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就如何测绘图形建筑物平面图形的问题,提出了切线法,即先测定测站到圆形建筑物的两个切线方向值,再测定圆形建筑的周长或圆形建筑物边缘距测站的最短距离或圆形建筑物边缘上的任意一点,就可以测定圆形建筑物。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尽量减少置镜点以提高作业效率的角度,提出圆形建筑物的简捷测量方法,即只需一个置镜点和两个切线方向即可测定圆形建筑物的位置和大小.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尽量减少置镜点以提高作业效率的角度,提出圆形建筑物的简捷测量方法,即只需一个置镜点和两个切线方向即可测定圆形建筑物的位置和大小。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耸圆形建筑物大量修建,高耸圆形建筑物监测成为防治和减少灾害发生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之一。针对小波降噪的平稳特性、小样本条件下支持向量机机器学习和预测的准确性,建立了高耸圆形建筑物的小波去噪、支持向量机机器学习和预测分析模型。实验表明,不确定性支持向量机的预测结果和学习效果的均方差比遗传算法更小,可即时发现高耸圆形建筑物不均匀下沉或倾斜现象。这种数据处理方法经试验表明可以应用到其他预测方面。  相似文献   

5.
基于改进U-Net的建筑物集群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U-Net在高分影像建筑物提取中部分建筑物边缘特征易模糊或丢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对高分影像建筑物边缘增强,同时对U-Net部分卷积过程进行改进的优化的建筑物提取方法.首先利用域变化递归滤波的方式对建筑物边缘进行增强,将增强后影像输入U-Net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其次为充分利用建筑物在高分影像上丰富的细节特征,尝试在原...  相似文献   

6.
基于全站仪的圆形建筑物倾斜观测的方法和精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明连 《四川测绘》2005,28(3):135-136,143
随着建筑物的不断增高、增大,其稳定性和可靠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建筑物的倾斜度是衡量施工技术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传统的观测方法如经纬仪测小角法、经纬仪投点法,由于受仪器精度和观测条件的限制,观测精度较低.拓普康全站仪独具推出的圆柱偏心测量功能为快速、准确测定圆形建筑物的倾斜量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文阐述了基于全站仪的圆形建筑物倾斜观测的原理和方法,并对其精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采用无线电报法来测定经度的简单概念为:设与某授时站播送的无线电时号时间的平均时刻相应的有T_0,T'_A及u三数值。而T_0为格林尼治时,或称国际时;T'_A为测站A的天文表读数;u为在测站A由天文观测所测定的  相似文献   

8.
根据线路设计资料提供的曲线主点(直线起点)里程、坐标、切线(直线)方位角、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的已知数据,计算出任意线形的中桩、边计在线路统一坐标系中的坐标,利用全站仪极坐标放样程序,以线路附近的控制点或加密点为测站,准确、快速放样各点。  相似文献   

9.
唐诗华 《四川测绘》1998,21(1):26-30
就工程控制网而言,由于其边长较短(一般在2公里左右),有时为了工作快捷采用多个组同时作业或受地形条件的限制须采用偏心观测,据现行有关文献对测站偏心元素的测定精度要求势必给外业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另外,当边长较短且偏心距较大时,推算控制网各边近似边长的误差相应增大,从而会导致在求取测站归心改正数时出现较大的残余误差,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循环求解归心改正数的方法,并针对实际情况就偏心元素的测定精度要求作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建筑物表面具有明显的几何特征这一特点,提出基于点线特征的建筑物点云配准方法。首先基于点云配准基本理论,利用提取的建筑物点特征使用对偶四元数实现建筑物不同测站点云的粗配准,获取初始配准参数以及配准后的建筑物点云数据,然后将粗配准获取的参数作为待求精确参数值的初始值,利用建筑物中的线特征将共线方程作为精配准的数学模型,最后通过平差迭代获取参数的精确值,实现不同测站建筑物点云的高精度配准。实验结果表明,获取的配准后同名特征距离中误差为2.1×10-3 m,证明了将点线特征相结合可以有效改善建筑物点云配准质量,提高建筑物点云配准的精度,对建筑物三维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圆曲线的详细测设是先计算出圆曲线一定间隔的各中桩的坐标,然后通过全站仪极坐标放样的方法在实地放出各中桩的位置。本文通过建立圆曲线两切线的法线式直线方程,并以此推求出过圆心平行切线的两平移直线的法线式直线方程,进而通过解方程组求得圆心坐标,同时求出圆心到圆曲线上任意点的距离和坐标方位角,然后按照坐标正算的方法求得各中桩的坐标。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新型测绘仪器的发展与应用,在控制测量学的教学过程中从3个方面进行改革。测量平面控制网的建立方法中,重点介绍利用GPS定位技术建立的大地测量控制网,将全站仪、数字水准仪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开发应用作为重点,采用先进教学手段教学,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际教学的反馈,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梁玉保  押朝伍  王孟波 《测绘科学》2007,32(4):166-167,162
顶管施工常被用于管道穿越公路、铁路、河流及重要建筑物,或在冬、雨季时的施中使用。传统的顶管施工测量,效率低而且精度又难以保证,本文介绍的全站仪顶管施工测量控制系统,采用一站式实时中线和高程控制,仪器与便携式电脑连接配以相应软件,不仅即时显示测点的轨迹,同时可直接得到管中线方向及高程的偏差。通过分析论证表明,该方法既保证了测量精度,又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4.
王新鹏  黄声享  张文  李辰风 《测绘工程》2021,30(3):41-44,50
施工基准传递是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尤为关键的测量工作,垂直度监测是对施工基准传递精度的一个重要检核。目前常用的基准传递方法如激光准直内控法、全站仪观测外控法以及GPS测量外控法等,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足。文中结合某高层建筑施工,采用BDS/GPS组合定位测量外控法进行垂直度复测的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克服施工干扰严重的不利条件,有效传递施工基准,进行垂直度复测,相对于其他方法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GPS技术的飞速前进,利用网络RTK技术建立的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系统已成为GPS应用的发展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CORS系统的特点,叙述了CORS-RTK与全站仪在房屋竣工测量中的应用,结合实例通过对比分析,说明了与常规竣工测量方法相比,运用CORS-RTK和全站仪进行测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全站仪三维坐标法在桥梁施工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林亚  王进锋  武东辉 《测绘科学》2010,35(3):198-199,202
尽管全站仪三维坐标法已在工程测量领域得到广泛采用,但其测量精度及其影响因素还需要深入分析,使之能合理地应用于具体工程。推导了三维坐标的精度计算公式,分析了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针对特定的测量仪器、测量条件和大气折光误差,计算和分析了测点所能达到的精度,阐明了控制和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将该方法应用于苏通大桥墩塔基础施工测量,根据具体的测量仪器和环境条件等,计算测点的点位中误差和高程中误差分别为±5.9mm和±6.9mm,其精度完全满足施工测量的限差要求,表明测量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17.
图像全站仪拓普康GPT-7000 i将数码相机与全站仪有机结合,并且是广焦和长焦两台相机。实现了全站仪测量和数字摄影测量的结合,同时在摄影测量应用之外,为实际测量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创新和便利。拓普康GPT-7000 i是世界第一台WinCE图像全站仪,相应的机载测量软件和后处理软件与硬件一起构成了一个全新系统,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测量方式和体验。  相似文献   

18.
过江隧道测图包括1∶500陆上地形测量和隧道穿越的水下地形测量。陆上地形测量采用GPS RTK或全站仪全野外数据采集,水下地形测量采用GPS RTK配合测深仪进行全野外数据采集。本文以珠海市十字门过江隧道工程为背景,介绍了过江隧道1∶500地形图成图方法,特别是水下地形测量的方法和应用,建立了完整的技术流程,得到符合精度要求的十字门过江隧道测绘成果数据,可为GPS RTK配合测深仪的无人船在水下地形地貌测绘、航道测量、水下地质勘探等领域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城市测量用到最多的仪器就是全站仪,全站仪野外测图主要使用草图法和编码法,这两个方法有各自的优势。本文对编码引导法技术进行了研究,极大地提高了外业生产和内业成图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桥梁施工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连璧  沈云中 《现代测绘》2004,27(2):22-24,27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各施下部件的位置进行检测,本文结合海瑞大桥安全性检测工作,讨论了桥梁施工检测过程中控制网布设、GPS-RTK桥桩放样和承台中心位置及高程测量、墩台中心及台项高程的全站仪测量方法,为GPS-RTK结合全站仪进行桥梁检测提供了有益的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