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云南喀斯特洞穴型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调控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喀斯特洞穴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具有地域上的普遍性、共性大,独特性小、空间竞争替代性强、开发后资源本身变化大等方面的特征。同时,喀斯特洞穴又具有特殊的旅游生命周期,往往没有探查阶段和参与阶段,直接进入发展阶段。因此,以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支撑,通过实地调查,对喀斯特洞穴型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进行详细研究,并结合典型案例分析,编制喀斯特洞穴旅游地生命周期曲线,分析影响曲线的因子,提出调控喀斯特洞穴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途径和方法,将对喀斯特洞穴型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喀斯特与洞穴合作研究是中国与斯洛文尼亚两国1995 ̄1998年的科研合作与交流的内容之一。通过云南省地理研究所与斯洛文尼亚喀斯特研究所在这3年中的合作与交流,从洞穴旅游资源的开发、主要旅游洞穴的管理、保护、客源与市场分析等几方面,对斯洛文尼亚与中国的云南省两者的洞穴旅游进行对比研究。认为中国云南省的洞穴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拥有类型多样,数量众多的旅游洞穴资源,具有巨大的客源市场和发展前景;而斯洛  相似文献   

3.
中国云南—斯洛文尼亚洞穴旅游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喀斯特与洞穴合作研究是中国与斯洛文尼亚两国1995~1998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内容之一.通过云南省地理研究所与斯洛文尼亚喀斯特研究所在这3年中的合作与交流,从洞穴旅游资源的开发、主要旅游洞穴的管理、保护、客源与市场分析等几方面,对斯洛文尼亚与中国的云南省两者的洞穴旅游进行对比研究.认为中国云南省的洞穴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拥有类型多样,数量众多的旅游洞穴资源,具有巨大的客源市场和发展前景;而斯洛文尼亚的洞穴旅游有着悠久的开发历史和良好的旅游洞穴管理水平,已进入一个十分成熟的发展阶段,但“空间替代竞争”现象同样存在于两国的洞穴旅游业中.对于正处于起步和发展中的云南洞穴旅游业,斯洛文尼亚在洞穴旅游的管理和保护等方面的经验有许多值得借鉴与参考之处.  相似文献   

4.
喀斯特与洞穴风景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滇召开喀斯特与洞穴风景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4年8月22~26日在著名名胜风景区云南省石林召开。会议是由中国地理学会喀斯特与洞穴专业、中国风景名胜协会、国家旅游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  相似文献   

5.
在斯洛文尼亚考察喀斯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作为地理学名词“Karst”一词的诞生地,斯洛文尼亚是世界上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广、最早开展喀斯特与洞穴研究的国家之一。本文通过对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与洞穴实地考察,介绍了该国不同类型和成因的喀斯特地貌和洞穴,和久负盛名的旅游洞穴的开发与管理经验,以及该国在喀斯特与洞穴的研究水平、机构组织。作者并认为,尽管从国土面积、人口来看,斯洛文尼亚与中国相比是一个小国家,但其喀斯特分布面积所占国土面积的比例(44  相似文献   

6.
姚鲁烽 《地理学报》2006,61(10):F0002-F0002
“全国第十二届洞穴学术会议暨山东沂源溶洞群探秘”于2006年9月11-16日在山东省沂源县召开.大会由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主办;山东省沂源县人民政府、淄博市旅游局承办;山东省沂源县旅游局协办.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我国旅游洞穴开发的规划、设计、管理及资源保护.会议主要内容包括:(1)岩溶景观与洞穴调查研究;(2)洞穴旅游开发规划设计、管理及资源保护;(3)沂源洞穴资源及旅游开发.来自全国120余位洞穴考察、规划设计、开发管理方面的专家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桂西南旅游资源特色及其旅游文化开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旅游文化的发展已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旅游文化开发层次及主题定位的准确与否是旅游资源转化为高效益旅游产品的关键,桂西南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主要特色是边关风情、壮文化风情、喀斯特山水风光和生物景观,其旅游资源潜势充分发挥的关键是旅游文化的开发利用,应在深入探究的基础上,挖掘、开发区域内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合理布局景区景点,加强区域内、外的旅游协作,逐步形成广西独具特色的旅游区域。  相似文献   

8.
应保加利亚洞穴协会副主席阿留克赛·加洛夫教授和南斯拉夫科学院喀斯特研究所安德烈·克郎金斯教授的邀请,由云南省地理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赵维城和宋林华副研究员率领的云南洞穴小组六人,于1990年9月4日至10月17日在保加利亚、南斯拉夫进行了为期四十三天的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此次考察的目的是:对保、南石灰岩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与保护、石灰岩地区的洞穴旅游和自然  相似文献   

9.
根据该区旅游资源的分布,交通条件,经济承受能力及接待条件,笔者认为近期开发的重点是(1)开发喀斯特景观系列旅游产品;(2)建设建水、罗平、邱北3个旅游集散中心;(3)开辟4条旅游主干线;(4)开发八大旅游商品系列。  相似文献   

10.
陈朝辉 《热带地理》2005,25(4):330-330
由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主办、湖南省娄底市政府及新化县政府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洞穴学术会议于2005年9月20—24日在湖南省新化县举行。这是一次迄今为止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地质专业学术研究会议。与会代表有来自全国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地理地质专业的专家学者、洞穴旅游部门和新闻工作者400多人,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朝辉、方国祥也应邀参加会议。会议就如何科学开发洞穴旅游资源和其他具有地方特色的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旅游地拓展开发研究—以丹霞山阳元石景区为例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保继刚  彭华 《地理科学》1995,15(1):63-70
  相似文献   

12.
肇庆市旅游地目标定位的回顾、策划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明星  胡宝坚 《热带地理》2002,22(2):147-151
肇庆这座全国著名旅游城市的旅游地目标定位的发展有种种历史渊源 ,新世纪肇庆旅游地目标应该有新的定位 ,由此对肇庆及其相关旅游区域和市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深入分析 ,试图说明肇庆旅游地目标新定位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收集2018~2019年网络关注度等有关数据,利用地理集中指数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景区旅游吸引力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景区级别越高,其吸引力半径越大,景区50%的客源市场集中在900km范围内,80%的客源市场集中在1 200 km范围内.(2)景区级别越高,旅游吸引力集中度往往越小,客源市场较分散.不同季节各景区旅游吸引力差异较大,旅游吸引力集中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3)各景区的平均旅游吸引力均存在距离衰减现象,级别越高的景区在不同空间距离范围内的吸引力相差较小,衰减速度较小.不同季节的旅游吸引力衰减速度有所不同.(4)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口越多、距离越近,景区对其吸引力越强.  相似文献   

14.
以南京市旅游景区(点)系统为例,提出了对旅游景区(点)系统的等级结构进行了分形研究的基本方法。认为可以把景区(点)系统中各景点的旅游吸引力评分值当作一个离散型集合,通过计算它们的信息分维值来反映系统等级结构分布的变化性,计算出Zipf维数和分维值来反映系统等级结构分布的模式。在旅游景区(点)定量评价的基础上,根据旅游联系性把南京市旅游景区(点)系统分为三个景点体系,测算各景点体系信息维数值、Zipf维数值,对各种分维数值和分维数坐标图进行比较和分析,认为南京市旅游景点体系等级结构具有较好的分形特征,但具体到内部有一定的差异,并对景点体系等级结构的优化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文本分析法,使用词频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6个5A级沙漠型旅游景区的在线评论内容。结果表明:(1)沙漠旅游正在向大众旅游发展,可以分为观光型旅游景区、过渡性旅游景区、综合性旅游景区3个阶段;(2)核心吸引物是自然资源,以“沙+水”模式为主,游客感知差异明显;(3)出游方式倾向于亲子游和自助游,孩子的旅游体验是亲子游中的关键,线上攻略是自助游游客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行程规划倾向于目的地景区组合,景区效率、收费、服务态度、游客数量与基础设施是影响旅游体验的重要因素。针对沙漠旅游提出了合理开发沙漠资源、重视景区间协调发展、综合发展景区功能、完善景区基础设施、提高景区服务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培学  张捷  张建新  张金悦  张迎莹 《地理科学》2021,41(11):1992-2001
以江苏省204家4A级及以上景区为例,利用手机信令漫游监测所得的旅游客流客源数据,基于Zifp法则表现江苏景区年客流量的位序-规模特征,在全省景区旅游客流规模的不同组间差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和最优标度回归方法研究了景区客流规模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 省域目的地内部景区客流规模等级明显,省外客源的客流规模分布较省内差异大,更符合首位型分布特征;② 全省整体客流的季节性不明显,各景区的季节性较强,不同产品类型的景区存在季节波动性差异;③ 景区客流受景区等级、季节性、市中心距离、所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省内外客流在部分因素影响程度上存在明显差异,景区季节波动增大会显著降低其接待的省内客流规模。对优化景区客流规模等级体系和目的地区域空间结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云南石林洞穴发育特征初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林位于滇东喀斯特高原南部,喀斯特极其发育,以发育了典型的石林地形面闻名退途,倍受国内外喀斯特学者的关注。研究区内喀斯特洞穴极为发育,洞穴在发育分布上受到区域碳酸盐岩地层分布的控制,表现出洞穴分布的相对集中性、洞穴发育对地层的选择性和洞穴发育的成层性等特征。洞穴发育规模绝大多数为中小型洞穴;洞穴多为现代地下洞河,埋藏浅且多天窗,并且洞穴的发育延伸方向明显受裂隙构造的控制,有强烈的方向性。通过对石林地区喀斯特洞穴的发育延伸方向明显受裂隙构造的控制,有强烈的方向性。通过对石林地区喀林斯特洞穴发育条件、洞穴发育规模、分布特征和洞穴发育的古地理环境特征的条件,论述了石林地区洞穴的发育特征。  相似文献   

18.
以2012年底中国2424个A级景区(点)为研究对象,采用GIS空间分析和计量地理方法(最近邻指数、样方分析、基尼系数和热点聚类等),对A级旅游景点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算法计算了景点的空间可达性;借助耗费分配方法划分了4A级及以上景点的服务范围。结果表明:总体上,中国A级景点的空间分布呈现聚集分布的特点,人文类景点的聚集度高于自然类景点;4A级及以上景点的聚集度低于4A级以下景点;4A级及以上人文类景点的聚集度高于4A级以下人文类景点。A级旅游景点在中国八大地理分区中的分布也呈现集中分布状态,空间分布的均匀度较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资源禀赋的影响,4A级及以上景点的服务范围表现为西部>东部,北方>南方的特征。景点的一级热点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德庆-阿拉善左旗一线的东侧;二级热点区由11个区域组成;三级热点区则主要由京津-中原-长三角组成。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重点分析了北川县可供开发利用的三大主要片区:即洞穴景区(包括猿王洞景区和香江湾景区)、原始林区(含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和千佛山景区)以及禹穴沟人文-自然景区。洞穴景区内有世界上罕见的地质剖面、地质构造;有溶洞、漏斗、块状石芽、峡谷、陡壁等典型岩溶地貌景观;还有人迹罕至的原始林区——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区内有金丝猴、熊猫、水青树、连香树等许多珍稀动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同时高山峡谷、急流、险滩、瀑布比比皆是。北川县不仅拥有高品位、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亦有高价值的大禹故里、羌族村寨等人文旅游资源。此外,北川还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利的交通条件。针对北川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结合实际情况,对主要景区进行分批分期开发构思:总体以大禹文化为橱窗、洞穴资源为市场、羌族文化为润色来开发北川旅游资源,提出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战略方针及采取的对策,指出北川县致富的唯一途径是充分利用本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  相似文献   

20.
中国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结构研究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5  
朱竑  陈晓亮 《地理科学》2008,28(5):607-615
旅游景区是地球表面上一类特殊的景观类型,而A级旅游景区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等级分类系统。它的设立和评比对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业已发挥巨大的作用。且自旅游景区评A以来,随着各级政府的日趋重视,旅游景区评A在全国得到广泛认同,进而使A级旅游景区分布的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以现有2 286个中国A级旅游景区的数据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看似毫无组织的全国A级旅游景区其实是有其内在的空间分布规律性的。它两端稠密、中间稀疏的整体分布格局是伴随着中国旅游景区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无论是在空间组织上还是在时间演变上,A级旅游景区都与人口分布、地形地势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和配比性。虽然中国31个省份的A级旅游景区分布情况各有差异,但其组成结构仍然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而且越来越呈现出不断分散的趋势。总体看,中国各省份都存在着旅游景区的组团形态,但这并不能阻止中国A级旅游景区向无序化方向发展。研究对目前中国A级景区的分布状况与资源间的错位问题及未来发展的趋势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