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基本气候特点 2003年度(2002年12月~2003年11月),全省气温略偏低,夏季出现近50多年来罕见的凉夏;降水量异常偏多,年度降水量是1961年以来最多的一年,先后出现了淮河大水和黄河秋汛;日照严重偏少.年内气象灾害频繁,尤其是夏秋季低温阴雨时间长,暴雨洪涝灾害严重.本年度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不利,但对林业生产有利,属偏差年景.  相似文献   

2.
2003年度我国天气气候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凌 《气象》2004,30(4):29-32
2003年度(2002年12月至2003年11月),我国天气气候特点是:降水总体偏多,气温总体偏高。全国年度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值偏多33.9mm,但降水分布不均,北方地区明显偏多,南方地区则异常偏少。淮河流域汛期、黄河中下游秋季发生严重洪涝;东北春季、南方夏秋均出现大范围干旱。全国年度平均气温比常年值偏高0.6℃,已连续7年高于常年,尤其南方地区气温偏高明显。2003年度我国气象灾害较频繁,其中干旱、暴雨洪涝、高温、低温连阴雨、冰雹等造成的损失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2003年气候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3年度(2002年12月—2003年11月)陕西天气气候的主要特点是降水偏多,气温陕北偏高,其余大部地区正常或略偏低。初冬严寒,隆冬偏暖,春季透雨偏早,夏秋季降水偏多,关中东部、陕南部分地区出现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沙尘暴天气异常偏少。本年度气候条件对夏粮生产有利,对秋粮生产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4.
地面气象常规仪器的零配件近年来十分紧缺,特别是虹吸雨量计的浮子。浮子是虹吸雨量计中最重要的零件,而浮子又最容易冻坏。经查阅了全长治地区的气候资料表明,长治地区最早出现初霜冻的日子是沁县在1974年9月15日;最迟出现终霜冻的日子是沁县在1979年5月17日;最早出现结冰天气现象是沁源在1995年9月24日,这一日也是沁源站1995年的初霜日;沁源曾于1991年10月2日出现了1991年度的日降水量最大值415mm。因此,虹吸雨量计的安装时间和拆卸时间很难掌握,安装太迟或拆卸太早都可能影响到年度15个时段最大降水量的挑选。由于气候变幻无…  相似文献   

5.
广西2003年度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3年度(2002年12月至2003年11月),广西各地平均气温大部偏高,各地降水量大部偏少,各地日照时数大部偏多。年度气象灾害主要有:霜(冰)冻与降雪、干旱、冰雹与雷雨大风、暴雨洪涝、热带气旋、高温,其中干旱影响较大。年度内,气候条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有利有弊。  相似文献   

6.
2003年阜新地区春播关键期干旱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阜新地区多年农业气候资料对2003年春播关键期干旱成因进行分析,得出了上年秋季降水量小、墒情差和脆弱的自然环境是造成2003年阜新地区春播关键期严重干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兰江流域近43年气候变化及对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康丽莉  顾骏强  樊高峰 《气象》2007,33(2):70-75
利用累积距平法对兰江流域近43年(1961-2003年)气温、降水量和径流量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兰江流域气候变化及其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结果显示:兰江流域近43年来气温、降水量总的趋势是上升的;1990年代是兰江流域气温上升和降水增加最显著的时段,主要表现在冬春气温明显上升,夏季降水量明显增加:兰江流域年径流深与年降水量基本保持同步变化。兰江流域过去43年的气候变化对流域内水资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且由于兰江流域内水资源空间分布差异较大,致使流域内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少的金华地区易受气候变化影响而出现供水紧张。  相似文献   

8.
2005年度陕西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及日照均接近常年。年内温湿变化较大,冬季冷湿,春季干暖,夏季正常,秋季暖湿。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北少南多;时间相对集中,春旱秋涝。暴雨日数及强度多于常年。春季第一场透雨异常偏晚,大部地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春旱;秋季出现明显的秋淋,渭河下游和汉江干流出现严重洪涝灾害。夏季陕北、渭北出现冰雹天气,对秋作物造成严重损失。本年度降水量虽正常,但农作物生长关键时刻,光、热、水三者资源配置不很理想,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弊相当,2005年属一般年景。  相似文献   

9.
1996年度(1995年12月至1996年11月),各地年平均气温为16.0~22.7℃,全区大部比常年偏低0.4~0.7℃;年降水量为973.0~2277.4毫米,钦州、防城港两市和南宁、玉林两地区南部比常年偏少1~2成,百色地区大部偏多1~2成,其余地区正常;各地年日照时数为1121.5~2266.5小时,大部份地区偏少80~300小时。1996年度主要气候事件及其影响以夏季洪涝灾害及春季低温冷害最为突出,7月19日柳州市发生了本世纪以来最大的洪水;其次是冬季霜(冰)冻天气及春、秋干旱。本年度气温偏低,日照偏少,洪涝严重,全年气候条件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弊多利少,属偏差年景。  相似文献   

10.
扎兰屯地区是气象灾害多发区,旱灾和冰雹灾害十分严重。近几年来连年严重干旱,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2001-2004年,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mm,特别是2004年全年降水量仅有286.4mm,比正常年降水量明显减少,造成农业生产普遍欠收,部分绝收。面对严峻的形势,如何合理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度(2013年1—12月)青海省基本气候概况为:全省年平均气温大部偏高,列历史第4高;全省年平均降水量接近常年;年日照时数全省大部偏少,列历史第7少。年内全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给全省农牧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等行业造成重大损失。年内出现的主要气候事件有:春季高温且阶段性少雨、气象干旱严重;夏季各地频繁出现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多地洪涝成灾,其中大通出现创全省单站降水量  相似文献   

12.
2004年度河南基本气候特点是:全省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冬、春季异常偏暖;春季出现寒潮和干旱;夏季凉爽多雨,初夏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频繁,损失严重,盛夏部分地区出现暴雨洪涝灾害和低温阴雨天气。年内气象灾害发生频繁,但影响范围和程度偏轻,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比较有利,属偏好年景。  相似文献   

13.
近45 a东北地区春季降水异常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1959-2003年我国东北地区93站春季降水资料,将降水场分成5个区域,并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春季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发现:降水量年际变化及长期趋势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呈东多西少的分布特征;西部是旱涝易发生区,近45a来降水量略有增多;降水量的周期振荡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4.
利用阜新地区多年农业气候资料对 2003年春播关键期干旱成因进行分析 ,得出了上年秋季降水量小、墒情差和脆弱的自然环境是造成 2003年阜新地区春播关键期严重干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2003年度(2002年12月至2003年11月),广西各地平均气温大部偏高,各地降水量大部偏少,各地日照时数大部偏多。年度气象灾害主要有:霜(冰)冻与降雪、干旱、冰雹与雷雨大风、暴雨洪涝、热带气旋、高温,其中干旱影响较大。年度内,气候条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有利有弊。  相似文献   

16.
将临汾市尧都区1954年至2001年小麦产量年增量和其全生育期降水量进行同步统计分析得出:小麦生产全生育期降水量大于同期降水平均值20%,则绝大多数是增产年;小麦生育期降水量少于同期降水平均值50%,则是欠收年;当小麦全生育期降水量在同期降水平均值-50%至20%之间时,小麦是增产?或是减产,由其它影响小麦产量因素决定。  相似文献   

17.
2003年汛期全省降水偏多,与常年同期比较,10个县气象站夏季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最大值。气温起伏较大,局地冰雹灾害严重。6月上中旬和7月下旬出现高温少雨时段,但与常年同期相比,6—8月平均气温正常偏低。9月全省气温偏高,降水大部地区显著偏多。8月下旬至9月  相似文献   

18.
近50年来大连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魏东岚  周薇 《气象》2005,31(8):71-73
利用滑动平均、滑动变异系数等方法对大连1951-2001年间的气温与降水量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大连气温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降水量有逐渐减少趋势;各季气温变化趋势有所差异,冬季升温最明显,但在近期升温幅度有所下降,而夏季气温近期升幅比较明显;整体气候呈现暖千化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大连1949年以来严重冷、暖冬事件及多雨与少雨年出现的规律与特征。  相似文献   

19.
1995年度(1994年12月至1995年11月),各地年平均气温16.6~23.1℃,全区大部气温正常;年降水量711.7~3753.4毫米,桂林、柳州两地区和左、右江河谷地区偏少1~2成,其余地区接近常年或偏多1~3成;年日照时数1119.6~1727.7小时,偏少120~560小时。主要气候事件以2~4月局地性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影响较突出,春、夏、秋三季部分县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和洪涝。全年气候条件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多弊少,属一般偏好年份。  相似文献   

20.
2003年广东省前汛期总降水量明显少于常年同期平均降水量,降水的地区分布、降水的时间长短以及降水的强度大小出现明显的不均匀性,造成本季度内部分地区出现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个别地区还出现了雷雨大风、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2003年前汛期内无明显热带天气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