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GPS现代化计划的指导下,GPS卫星导航信号体制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本文分析总结了GPS卫星导航信号体制的发展和演进,研究了民用信号新增的L2C和L5,以及军用信号将采用的BOC调制,在此基础上对两个民用信号L2C和L5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GPS现代化实施后调制在L2C码和L5码上的导航电文CNAV中地球定向参数EOP、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之间的时间差参数GGTO、微分改正参数DC和卫星星历参数等新增的参数,以及这些参数相应的算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GPS现代化实施后调制在L2C码和L5码上的导航电文CNAV总体结构的变化情况,并对CNAV中部分参数的精化和扩充以及卫星历书的细化部分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关于GPS L5导航电文的编码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增设第三民用信号L5。简单介绍GPS现代化的近况,分析L1,L2导航电文编码的不足,着重对L5导航电文的编码特点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5.
GPS现代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要介绍GPS的技术应用现状,总结其现有技术的不足,对GPS现代化进行介绍,再由此得到GPS现代化计划对其技术应用带来的影响,重点介绍军用M码、在L2载波上增加C/A码以及增加第三民用频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欧盟在2010-04-13首次正式发布了Galileo公开服务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档(Galileo OS SIS ICD),标志着Galileo系统建设从概念设计、在轨验证到系统实施又迈进了重要一步,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与GPS接口说明文档比较,解析了Galileo OS SIS ICD中导航电文结构设计和内容设计方面的思路和特点。解析表明,与GPS L1 C/A码导航电文设计相比,Galileo OS在导航电文设计上既有继承、亦有创新。整体设计体现了开放和灵活的特点,特别是在电文页流结构、电文星间交叉播发、兼容和互操作以及完好性方面的设计既体现了GNSS技术的发展,又体现了GNSS设计理念的进步。Galileo导航电文的设计理念不仅可为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电文的设计提供参考,而且有利于加强与Galileo系统之间的互操作研究。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3种典型的卫星发射信号不完善性——载波泄漏、互调失真和杂散辐射对于卫星导航信号的接收所带来的干扰,通过信号建模以及谱分离系数、码跟踪谱灵敏度系数和等效载噪比的解析计算对干扰效果进行量化分析;针对GPS和Galileo系统L1/E1频段的信号进行了多层次的仿真计算,给出了综合考虑噪声、信号损耗、外源干扰、GNSS系统内和系统间干扰,以及3种信号不完善性单独作用、两两组合和综合作用下的结果,其中对于GPS L1C/A短码考虑了电文调制对线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总的不完善干扰功率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其对接收机信号捕获跟踪和解调的影响大于系统间干扰,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的软件GPS静态接收机频域跟踪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江华  袁洪  宁百齐 《测绘学报》2005,34(4):312-316
设计一种基于FFT的软件GPS静态用户接收机频域跟踪方案.利用GPS导航电文调制周期为20个C/A码周期的特性,将块叠加(Block Addition)频域捕获的思想应用于GPS信号频域跟踪,从而大幅度节约计算量,为实时跟踪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GPS现代化和Galileo运行准备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2002~2004年这3年在美国举行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国际会议(CNSS,ION2002,ION2003,ION2004)将有关GPS现代化和Galileo试验卫生发展前的最新进展的有关内容作一综合介绍.介绍GPS现代化在美国军事方面和在民用方面考虑的主要内容;GPS现代化的计划进程及其进展;美国为了抗扰而发展了多种GPS信号重构的技术,确保在某些特定区域的美军能够正常使用GPS而不受影响,而在同一区域与美军对立的一方既不能使用民用GPS信号,也不能使用GPS的军码,至于在该特定区域以外的民间GPS用户,则依然能够正常使用GPS;此外,还介绍GPS空基和陆基的增强系统,重点介绍由美国大地测量局(NGS)主持运行的GPS陆基增强系统(COPS).第2部分介绍Galileo的运行准备工作,包括Galileo卫星空间构形的调整,卫星信号和电文格式的调整,Galileo时间尺度和钟差的调整,以及Galileo发布运输导航安全性数据的调整等.  相似文献   

10.
顾及TGD与DCB改正的单点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GD是调制导航电文中的一个时延差参数,它反映了L1P(Y)信号与L2P(Y)信号内部时延间的差异,对于单频导航用户,必须进行TGD改正。DCB是一表征不同测距码间差异的参数,利用DCB参数可以将L1C/A码测距精度提升到L。P(Y)码水平。本文评估了TGD与DCB参数的量级,利用IGS站数据,分析了二者对GPS单点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进行TGD改正后,三维定位精度有平均约1.5m的提高,平均改善率为27.3%;在TGD改正的基础上进行DCB改正后,三维定位精度有平均约0.1m的提高,平均改善率为2.59/6.  相似文献   

11.
围绕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特点和发展脉络,从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与功能,从图形数据管理、数据挖掘、空间分析到地理现象或实体空间分布格局、时间演化过程、系统界面间耦合模式及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再到地球系统模拟的发展历程,回顾分析了陈述彭先生发展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事业的学术理念、战略思想与科学体系,从中领悟地理信息系统的多维动态、区域综合、系统耦合、过程集成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W ebGIS的不断深入、发展应用,基于行业级的W ebGIS系统已深入到了政府、事业及大型企业。系统中除了大量的地理信息外,还存储着单位业务系统(OA/M IS)重要的技术和专题信息。系统内联办公自动化局域网络,外联因特网,在网络上进行着大量的重要信息交流。系统安全问题在信息系统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本文论述了如何制定系统完善的安全计划和安全管理,为行业的信息安全工作提供具体的指导,提高行业信息系统的整体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3.
惯性/双星组合导航系统的滤波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惯性导航系统和双星导航系统各自的运行方式和优缺点;详细推导了组合导航系统的误差方程和量测方程;介绍了Kalman滤波的整个过程并最后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显示,惯性导航系统和双星导航系统的组合弥补了各自的不足,具有较好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浅谈地球坐标系及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地球坐标参考系统和国际地球参考系及参考框架;阐述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指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可按精度划分为国家级连续运行基准站、GPSA、B级网、天文大地网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5.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集成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刘震  李树楷 《遥感学报》1997,1(2):157-160
随着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等各项技术的成熟 ,对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的集成的要求变得越来越迫切 ,有关这种集成系统的理论、技术和方法逐渐成为地理信息学的重点 ,有关这种集成系统的开发、研制和应用逐渐成为诸多与之相关的学科发展中的重中之重。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者从各自的需要、背景出发纷纷发表不同的见解 ,作者从地理信息流本身的特点出发 ,分析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各自的特点 ,阐述了集成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在从事这种集成系统的研制的工作基础上试图给出这种集成系统的定义和概念模型 ,并且提出研制发展这种集成系统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有关大地坐标系的几个问题,它们大都与国家大地坐标系有关;为了坐标系的维持与应用,提出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应由至少2 000个国家级GNSS连续运行站和若干GNSS复测站的坐标和速度实现;认为大地参考架的更新周期取决于参考架的实现精度与具体应用的要求。为满足1∶1 000比例尺测图的需要,大地参考架的更新周期大约为30 a。同时还对"动态大地基准"的说法进行了评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目前常见的几种定位报告系统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已开发的基于双星系统的定位报告系统的总体构成、系统功能,特别指出了利用双星系统导航通信的优势,并对其中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配电网管理中空间数据管理薄弱,各部门共享性低的问题,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Oracle数据库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了GIS在空间查询、统计和分析等方面的优势,具有灵活显示图形信息、修改报表结构和属性信息、提供所需的供电范围分析、GPS电力线路巡检等功能,为配电网运行提供了良好的可视化管理与决策手段。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Galileo系统的工作指标、载波频率、信号体制和导航数据格式;并与GPS、GLONASS系统进行了比对研究,对于设计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高等本科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适应人才培养需要的角度,揭示了现行不同类型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根据课程理论的有关研究成果、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特征和本科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本科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的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