架下通过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立、联测、数据转换实现全省坐标系统统一,并以国土资源空间数据为例,简要介绍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数据转换.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数字测绘产品坐标系的转换需求,介绍了DLG数据坐标转换的方法。通过区域内的两个坐标系重合大地控制点,计算坐标转换参数,形成数学模型,把DLG数据中每一个点通过该数学模型,直接进行坐标转换,实现DLG数据“点对点”坐标转换思想。  相似文献   

17.
大地方位角与所采用的大地基准密切相关。为了不同坐标系统的大地方位角相互比较和转换,本文推荐了大地基准变化对大地方位角的影响与转换模型,并作了数字分析。  相似文献   

18.
基于Matlab的坐标转换程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atlab软件进行坐标转换程序设计,实现了3种椭球的大地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换计算、高斯投影正反算、七参数解算、不同坐标系统之间的七参数法坐标转换;探讨和研究了单点或批量处理坐标数据、输入或输出文件格式、参数解算及验证、坐标转换计算等问题,并对七参数坐标转换的结果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9.
毕京学  郭英  张鼎凯  杨凯 《测绘科学》2015,40(1):98-101
通过区域坐标转换将GPS测量成果转化为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或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的平面直角坐标,在测量中尤为重要。CORS系统的坐标转换虽存在诸多不足,但基于CORS能够实现双向数据通信。文章根据狄洛尼(Delaunay)三角形构建基准站网络的特点,提出了通过实时获取坐标转换参数而获得高精度平面坐标的方法,从数据分析和理论的角度进行了可行性探究。  相似文献   

20.
研究数字线化图(digital line graphic,DLG)坐标转换,是加快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推广使用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在讨论坐标转换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转换模型分析了ArcGIS坐标转换的适用性与精度.结果表明,利用Arc-GIS软件能够实现数字线划图的坐标转换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