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粤北山区发展板栗栽培的气候适应性  板栗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较广。但不同品种,因生物学特性不同,对气候的要求有较大差异,同一品种在不同的发育期对气候条件的要求也不一样。1-1 温 度温度是板栗栽培的重要气候因子,温度决定了板栗的品种分布。年平均气温在10-5~21-8℃,最高气温不超过39-1℃,最低气温不低于-24-5℃,板栗都能正常生长和结果[1]。粤北山区年平均气温19~20℃,年极端最高气温38~39℃,年极端最低气温-7~-5℃。热量资源,完全能满足板栗生长发育的需要。板栗的根系活动…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浙江省板栗产量的分布及气候生态区划间题。根据板栗的生物学特性、地区冬季热量条件和7~8月份水分条件的类似性及各县板栗产量的分布现状,将我省划分为3个板栗气候生态栽培区。  相似文献   

3.
我国板栗气候生态区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板栗产量的地理分布、气候生态区划及其对气候条件的要求的探讨、在我国97~122°E、25~40°N的地区均能栽培板栗,但作为经济林果,其主要集中在110°E以东、25~40°N的地区.根据板栗生态气候条件的类似性及地方品种群的分布,可将中国板栗产地划分为6个区,即东北区(Ⅰ)、北方区(Ⅱ)、西北区(Ⅲ)、长江中下游区(Ⅳ) 、东南沿海区(Ⅴ)、云贵区(Ⅵ);Ⅱ、Ⅳ区最适宜板栗栽培,而Ⅰ、Ⅲ、Ⅴ、Ⅵ区,须采取措施使板栗免受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4.
广西河池市气候与板栗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开展板栗生长发育期的观测和调查,总结河池市板栗生产和气候条件的关系,找出板栗生产中的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并从气候角度提出河池市发展板栗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昌吉州栽培葡萄历史较久.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几年葡萄生产发展很快.目前,全州栽培面积近7千亩.随着果树种植业发展,这里将成为新兴的鲜食制罐葡萄生产基地.但是,昌吉州的葡萄生产中存在着许多农业气象问题.如:昌吉州的葡萄生产受气候条件的影响,产量不稳定,适宜当地气候发展葡萄的品种是什么?该品种的气候适应性如何?气候条件的优劣对品质和产量究竟有何影响?这些问题急需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6.
1998~2000年,在新丰县小正镇华溪林场,对7个油桃品种分别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试验观测,其中有2个品种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好,并于2000年第一次挂果,亩产达1000kg左右,单果平均重为80~100g左右,且色泽好、味道鲜美。本文根据试验结果,分析油桃栽培的气候适应性,为适度规模发展油桃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开展板栗生长发育期的观测和调查,总结河源市板栗生产和气候条件的关系,找出板栗生产中的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提出河源市发展板栗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区种植的早稻,品种较多,播种期不一,早稻生长期各年气候条件不同。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品种,不同播期,各年气候波动条件下的增产性能,我站从1978—1980年对汕优二号、广选三号、南优二号、湘矮早九号四个品种进行了分期播种试验。 我们认为,研究这些品种的积温特性及生育期、经济性状等变化规律,对于确定适宜播种期和制订高产栽培措施,可以提供必要依据。 试验在大田进行,从2月28日至4月18日,每隔七天一期,分八个播期,均是五叶期移  相似文献   

9.
本项目通过分析贵阳地区的气候特点,引种几个不同类型的草莓品种,分析了各品种的气候适应性及品种之间生物学特性及果实经济性状的差异,并对草莓保护地栽培和庭院栽培进行了研究。最后从栽培管理和品种选择上提出了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的技术措施,以达到趋利避害、促进丰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目前气候变暖的条件下,通过耐旱育种和气候驯化等措施,在大兴安岭岭南地区可栽培绥李3号和4号品种,俄罗斯苹果、太平果、铃铛果等。要想获得好收成,还需加强栽培管理和抗寒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从气候背景、小麦不同发育阶段、小麦品种、栽培条件、土质条件等方面分析了1993年4月11日郸城县出现的小麦晚霜冻害.找出了受冻严重的原因,提出在今后农业生产中减轻冻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花生是柳城县重要的油料作物。近十年来花生作物发展较快,由六十年代初的3万多亩,发展到目前的6—7万亩,最高年达8万多亩。多年来,该县花生单产,虽有提高,但均在百十斤之间徘徊,与区内高产地区亩产300~400斤相比,产量是低而不稳的。究其原因,与品种、栽培水平、水肥以及气候条件等有关。其中,气候条件是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13.
对大兴安岭地区天然牧草的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当地主要牲畜的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以及适合大兴安岭地区人工引种栽培的牧草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论是大兴安岭地区利用天然草场发展畜牧业极具潜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一种帮助引进植物品种的方法。此方法是把某目标区内长期平均气候条件同规则网格点上的气候条件进行比较。为便于说明这一方法,把非洲一个目标区和南美一个目标区同澳大利亚半度经纬网格中的2795个格点做了比较,并把在上述两处对澳大利亚树木品种及不同种源的试验结果同气候分析的结果做了比较。其结果表明,采用网格匹配比较方法鉴别气候条件相似地区有助于选择在其它目标区试验的品种及不同种源。  相似文献   

15.
新丰地区种植台湾青枣的农业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志文  黄巧敏 《广东气象》2004,(4):26-27,29
台湾青枣又称台湾甜枣,是由印度毛叶枣经多代改良选育而成的优良水果品种。它耐旱、耐热、耐瘠,需要有较高的温度,充足的阳光及水分,但怕霜忌冻、忌积水等,所以,栽培台湾青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有摸清气候规律,根据气候条件发展种植,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对新丰县台湾青枣的农业气候条件进行分析,为种植台湾青枣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影响花椒生长发育的主要气候资源和受气象灾害的影响因子,本文根据不同品种的花椒对气候生态条件要求的差异,分析遵义与花椒优生区(重庆江津)气候条件的异同,确定影响遵义市花椒区域分布差异的主要气候生态区划指标,并利用Arcgis和数字高程模型(DEM)对遵义市种植花椒进行气候生态精细化区划。结果表明:九叶青花椒适宜栽培区主要分布在我市西部和北部海拔在900米以下地区种植,区内热量条件充足,冬季遭受低温冻害风险相对小;次适宜栽培区主要分布在我市中部和东南部等海拔为600米到1000米地区,冬季遭受低温冻害风险增大,为25%-40%之间;不适宜区分布在习水、大娄山脉等海拔在1000米到1100米以上的区域,花椒冬季遭受低温冻害风险较大,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昭平县油茶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昭平历年平均温度、雨量、相对湿度、日照等气候条件分析得知,昭平县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适宜等气候特点,是油茶适生栽培地区,并提出发展昭平油茶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王长金 《贵州气象》2007,31(2):20-21
黎平县在2005年的小区对比示范和2006年的大区示范推广均取得成功.通过2a的气候跟踪调查和定点观测显示,超级稻的产量除了品种的固有特性和栽培水平外,还与黎平气候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最好种植在海拔600m以下的地区.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晚稻丰两优一号结实率偏低的气象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玉林市2005-2006年晚稻的观测和调查资料与气象资料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后得知,2006年晚稻丰两优一号结实率明显偏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幼穗分化的敏感期遇到了历史上罕见的低温天气过程。其它品种之所以受害不重,结实率基本正常,主要是由于不同品种对温度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丰两优一号是来自气候和自然条件迥然不同的安徽,相对于广西、广东培育出来的品种对低温的敏感性要高得多,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鉴于丰两优一号2006年晚稻引种玉林所造成的损失而得到一些启示,在以后的良种引进过程中,应加强气候可行性论证,做好农业气象灾害的评估工作,以最大限度地规避品种的潜在风险。丰两优一号在玉林作双季晚稻栽培能否成功,关键是要根据玉林的气候规律选择最佳的播种期,并且要加强管理,增强抗寒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的浙江省杨梅栽培气候生态区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志凤  姚益平  樊高峰 《浙江气象》2004,25(3):21-23,42
根据杨梅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确定了杨梅栽培的气候生态区划指标.借助浙江省1:25万地形数据,应用GIS技术对浙江杨梅栽培区进行气候区划.按种植杨梅的适宜性划分为最适宜栽培区、适宜栽培区、次适宜栽培区和不适宜区,为浙江种植结构的调整和杨梅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