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胡家峪-篦子沟型铜矿床是中条山地区具重要意义的铜矿类型之一.矿床以严格受地层控制、品位高、并伴生钴、金为特点,引起许多地质学家对此类矿床的重视.随着地质工作的深入和发展,对该类型矿床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先后提出过岩浆热液、变质热液、沉积变质及火山-沉积变质等成因观点.本文仅就中条山地区胡家峪,篦子沟铜矿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阐述,以期对该区矿床成因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2.
扬子地块西南缘是我国重要铜成矿带之一,该区已发现多个典型的火山-沉积碎屑岩型和陆相砂页岩型铜矿.蝉战河铜矿床具有典型的两种矿床类型特征.在系统总结该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两种矿床类型的各自特征,初步认为区内具中—大型铜矿成矿条件,并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研究区位于柴达木准地台之南缘,大地构造位置属秦祁昆造山系之东昆仑弧盆系,区内出露地层较少,断层与褶皱均较为发育,根据区内铜矿化特征,铜矿主要发现在黑色泥板岩和细砂质千枚岩、细粒变砂岩中,两者铜矿(化)都具有明显层控特征,符合火山沉积型铜矿的成矿模式。本文对青海格尔木开木棋拉仁-长梁山地区铜多金属矿地层、构造特征与地区成矿规律进行系统分析,主要地球化学数据异常包含W、Sn、Mo、Ti、Cr、Ni、Au、Ag、Hg等,异常分布受成矿地质条件控制,且具有典型空间分布特征,其主要矿物为自然铜和表生氧化产物黑铜矿、赤铜矿及孔雀石,故认为该铜矿成矿类型为变质砂岩型。根据火山沉积型铜矿的成矿模型,该类型铜矿往往形成规模较大的中大型铜矿床,区域内具有较好的铜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4.
《四川地质学报》2019,(3):427-431
研究区位于柴达木准地台之南缘,大地构造位置属秦祁昆造山系之东昆仑弧盆系,区内出露地层较少,断层与褶皱均较为发育,根据区内铜矿化特征,铜矿主要发现在黑色泥板岩和细砂质千枚岩、细粒变砂岩中,两者铜矿(化)都具有明显层控特征,符合火山沉积型铜矿的成矿模式。本文对青海格尔木开木棋拉仁-长梁山地区铜多金属矿地层、构造特征与地区成矿规律进行系统分析,主要地球化学数据异常包含W、Sn、Mo、Ti、Cr、Ni、Au、Ag、Hg等,异常分布受成矿地质条件控制,且具有典型空间分布特征,其主要矿物为自然铜和表生氧化产物黑铜矿、赤铜矿及孔雀石,故认为该铜矿成矿类型为变质砂岩型。根据火山沉积型铜矿的成矿模型,该类型铜矿往往形成规模较大的中大型铜矿床,区域内具有较好的铜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5.
张兴林 《云南地质》2013,(4):412-416
波司甸铜矿床是云南易门铜矿区南段赋存于中元古界昆阳群落雪组中的典型喷流—热卤水沉积型铜矿床.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控制因素的研究,对云南易门铜矿区南段的找矿工作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条山铜矿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条山铜矿研究新进展叶德隆,朱勤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山西中条山铜矿区是重要的铜资源基地,主要铜矿类型有横岭关型、铜矿峪型和胡-篦型。其中分布于垣曲和闻喜县境内胡家峪-篦子沟一带的胡-篦型铜矿,规模较大,品位较高,是该区主要工业矿床。...  相似文献   

7.
王庆文 《吉林地质》2013,(3):19-22,53
铜带省(Copperbelt)铜矿床位于赞比亚—刚果(金)铜矿带上,该带是世界上大的成矿带之一,因其丰富的铜矿资源和高的铜产量而闻名于世。在该铜矿带集中了世界上很多大的砂页岩型铜矿床,均赋存于姆瓦群和加丹加超群中固定的、稳定的沉积层位中,其铜矿资源储量较大。本文在介绍该矿带上铜矿床的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控矿因素、矿床类型及找矿潜力,为寻找同类型的矿床及地质研究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条山早元古代铜矿成矿作用与演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中条山重要铜矿床都产于早元古代活动带中。它们是:绛县群(2500—2300Ma)下部变质泥质一半泥质岩中的沉积变质铜矿床和中上部变质钾质火山岩建造中的变质火山斑岩铜矿床;中条群(2300—1830Ma)变质碳酸盐黑色页岩建造中的沉积变质-再造铜矿床。这些原生成因不同的矿床,经过180Ma左右的中条运动及其变质作用,而表现了某些相似的热液和地球化学特征,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受原岩建造控制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正>山西省中条山地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铜矿生产基地之一,累计探明的铜资源量为390万t。铜矿峪铜矿床是该地区最大的铜矿床,达到大型铜矿床的规模,探明铜资源量约为280万t。因而,探讨华北克拉通中部南缘构造演化对铜成矿作用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铜矿峪铜矿床成因研究的基础上。王植和闻广(1957)首次提出铜矿峪为斑岩铜矿床,但其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时代与世界其他典型斑岩铜矿床有所不同,又称之为"中条山式"斑岩铜矿床。孙大中和胡维兴(1993)认为该矿床为变质火山斑岩型铜矿  相似文献   

10.
中条山早元古代铜矿成矿作用与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条山重要铜矿床都产于早元古代活动带中。它们是:绛县群(2500—2300 Ma)下部变质泥质—半泥质岩中的沉积变质铜矿床和中上部变质钾质火山岩建造中的变质火山斑岩铜矿床;中条群(2300—1830 Ma)变质碳酸盐黑色页岩建造中的沉积变质-再造铜矿床。这些原生成因不同的矿床,经过180 Ma左右的中条运动及其变质作用,而表现了某些相似的热液和地球化学特征,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受原岩建造控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对西藏昆仑山南坡1∶20万化探工作中圈出的土则雪山HS16综合异常查证中,发现宽850 m,长约4 km,由8个铜、铜锌、铜铅锌和2个铜矿化体组成的大型铜多金属矿带,其矿床成因类型为兼具沉积砂岩型铜矿和中低温热液型多金属矿床的沉积改造型矿床.该调查区铜的找矿潜力极大,具备有发现矿田级铜矿产的前提.作为铜矿的伴生,共生银、铅、锌矿也具有相当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中非(赞比亚―刚果(金))沉积型铜矿以其拥有高品位的大型超大型铜、钴矿床和众多的世界级铜矿山而闻名于世。铜矿类型可分为沉积型铜矿、热液脉型铜矿、变质热液型铜矿三类。沉积型铜矿床形成后,受到深部含矿岩浆热液的侵入形成脉状铜矿,可能还有斑岩型铜钼矿的成矿作用,叠加富集原有的沉积型铜矿床。硫同位素结果显示,硫源主要为成岩硫化物和海水硫酸盐的混合硫,受到深源岩浆或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沉积型铜矿成矿年龄880~735Ma,后期岩浆热液型铜钼矿成矿年龄为514~502Ma。这些发现对进一步认识总结中非铜矿带上的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云南易门狮子山铜矿的地球化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近年承担了“罗次-元江元古宙海底喷流成矿”项目研究,应用了喷流矿理论,将宏观矿床地质与微观地球化学相结合,对易门狮子矿床进行了重点解剖。按矿床特征、成矿作用和地球化学,将矿床划分为三个成因类型,即喷流热水沉积-改造型铜矿、沉积-改造型砂岩铜矿和与细碧岩有关的含铜磁铁矿。第一类为矿区最主要铜矿类型,铜储量占矿区已探明储量的90%,是主要的找矿对象。该类型的主矿体深中和NW侧喷流岩发育,是最有利的  相似文献   

14.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位于冈底斯火山-岩浆弧中东段,平行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展布。冈底斯成矿带铜的找矿远景有望达到世界级铜矿带规模,夕卡岩型铜矿床是冈底斯铜矿带的一个重要矿床类型,克鲁铜矿床则是该地区夕卡岩型铜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本文通过对克鲁铜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床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其控  相似文献   

15.
海相火山-沉积建造铁铜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于浦生  邬介人 《地球学报》1996,17(Z1):50-56
铁-铜型矿床产出的时代从元古宙到新生代均有,与其有关的火山岩大多数为中基性与中酸性或偏碱性岩石。作者以镜的山桦树沟、陇山陈家庙和陕西铜厂不同时代的铁-铜矿床为例,概述了该类型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环境并着重探了铁-铜矿床的成因机制,认为该类型矿床是与火山作用有关的喷气-沉积型矿床,同时指出柳沟峡地区及其以西(东缰地区)铁-铜型铜矿化带的发现,是进一步寻找铁-铜-金矿床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6.
国外超大型-特大型铜矿床成矿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铜的消费量及用途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高低.本文主要研究了国外超大型-特大型铜矿床的主要类型和特征以及典型的超大型-特大型铜矿床,并将铜矿床按照岩浆熔离型、斑岩型、矽卡岩型、层状(控)型和海相火山气液型5种类型进行介绍.世界上著名的超大型-特大型铜矿床主要为智利的楚基卡马塔特大型铜矿床、埃斯康迪达超大型铜矿床,印度尼西亚的格拉斯贝格超大型铜金矿床,中非巨型铜矿带上的赞比亚铜矿带、刚果(金)沙巴铜矿带和赞比亚西北省铜铀矿区,阿富汗的艾纳克超大型铜矿床,波兰的卢宾超大型铜矿床.根据上述主要铜矿床的特征总结出国外超大型-特大型铜矿床具有统一性、专属性、偏在性和异常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中条山地区地层主要由涑水片麻杂岩、绛县群、中条群、担山石群和熊耳群组成,该区发育著名的铜矿峪型矿床、胡-篦型矿床和横岭关型矿床。中条山地区郭家沟基性-超基性岩主要侵位涑水片麻杂岩中,岩体由内向外发育透闪岩-变余辉石岩-辉长岩-斜长角闪岩的岩相分带。透闪岩LA-ICP-MS锆石U-Pb显示岩体侵位于2303Ma,属于古元古代。通过岩体野外侵位、覆盖关系,结合已有同位素资料,认为绛县群横岭关亚群沉积时限在2189Ma~2303Ma之间。同时根据岩体构造环境、岩体形态、岩相分带、铜矿化情况,以及铜凹组和篦子沟组两套含矿地层中均出现本期岩浆锆石,认为本区基性-超级性岩中发育有铜成矿作用,找矿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8.
多接收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实现了对Cu同位素组成(δ65Cu)的精确测定,推动了Cu同位素在矿床研究中的发展和应用。在收集铜同位素近年来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系统归纳了不同铜矿床类型(岩浆熔离铜镍硫化物型矿床、接触交代型铜矿床、斑岩型铜矿床、热液型铜矿床、火山气液型铜矿床、沉积型铜矿床等)以及主要矿物(黄铜矿、辉铜矿、黄铁矿等)的Cu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不同类型铜矿床和矿物Cu同位素组成差异较大,岩浆熔离铜镍硫化物型矿床、热液型铜矿床、沉积型铜矿床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接触交代型铜矿床、斑岩型铜矿床、火山气液型铜矿床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黄铜矿、斑铜矿、铜蓝、硫砷铜矿、硅孔雀石等矿物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辉铜矿、黝铜矿、砷黝铜矿、孔雀石等矿物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接触交代型铜矿床、火山气液型铜矿床中的黄铜矿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岩浆熔离铜镍硫化物矿床、斑岩型铜矿床、热液型铜矿床、沉积型铜矿床中的黄铜矿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斑岩型铜矿床中的辉铜矿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热液型铜矿床、沉积型铜矿床中的辉铜矿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接触交代型铜矿床中的黄铁矿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铜的硫化物和氧化物均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  相似文献   

19.
大横路式钴(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大横路式钴(铜)矿床产于辽吉古元古代裂谷增生地体内,是国内新近发现的新类型钴矿床,其矿化特征独特、埋藏浅、规模大,具有较高潜在经济价值.矿床赋存于老岭群富硼、碳粘土岩夹硅质岩建造之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鞍状产出,产状与围岩一致;矿石中金属矿物以硫化物、砷化物形式存在,钴以硫钴镍矿、辉砷钴矿、方钴矿和含钴黄铁矿等形式与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等共生.通过对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流体特征研究,证明该矿床既具有明显的热水沉积成因特征,又受后期变质热液的强烈叠加,属海底热水沉积-变质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20.
山西中条山洞沟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赋存在方解石脉中的铜矿不是铜矿的主要类型,但世界上与碳酸岩和幔源岩浆作用有关的铜矿不仅存在,而且可以达到大型以上的规模.中条山地区曾经是中国铜矿主要产地之一,除了产出沉积变质型铜矿和斑岩型铜矿之外,含铜方解石脉也广泛出现,但以往的地质工作对其找矿前景均给予了"潜力不大"的评价.根据近年来在洞沟方解石脉型铜矿的深部发现独立金矿和独立银矿的事实,结合初步的成因矿物学研究和综合分析,文章认为,中条山铜矿带洞沟方解石脉型铜矿,其成因与胡家峪一篦子沟明显不同,但具有幔源岩浆流体直接成矿的可能性,其深部具有进一步找矿的前景.该研究为区域上重新评价老矿点、开拓找矿思路、拓展找矿空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