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阶段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气象探测是气象业务的基础。气象探测数据必须在时间序列上具有连续性,具有反映气候变化的代表性,具有指示气象要素真实状况的准确性。准确、连续的气象探测资料能够反映出一定区域内气象要素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2.
南雄自动气象站与人工站常规气象要素的差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南雄气象站自动观测资料和人工观测资料的差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自动与人工2种观测技术体系所获取的气象要素数值存在一定差异,但这2个序列的常规气象要素之间存在的差异都在规定允许的范围之内,能够满足气象资料精确度的要求.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仪器的原理差异、观测的时空差异、采样方式差异等造成的.从理论与实践2个方面论证了自动观测的大多数数据优于人工观测,能提高气象要素观测的客观性、准确性,减轻测报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更能反映大气近地面层的真实状况,并对自动气象探测设备投入业务运行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日照、风、温度、云、能、天等观测项目的历史数据变化特点分析得出:由于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连南地面观测环境受到破坏致使本站日照偏少、风向趋于单一、风速偏小,温度偏高,对云、能、天的观测也有严重影响,使得所获得的观测资料不能充分体现当地气候特点,失去了"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进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才能使获得的气象要素数据准确有效,为气象科研提供基础数据保证.  相似文献   

4.
选取平远观测场附近较高建筑物建设前后各10年(1987~2006年)的气象资料,通过资料对比,分析气象要素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受观测场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各风向频率发生变化,风速减小,温度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5.
韶关气象观测站气象探测环境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1973~2006年韶关气象观测站平均气温、风速、日照时数、视程障碍现象及酸雨天数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化发展使台站观测到的各气象要素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气温呈现上升趋势;平均风速下降;日照时数略微减少;霾的天数及酸雨出现频率均不同程度增多.测站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非常艰巨.  相似文献   

6.
分析乳源站自1964年建站以来,地理环境从20世纪60、70年代郊区到近10年来为城市中心地带,气象观测环境也从良好转为较差.从气象探测环境变化的3个阶段,分析本站建站到2006年的气象要素(温度、日照、风)的变化情况,说明环境变化对气象要素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测报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及比较性的内涵,分析认为唯有切实提高测报的实际质量,方能保证获取具有这“三性”的气象资料。代表性是指测量的气象要素能代表测站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平均状况。在实际气象观测中,为了获取具有代表性的资料,都是在某一区域的固定点(测站)以某一段的时间里气象要素的平均值来获取。比较性是指在不同测点的某一气象要素其记录可以互相比较。用以揭示该要素的地理分布特点和掌握整体的气象变化规律,同一测站在不同时刻但同一要素的观测记录,也要能相互比较,以了解气象要素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因此,气象…  相似文献   

8.
根据开平地面气象自动站观测资料,对飑过境时风、雷雨、气温、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气象要素分钟数据变化可以较好地反映飑的变化特征,将其作为判别、记录飑的依据,为观测员在实际工作中记录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潮州市气象观测环境变化对气象要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潮州市1963~2006年近44年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分时间段进行对比,发现观测环境的变化对气象要素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平均气温上升明显,高温酷暑天气增加,低温天气明显减少,平均相对湿度下降,蒸发量减少,目测项目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0.
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业务,它对一定范围内的气候状况及其变化,进行系统、连续的观测和测定,为天气预报、气象情报、气候分析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观测场是取得地面气象资料的主要场所,地点应设立在能较好地反映本地较大范围气象要素特点的地方,避免局部地形的影响。观测场地周围环境是否符合标准直接影响气象资料的准确性、代表性和比较性。  相似文献   

11.
观测环境对气温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元  周国华 《气象》1992,18(12):27-28
引言 地面观测环境的代表性和稳定性是获取代表性气象资料,做好业务服务工作的基础。随着经济振兴和城镇发展,使气象台站地面观测环境发生改变,对观测环境资料的代表性产生影响。观测环境的改变可对气温、降水量、空气湿度、蒸发量、日照时数,甚至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产生影响。本文以盐城市不同县站气温变化差异为例,分析观测环境变化对气象要素产生的影响,说明加强观测环境维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济南地面气象自动站观测资料,对飑过境时压、温、湿、风等气象要素变化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常规地面气象要素分钟数据变化可以较好地反映出飑的变化特征,将其作为判别飑的依据,为观测员在实际工作中熟练把握、记录该天气现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阳春站气象观测环境变化对观测资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阳春气象站搬站前后的日平均温度、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风向风速、相对湿度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阳春市气象观测站迁站前后气象要素差异的基本规律,并从中分析环境变化对气象观测资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地面气象观测站迁移前、后4a的自动气象站观测要素对比分析,得出临河迁站前、后气象要素存在明显的差异:新站的年、月平均气温比旧站低、相对湿度比旧站高、风速比旧站大。旧站的观测资料仅代表城市中心局部气候状况,已经不能较好的反映本地区的气候特点;而新站则较好的反映了临河地区城郊大范围的天气气候状况。同时分析了新、旧站各气象要素差值的形成原因,期望为天气预报、气候评价、气象服务等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机载探测不同数据源之间差异,检验飞机探测数据质量,结合新舟60增雨飞机2018年10月21日一次飞行案例,对该飞机平台和飞机任务系统不同机载设备对关键飞行参数与气象要素的观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飞机平台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任务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机载综合气象测量系统(AIMMS-20)三套定位源的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定位偏差较小,飞机气压高度表观测海拔高度则明显低于任务系统BDS和AIMMS-20。飞机平台大气数据系统(ADS)与任务系统AIMMS-20、云粒子图像探头(CIP)观测的真空速、环境气压、温度以及相对湿度各参数变化趋势一致。ADS与AIMMS-20真空速观测值非常接近,AIMMS-20对环境风速瞬时变化响应更灵敏,CIP探测真空速明显小于ADS和AIMMS-20,平均偏慢约10 m·s~(-1);AIMMS-20和CIP环境气压变化趋势完全一致,且观测值非常接近,ADS环境气温比AIMMS-20平均偏低1.4℃,偏低最大时观测存在明显逆温。CIP环境气温比AIMMS-20平均偏低0.6℃,环境湿度比AIMMS-20平均偏低8.6%。机上不同设备对环境与气象参数的观测差异,一方面因机载设备安装位置不同所致,另一方面也受大气与云结构不均匀的影响。飞机平台与任务系统不同设备观测对比分析,不仅为云物理机载探测数据合理应用提供指导,还能够为国家和地方人工影响天气飞机机载设备系统集成设计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自动气象站气压记录分析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天峰  王炜  王位泰  黄斌  杨民 《气象科技》2008,36(5):666-669
为了掌握凼仪器换型造成的气象要素观测值的变化,客观评价气象资料的连续性、准确性,利用甘肃省6个基准站的自动气象站气压资料和人工站对应的平行观测资料对自动站记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动站气压记录与人工站记录年平均、月平均统计值十分接近.定时值、平均值、最高记录、最低记录的误差概率分布形态基本一致,概率分布比较集中.统计检验表明,气压定时观测记录、最高记录、最低记录、24次平均值和4次平均值均无显著差异;各定时记录的误差有明显的日变化,09:00~11:00、19:00~22:00误差大,12:00~15:00,01:00~05:00误差小;6个站间的误差差异明显,但个别站的误差有明显的系统性,反映了观测仪器自身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阳江新旧站气象观测资料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阳江气象局地面观测站新旧站址气象要素的对比分析,得知新站比旧站气温低,风速明显偏大.旧站的观测资料仅代表城市中心局部气候状况,而新站则反映了阳江城郊大范围的天气气候状况.  相似文献   

18.
根据潼关县气象站周边环境在1993年发生严重变化的事实,将1981—2010年分为前后两段,对气温、地温、降水、风速等主要气象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并与气象要素相关性明显且观测环境变化不大的邻站——华阴气象站的资料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潼关县气象站周边环境变化对气象要素影响最大的是风、气温和地温,其次是蒸发;对降水、水汽压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基于旋翼无人机开展大气边界层观测可为气象要素和大气污染物垂直结构的研究提供具有高时空解析能力的新方法,有助于深入理解低层大气物理化学变化机制。本文详述了旋翼无人机在开展大气边界层环境气象垂直观测实验的应用及优势。基于自主研发的旋翼无人机环境气象观测平台,通过开展传感器在无人机上不同的搭载位置,以及旋翼无人机与探空气球、高塔的对比观测实验,明确了旋翼无人机对气象环境观测的影响及合理的搭载方式。研究进一步在湖北重污染天气条件下开展了0—1000 m的大气边界层垂直观测,并研发了基于旋翼无人机姿态数据的大气边界层气象要素及污染物垂直观测的订正方法。结果表明:实验获取了2—10 m垂直分辨率的高质量大气廓线数据,可精细捕捉大气边界层及其逆温层高度和污染物浓度等要素的垂直变化特征。本文旨在为无人机观测的科研应用提供一种技术可行且数据可靠的观测手段。  相似文献   

20.
气象探测数据质量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探测数据质量是影响预报预测准确率的关键向题,探测数据质量问题受到各级领导与用户的高度关注。本文综合分析了目前观测环境保护与探测设备影响探测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建立分级负责的质量控制体系,明确各单位的职责分工,严格规章制度,开展探测数据质量评估工作,并针对气象设备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