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去年冬季(1989年11月—1990年2月)我省天气特点是:大部分时间气温偏高,异常的冷暖时段交替出现;前冬降水十分稀少,后冬降水明显集中。一、天气概况去冬我省的平均气温:沿海地区为-3—-5℃,大连南端接近0℃,铁岭西北部及抚顺地区为-8—-10℃,其他地区为-5—-7℃。大部地区较常年偏高  相似文献   

2.
范永祥 《气象》1985,11(3):45-47
本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强,持续时间出较长,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低,出现常年同期少见的严寒天气。上旬后期至中旬,中部地区出现持续雨雪天气,黔、湘、赣等省的部分地区出现冻雨。上旬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出现年内最后一个台风。 概况 月内有4次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分别出现在1—5、13—15、16—18、19—24日。后3次冷空气接踵而来,形成持续性冷空气活动。由于冷空气势力较强,持续时间较长,影响范围较广,除青藏高原及滇、辽、吉、黑四省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3℃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4℃。其中北疆地区偏低6—9℃(图1),尤其在中、下旬出现奇寒天气,旬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8—15℃,最低气温达-27—-45℃,这不仅  相似文献   

3.
重要天气过程概述江西省气象台郑婧1冷空气过程2011年9月17—21日,江西出现一次明显的大风、降温天气过程,赣北、赣中平均气温下降10—12℃,赣南下降8—10℃。受冷空气影响,19—25日江西出现了轻到中度、局部重度"寒露风"天气。2高温过程  相似文献   

4.
一月上旬我区出现了一次罕见的大范围大(?)暴雨天气;一月中旬初,爆发了一次全区性的强寒潮,11—13日全区降温明显,桂北10℃左右桂南10—15℃。二月中旬初,桂南大部地区低温阴雨结束。三月除桂林地区3—8日,20~27日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12℃低温阴雨天气外,其它地区没有倒春寒天气,对春播有利。  相似文献   

5.
利用2012—2020年CLDAS格点小时温度数据,通过插值、合成分析等技术,分析江西省不同天气背景下气温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 江西省气温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形,整体上表现为06—15时为气温上升阶段,其中08—12时为快速上升阶段;16—05时为气温下降阶段,其中17—20时为快速下降阶段。2) 不同地形和季节日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略有差异,平均而言高山地区最高气温出现于14时,较平原、丘陵早1 h;冬季最低气温出现在07时,较其他季节迟1 h。3) 不同地形大部分时段气温表现为丘陵>平原>高山,丘陵地区气温高于平原在12—17时最明显,温差为1—2 ℃,高山地区较两者低4—5 ℃。4) 不同天气背景下,气温日变化曲线仍呈单峰形,日最高气温大概率出现在14—16时,日最低气温在23时—次日06时各时次出现概率大致相同。气温日较差在有雨条件下最小,为2—3 ℃;晴天不同云量条件下,气温日较差最大,为6—8 ℃,阴天最小,为3—5 ℃;气温日较差在强降温天气大于强回暖天气。  相似文献   

6.
1982年5月10—12日,陕、甘、宁、青出现一次超极地路径的强寒潮天气过程。表1为这次过程的天气实况。1l—12日,柴达木盆地、宁夏、陕西和陇南日平均气温下降11—13℃;青海东部、甘肃大部下降14—16℃。这次冷空气势力强、来势猛,降温主要集中在一天左右,任意24小时日平均最大降温为9—15℃。甘肃中部、河西走廊和武都地区北部最低气温降到0—-4℃,最低地温普遍降至-5℃以下,陇东的最低气温和地温都在0℃左右,甘南自治州的最低气温降到-5—-10℃,只有陇南南部的最低气温在3—7℃,最低地温在0℃左右。  相似文献   

7.
该文利用2005-2014年丰都县地面天气、探空数据、NCEP 1°×1°FNL再分析资料等,对丰都地区冰雹、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这3类强对流天气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这3类强对流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从天气个例出发,利用实况资料对强对流天气的差异进行分析,为强对流天气的预警预报提供参考。得到如下结果:短时强降水通常出现在5-9月,大风通常出现在5—8月,冰雹通常出现南部的七跃山脉和北部的蒋家山和黄草山脉附近~([1]),2005—2014年间共出现了7次,3—8月均有发生。通过计算3种强对流天气环境场参量,归纳出3种物理量参数的差异:大气可降水量、AT500-T850,K指数、抬升指数(LI)、相对湿度、散度场分布等在冰雹、短时强降水和大风天气中有明显的差异,冰雹和短时强降水的AT500-T850相差了近5℃,大风天气的值介于冰雹和短时强降水之间。大气可降水量分布上,短时强降水的大气可降水量(PW)平均值为58 mm,比冰雹值大约多了10 mm,比大风值多了14 mm。短时强降水出现时几乎整层都是处于饱和的状态,冰雹和大风天气几乎只在中低层有较饱和的水汽,而高层的相对湿度平均值在40%~50%左右。对流指数方面,K指数和LI指数都很好的指示了强对流天气的发生,K指数在短时强降水发生时其平均值在39.8℃左右,较冰雹和大风分别高1.6℃和3℃。短时强降水出现环流位置大多位于600 hPa以下,而冰雹则在300 hPa左右,大风在400 hPa左右。  相似文献   

8.
利用地面气象观测报表和灾情记录,统计2002—2011年商洛地区共出现冰雹天气过程48例。根据500hPa天气形势,将商洛冰雹天气分为冷涡型、西北气流型、高空槽切变型三种类型。通过计算冰雹个例的动力、热力、能量、稳定度指标,发现与商洛冰雹天气关系密切的11个物理量指标。其中,初夏(5—6月)和盛夏(7—8月)冰雹天气的K指数、沙氏指数、850hPa和500hPa温差、瑞士雷暴指数、850hPa露点温度等对流指标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在进行冰雹潜势预报时需要注意。CAPE值、0℃层和-20℃层高度在各月差异不大。5—6月进行冰雹潜势预报时应特别关注低层水汽条件的增加,7—8月应特别注意0℃层和-20℃层的高度是否适合冰雹的生成。冰雹预报指标在2012—2014年商洛冰雹天气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检验。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4—6月,江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是:全省气温较常年异常偏高,降水偏少;日照时数偏多。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高温天气出现时间早,强度强;台风出现时间偏早;汛前期部分地区降水持续偏少。1气候概况1.1气温。4—6月全省平均气温23.7℃,较常年同期平均偏高1.5℃,为历史同期第一。4、5、6月全省平均气温分别为19.7、25.3、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秦岭巴山地区处于亚热带北界边缘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温度12.0—15.6℃,1月平均温度0.8—3.4℃,年极端最低温度-8~-16℃,7月平均温度24—26℃,年极端最高温度38—42℃,年平均降水量700—1200mm,主要集中在夏季,约占年雨量40%—50%,且多暴雨天气,年均出现1—4天暴雨,也有伏旱天气出现,平均  相似文献   

11.
3月我区天气气候特点是:1.气温持续偏高。月平均气温,桂林地区北部12.0—14.0℃,桂林地区南部、柳州、梧州、河池三地区北部15.0—17.0℃,其余地区19.0—21.0℃,其中左右江河谷21.9—22.2℃,出现了历史同期最高值。与常年相比,桂北偏高0.3—1.2℃,桂中偏高1.5—2.7℃,桂南偏高2.8—3.5℃。2.桂东强对流天气活动频繁。中旬中到下旬初,桂东先后有38个县 (市)出现了冰雹或雷雨大风。部分地区农作物受到了一些损失。3.大部地区雨水偏少。月雨量:桂林、梧州两地区北部110—224毫米,百色地区、河池地区西部仅有2—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10—12月,江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接近常年、降水量偏多,日照时数显著偏少。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11—12月全省出现阶段性持续阴雨寡照天气;秋冬季区域性的大雾天气频发。1气候概况1.1气温。10—12月全省平均气温13.7℃,接近常年同期。其中赣北13.2℃,和常年持平;赣中13.5℃,偏低0.1℃;赣南15.4℃,偏高0.2℃。10—12月全省平均气温分别为18.6、14.2、8.3℃,较  相似文献   

13.
2011年6月7—8日平顶山市大部分地区出现了40℃以上的高温天气,尤其是8日平顶山地区7个站的自动观测站的最高气温都在40℃以上。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这次极端高温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高温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为700hPa上的暖脊和地面的暖低压,7—8日平顶山地区天空晴朗,辐射升温对高温天气的出现比较有利;物理量的诊断分析表明,出现高温天气时平顶山地区上空空气干燥并且有强烈的下沉运动和明显的暖平流,下沉增温和平流增温有利于高温天气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运用1960—2010年的冰雹天气资料,统计分析了吉林省冰雹天气的时间、地域分布特征,并针对2008—2010年间的冰雹天气过程中16个探空物理量的特征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冰雹天气多在春、夏季出现,并多集中在午后13—19时,冰雹在山区出现平均次数大于平原地区;适合的0℃层和一20℃层的高度、水汽条件、较好的对流不稳定条件和垂直上升运动都对冰雹的发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林明智  潘汉明 《气象》1982,8(1):45-47
10月一般为深秋天气,侵入我国的强冷空气平均还不到一次,而今年却有两次强冷空气活动,分别出现在6—9日和20—23日。受第一次强冷空气影响,除西南地区外,我国其余大部地区出现5—7级偏北风,渤海、黄海北部和中部有7—9级大风,黄海南部、东海、台湾海峡、南海北部及北部湾出现了6—8级偏北风。我国大部地区气温下降6—12℃,武夷山区、南岭以及陕甘宁一带降温达12—15℃。华北中部和南部、陕北和关中、豫北、鲁西出现了初霜,  相似文献   

16.
目录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重要天气过程概述江西省气象台包慧濛1大雾过程2021年1—3月,江西省区域性大雾(15站以上)共出现16 d,其中全省单日40站以上大雾有1 d(表1)。连续3 d以上大雾4次,分别为1月22—24日、2月12—14日、3月4—6日、14—18日。2强冷空气过程1—3月全省有2次较强冷空气过程。1月5—8日先后受两股冷空气影响,全省出现一次降温、降雪、大风天气过程,过程降温达6—8℃,70个县(市、区)出现降雪,局部地区出现中到大雪,  相似文献   

17.
一、春温偏低雨量充沛自前冬到四月份,各地气温一直偏低,三、四月尤为突出。河西,三月份偏低0.5—2.0℃,四月份偏低1.5—2.0℃;河东,三月份偏低1.5—3.0℃,四月份偏低0.5—2.0℃。同时各地出现了阴雨天气,雨量充沛,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10—12月,江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略偏高、降水接近常年,日照时数偏少。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10月初出现罕见秋老虎,多地日最高气温创同月新高;11月出现异常持续阴雨寡照天气。1气候概况1.1气温。10—12月全省平均气温14.2℃,较常年同期平均偏高0.4℃。其中赣北13.7℃,偏高0.5℃;赣中14.0℃,偏高0.4℃;赣南15.7℃,偏高0.4℃。10—12月全省  相似文献   

19.
文章使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内蒙古119个国家气象站逐小时自动观测数据,对2015年内蒙古出现的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发现:(1)全年有58个站出现≥35℃的高温天气,站点主要分布在西部及东部偏东南地区,只有11个站出现超过5d的高温;(2)高温天气出现时间早,但范围较广、时段集中的高温事件发生次数较少;(3)高温集中发生在7月份,日最高气温主要出现在15—17时;(4)高温发生时地面都对应减压,高空处于高压控制区,中低层处于暖区中,地面风速多在3m·s-1以上,高于日平均风速;(5)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出现高温的位势高度、温度指标值不同,西部比东部高,7月比4、5月高。  相似文献   

20.
郭瑞鸽 《气象与减灾研究》2007,30(1):I0001-I0001
2007年1—3月气温偏高,未出现大范围降雪和-5℃以下的低温冻害天气,暖冬特征明显,对油菜、蔬菜等作物及果树安全越冬有利,但也有利于病虫越冬基数的增加,使2007年病虫害隐患增强。3月初的强冷空气使赣北部分油菜受到轻度低温冷害;中旬后期出现的轻度春分寒天气,使赣南早稻播种期有所推迟,但后期回暖快.春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1—3月大雾天气频繁,对交通运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