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空间错位理论的河南省旅游发展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省18个地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旅游资源单体数目和旅游接待人数作为空间错位的测度指标,构建旅游空间错位指数的测度模型,对河南省旅游空间错位的程度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18个地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旅游空间错位现象,其中,郑州、开封、濮阳、三门峡、信阳5城市存在正向错位现象,而其他13个城市表现出负向错位现象。根据旅游空间错位程度,可将18个地市分为高错位区域、中错位区域、低错位区域3种类型,并针对错位程度不同的区域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人口城镇化视域下,基于2005-2015年住房需求、住房及土地供给相关数据,以我国31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当前新增城镇人口所引致的刚性需求,运用重力模型和空间错位模型,探讨我国城镇新增住房需求、住房及土地供给水平空间错位问题。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空间分离现象,且随时间推移,住房与土地供给空间失配现象逐渐缓解,而住房需求与供给错位问题却逐步恶化;新增住房需求-供给空间错位指数总体上呈上升趋势,错位指数上升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天津、上海等地,是改善错位问题的关键地区;针对新增住房供不应求的关键地区,深入探究其错位原因是否与土地供给有关,以期为合理优化空间布局、缓解我国住房市场供需失配问题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内地31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利用重力模型、旅游空间错位指数模型和二维组合矩阵,对区域旅行服务、交通区位与旅游经济间的空间错位程度和空间错位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研究发现:旅行服务、交通区位和旅游经济的重心都偏向我国东部;旅游交通区位与旅游经济间的空间错位程度较弱,天津市占据优越的旅游交通区位,但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旅行服务与旅游经济间的空间错位较复杂,其中河北省的旅行服务指数较高,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四川、天津等地的旅行服务指数不高,但旅游经济处于中上水平,说明旅游经济与旅行服务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性,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可以带动旅行服务的提升,相反旅行服务较发达地区可以吸引更多游客,从而刺激地区旅游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4-2014年旅游、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数据,以我国西部地区12个省市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重心模型及空间错位分析法,探讨西部地区旅游、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空间错位问题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旅游、文化重心向北发展,而经济重心向东北方向发展,三者之间存在空间分离现象,且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小;西部地区旅游、文化及经济的总体空间错位指数呈缓慢下降趋势,中、低错位区数量较多,高错位区数量较少;造成总体空间错位指数上升的关键点集中在内蒙古、宁夏等少数地区,这些地区是改善错位问题的关键;降低错位程度,发挥旅游、文化产业优势产能及带动作用,有利于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采用AHP法和熵值法结合的组合赋权法、重力模型、空间错位指数等方法对湖南省及其各市(州)的旅游业发展的空间错位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旅游业发展中存在明显的空间错位现象,旅游资源重心、旅游收入重心、旅游客流重心分别位于(111.846°E,27.842°N)、(112.188°E,27.927°N)和(112.231°E,27.843°N);旅游资源与旅游收入、旅游客流的正向错位区主要位于湖南省东部和中部,反向错位区位于湘西和湘南;旅游收入与旅游客流的正向错位区为长沙和张家界2市,反向错位区主要位于湖南省东南部。  相似文献   

6.
以长江经济带9省2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核密度、重心模型、空间错位指数等方法,分析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的空间特征及错位关系,并揭示空间错位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呈集聚分布态势,二者集聚分布区域的空间重叠度较低,表现出较强的相互独立性;2)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错位特征,且空间错位强度存在地区差异性,传统村落优势分布区域集中在长江以南,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分布区域集中在长江以北经济相对发达省份;3)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空间错位格局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发展是基础动力,城镇化进程是核心动力,现代文化冲击是直接动力,政府保护机制是外在动力。研究结果有助于明确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现实关系及机理,可为区域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协同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确把握中国省域旅游竞争力与旅游网络关注度的错位关系,对推动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大有裨益。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重力模型、空间错位指数综合考察2011—2020年中国省域旅游竞争力与旅游网络关注度的空间错位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省域旅游竞争力与旅游网络关注度均呈增长趋势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性,旅游竞争力重心呈集聚分布态势,旅游网络关注度重心则随时间波动变化,大致位于旅游竞争力重心的西南方向;(2)中国省域旅游竞争力与旅游网络关注度空间错位格局由东至西呈现出正向错位向负向错位逐渐过渡的分布特征,正向高错位区由东部沿海省域向中部省域延伸,负向高错位区主要分布在西部特色旅游地与热门网红城市;(3)旅游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政府政策导向、网络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促成旅游竞争力与旅游网络关注度的空间错位格局。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空间错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重力模型和二维组合矩阵对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空间错位进行分析,并将结果进行可视化表达。研究发现:山西省11个地市的旅游业发展与旅游资源和区位可达性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空间错位,旅游经济重心在112.2°E,37°N,旅游资源重心在112.3°E,37.4°N,区位几何重心在111.8°E,36.9°N;二维组合矩阵分析显示,晋中、忻州属于旅游业发展水平与旅游资源禀赋匹配的负错位区,临汾属于旅游业发展水平与区位条件匹配的负错位区,山西省旅游业发展水平、资源赋存及区位条件的错位主要是由其旅游资源赋存与区位条件发生错位引起的,据此提出了空间错位矫正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健康中国战略下,积极应对老龄化、建立健全养老和医疗等相关设施,成为许多城市关注的问题。目前相关研究很少关注西北城市的老龄人口的空间分布及养老资源错位的现象。本研究以西宁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基于2010—2018年西宁市公安局各街镇人口数据和兴趣点(POI)数据,选用老年人口系数、赡养率、增长率和地理集中率四个指标,利用综合老龄化指数(CAI)模型、核密度函数模型和空间错位指数模型对西宁市主城区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及养老资源(医疗资源、老年设施)空间错位现象进行探索分析,结果表明:(1)9年间西宁市主城区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已步入老年型社会。(2)通过老龄化综合指数可知:主城区外围街镇人口老龄化增长速度大于城区中心的街道,其中小桥街道、朝阳街道、马坊街道与乐家湾镇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2018年综合老龄化指数增长速度超过中心城区街道,西宁市主城区人口老龄化严重程度已从中心街道向外围街镇扩散。(3)通过空间错位指数计算可得知:城中区的养老资源数量充足但过于集中,城北区的养老资源分布合理但是数量较少,行政区之间的养老资源与老年人口分布存在较大空间错位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与空气质量在时空分布上存在不完全协同、匹配的现象,论文选择SO2、NOX、PM2.5、CO和VOCs作为大气污染物指标,选择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 AOD)表征颗粒物环境空气质量,以武汉市为例,综合应用耦合模型和空间错位指数模型研究2类指标之间的空间非协同耦合规律。主要结论如下:① 武汉市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与颗粒物空气质量具有不同空间分布特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呈现由城市中心城区向远城区递减的趋势,其中SO2、PM2.5和VOCs的排放具有明显的中心聚集现象,而NOX和CO聚集现象不显著,且与道路分布明显相关;AOD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总体上呈由西北向东南依次递减的趋势。② 武汉市大气污染物排放与颗粒物空气质量的空间非协同耦合规律:越靠近城市中心城区,空间协同耦合现象越显著,空间错位现象越弱;越远离主城区,空间非协同耦合现象越显著,空间错位现象越显著;SO2排放量与AOD在武汉市远城区的空间错位指数均大于0.7,且耦合度指数小于0.3,呈现较强的非协同耦合特征,NOX、VOCs、PM2.5的排放量与AOD在武汉中心城区的空间错位指数均小于0.5,且耦合度指数大于0.5,协同耦合现象较为显著。③ 基于时空非协同耦合分析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建议:针对污染物与AOD空间错位不显著的城市中心城区,以本地减排治理为主;针对污染物与AOD空间错位显著的远城区,应在污染溯源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区域协调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