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矿区土地治理与再利用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由于多年的矿产开采,导致矿区的大面积土地破坏和废弃,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从而形成了矿区棕地并造成大量的土地价值损失,加剧了矿区的人地矛盾。因此,研究棕地这一类特殊土地的再利用对于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外矿区棕地研究相关理论与方法,结合我国矿区棕地的现状,探讨了矿区棕地综合治理的方案和措施。建议我国矿区棕地治理和再利用方案框架可划分为调查评价、生态修复和土地复垦与景观再造3个阶段:调查评价阶段主要包括棕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利用评价;生态修复阶段可选择适宜的技术方法进行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土地复垦与景观再造阶段是根据矿区棕地类型及分布特点,因地制宜,进行棕地复垦和综合治理利用。同时讨论了每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措施,比较了不同修复技术方法的优劣,给出了我国矿区棕地复垦和综合利用的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及立法精神,对电力线路跨越土地取得地上权的合法性及合理性问题进行充分论述。明确当前鉴于《物权法》规定可以在地表、地上或地下分别分层设立使用权,及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相分离等原因,详细论述电力线路跨越土地可以不需要征地而使用地上权,但必须对土地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支付土地补偿金是符合法律规范的。  相似文献   

3.
本通过研究浙江省玄武岩台地地区滑坡与土壤发生学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滑坡主要产生在棕泥土(新明系)和棕泥田(城塘系)土壤上,有时也发生在黄粘泥(大岚系)土壤上,但是,在这个区域内很少有滑坡发生在红粘泥(沈塘系)和山黄粘泥(项白山系)上,发现滑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发育程度。  相似文献   

4.
《浙江地质》2009,(10):14-15
浙江省永康市辖区土地总面积104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面积占70%以上,土地资源十分稀缺。近年来,为缓解日益突出的用地矛盾,永康市认真贯彻节约集约用地政策,深入挖掘土地利用潜力,积极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努力寻求保护资源及保障发展之间的结合点,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辽宁兴城地区以绥中花岗岩为成土母质的酸性棕壤土是一种具有特色的农作土壤。对绥中花岗岩与土壤中矿质元素的迁移规律的研究表明,基岩、成土母质、底土层、心土层和耕作层中的矿物组合、矿物形态及地球化学具有相似性。酸性棕壤土的物质来源于基岩的残积或近地运积。土壤各发生层中的Si、Fe、K、Mn等常量元素具有显著高值,稀土元素富集。酸性棕壤土矿物分解处于钙淀积--酸性硅铝阶段。化学风化作用过程完成了初始的去Ca、Na过程,进入到去K的阶段,矿质元素迁移表现为母岩高物理风化程度和棕壤土对有效元素的高继承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基于现有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通过对不同发展阶段开发区土地利用特点及管理重点的分析,建议在现有分类基础上,对工业主导型开发区按照发展阶段分类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并给出了相应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区间调整建议,以期更好地实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目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运城地区水井的开凿,表明无棕结构的滤水管具有拦砂、滤水、增大出水量、提高成井率和延长水井寿命等优点。无棕滤水管的设计应当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如滤料的选择、滤水管的孔隙率、滤水管的井径和缠丝间距等。对无棕滤水管工艺施工的水井的观测,井龄已满20年、井深140米的水井,其单位涌水量仍达6.14吨/小时·米,比采用有棕滤水管工艺施工的水井水量增大了93%,而且水质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8.
"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查显节  邢立新 《世界地质》2000,19(4):402-407
土地资源管理缺少现势性的实时动态信息,故对“3S”技术迫切需求,详细地阐述了:“3S”技术优势和“3S”技术在土地资源中应用原理及应用现状,最后对“3S”技术在土地资源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王惠  刘晓燕 《山东地质》2008,(7):111-113
城区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是城市土地利用情况的反映,它客观地揭示了城区内不同区段土地使用价值及变化规律,是政府宏观调控土地市场、科学合理配置土地资产的有效手段。随着枣庄市市中区经济建设发展和城市规划的实施,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带动了城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土地使用权价格稳定上涨。该文通过对枣庄市市中区新一轮基准地价更新成果的详细分析,探讨了基准地价更新成果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西辽河平原环境地质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光  于孟文  李志 《地质与资源》2004,13(2):116-118,74
西辽河平原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及地下水污染等.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环境地质问题的整治需科学合理地对沙漠化土地进行治理;加强盐渍土地的开发利用;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及切断污染源.  相似文献   

11.
土生万物,地发千祥。大地是人类永恒的母亲。在第20个全国"土地日"到来之际,我们格外深切地感念土地。把今年全国"土地日"主题确定为"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集约用地",并隆重举行系列纪念活动,既希望借此表达我们对大地母亲的殷殷情怀,也希望进一步唤醒我们的土地意识,把握好形势和要求,倍加珍惜土地,倍加节约土地,集约利用土地。  相似文献   

12.
推动土地合理流转、实施土地规模经营,是提高农民积极性、发展合作社的有效途径。在土地流转中切实做到坚持保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流转后的土地农业用途;坚持做到不限定流转时间、不限定流转模式、不强迫农民意愿、不侵害农民利益。在规范管理中,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执行统一的土地流转操作程序,确保土地流转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签订书面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明确土地流转形式、面积、年限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土地的合理流转,提升了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把土地自觉地推向农村市场,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增值效益。  相似文献   

13.
开发区作为一个地区聚集产业及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日益受到重视。如何统筹集约利用好土地是目前开发区发展中的一个共性问题。对滨州市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做好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近日,余杭区出台带补土地管理暂行办法(试行)(余政办[2010]126号),明确带补土地概念和范围。规范带补土地的管理。该办法明确带补土地是指因区级及以上项目征地,被征地块与既有的铁路、高等级公路、河流及其它屏障性构建筑物地界桩之间形成合围,耕作困难或无法耕作且涉及村(组)要求补偿安置的零星土地。土地面积原则上不超过项目自身用地面积的10%(以镇乡、街道、开发区为单位)。  相似文献   

15.
闲置土地使用权收回难的源头问题,主要在于供地方式没有相应转变,供地方式一天不转变,闲置土地使用权收回难的大趋势就一天不会改变。当前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实际上是卖地方式),已到了难以为继的程度,再不解决,中央将土地作为参予宏观调控的政策手段之一将无法落实,土地的资源将被短期行为消耗枯竭。众所周知,作为经济人,无论是企业或个人,利益驱动是永恒的动力,物权及相关的维权意识是永远的法宝,一宗地只要供出去,  相似文献   

16.
我队在某钻孔涌水层进行抽水时,对该层以上含水层曾采用黄泥球止水方法来隔离.因其上部存有裂隙和溶洞,所投泥球多落于其中,故进行数次未得成功,后用棕皮海带止水的方法,始顺利地完成该项任务.其方法是:首先在127套管下端以异径接手连接一长3公尺外径为89的岩心管(如图).然后在该岩心管上紧紧缠绕干海带辫(2公分粗,以三股编成)并于辫外包一层棕皮,以15号铁丝,300~400  相似文献   

17.
利津县国土资源局注重加强“三个突出”全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进程。一是突出做好用地保障工作。用足用好国土资源政策,加快推进土地整合、迁村并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举措,积极争取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点供指标及单独选址指标,加快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编制了《利津县未利用地专题研究》,大力破解土地难题,切实加强供地管理,把有限的指标用到刀刃上,确保全县重点建设项目、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等尽快落地。二是突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18.
土地审批是指将农用地、未利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并依法供地的一种审批方式,土地审批中,绝大多数是以征地审批形式出现的。我国现行土地审批制度于1999年月1月1日施行至今,其规定散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征用土地公告办法》、《国土资源听证规定》及各省、市、自治区制定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梁山县国土资源局健全完善了土地收购储备机制,加强了土地收购储备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了土地收储融资机制,实现了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全面垄断。对全县47宗国有存量土地进行了调查摸底、收集资料、档案整理,以县政府的名义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存量土地资产管理的意见》(梁政发[2009]18号),印发了《梁山县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09年度城区国有存量土地收储及供地计划的通知》(梁政发[2009]24号),启动了城中村改造及旧城区改造工程,  相似文献   

20.
数据体系是矿地融合技术体系研究的内容之一。在全面梳理南通市地质矿产和土地管理2类数据资源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比较,认为南通市地质矿产数据与土地管理数据由于功能、目标不同,在数据基础、数据的坐标类型及比例尺、数据库结构标准及集成软件、数据更新机制、数据服务及重视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较为显著。提出了矿地融合思路,即以南通市国土资源“一张图”为基础,建立包括基础类、专业类、管理类等的分层体系。目的是为南通及全省矿地融合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