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化等高线质量的软件自动检查方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通过对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5万DEM建库中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研究及实践,提出了在数字化地形图生产DEM过程中,解决等高线数据质量控制的两种技术方法,并介绍了其在1:5万DEM数据库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我国SRTM3DEM数据高程精度质量,结合已开展过SRTM3DEM高程精度质量评价工作的局部地区的研究,考虑空间分布情况,选取新疆、辽宁、山东、浙江、海南5个地区的平原、丘陵、盆地、山地等地形区域作为典型研究区,并以1∶5万DEM为假定真值、以1∶25万DEM为参照,通过DEM面误差可视化分析、DEM面误差信息熵模型、中误差模型等方法对SRTM3DEM数据高程精度质量做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我国SRTM3DEM数据高程精度质量受地形影响并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性,同时我国范围内SRTM3DEM数据高程精度质量整体上要高于1∶25万DEM。  相似文献   

3.
CH20020501 数字化等高线质量的软件自动检查方法/刘建军(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测绘科学.—2001(4).—36~38通过对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5万 DEM 建库中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研究及实践,提出了在数字化地形图生产 DEM 过程中,解决等高线数据质量控制的两种技术方法,并介绍了其在1:5万 DEM 数据库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图13表2参4  相似文献   

4.
面向建库与数据整合的DEM、DOM航测生产流程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万以3D产品为主的基础测绘任务其产品单元为单幅图,基于数字摄影测量的2D(DEM、DOM)产品的生产还处在边生产边探索阶段,其数据质量还没有得到有效的监控.其数据格式基本上都是生产软件的内部格式,数据资源不能很好地与其它软件共享.要达到数据入库的目的,还需要做大量的预处理工作.本文围绕基础地理信息DEM、DOM数据库的建设,着重介绍基于摄影测量工作站JX4C DPS生产DEM、DOM的作业流程、生产经验和质量控制手段,以达到从生产到数据直接入库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我国ASTER GDEM数据高程精度,在考虑空间分布的情况下,选取我国东部辽宁、山东、浙江和海南4个地区的平原、丘陵、山地等作为典型研究区,并以1∶5万DEM为假定真值、以1∶25万DEM为参照,通过DEM面误差可视化分析和DEM面误差信息熵模型等方法对ASTER GDEM数据的高程精度做了分析。结果表明:ASTER GDEM数据高程误差在整个地图上分布是否均匀与其高程精度高低无决定关系;在山地和丘陵地形研究区,其数据高程精度要高于SRTM DEM和1∶25万DEM。总体来看,中国东部地区ASTER GDEM数据高程精度整体上要高于SRTM DEM和1∶25万DEM,但低于1∶10万DEM。  相似文献   

6.
基于DEM生成小比例尺分省彩色晕渲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基于DEM数据的自动晕渲生成的意义 ,介绍了我国 1∶2 5万DEM数据库的结构 ,同时在对 1∶2 5万DEM重采样生成多尺度空间数据的基础上生成晕渲图片 ,比较、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前,数字高程模型在理论和实践应用方面都有很大的进展,在测绘、地质、工程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如何提高DEM的生产精度及如何对DEM进行质量检查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介绍了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生产DEM过程中控制DEM数据质量的方法策略以及粗差的探测方法,并且介绍了DEM质量检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数据质量成因分析是地图数据质量控制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只有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才能提出控制质量方法。本文介绍了1:5万框架图数据生产的基本情况,详细分析了产生框架图数据误差的诸多原因,认为地图数据质量与生产模式、生产条件、技术准备、作业环境、生产资料、技术培训、软件系统、作业人员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提取DEM的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激光雷达数据的特点,着重分析利用激光LiDAR数据提取DEM的几个关键技术:预处理技术、滤波技术、DEM构建与质量评价技术。通过分析,为快速、高效、准确地获取DEM基础数据提供一个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用制作1:1万影象图的扫描数据生成1:5万的DEM,内容有:参考数据的密度和精度,DEM的的间距和精度,以及粗差分析等。实验结果表明,用制作1:1万影象图的扫描数据内插1:5万的DEM,可以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