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年代学专业委员会 2 0 0 0~ 2 0 0 1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于 2 0 0 0年1 2月 2 8~ 3 0日在广州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 :通过对各种年代学方法的国内外动态的介绍和学术交流 ,促进我国第四纪年代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名誉主任刘东生院士应邀参加了会议 ,并作了题为“第四纪年代学若干问题”的重要报告。刘先生在充分肯定了国内年代学工作后指出 ,近年在国际地球科学研究中 ,已逐渐淡化了按地质时期 ,如全新世、更新世等进行的分类 ,而比较精确的年代测量显得越来越重要。国内在这方面还有一定差距 ,…  相似文献   

2.
林景星 《地球学报》2000,21(1):112-112
1999年12月3日至5日,全国地层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各断代专业组工作会议,到会代表140人。此次工作会议是2000年第3次全国地层会议的准备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依据既考虑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中国地层特色的原则,讨论和商定各个断代的顶底界和分统的同位素年龄值;选定各个断代的建阶名称方案和各个时代的“统”、“阶”与国际年代地层表的对比方案。参加第四纪组讨论会的有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名誉主任刘东生院士、名誉副主任张宗祜院士、主任刘嘉麒研究员和南京师范大学李立文教授等来自全国9个单位、11个专业的代表共15人。会议对中国第四纪底界…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铁道学会、中国水利学会、水电部松辽委员会联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冻土学术会议,于1986年8月19日至24日在哈尔滨市召开。来自全国各有关部门84个单位的173位代表及国际冻土协会副主席、美国第四纪研究会主席T.L.辈伟教授为首的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专家、教授十多位专程来我国参加了会议,并宣读了他们的论文。提交会议的论文共216篇。  相似文献   

4.
为交流第七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以来的研究成果 ,并为参加 2 0 0 3年在美国内华达州里诺市召开的XVI届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 (INQUA)大会做准备 ,第八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于 8月 2 0~ 2 4日在四川省都江堰市金叶宾馆召开。来自全国各部门和单位的代表 1 80余人出席了大会 ,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 1 0人 ,中青年研究员、教授 1 2 0多人 ,几十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也参加了大会 ,第八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是一次老中青结合、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 ,也是世纪之初我国第四纪研究成果和队伍的一次大检阅。会议期间 ,来自各个不同新闻单位…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研究中心和兰州大学地理系承办的“中国西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5月18日至22日在兰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长期从事于中国西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研究的专家、学者近百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同时也是1991年将要在我国召开的第13届国际第四纪联合会(INQUA)大会的西部片预备会议。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122篇,其中大会报告20余篇。  相似文献   

6.
国际综合方法找矿学术会议,于1993年4月12日至23日在美国Denver市召开。会议由国际学术组织经济地质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勘探地球化学家协会及美国联邦地质调查所联合组织,由55家公司和有关机构资助。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美  相似文献   

7.
2010年10月9—24日,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和中国国际前寒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五届SHRIMP国际工作会议暨高分辨二次离子质谱(HR-SIMS)及LA-ICP-MS地质年代学进展及其地质应用国际研讨会(包括‘锆石年代学讲座’)和会后野外地质考察分别在北京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地成功举行。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奥地利、巴西、德国、俄罗斯、法国、古巴、韩国、加拿大、美国、挪威、瑞士、日本、西班牙、印度、意大利共17个国家的百余名代表(其中境外代表40余名)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生物学会古脊椎动物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中国第四纪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年会暨贾兰坡院士百年诞辰纪念会议于2008年9月20日至23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山西博物院共同主办,来自全国科研院所、高校、文博系统七十余家单位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和相关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最近开会专门讨论有关参加一九八二年八月将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十一届国际第四纪大会的筹备事宜。这届会议正逢国际第四纪联合会建立五十周年。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包括六个方面:(1)第四纪地层;(2)第四纪沉积的岩性与成因;(3)第四纪的动植物化石;(4)第四纪古地理;(5)史前人类与史前文化;(6)第四纪沉积的自然  相似文献   

10.
1991年7月12~14日,IGCP299国际喀斯特地貌对比考察在茂兰国家自然保护区举行。这是我国喀斯特学界组织的一次盛大的国际现场研讨会议。参加此次会议的中外专家52人,其中国外专家15人,来自美、英、德、日等8个国家。国际著名喀斯特学家、英国牛津大学M·M·Sweeting教授,IGCP299国际工作组主席、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袁道先教授参加了实地研讨。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森林生态学家、贵州农学院周政贤教授作为东道主主持了这次会议。茂兰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和良好的自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石油学会(CPS)、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SEG)和欧洲地球物理学家及工程师协会(EAGE)联合举办的 CPS/SEG/EAGE北京’98国际地球物理研讨会暨展览于1998年6月22—25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勘探开发技术”。会议代表来自石油公司、技术公司、服务公司、高等学校及科研院所,共计有16个国家近180篇论文参加了交流,其中约70余篇来自国外。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1月19日至22日在日本筑波召开了“亚洲及西太平洋第四纪环境演变与人类国际学术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Quaternary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Humansin Asia and Western Pacific)。会议由日本第四纪学会(JAQUA)主办,来自亚洲、大洋洲、美国和欧洲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5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1988年11月5日至9日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14)C年代学组在苏州召开了第四次全国~(14)C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50多个单位近90名代表。会议收到论文共55篇。根据论文内容和质量来看,我国~(14)C测年水平比过去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冰川及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地质学会、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等单位,于1988年11月10日至16日在湖北省宜昌联合召开了中国东部地区新构造运动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教学、科研、地质、地震等系统57个单位的9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142篇论文或摘要,有35名代表宣读了论文。  相似文献   

15.
我国同位素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国第六届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及中国质谱学会同位素质谱专业委员会年会于1997年10月26日至11月2日在西安工程学院召开,有来自全国各地同位素专业的243人参加了会议,特别是中科院涂光炽院士和地矿部程裕琪院士亲临大会,为大会增添了光彩.共有6名专家在大会上作了报告,约有120篇论文在专题报告会上宣读,笔者就此次大会的一些新进展慨括如下.1论文涉及范围广会议论文涉及七个方面:①地幔地球化学和壳@演化.②区域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③矿床同位素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④第四纪地质年代…  相似文献   

16.
第二届亚洲流体包裹体研究国际会议ACROFI-2(Second Meeting of the Asian Current Research on Fluid Inclusion)于2008年11月12~14日在印度克勒格布尔(Kharagpur)举行,会议由印度工程学院主办。包括中国、俄罗斯、法国、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亚、奥地利、伊朗和印度等9个国家的代表约80余人参加了会议。以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物包裹体专业委员会倪培教授、沈昆教授、  相似文献   

17.
周口店第四纪地质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 言 在听完帕夫林诺夫教授为研究生及教员开的“第四纪地质学”课程后,於1956年5月21日到5月28日参加了由帕夫林诺夫教授领导在周口店进行的第四纪地质教学实习。参加此次实习的计有边兆祥教授、王永焱教授、杜恒儉、马万钧先生等70余人。  相似文献   

18.
为纪念周口店北京猿人第一头盖骨发现60周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定于89年10月中、下旬,在北京市房山区召开《古人类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美国、英国、西德、法国、瑞典、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日本、南朝鲜、加拿大、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40余名古人类学家和国内近50名专家将参加这次会议。讨论会将就北京猿人遗址的地质地貌、北京猿人在人类进化中的地位、古文化、年代学、古生物学等有关问题进行讨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地质大学、国际数学地质协会、国际地科联数据、存储、自动处理和检索委员会、中国地质协会数学地质委员会共同发起并由加拿大地调所Agterberg教授协助组织于1990年10月2日—10月25日在武汉召开了矿产资源统计预测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收到国内外文章共104篇。来自美国、加拿大、苏联、意大利等国代表参加了会议。国际数学地质协会主席Mac-Camon作了重要发言。  相似文献   

20.
佘诗刚 《岩土力学》1989,10(2):90-90
<正> 第五届国际滑坡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7月10-15日在瑞士洛桑召开。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的380余名同行参加了会议。我国参加会议的有成都地质学院张倬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殷坤龙,铁科院西北研究所王恭先,于济民等,还有台弯大学张石角、陈果河、中兴大学的段锦浩。张倬元教授应邀担任了第二课题的主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