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大、中城市周边的县域地区如何发展循环经济,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示范意义,目前针对性研究较少.荥阳市是典型的近郊型县级市,以荥阳市为例,在研究了其与所依托的郑州市的相互关系和自身产业特色的基础上,确定以打造"废旧物资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型新农村"两大循环经济体系为重点,提出了建设循环经济型城市的目标、总体框架和发展模式,为其他近郊型县域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借鉴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有关循环经济下农业政策法制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如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潮流和趋势。在中国,要想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在各个产业逐步建立起与之相支持的文化、法律、政策、经济和生态体制。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建设,无论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循环型社会的形成还是对农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国现阶段农业政策法制状况出发,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探讨在农业方面实现循环经济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完善中国农业制度来适应这一新兴理念。  相似文献   

3.
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实现旅游地经济、社会、环境三赢,最终实现可持发展发展目标最佳方式,建立旅游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旅游循环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和考核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效果的定量评价工具。在遵循构建原则和按照构建方法思路基础上,从经济、社会、管理、资源和环境5个控制层面构建旅游循环经济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普者黑旅游区旅游循环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和评价,建立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是可行的和可操作的。  相似文献   

4.
荥阳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构想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分析了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和区域循环经济规划不同之处,认为县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更为重视的是以循环经济理念规划、设计社会经济发展轨迹,努力形成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法律规范、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公众参与的运行机制,其发展重点首先是资源减量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等。针对荥阳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该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目标、重点方向、基本框架与发展模式、空间布局,并制定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辽宁沿海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和监测循环经济发展的状态和程度,是循环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依据.基于国家规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对辽宁沿海地区循环经济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连是循环经济发展态势较好地区;葫芦岛、丹东是循环经济发展有待加强地区;营口、锦州、盘锦是急需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并提出今后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及加快辽宁沿海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绿色招商与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为例论述了招商引资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当前全民招商的现象进行了反思.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绿色招商的内涵和主要原则,指出绿色招商和循环经济是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根据县城经济发展的特点,以河南省新郑市和义马市循环经济发展为例,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县域农业和工业循环经济两大体系构建进行了论述,并对县域绿色招商中应注意的问题,如市场有效性、招商载体构建、实体虚拟产业循环结合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作为我国农业生态建设的典型,赣南“猪-沼-果”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是赣南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中遵守“因地制宜”原则,发展农业生产的成功经验,也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潮流。它通过养猪-猪粪、猪尿-沼气池-沼气-沼气渣-果园-(套种青饲料)饲料-养猪的生产模式,达到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最大发展效益的目的,其循环生产如图。这种农业发展模式的综合效益可以从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循环型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在全面论述循环经济的内涵、理论与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应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下进行,并给出了循环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分析了旅游经济发展如何运用循环经济的3R原则,制定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实现循环型旅游,最后提出实现循环型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绿岛模式"研究--一个循环农业企业案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肖玲  林琳 《地理科学》2006,26(1):107-110
指出潮州市绿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通过先后实施“果林开发”战略、“种养结合”战略和“旅游带动”战略,经历了“绿岛名、优、稀水果产业基地”、“绿岛猪—沼—果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和“绿岛循环农业生产基地”三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了“绿岛模式”。认为“绿岛模式”是基于循环经济理念构建的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循环农业生产系统,在形态上表现为以生态农业旅游区为载体的循环农业生产基地,是一种资源节约型农业企业模式,属于先进的现代农业企业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长期以资源消耗来带动经济增长,使得甘肃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甘肃一直倡导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不足。循环经济评价是对循环经济实施效果的评价,也是循环经济改进的重要依据,基于"减量化、再循环、资源化"的原则,从资源效率、污染减排、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方面构建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理想点法及OWA算子多属性组合赋权法对2003—2009年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对甘肃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农业生产经营形式的突破,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就重庆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农业产业结构及主导产业、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生产、农业产业化模式等方面的现状作了初步分析,并指出重庆市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中存在着龙头企业不足、基础设施落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发育不健全等限制性因素;最后,就重庆市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入WTO和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为契机等提出了推进重庆市农业产业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业生态系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生态系统脆弱化背景下,开展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对今后制定区域农业生态环境发展政策、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陕西省榆林市12个县(区)为研究单元,从农业环境子系统、生产投入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中选取24项指标构建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运用赋权法、熵值法、综合指数法等数学方法,结合ArcGIS10.2、Grapher12软件,对2004—2017年榆林市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类型的演变特征分3个阶段研究,并选取2004、2009、2013、2017年4个具有代表性阶段的起始点作为断面节点,运用三角图法分析榆林市12个县(区)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类型的演变状况。结果表明:2004—2017年榆林市形成了5型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①农业环境-生产投入-社会经济子系统均衡脆弱型(EPS型);②生产投入-社会经济子系统脆弱型(PS型);③农业环境-生产投入-社会经济子系统均衡脆弱型向生产投入-社会经济子系统脆弱型,再到农业环境-生产投入-社会经济子系统均衡脆弱型转变(EPS型→PS型→EPS型);④农业环境-生产投入-社会经济子系统均衡脆弱型向生产投入-社会经济子系统脆弱型转变(EPS型→PS型);⑤生产投入-社会经济子系统脆弱型向农业环境-生产投入-社会经济子系统均衡脆弱型转变(PS型→EPS型)。各子系统脆弱性程度在各个发展阶段均呈现出南部区域高于北部区域、南6县高于北6县的分布格局,与该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的实际发展情况基本一致,但区域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程度总体上表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表明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水平投入的增加,区域内抵抗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3.
董会忠  张峰 《干旱区地理》2015,38(6):1270-1281
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在充分分析宁县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依托国家推行循环经济示范县行动,探讨了宁县在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县过程中存在的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不足、工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并结合运用SWOT-PEST矩阵分析,根据规划目标,从循环型工业体系、循环型现代农业体系、服务业循环经济体系、创建示范建设平台等方面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通过科学技术进步和土地集约化利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在这一形势下,人类社会开始反思农业发展的政策、模式和技术,认识到农业的发展,不仅要提高产量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数量需求,还要提高产品质量,保证食物安全,发挥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20世纪末,中国生态学家和农学家共同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概念。经过近30年的实践和发展,中国生态农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总结了适应中国国情的成功模式,开展了不同层面的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与赞扬。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农业的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缺乏市场化引导、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和品牌化推广等。面对着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与资源环境瓶颈,中国生态农业需要在产业循环、多功能化、高品质、产业化以及融合传统精华与现代技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多做努力。  相似文献   

15.
持续农业--生态农业及干旱区实践模式探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论述了生态农业与持续农业(SARD)提出的背景及其概念,结合干旱区实例介绍,阐述了持续农业与生态农业在中国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陕北榆林市既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又是生态环境极端脆弱的危急区。如何在气 候干旱化背景下围绕事关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先导因素———水资源, 实现能源矿产资源可持 续开发, 保障基地的稳定发展是关系能源重化工基地生死存亡并危及国家能源安全的大事。本文 通过分析研究区气候变化及区域产业发展面临的各类问题, 提出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以保护 性利用水资源为核心, 因地制宜地选用发展农业对策, 促进能源矿产资源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17.
新疆绿洲经济规模与结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在简单介绍新疆经济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思想出发,分析了新疆绿洲经济发展与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给出了绿洲可持续发展的简单概念模型。重点从绿洲经济规模和结构两方面分析了工农业发展对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对绿洲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陈义彬 《地理科学》2008,28(3):439-444
农业旅游是指以农业资源、农村景观为旅游资源,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策划和开发,把农艺展示、田园风光观赏、民俗体验、旅游休闲、度假娱乐融为一体的旅游方式。梅州地处广东省东北部山区,是经济欠地达地区。梅州市农业旅游是在农业庄园的基础上、在"三高"农业观光旅游成功案例的示范和带动下发展起来的,它经历了雏形阶段——兴起阶段——蓬勃发展三个阶段,已经发展成为梅州市旅游业的支柱和品牌。分析梅州市农业旅游发展现状,总结农业旅游发展特征,剖析其发展存在问题,探讨促进其农业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对经济欠发达山区"三高"农业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西北干旱区生态农业建设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使西北干旱区的开发进入一个新时期西北干旱区是资源大区、农业大区,更是一个生态高度敏感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间的冲突尤为突出。为谋求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根本保障。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充分表明,西北干旱区生态农业的实践模式集市场农业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综合发展于一身,是干旱区农业与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