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断层相的概念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层相是相分析方法在断层研究中的应用,它实现了对断层三维空间结构、断层结构单元及断层内部岩石物性特点的精确描述.从空间展布上来看,断层具有明显的带状结构,可以将其划分为破碎带和诱导裂缝带2部分.结构单元是断层空间的基本组成,也是断层相研究的基本对象.通过应用断层相分析手段对典型断层包络体内部变形特点进行精确描述,介绍了断层相在实际工作中的研究方法,并最终建立了硅质碎屑岩地层中拉张性断层相模式.分析表明,断层相分析方法对于研究断层的封闭性和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在油气勘探开发及工程建设过程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项新葵  刘南庆 《江西地质》1996,10(4):280-288
香口-湖口滑脱断层沿上泥盆统五通组与中石炭统黄龙组之间的构造软弱面发育,产状大部分地段与地层产状一致,局部切层,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北西,上盘为石炭-二叠系碳酸盐岩,下盘为志留-泥盆系碎屑岩,主要表现为上盘向北西滑动的正断层性质,断层主要形成于印支-燕山期,属大型隆坳构造背景上沉积盖层内部的层间滑脱。该断层早,中更新世曾有过微弱活动,但晚更新世以来无活动。  相似文献   

3.
钻探断层圈闭的风险比钻探简单的四面下倾闭合(four-way-dipclosures)更大,正确评价圈闭风险需要作补充分析,准确绘制断层乃是断层圈闭良好评价的开始。  相似文献   

4.
塔西北柯坪剪切挤压构造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塔里木西北的柯坪地区存在着再变形的逆冲岩席。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界断层-阿合奇断层为一巨型左行走滑断层。它在新生代的总走滑量达304km,具有与塔里木盆地东南边界阿尔金断层相同量级的走滑量。阿合奇断层与阿尔金断层造成了阿合奇-西昆仑-西南塔里木-阿尔金断层剪切挤压构造系统。  相似文献   

5.
比例模拟模型得了解张性,走滑和反转断怪体系及某些冲断体系的几何形态,和动力学发育的一种强力的工具,本文综述张性滑层系统,裂谷系统及反转断层系统二维和三维比例模拟模型实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李明道  袁先顺 《贵州地质》1998,15(3):240-245
曼洞断层是燕山期形成的且具有多级断坪和断坡的逆冲断层,也是贵州东南部规模最大的逆冲断层,在其形成的早阶段,以加里东期形成的牛角塘断层的NE段为滑动面,自SE向NW逆冲,形成逆冲断层;晚阶段,牛角塘断层的NE段则成为期上盘走滑断层的走滑面,并与牛角塘断层的SW段连为一体,形成NE-SW向的走滑断层,同时切割曼洞断层。  相似文献   

7.
Davis  GA 《地学前缘》1999,6(3):49-66
在过去的25年里,由于许多原因,作为最常见,分布也最广泛的地质构造形迹之一,逆冲断层成为倍受关注的科学研究主题。文中指出,关于逆总断层及其几何学特征的许多普遍认识,并不像以往文献中所阐述的那样简单,其中之一的“薄皮”冲断构造是受地层控制的,极少有或者没有结晶基底物的卷入。  相似文献   

8.
突变理论在断层活动机理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扼要阐明了突变理论的基本思想,介绍了突变理论的A3尖点突变模型,建立了断层过程中的势函数,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平衡曲面方程的Taylor级数展开,求取了其标准形式,结合Thom的A3类尖点突变,讨论了在不同情况下断层的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9.
由于断层活动的复杂多变性和它生成以后一般都经历过多期次活动,它的每一次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区段内进行的等特点,因此,要为工程提供必要的建设依据,必须分期次按区段直接研究工程区内的断层,才能揭示出断层新活动(可能影响工程)的真实情况。但是,许多重大工程为确保安全,场址多选在基岩裸露区。而传统研究断层活动时代是用地层中的化石来断代,因此,要研究老基岩中发育的断层只能寻找新的研究途径。为满足工程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探索将逐渐发展起来的多种分析测试技术(显微构造分析,TL、ESR、U系、FT、K—Ar法测年和干涉显微镜、扫描电镜法定年)用来提取断层活动信息,回答断层活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西部断层的活动性与封闭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西部,主要跨越巴楚断隆和阿瓦提凹陷两个构造单元.自寒武纪以来,本区主要经历了三次挤压作用,形成了第一期北西向、第二期南北向和第三期北西向褶皱和断裂构造.断层活动性是断层封闭性研究的基础和关键.活动断层的主体部分是开启的,但即使是强烈活动的断层,只要在储层或生油层附近发育较多的泥岩层构成与之相接的泥岩剪切带,断层的这些部分仍然具有封闭性.断层的封闭性应该在断层活动性研究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分析.塔里木盆地西部断层的活动性与封闭性研究表明,第一期北西向断层在中寒武世-泥盆纪和第三纪-第四纪、第二期南北向断层在晚二叠世和第三纪-第四纪、第三期北西向断层自老第三纪形成以来主体部分分别处于开启状态.  相似文献   

11.
“内蒙地轴”南缘断裂带的活动时代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玲  宋鸿林 《中国地质》2002,29(4):369-373
通过多次野外地质调查及大量区域地质资料的分析。提出“内蒙地轴”南缘断裂带的西延部分是临河-集宁断裂,该断裂带在航磁,重力资料中均有显著异常,莫霍面等深资料显示是一条影响达地幔的深断裂带,同时,该断裂带还是一条长寿断裂带,分别在中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及新生代均有不同形式的构造活动,笔者系统总结了该断裂带在不同活动时代的构造活动特点,并首次分析了该断裂带在长期活动中形成的多种断裂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12.
铀"成矿壳层"与"热隆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铀富集成矿在垂向分布上受一定标高控制,形成具上限和下限的空间层带(俗称成矿壳层)。这个层带的出现受构造及地球化学环境的双重控制,下限面为韧脆性构造转换面,铲状断裂系的下铲面,以剥离断层为界面,是岩石温度变化的突变面、构造环境(压、张)反差明显的变化面,也是酸、碱分离及氧化一还原交替的地球化学环境变化的转换面,构成铀“成矿壳层”的底面;上限面为古大地水准面,是地壳表面重力向量的势能等值面,它控制了区域侵蚀基准面、潜水面、渗入水的氧化一还原渗透面、上升的深部溶液与下降水的混合面,是铀成矿壳层的上界面。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数值计算中断层处理的"切割-导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对断层导水性能的分析出发 ,提出了地下水数值计算中断层处理的“切割—导通法” ,既考虑断层侧向导水性 ,又考虑了其垂向导水性 ,更符合断层导水的实际情况 ,也易于描述较大断裂在走向上的导水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基于差分干涉雷达的汶川地震同震形变特点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地震同震形变场是认识震源机制、确定发震断裂、分析发震断裂活动方式、评估震害损失及揭示未来发震趋势的重要依据。但在龙门山地区复杂的自然环境中, 现有的地震同震形变场获取方法(GPS测量、构造形迹分析、震源机制解结合数值模拟计算)难以快速、全面的捕捉到这种信息, 这突显出差分干涉雷达技术(D-InSAR, 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y SAR)在同震形变场研究中的优势。本文介绍了其观测原理, 在地震同震形变监测中的研究现状, 并重点分析了已获取的D-InSAR汶川地震同震形变场的观测结果。基于差分干涉雷达观测及相关资料, 对龙门山断裂在本次地震中活动性进行了初步分析, 结果表明干涉雷达形变图像与地表破裂范围、逆冲角度的变化、上下盘升降关系及大型余震的展布存在很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气“倒灌”运聚成藏规律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由于油“倒灌”运聚成藏的复杂性,使得如何进一步扩大储量区和已探明区块如何开发成为困扰勘探家的两大难题。扶杨油层油成藏的特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断层密度大、规模小且密集成带;二是三肇凹陷扶杨油层处于物源交汇区,主要的储集体河道砂展布规律难以预测。本研究在系统油源对比的基础上,以断裂形成演化为核心,标定油源断层,分析断裂与砂体的配置关系及其控油规律,建立了成藏模式。油源对比表明,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主要来自青山口组烃源岩,成藏关键时刻为明水组沉积末期,因此断陷期形成坳陷期和反转期活动的断层以及坳陷期形成反转期活动的断层为主要的油源断层,油在超压作用下沿着油源断层“倒灌”运移,下排的深度一般为200 m,因此只有扶杨油层的顶部才是有利的目的层。扶杨油层断裂具有密集成带的特征,油源断层多为断裂密集带的边界断层,是主要的控藏断裂。油沿油源断层“倒灌”运移动力条件、断裂多期变形机制以及反转期青山口组泥岩水平拆离作用形成的水平裂缝的输导作用决定油主要富集在油源断层下盘河道砂中,在油源断层控制的地垒型断块中油最富集,断裂密集带处于构造低部位,不是主要的富集区。  相似文献   

16.
借助微分理论指出了“协变关系”说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7.
“桃江式”锰矿系指赋存于湘中地区奥陶系中统磨刀溪组下部页岩中的优质碳酸锰矿。该区奥陶系地层发育,碳酸锰矿体仅赋存于局部奥陶系地层中,其空间分布范围、形态、规模等与构造有关。古构造控制了成锰盆地,同生断裂控制了锰矿体分布形态及规模,成矿后构造又使矿体空间分布发生改变,研究“桃江式”锰矿地质构造特征对在该区开展优质锰矿找矿勘查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矿类专业毕业生出现了人才的“断层”现象。通过对矿类专业人才“断层”现象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缓解目前矿类专业人才短缺现象,要以矿山为主体采取内培外引、努力服务、“订单式”培养方式,长期克服类似的人才“断层”现象要以高校为主体,主动调整专业结构和招生规模,培养复合型人才校企合作,多形式、多渠道培养企业所需人才。  相似文献   

19.
梁定益等(2002)研究认为太行山北段河北省涞源县白石山地质公园内存在一条与中元古代雾迷山组沉积时代相当的地裂缝构造,且地裂缝内填充由地震触发,重力垮塌形成的震积岩(含软沉积变形)。近期实地考察后,笔者等得出与上述观点不同的认识,即先前认为的地裂缝实为一条断裂带:震积岩为断裂带构造岩;断层主滑移带内发育S—C面理构造;断层角砾复杂结构是构造变形和压溶作用的结果;断裂整体表现为含正断层分量的走滑断层。结合太行山北段区域构造演化历史,本文提出该断裂最早形成于燕山运动期间,此后在区域构造应力作用下可能多次活动。  相似文献   

20.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T11”多边断层非构造成因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付晓飞  宋岩 《地质学报》2008,82(6):738-749
地质学家过去一直关注松辽盆地“T2”高密度断层系,其成因机制存在很大的争议,但并没注意到“T11”也为高密度断层系。笔者系统研究了三肇凹陷肇州地区“T11”断层系几何学特征和形成的地质背景,首次提出“T11”断层为典型的多边形断层,仅从目前构造演化历史难以解释其成因,基于断层与较厚的青山口组具异常高孔隙流体压力的泥岩分布一致,认为多边断层为长期发育断层反转期再活动诱导青山口组泥岩层密度反转的成因机制,随着超压的积累断层周期性活动,是葡萄花油层油气运移的长期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