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1:20万曲水幅侵入岩区区调工作获得了一批新资料,运用单元一超单元填图方法,在面积约3800km^2侵入岩区,共填绘出侵入体205个,建立了26个单元,其中归并超单元7个,另有6个独立单元,是2国内建立岩石谱系单位最完整典型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2.
建议的中国太古宙划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前寒武纪地层分会在对太古宙划分的酝酿方案中,提出以3.6Ga,3.2Ca和2.8Ga为时间界线,将太古宙分为Eoarchean,Palaeoarchean,Mesoarchean和Neoarchean等4个代。这是可以接受的划分方案。但作者根据中国目前测得的太古宙年龄资料,特别是反映热-构造事件的深成花岗岩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建议以3.8Ga,3.3Ga和2.9Ga为时间界线,将太古宙4分为冥(始)太古代、古太古代、中太古代和新太古代。新太古代可再分为上、下两个单元,时间界线约在2.65~2.7Ga之间。太古宙的顶部时间界线仍定为2.5Ga。  相似文献   

3.
以野外工作地质测绘资料,前期工作、实验测试等为基础,采用信息量法,对巴东新县城进行了区划研究。用不规则单元将研究区划分为399个单元。对现在和三峡库区蓄水后两种情况下的斜坡稳定性进行了预测。首先,在巴东县城的黄土坡区建立了预测地质模型,考虑了地表岩性分布、坡度、人类工程、渗水性、结构构造五大类因素(17种状态),划分了191个单元进行统计,得到信息量综合评价模型方程和分区判别标准。之后,将该信息量综合评价模型方程推广到巴东新县城的大坪至西攘坡研究区进行预测,划分了208单元,并将其按稳定程度划分为稳定区,较稳定区、较不稳定区、不稳定区四个等级。结果表明斜坡稳定性由各影响因素综合作用决定,同时受水库蓄水影响较大。蓄水后,信息量值增高。前后对比发现:沿岸稳定单元、较稳定单元减少,较不稳定单元和不稳定单元增多。关于信息量,它是一种简便可行、较为适用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云南中西部喜马拉雅期岩浆及成矿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罗君烈  李志伟 《云南地质》2001,20(3):229-242
云南中西部喜马拉雅期分为4个构造幕,其岩浆侵入活动反映两个热旋回,当岩浆侵入活动结束后才出现火山喷发高潮。笔者首次将新生代内生成矿作用划分为6个时间序列。根据岩石类型组合、侵位时限、成矿专属性,首次将富碱斑岩分为6个超单元、18个单元,从7个方面总结各单元、超单元特征。对富碱斑岩和其它4类岩浆岩进行了演化规律的对比。探讨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与各类岩浆岩的成因关系,详细论述了铅同位素和惰性气体的最新资料并加以对比,初步认为两者深部物源与形成过程有本质上的重要联系,金顶及兰坪盆地内的热水矿床是一套与地幔及幔壳混合有一定关联的独立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区花岗岩类属华南褶皱系五指山坳陷带西段“儋县岩基”的组成部分。岩石类型以二长花岗岩为主,其次为钾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少量英云闪长岩和辉石闪长岩。按照同源岩浆演化序列的观点,根据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和接触关系等特征,将该区花岗岩类划分为9个单元,归并为2个超单元和1个独立单元。其岩石为钙碱性次铝及过铝型。稀土总量偏低,具负铕右侧斜型式。分属于加里东造山运动晚期板内裂谷型花岗岩和海西造山运  相似文献   

6.
运用单元-超单元填图新方法对尼木-曲水岩基段进行了解体。建立了26个侵入岩单元,其中归并7个超单元,2个超单元组合。讨论了各超单元内部不同单元之间的演化规律以及岩基段的发展,通过各单元,超单元特征研究,确定该区存在四种花岗岩系列,即M型,科迪勒拉Ⅰ型,加里东Ⅰ型和S型,后两类系列为该岩基段主体岩石类型,且具同碰撞花岗岩特征。  相似文献   

7.
吴文革  谢卫红 《城市地质》2004,16(3):12-17,23
鹅湖岩体为S型花岗岩 ,具有结构和成分演化序列。运用岩石结构序列法 ,将其划分为 5个单元 ,归并为 1个超单元。按侵入体空间展布形式、岩体地质学、岩石学、构造等资料 ,探讨了岩体就位机制  相似文献   

8.
琼南九所—高峰地区花岗岩谱系单位及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大英  黄怀 《广东地质》1995,10(4):19-25
根据同源岩浆演化的理论,运用单元一超单元的填图方法,将琼南九所-高峰地区的花岗岩分成90个侵入体,建立18个单元,归并为4个超单元,建立了该地区花岗岩的谱系单位,并对其岩石类型,岩石化学的演化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青岛小珠山花岗岩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及其主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汝国 《山东地质》2001,17(6):32-38
青岛小珠山花岗岩体为中生代偏碱性侵入岩,过去通称小珠山岩体,通过1:5万区域地质填图,将其划分为15个单元,划归为大店和崂山两个超单元。对各单元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应属A型花岗岩,为燕山晚期之产物。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大地构造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根宝  张宽房  郭超 《陕西地质》2003,21(2):33-38,44
大陆腹地多旋回复合造山地区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以主造山期为主体,包含早期残余要素,适当反映陆内构造对本区的改造特点的方法,将陕西省大地构造划分为三个一级单元、五个二级单元和若干三级构造单元,并对其地质组成和演化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1.
柯树北岩体岩石谱系单位的建立及构造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永革 《江西地质》2001,15(1):22-28
柯树北岩体为陆壳改造型(S型)花岗岩,具有结构和成分演化序列,运用岩石结构列序法,将其划分为6个单元,归并为1个超单位,按侵入体空间展布形式,岩体地质学,岩石学,构造地球化学等资料,提出了岩浆侵位是受区域拉张应力控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根据同源岩浆演化的观点,运用岩石谱系单位的划分方法,将景宁花岗岩基解体,划分为9个单元,归并成2个超单元。岩体定位方式为断裂扩张型。  相似文献   

13.
根据同源岩浆演化的观点,运用岩石谱系单位的划分方法,将景宁花岗岩基解体,划分为9个单元,归并成2个超单元。岩体定位方式为断裂扩张型。  相似文献   

14.
北秦岭太白岩体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及侵位时代确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北秦岭太白岩体位于商丹柳构造带北侧,为不同时代表成的复式深成岩体。通过1:5万区域地质填图将该岩体共划分7个岩石谱系单位,厘定为2个超单元,即北部的五里峡超单元和南部的红岸河单元,依据同位素测年结果和超单元间相互关系,确定五里峡超单元主体侵位时代为志留纪,红崖河超单元侵位时代为三叠纪,从岩体周边到中心,从北到南,侵位时代从早到晚,显示半环带状侧向推挤移侵位形式,岩石地球化学资料研究证明,五里峡超单元形成于活动陆缘火山弧构造环境,岩浆源于中上地壳,红岩河超单元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岩浆源于中下地壳。  相似文献   

15.
将化探原生晕资料,应用趋势面分析、特征分析、条件概率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煎茶岭矿区及其外围进行统计预测,指出Ⅰ级成矿有利单元9个,Ⅱ级成矿有利单元7个,为该区进一步寻找镍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华山石岗岩位于陕西东部华阴境内,依据空间群居关系,接触性质,包体类型,岩性带的发育程度及结构构造等将其划分为三个超单元、七个单元、十八个侵入体。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次以同源岩浆演化等级体制单元、超单元研究法对四川南江米仓山地区中性侵入岩———寨坡超单元进行了有效解体和系统研究。寨坡超单元是一以石英闪长岩为主体的超单元,由5个侵入岩单元组成,具有明显的结构-成分演化特征。各单元岩石均为SiO2过饱和的正常岩石类型,δ=1.9~3.3,具钙碱系列岩浆演化趋势。稀土元素为具弱负铕异常的轻稀土富集型;微量元素指示岩浆遭受了一定的混染作用。本超单元岩石同位素年龄为942~870Ma,为晋宁期末岩浆活动的产物,具明显Ⅰ型岩浆同源演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上游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区域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本文在对黄河上游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进行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对地质灾害进行了以县(市)为单元的危险性评价。评价区共包括116个单元,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共分为5级,高危险单元5个,较高危险单元7个,中等危险单元11个,较低危险单元47个,低危险单元46个。   相似文献   

19.
李伍秤  王涛 《河南地质》1996,14(1):21-28
北秦岭造山带狮子坪地区出露部分海西期花岗深成岩体。通过1:5万狮子坪幅区调,将其划分为两个单元归并为一个超单元。本文从岩体地质、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对其成因类型和构造环境进行研究,并对岩体变形组构进行分析,探讨岩体的就位机制。  相似文献   

20.
潮水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与聚煤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运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体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潮水盆地侏罗系进行综合沉积学研究,识别出各级层序界面特征,将侏罗系划分为2个构造层序、3个一级层序、4个二级层序、8个三级层序;发现各级层序地层单元对富煤带的控制因素是古气候条件、构造运动和与之密切相关的沉积环境,但对不同级别的层序地层单元控制因素具有主次之分。沉积体系分析结果表明,潮水盆地侏罗系的富煤单元主要发育于冲积扇沉积体系和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