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省是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暴雨灾害尤为突出。河南省暴雨灾害主要集中在6 ̄8月。黄河流域洪水致灾地区为“三花间”区,该地区洪水汇集快、涨势猛、洪峰高,危害极大;淮河流域土地渗水能力差、水利设施不足,加上人为盲目设障,是暴雨季节致灾的重要原因。为防黄河“三花间”洪水致灾,宜多建拦蓄洪水设施,疏通河道;淮河则宜整治河道、清除障碍以充分发挥水库、河道的蓄、疏水作用,另需加强平原低洼地区排涝能力。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分析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城市化对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分布的影响,介绍了天津市暴雨内涝灾害仿真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实际暴雨过程的验证情况。在分析天津市暴雨频次分布的基础上,根据天津市的暴雨特点和汛期排水运作规则,利用天津市内涝灾害仿真模型,对不同类型的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暴雨引起内涝灾害的风险进行了初步的量化评估。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河南1961年以来的重大灾害事件及致灾性降雨强度和暴雨日数分布等情况,并将暴雨日数分布、重大暴雨事件灾害频次、水库库容、粮食产量、人口密度和地区生产总值作为因子分析了河南省的重大暴雨灾害风险。按照等分法,河南省的南阳、驻马店和信阳为重大暴雨灾害一级风险地区,商丘、周口、郑州、安阳和洛阳为二级风险地区,许昌、平顶山、新乡、焦作为三级风险地区,开封、三门峡、濮阳等为四级风险地区,漯河、鹤壁和济源为五级风险地区。根据水库库容、粮食产量、人口密度和地区生产总值分布情况的研究,建议:提高中部地区中小水库库容、降低上游大中型水库对下游的可能性影响;在评估河南地区灾害风险时,粮食产量是非常必要的因子。另外,在评估因子的选取中,应选择适合于当地的因子进行参数化,提高灾害风险评估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柳州市暴雨渍涝气象预警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介绍柳州市暴雨渍涝气象预警系统的技术路线及原理,该系统利用城市暴雨内涝灾害仿真模型,并结合了柳州市的地理特征、城市规划、排水系统、防洪工程等多方面的非气象资料,具备一定的暴雨渍涝动态监测预报能力,对拓展城市灾害预报服务领域,提高城市暴雨渍涝灾害监测、预报、灾害风险评估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胡颖  殷娴  陈剑桥  袁华  段志方 《气象科技》2022,50(5):742-750
为了加强暴雨相关的防灾减灾工作的科学性,本文基于云南省126个国家气象站2010—2019年10年的逐时降水资料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从暴雨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和承灾体易损性3个方面,建立暴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利用熵值法、自然断点法、ArcGIS插值和栅格分析方法,实现云南省暴雨灾害风险的区划评估。结果显示:①暴雨灾害高风险区主要集中于云南南部,包括西双版纳州、普洱市、红河南部、德宏州及北部地区;②迪庆州、怒江州、丽江市北部等地暴雨灾害风险等级较低;③全省暴雨灾害高风险区、次高风险区面积占比分别为7.05%、25.22%,低风险区、次低风险区面积占比分别为10.32%、21.86%。使用2020年暴雨灾害次数、暴雨日对区划评估结果进行检验表明,区划评估结果具有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强降水导致的电线短路、内涝及次生灾害每年都造成河南省电力系统的巨大损失,基于53 a日降水、6 a的降水资料,配合供电量、全社会用电量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及高分辨率的地形和水系资料,进行强降水灾害风险区划研究。结果发现,河南省国家站年均暴雨日2.3 d,夏季暴雨占全年的75%,暴雨频次从南向北、从东向西递减,中心位于桐柏山-大别山;短时强降水频次7、8月最大,高频站点集中在桐柏山-大别山地区和黄淮海平原的黄河以北地区等四个区域。电网强降水灾害风险区划综合考虑了致灾因子(暴雨和短时强降水)危险性,孕灾环境(地形和水系)敏感性,承灾体(供电量和用电量)易损性以及防灾抗灾能力(人均GDP)。强降水频次和电网分布是风险区划的关键因素,河流对其周边地区影响显著。河南省电网强降水灾害风险区划等级最高的地区是伏牛山地区、黄河海河的平原流域、商丘地区以及淮河的平原流域;前两个区域有发电厂、密集的特高压和超高压变电站和线路,供电量和用电量巨大,尤其需要关注。  相似文献   

7.
辽宁暴雨致灾指标及灾害影响预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51-2012年辽宁暴雨过程及暴雨灾情资料,对辽宁暴雨灾害特征及暴雨灾害评估进行分析,并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暴雨致灾指标与灾害影响预评估的关系。结果表明:1951-2012年辽宁年平均暴雨日数分布为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辽宁暴雨灾害发生频率分布为自中部向西北逐渐增多,灾害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为辽宁西部地区,其中朝阳喀左县暴雨灾害发生频率最高,占该站暴雨总次数的73%;辽宁西部等地区暴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但降水强度较小,且发生一级和二级暴雨灾害的概率低于其他地区;而除辽西地区外,其他地区暴雨灾害发生频率略低,但降水强度大。辽宁受暴雨灾害影响最大的受灾体为农作物及设施,辽阳地区受灾频率最大,占该地区受灾过程总数的95%以上。辽宁暴雨灾害可划分为暴雨灾害易发区、较易发区和一般易发区。  相似文献   

8.
利用柳州市城市暴雨渍涝气象预警系统,对2005年6月20日柳州市出现了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城市渍涝灾害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强的渍涝动态监测和预报能力,对拓展城市灾害预报服务领域,提高城市暴雨渍涝灾害监测、预报、灾害风险评估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唐山地区中小尺度暴雨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暴雨灾害风险评估研究成果,选取唐山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中小尺度雨量监测资料,引入GIS、数据库等技术方法和手段,以对历史暴雨灾害案例库的分析研究为基础,优化暴雨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确定方法,开展中小尺度暴雨灾害风险评估探索和尝试,制作唐山地区中小尺度暴雨灾害区划图,指导气象灾害防御和区域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0.
暴雨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暴雨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需要,综合20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在灾害风险评估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资料,简要介绍了暴雨灾害风险区划的基本原理与技术路线;概述了暴雨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的基本步骤;着重对暴雨灾害风险评价具有借鉴意义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灰色系统理论、信息量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等四种数学评价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未来暴雨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工作的重点,一是优化暴雨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二是合理选择暴雨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的支持系统,三是完善暴雨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林敬凡  胡秀英 《气象》1982,8(2):12-13
一、前言 暴雨是河南省灾害性天气之一。1975年8月在我省南部驻马店地区产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更引起气象工作者对暴雨的高度重视。 众所周知,长历时暴雨是由短历时暴雨积累而成。这里所讲的“短历时暴雨”是指自记降水记录中10分钟内最大降水量≥15.1毫米的暴雨,或称为10分钟暴雨。 暴雨所以能造成灾害,就暴雨本身而言,往往是由于短历时暴雨,特别是短历时强暴雨在同一地方重复出现,导致在24小时内出现数百毫米甚至上千毫  相似文献   

12.
选取2016—2020年朔黄铁路沿线40套自动气象站降水资料,结合周边国家站区域站近15年资料、行政区县地理信息、社会经济信息等,基于ArcGis技术,采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从暴雨灾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3类因子构建了朔黄铁路暴雨灾害风险区划模型,并绘制了朔黄铁路暴雨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朔黄铁路沿线暴雨灾害风险划分为高、次高、中、低4个等级,整体呈东部高于西部;4个高风险段与朔黄沿线各工务段收集的暴雨高发信息基本一致,该研究成果对于朔黄铁路暴雨灾害预报预警具有较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伏洋 《青海气象》2002,(1):37-40,43
2001年本省气象灾害较为频繁,灾害涉及到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冻害、连阴雨、病虫害及大风沙尘暴等,尤其是暴雨、洪涝和冰雹灾害的强度较大,对青海省的农牧业生产及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本文根据遥感中心从全省各台站上报收集的各类气象灾害,并依据《青海省气象灾害标准》对灾情进行了评估和总体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4.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暴雨事件灾害评估和预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统计了安顺市1986—2009年的暴雨站点资料及其对应的灾害资料,通过对历史气象资料和灾情数据库的综合分析,建立了暴雨灾情数据库。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建立了暴雨灾害的评估方法,建立了划分标准,将暴雨灾害灾情划分为5个等级,经与实际灾情比较表明划分结果合理可用。研究了暴雨引发的灾害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建立了基于数值预报释用的暴雨预评估模型,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安顾暴雨灾害评估和预评估系统,已投入业务使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气象及其灾情等资料,对2020年广西区域性暴雨灾害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历史同期的气候作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综述。结果表明:(1)年初至春季出现冬春暴雨,比常年偏早、偏强。(2)前汛期5月底到6月上旬出现了破历史记录的暴雨灾害,具有时间长、雨量大、强降雨叠加及灾害重等特点。(3)6月底出现站点破历史记录的全区性暴雨。(4)后汛期影响台风个数偏少,受“海高斯”影响出现全区性暴雨。(5)全年区域性以上暴雨场数比常年少。通过对2020年广西暴雨灾害的综述分析,加深对广西暴雨灾害整体性认识,对今后做好预报业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暴雨是汉江流域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每年因暴雨灾害损失惨重,分析研究汉江流域暴雨灾害发生规律成因机理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汉江流域49次致灾暴雨过程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诱发灾害成因和降水分布等特点将暴雨致灾过程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应用天气学原理对致灾暴雨个例进行分析,总结出了致灾暴雨的天气学模型。讨论了三种类型致灾暴雨与天气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对今后预报业务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湖北气象》2013,(1):37-37
《暴雨灾害》主要报道内容:暴雨机理与成因、监测预报技术与应用研究;暴雨洪涝灾害及其他气象灾害成因、预测与减灾对策;新的探测技术和资料在暴雨等灾害天气分析研究中的应用;国内外暴雨、灾害科学研究与发展综述。  相似文献   

18.
《湖北气象》2013,(2):150
《暴雨灾害》主要报道内容:暴雨机理与成因、监测预报技术与应用研究;暴雨洪涝灾害及其他气象灾害成因、预测与减灾对策;新的探测技术和资料在暴雨等灾害天气分析研究中的应用;国内外暴雨、灾害科学研究与发展综述。  相似文献   

19.
介绍柳州市暴雨渍涝气象预警系统的技术路线及原理,该系统利用城市暴雨内涝灾害仿真模型,并结合了柳州市的地理特征、城市规划、排水系统、防洪工程等多方面的非气象资料,具备一定的暴雨渍涝动态监测预报能力,对拓展城市灾害预报服务领域,提高城市暴雨渍涝灾害监测、预报、灾害风险评估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爱贞  何佳梅  刘厚凤 《气象》1995,21(9):46-48
作者通过对1993年鲁西南特大暴雨灾害的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了暴雨致灾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