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文》1956,(3)
(一) 流速儀距鉛魚距離遠近對流速的影響1.試驗情况:大通一等水文站於1955年汛期,曾以重200磅的鉛魚和兩架水工55型流速儀,對鉛魚作不同懸距的同時比测,爲了避免因不同的儀器所引起的誤差,試驗時並會將兩架流速儀互調位置施測,然後取其平均數值進行比較(每测點均測4—6次取其平均值)。試驗時係以流速儀距铅魚1.0公尺與0,7公尺比测,再以流速儀距鉛魚1.0公尺與0.3公尺處比测,並假想流速儀距鉛魚1.0公尺處的流速不受  相似文献   

2.
经验点滴     
《水文》1956,(3)
流速儀校正架爲了使用備用流速儀校正常用流速儀,我站許天棟同志試製在鉛魚頭部裝置校正架,後經易章煥、王顯富、李異蘭等同志研究改裝在鉛魚的中間,經過試驗後効果很好?纫酝龅纳阶中蔚男U芤阋说枚?現我區巳定製一批,即可發往各水文站,其裝置方法如下: 在15公斤的鉛魚中間,用低炭钢作成如圖1  相似文献   

3.
《水文》1958,(8)
一、缘起1955年本队高流速試騐祖,进行高流速测騐时,由于流速大,流速仅之偏角亦相应增大,同时联接流速仪的皮綫,經常为水流冲断,影响测流工作正常进行。經改用粗号皮綫,則偏角更形增大,甚致无法进行施測。設法研究改进,將皮綫精簡一根,以悬吊鉛魚的鋼絲繩代替其工作,使成一完整回路,比用兩根  相似文献   

4.
为了尽量减少流速仪測流时的懸索偏角,我們在九月三日于下关碼头作了一个試騐,試騐目的是想把流速仪从水中接到計数盒的兩根电綫省略掉,减少懸索在水中的受水面積,以便相应地降低偏角。試騐的方法是在一个密閉的鉄盒中放入一个蜂鳴器和兩只小电池,將蜂嗚器的鉄壳与盒壁相連,盒的兩側接出兩根導綫,联接到流速仪的接綫柱上,再用弦綫(拉胡琴用的)將鉄盒栓在鉛魚下面,相距約30公分(如圖),然后随同鉛魚、  相似文献   

5.
在使用流速仪测流时,必須有一根懸索和二根电线,用來懸吊流速仪及鉛魚和接通全部电路。由于水流对懸索和电綫冲击的关系,使得懸索產生偏角,并且会使电綫承受很大的張力,很容易產生电綫脫头或內部断綫等毛病。尤其在洪峰测量时,由于电线脫头斷綫,往往影响到測流  相似文献   

6.
平衡浮桶     
《水文》1960,(5)
在采用小船只(3吨以下)进行測流时,如果当使用鉛魚过重,常易使船只傾斜,以致顛复,极不安全,我站用平衡浮桶予以解决。一、結构型式及安装: 平衡浮桶系利用白铁皮制成,桶中間为圆柱形,两  相似文献   

7.
在水深2.5公尺以內的河流上以流速仪測量流量,用测杆來進行比使用悬索要准确和方便得多。在实际工作中多半应用支杆(校注)。然而,有了測杆支架后,应用吊杆(校注)就方便得多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要更换流速仪的下放深度时,可以把流速仪和測杆一塊兒上提或下放,可是使用支杆測量时,則每次都要把流速仪从水中提出来,使它沿測杆移动然后重新固定于新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8.
我站在资料审核中摸索到一种计算測点流速的簡捷方法,其特点是:方法簡单(只需用加法),算得快,数字准确。現将其計算方法介紹如下: 測点流速是按某一架流速仪的检定公式进行計算的,例如:V=0.2543n+0.0071,式中的0.0071是一个常数,先不管它。公式中的0.2543对这一架流速  相似文献   

9.
《水文》1965,(6)
我站因受上游山洪暴发的影响,汛期中泓浪高2~3米,当流量达2,000秒立方米时測船安全就受到威胁,只能用浮标施測。为了解决这个問題,1964年我站在測船上加装了防浪帽,使流速仪測洪能力比1963年扩大了80%,大大提高了測报质量。現将防浪帽的构造、作用、使用情况以及存在的問題和今后改进的意見等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現行測驗规范对流速仪比測工作的规定存在不少问題,根据我分站1964年13个站,44次比測資料統計,累計頻率75%,相对誤差小于±2~3%的,只有25次,占总比測次数的56.8%。因此,在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11.
《水文》1959,(11)
北河店流量站属保定专区易县,位于拒馬河的中游,河寬約250米,最大水面流速4米/秒,站上有工作人員4人,測流設备比較簡单,因此在以往年份里沒有用流速仪測到最大流速。从去年以来,由于各方面的跃进形势,对測站提出了不少要求,一方面要完成测站的基本任务,另一方面还要执行新的任务,如查勘河道,参加水文手冊的編制,协助地方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不少測站上的同志反映,旋杯流速仪測量的結果和旋桨流速仪測量的不一样,二者常有显然的系統誤差,以那一种測量的結果为准,难以适从,因此,給測站資料整理带来一些困难。关于旋杯和旋桨流速仪的性能問題,国內外在这方面曾做过一些試驗研究,查  相似文献   

13.
《水文》1957,(4)
在测船上沿船之横向擱置一塊木板,木板之一端安設絞关,另一端开一槽口,插入一根懸臂,悬臂脚固定在艙底,可以自由轉动;顶端裝一滑輪。在施放流速仪的鋼絲繩上接近鉛魚处设一卡钩(注意卡钩必須很牢固),当絞起流速仪时,卡钩不能通过滑輪,卽將懸臂拉起诓劭诟浇  相似文献   

14.
荆江河床实騐站为了適应河道观測的需要,在缺乏而又急需流向仪器的情况下,“实騐站”领导给荆江河道观測隊試騐研究組提出了試制流向仪的要求,以保証观測任务的順利完成。我站原有苏联出產的海洋流速仪兩部,但由于長江水深流急,含沙較重,不能完全適用,在  相似文献   

15.
《水文》1956,(4)
有些測站在洪峰期間用多点法測驗有一定困難,我們利用一些实测资料对天然河道內垂綫流速分布的平均值作了一次分析,以求用較少的測點而得到足够保証精度的資料。根据蚌埠、佛子嶺、时村王寨、張灣、漣水李家庄等六站所测十一点法180多条垂綫的资料,繪出垂綫流速分布曲綫,然后用求積仪量出每一乖直流速曲綫所包圍的面積,除以水深而得  相似文献   

16.
黄河小浪底流量站今年7月25日用25型流速仪測得了8.67秒公尺的流速,已經超过了長江北培流量站去年測得的7.09秒公尺的全国最高記录,这是值得大家可喜的事情。小浪底流量站位于黄河中游的峽谷地帶,左岸为高山,右岸为台地;河道弯曲,流向不直,洪水时期水势凶猛湍急,波浪滔天,主流流速一般都在7.8秒  相似文献   

17.
长江流域上有些測站自1958年以来,普遍采用了简易无线測速方法,减少了流速仪入水后因皮线造成的偏角,同时避免了皮线被水冲击所带来的測速困难。經过几年来的使用証明,这种方法成本低,操作简易、使用可靠,为測驗工作带来了不少方便。現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流速仪的檢定就是确定其轉数与流速的关系。檢定工作的精度直接影响到施測的成果。仪器在出厂前因为每架仪器的组合零件不可能絕对一致(有制造公差),所以需要逐架進行檢定,而仪器在使用一段时間后,零件互相配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鉛同位素組成的准确測定,是A.O.尼尔(Nier)在1938年开始的。1950年以后主要是由于鉛同位素地貭研究及鈾钍鉛法絕对年龄測定的需要,鉛同位素的貭譜分析技术得到了极其迅速的发展。鉛同位素組成的变化被用来解释一系列地貭問題,成为地貭学中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浮流物較多的測站,測流时如何避免浮流物(包括水面和水里)(?)挂,是个很大問題,遇到較大浮流物如杉木、杂堆甚至木排大树根等,不仅影响悬索偏斜度和流速仪的正常旋轉,而且会威胁流速仪甚至測船的安全。因此,浮流物頻多的河道的測流目前还是一个存在問题。从解决这个問題的願望出发,作者設計了一种高流速积深浮标的測流方法,介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