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空间大地测量工作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在祖国大陆,先后布设完成了三个大规模GPS网,即全国GPS一、二级网和A、B级网及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本文简要介绍这些GPS网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全国GPS网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网联测的目的和联测的原则;并结合联测模型,侧重讨论了联测点数与联测精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比较详细地叙述了国家高精度GPS-B级网与全国天文大地网转换参数的计算方法,精度状况和实际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宋紫春 《全球定位系统》2003,28(5):27-30,49
澳大利亚基准网和澳大利亚国家网及各州区域网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测绘部门布设的三个大规模GPS网。澳大利亚基准网和澳大利亚国家网除具有大地网的性质外,它们还靠连续观测和定期复测具有监测地壳运动的能力。本文简要报导了这三个GPS网布测及新地心坐标系建立情况,给出了澳大利亚参心坐标系与参心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相似文献   

5.
天文大地网与GPS2000网联合平差的地壳形变改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中国大陆地质构造情况,将中国大陆划分成不规则的曲线网格.利用高精度GPS网平差得到的GPS速度、地震矩张量和活断层滑动速率。采用双三次样条函数拟合的方法。求出了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和变形场;利用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和变形场模型。研究分析了天文大地网与GPS2000网联合平差中是否需要对天文大地网地面观测值进行形变改正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天文大地网观测点坐标需要改正,但不需要在联合平差中对天文大地网地面观测数据(边长、方位角)进行改正,可以省去天文大地网约30万个观测量的地壳形变改正工作。  相似文献   

6.
高精度GPS网的统一与数据处理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隋立芬 《测绘学报》2002,31(1):93-93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由不同部门先后建成了全国GPS一级网和二级网、国家GPS A级网和B级网、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以及全国GPS地壳运动监测网和区域地壳形变监测网等.分布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陆地和岛屿,总计2 400多点. 对于我国早期布测的各个GPS网,由于观测时刻卫星星座和星历的不完善,接收机的精度偏低,且由于财力不足,同步观测仪器少,各单位不得不分期观测、分级观测、分区观测.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致使各个GPS网的兼容性很差;在标定基准方面,并不具备全球背景,各个子网存在着明显的系统差和基准定义差;资料零乱,信息不能共享,使用效率低,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为了能充分利用现有各个GPS网,使其发挥整体效益,特别是利用网络工程基准站和基本站的高精度观测信息提高现有GPS网的精度,维持大地测量动态坐标框架,更好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对这些高精度GPS网的联测和观测资料的联合处理进行研究非常必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提出了全国GPS网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联测的设计思想.完成了全国GPS一、二级网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联测的技术设计方案,并用于实际联测. 2.系统地讨论了高精度GPS网数据处理的平差方法及其对应基准的意义,提出了基于Bayes理论的GPS数据处理方法,推导了相应的参数估值公式及其验后协方差估值公式,推导了基于不同基准、不同历元平差结果的转换公式. 3.详细研究了GPS数据处理中基准站的选取、基准站坐标的约束等问题,首次系统地讨论了基准站选取的几何意义、统计意义与物理意义,提出了基准站选取的一般原则. 4.建立了同时顾及坐标框架系统参数和地壳运动参数的GPS网联合平差模型.使用该模型可使块体的运动参数与全网的坐标转换参数相分离,从而提高所求坐标转换参数的精度和可靠性,并用多组GPS实测数据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5.利用国内多个GPS网的联测数据分析了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块体的相对运动特征,讨论了相应的应变场,为研究我国的大地构造及地球动力学提供了重要的约束. 6.将抗差估计理论用于地壳运动应变场的分析,推证了应变参数的抗差估计解式,以及观测误差对各类解的误差影响函数和解差函数,分析了观测异常对应变参数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在ITRF框架下利用中国国家GPS A级间的两期观测资料初步分析了中国大陆部分的局部水平形变。为了更好地和已有的地质和地球物理地壳运动模型进行比较,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先验模型的形变分析方法,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主要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本网GPS观测数据,检核作者采用“攀登计划”监测网和“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网观测成果建立的全国板内运动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国家高精度GPS大地控制网的建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中国国家A级和B级GPS大地控制网分别由30个点和800个点构成,它们均匀地分布在中国大陆,平均边长相应为650km和150km,这两个网的数据处理采用了后处理精密星历和ITRF坐标框架,以便使中国国家A级和B级GPS网能准确地定位在这个全球性的参考系中。  相似文献   

10.
全国天文大地网与空间大地网联合平差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天文大地网与空间大地网联合平差,对于检核、控制与加强天文大地网以及建立与扩展地心坐标系,都具有重要意义,全国天文大地网与全国GPS大地网联合平差(I期)于1998年初完成,本文报告平差采用的原则和模型,并提出平差结果,通过联合平差,消除了天文大地网尺度的系统偏差,减弱了它的局部变形,改善了它的整体精度,更重要的是建立了由近5万个大地点坐标体现的地心参考系,其地心坐标的水平分量精度好于0.5m。  相似文献   

11.
GPS空间大地测量在地震预测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介绍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网GPS连续观测获得的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大地震前后中国大陆,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地壳水平运动,说明(大)地震是有地壳运动前兆的,是可预测的,GPS测量是地震预测中一种极为重要的观测手段。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利用GPS监测地壳运动的空间分辨率,目前普通采用GPS大地测量阵列。根据实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在卫星几何分布良好的期间,为了得到相对位置逐日亚毫米级的重现度,每站观测半小时就够了,可见GPS大地测量阵列是一种高经济效益的观测模式。最后在探讨美国洛杉矶盆地扩展GPS网方式时,对永久性GPS大地测量阵列的经济效益问题却发生了争论。我们也面临扩展GPS网的问题,为了集思广益,制定我们自己扩展GPS  相似文献   

13.
许尤楠 《测绘学报》1996,25(2):133-139
本文提出用间隔三差相位模型处理GPS观测数据,整体平差GPS网。阐述了基本模型和数据处理方法。用以此模型和方法为基础编写的软件SOSDS处理了1991年5月至1992年4月观测的分布在全国范围的53个点的GPS网数据。结果显示出,基线精度为2×10-8;基线向量的单弧解算精度为40cm(N)、93cm(E)和106cm(U);点位坐标的相对精度为3×10〔-8〕。  相似文献   

14.
国家测绘局用GPS水准技术布设全国高异常控制网,其中A级网27个点,B级网760个点,根据这些成果的初步计算,相对西安大地原点,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高程异常控制网点的精度和分辨率有可能分别达到±0.7m和1°量级,西部地区则相应±1.1m和2.5°量级,因此我国具有米级精度的新一代似大地水准面是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中国大陆速度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大地坐标系的定义,与国际地球参考系的定义一致。它的实现分两步完成:第一步,通过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简称"网络")、全国GPS一、二级网、国家GPS A、B级网和地壳运动监测网等在ITRF97框架内进行联合平差得到约2 600个GPS大地点在历元2000.0的一致坐标;第二步,通过处理"网络"的10年观测数据得到该网络1 070个站的速度,并进而用这些站的速度内插出其余约1 500个非‘网络’点的速度。本文致力于实现中国大地坐标系的第二步,即研究中国大陆速度场的确定,给出了中国大陆速度场的结果,提出了应用速度场的4种方法,即全局欧拉矢量法、局域欧拉矢量法、格网平均值法和块体欧拉矢量法,并从速度精度和使用方便角度分析比较各个方法的优缺点。附录中给出中国大陆3°×3°格网速度平均值,以备用户查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国西部地区国家二级GPS网的设计提出了几种改进方案,这些方案不仅可能提高西部地区国家二级GPS网的精度的可靠性,而且还可以弥部地区一级GPS网点分布不均匀的缺陷,从而使国家GPS网能更好地为地球科学等其他学科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家A级GPS网的数据处理和精度评估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中国国家A级GPS网共计27点,均匀分布全国,平均边长约650km,于92年7月25日至8月5日的9天(GPS的208~217天)时间内,在全网同持续进行GPS双频观测。全网数据处理时,采用基准钻技术,以国内外已有精密地心坐标和同步GPS观测资料的GPS基准站为加权控制数据,以ITR91为坐标为框架,采用轨道松驰技术,利用GAMIT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解算精度为单天解基线水平方向重复性是10mm+0  相似文献   

18.
牛卓立 《测绘工程》1996,5(4):40-43
提出一种由GPS独立观测边组成闭合环的各坐标分量闭合差计算GPS平面控制全中误差的公式。给出了根据地心直角坐标系各坐标分量计算平面上环闭合差的简化公式。根据《工程测量规范》各等级三角网、三边网的主要精度指标,计算了相应等级GPS平面控制网的全中误差指标。  相似文献   

19.
论城市GPS测量网的精度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孟庆遇我国自1986年引进先进的GPS技术以来,应用GPS技术进行城中控制网的改建、扩建、重建工作越来越普遍。到目前,全国已有几十个大、中、小城市采用GPS技术布设城市控制网和工程控制网,仅“全国城市测量G...  相似文献   

20.
在探索运用一体化的全球定位系统观测值改善现有等级网的方法过程中,本文提出了以下观点,即通过测定一些必需的测站间的GPS距离来改善带个网的精度。它比采用通过任意选择或一贯的配置等方法更有效。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可能不希望修改现有控制网。但由于一些意想不到的原因不得不临时延长一个地面控制网的使用期限,这种方法首先集中表现为必须通过额外精选一套GPS距离来改善这实验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