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们公社在1974年6月21—22日,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的袭击。整个暴雨过程32个小时,总降雨量758.1毫米,其中24小时降雨量737毫米,22日13时半—15时,一个半小时内就降雨125.3毫米。 在特大暴雨前,我们气象哨就做了长、中、短期预报,并“以中补长、以短补中”,不断补充订正,为公社党委提供了准确的天气预报。1974年后春少雨、  相似文献   

2.
登陆台风特大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联寿 《气象》1977,3(11):10-12
我国从有气象和水文观测以来,打破降雨量历史记录的三场特大暴雨都和台风活动有关。这三场特大暴雨中占首位的是1967年10月17—19日台湾省新寮特大暴雨,日降雨量达1672毫米,三天降雨总量达2749毫米,主要降雨系统是6718号台风的倒槽。第二位是1963年9月10—12日台湾省百新特大暴雨,日降雨量达1248毫米,三天降雨总量为1794毫米。这场暴雨是由6312号台风造成。著名的“75.8”(1975  相似文献   

3.
一、前汛期暴雨专家系统功能 1.广西前汛期暴雨专家系统预报对象的选择 华南前汛期是指每年4—6月的华南多雨期,广西前汛期中全区性的大范围暴雨主要集中在5、6月份。其降水特点是强度大、范围广、来得快,分布不均匀。24小时雨量常可达100—200毫米,最大的可达600毫米左右,因此常常造成洪涝灾害。我们把  相似文献   

4.
汛期大一暴雨是我区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我们以兴城县1961—1975年资料,通过分析各种要素相关,建立预报指标,并以“双指数综合法”作出大一暴雨的预报。一、大—暴雨的气候背景(一)兴城县年降水量594毫米,7—8月320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4%。(二)1961—1974年大—暴雨共出现91次(大—暴雨标准以24小时内降水量≥25.0毫米,为一次大一暴雨过程,如连续数天达此标准,则按一次计算),  相似文献   

5.
一、雨情概况1981年8月15-16日,由于受河套东移的低涡影响,在冀鲁予三省的交界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近十几年来罕见的特大暴雨。(以下简称“81.8”暴雨)。24小时降雨量大于100毫米的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以上,其中有8个县站过程降雨记录在200毫米以上。特大暴雨中心分别在河北省的隆  相似文献   

6.
基于江苏省昆山市2008—2015年12个自动气象站逐分钟降雨数据和常规气象站小时降雨量数据,并选取5个代表站分别代表不同的生态系统,先对昆山市降雨和暴雨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然后采用年多个样法进行暴雨选样,利用指数分布、皮尔逊Ⅲ型分布和耿贝尔分布分析暴雨发生频率,最后使用高斯-牛顿法推求不同生态系统代表站的暴雨强度公式参数,结果表明:(1)昆山市各站点2008—2015年期间年降雨量都呈增长趋势,夏季降雨量最多、冬季最少,一天中01时(北京时间,下同)左右为降雨谷值,18时左右为降雨峰值,白天降雨多于夜晚; 在空间分布上,农田和城市生态系统的年降雨量、年降雨日数最多,湿地和湖泊生态系统较少。(2)暴雨日数年际差异大,年内暴雨主要集中在夏季,暴雨发生频次日变化呈“双峰型”分布,暴雨发生频次在02时和18时最多,09时和24时最少; 市区的暴雨日数空间变异系数大于郊区,且从市中心向外递减。(3)城市生态系统适宜采用皮尔逊Ⅲ型分布推求暴雨强度公式,其他类型生态系统适宜采用指数分布推求暴雨强度公式。   相似文献   

7.
青岛市气象局从去年10月开始,在学习江苏省台的先进经验后,着手试搞青岛汛期6—9月“大—暴雨预报专家系统”,预报时效为24小时。标准是:青岛市24小时降水量≥25mm。使用资料1974—1982年6—9月天气图。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8.
湛江市前汛期 (4~ 6月 )总降雨量主要由大雨及暴雨过程决定。大雨、暴雨过程与降雨量的偏多或偏少有很好的相关性。可通过点聚图及回归方程来表征两者的线性关系 ,从而将前汛期降雨量的预报转化为相当大雨日数 (将大雨或暴雨过程的总降雨量除以 30 ,所得之整数为相当大雨日数 )估算问题 ,而相当大雨日数的预报 ,可以用自回归方程得出。1 前汛期总降雨量的年际分布  采用业务工作中的旱涝级别 ,对 195 1~1996年湛江市前汛期总降雨量进行分级 :1级表示降雨距平百分率ΔR≤ - 5 0 % ;2级表示降雨距平百分率 - 5 0 % <ΔR<- 2 0 % ;3级表…  相似文献   

9.
一、1983年我省汛期(6—9月)气候概况:1983年汛期总的特点是:“凉夏”,“北旱南涝”,初夏关中、陕南汛雨来得早,陕北盛夏干旱,关中、陕南夏、秋涝。由于暴雨频繁,降雨过于集中,使陕南安康地区出现了“83·7”特大洪水。  相似文献   

10.
季良达 《气象》1986,12(8):34-35
知识库是天气预报专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成一个天气预报专家系统知识库,必须考虑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明确预报对象和预报条件 卫星气象中心应用室与北京工业学院人工智能研究所,建立的5—7月长江中下游切变线暴雨预报专家系统,预报对象是“切变线暴雨”,标准是“长江中下游(25—33°N、110°E至沿海)日降雨量≥50mm的站成片(3站以上)或日降雨有一个站≥50mm,周围有成片的站日降雨量>40mm。 在预报区域内,切变线有下列几种情况:①只要有切变线存在,无论其性质如何?在何层次?均称为有切变线日;②华北地区有槽,预报24小时内可侵入长江中下游并转成切交线;③青海有糟,预报24小时内可进入预报区并转成切变线者;④预报24小时内华南切交线可北抬到预报区域内;⑤黄河下游切变线在预报时段内将进入预报区;③西南有小槽,24小时内将东进侵入预报区,并形成切变线;⑦24小时内在预报区将有新的切变线生成。上述7种情况,除第1种外,后6种均要用到数值预报和经验预报结果,若预报24小时内本区有切变线形成时,再进一步做有无暴雨预报,否则,不做预报。  相似文献   

11.
1980年6月15日0时-15时,我县自西北向东南先后普降暴雨或大暴雨,各地雨量均在85毫米以上,其中广坪,中坝公社和城关的回水河为暴雨中心,雨量为144.0—155.8毫米。强度大,过于集中,6小时和1小时最大降雨量均是空前的,特别是测站附近玉带河的发源地回水河1小时最大达78.0毫米,接近“75.8”安康地区  相似文献   

12.
八月三日,我县城区出现了一次罕见特大暴雨,日雨量达214.9毫米。由于暴雨,山洪强度特大,使城区及其周围约50平方公里范围内遭灾惨重,现就这次暴雨的发生,发展和预报服务情况作一简要的分析。暴雨时间、强度:这次雷阵雨天气降水过程于2日晚21时35分开始,3日17时结束。开始时降雨强度很小,凌晨2时10分,降雨强度突然增大,2点10分至10点,仅8个小时,降雨量高达201.4毫米。在这一时段内有三个暴雨高峰,一是  相似文献   

13.
引言汛期区域暴雨常常造成洪涝灾害,危害人民生命财产,是我市汛期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天气工作者熟悉区域暴雨的气候规律是作好汛期暴雨预报服务的前题,为有利于预报和服务,将汛期分为初汛期、主汛前期、主汛后期、汛末期四个时段,根据1970至1991年22年资料划分区域暴雨雨型,结合各雨型前期影响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暴雨落区特征,供预报时参考。现将统计分析结果综述如下: 1 预报时段的划分和气候特征我市汛期为五——九月,根据夏季风的  相似文献   

14.
曲维政 《气象》1982,8(12):10-10
某站为了作好7月份的大降水过程预报,统计了近年来夏季7月大—暴雨过程与冬季2月的冷空气活动的关系,看看是否存在150天的韵律。冷空气活动以“24小时降温≥6℃、风力≥5级,降雪量≥5毫米”为标准。得到如下结果:7月有大—暴雨时,前150天对应有冷空气活动的概率为0.85,7月无大—暴雨时,前150天无冷空气活动的概率也是0.85,于是他们就采用了这条韵律指标。  相似文献   

15.
李强  吉莉  徐前进  何遂 《气象科技》2019,47(5):859-865
采用重庆市34个地面观测站1981—2017年的降水观测资料,以及2005—2017年逐时雨量资料,分析了重庆地区暴雨的空间分布及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开州、酉阳、北碚为重庆的暴雨中心,开州年均暴雨日数最多达6.2d。荣昌、渝北、梁平、开州、彭水、酉阳等地大暴雨出现频率较高,南川、万盛大暴雨相对较少。暴雨平均雨量大值区分布在主城区、西部、东北部,西南部暴雨平均雨量较低。重庆地区的暴雨在不同时段主要影响区域不同。铜梁、合川、北碚等站点的暴雨夜间降雨量占比75%以上。代表站夜间平均降雨强度大于白天,大足、沙坪坝、涪陵降雨主要集中在22:00至次日04:00,酉阳03:00—06:00降雨强度较大。小时降雨量≥20mm暴雨日出现频率较高的时段在00:00—06:00和13:00—18:00。  相似文献   

16.
甘孜州日雨量≥50毫米的暴雨天气特少,但由于州内特殊的地形、地貌及地质结构等原因,日雨量≥25.0毫米的降水天气过程就足以造成灾害,所以将州内的暴雨标准确定为日雨量≥25.0毫米,24小时内有≥4站出现暴雨定为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本文从地面、高空影响系统、数值预报产品特征及本地能量特征、客观预报结论等方面对今年“6.17”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7.
综合运用常规、非常规加密观测资料、风云卫星资料和1° X1°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9年主汛期湖南一次强降雨过程进行分析及成因探讨.结果表明:此次降雨过程影响系统复杂多变,由暖区暴雨、中层冷平流入侵暴雨、锋面暴雨组成,冷空气入侵时降雨效率最高,小时雨强与累计降雨达到最强;副高明显偏强,较历年同期偏西24...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重要天气气报告组织办法》中规定:当一小时雨量≥10毫米,三小时雨量≥20毫米,六小时雨量≥50毫米时,各台站(华山、秦岭站除外)应按有关规定向省气象台拍发重要天气报告。上述雨量标准在我省是很强的短时暴雨,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种重要天气报告中的降水报称之为“暴雨报”。暴雨报是一项新工作,需要认真学习国家气象局有关文件和我省的各项补充规定,才能执行好这项测报任务。这些文件和补充规定已于一九八三年八月二十五日随《关于拍发重要天气报告的通知》下发各站,请组织学习。  相似文献   

19.
林敬凡  胡秀英 《气象》1982,8(2):12-13
一、前言 暴雨是河南省灾害性天气之一。1975年8月在我省南部驻马店地区产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更引起气象工作者对暴雨的高度重视。 众所周知,长历时暴雨是由短历时暴雨积累而成。这里所讲的“短历时暴雨”是指自记降水记录中10分钟内最大降水量≥15.1毫米的暴雨,或称为10分钟暴雨。 暴雨所以能造成灾害,就暴雨本身而言,往往是由于短历时暴雨,特别是短历时强暴雨在同一地方重复出现,导致在24小时内出现数百毫米甚至上千毫  相似文献   

20.
关于广西前汛期暴雨预报专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汛期暴雨是我区重大灾害性天气之一。我区的汛期按其季节分为前汛期(4—6月)和后汛期(7—9月)。前、后汛期暴雨的天气系统有明显的不同,前者以西风带系统为主,后者以热带、东风带系统为主。前汛期暴雨主要集中在5、6月份,其强度大、范围广、来得快、分布不均匀,24小时日雨量常可达100—200毫米,最大的可达500毫米左右。多数出现在内陆地区,因此容易在我区造成大的洪涝灾害,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如何准确、及时地作出前汛期暴雨的预报,成是我台主攻灾害性天气项目之一。近些年来在前汛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