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入湖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对水流流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河流中开辟生化反应区、直接布设仿生填料净化河流微污染水体可以达到改善入湖水质、减少投资、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但在河道内直接布设填料势必会对河流的水动力条件及其河流原有的使用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从填料给水流带来的阻力、流速及糙率变化等方面进行河道内直接布设生物填料对河流水动力条件的影响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河道流速不大(属于缓流水体),9根/m2的填料布设密度对水流的扰动作用程度不高,填料段的糙率仅为无填料段糙率的1.08倍,不会对河道的泄水能力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
河流曝气技术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国内外普遍使用的河道污染治理技术--河道曝气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实践证明曝气复氧技术是乔一种快速、高效、简便易行的污染水体治理技术,它既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的致黑致臭物质,改善水质,又可以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强化水体的自净功能,促进水体生态系统的恢复,在河流(湖泊)污染的综合治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后出水的CODCr、BOD5、SS等各项污染物指标均优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1-2002)的要求。处理后的中水排人城市河道,可以快速改善河道水体黑臭现象.并且工程投资少、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有一种被称为涨落差法的水位预报方法已应用了约50年,此方法来源于水文预报实践经验的总结,因此被视为一种经验方法.本文对涨落差原理进行了再分析,从河道洪水扩散波方程入手,证明河道上、下游断面水位涨落差法的计算公式的本质为河道洪水扩散波的数值解.本文还对应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地区太原组是在北隆南倾的古地形背景下形成的以浅水三角洲为主的充填沉积。携带沉积物的河流进入海水后,由于河水与海水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密度差异、侧向扩散较少,其三角洲前缘沿着海底继续向前快速推进,使水下分流河道延伸较远。研究区地形坡度平缓、水体浅,三角洲平原向前推进并进一步降低了地形坡度,从而减弱了携带沉积物的流体的动能,使得大部分沉积物在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中沉积下来。同时因水体浅,河口坝、席状砂等前缘沉积物常遭受进积的水下分流河道的冲刷和侵蚀而难以保存。研究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极为发育,前三角洲相对不发育,三角洲前缘也以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主。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常对下伏沉积物强烈冲刷,切割先期的沉积物乃至包括海相沉积物在内的深水沉积物。在三角洲废弃期,三角洲前缘沉积物常被潮汐作用改造。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及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呈带状分布,是天然气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6.
生态河道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设计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金杰  吴旭  刘庆华 《地下水》2010,32(4):138-139
城市的河道水系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是一个生态系统,它需要一个自然的生态环境方能维持健康。生态河道的建设可以促进和改善整个城市生态河道系统。采取强有力的生态工程措施,从设计思路、护坡建设、水体净化、应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最后针对河道的生态管理与生态效益提出:减少水入河量,实行管网式雨污彻底分流;科学利用雨洪;加强法制建设等三项意见。  相似文献   

7.
以苏州古城区内的河道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培养的方式,研究了上覆水体不同富营养化程度对底泥中P释放/吸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截断外源污染后,苏州河道底泥对水体中营养盐P呈现吸收状态;随着上覆水体磷酸盐浓度的增大,单位面积底泥累积吸收的磷酸盐就越多;上覆水与底泥比值越大,底泥对P的吸附率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5,(5)
生态基流量是维持河床基本形态,保障河道输水能力,防止河道断流、保持水体一定的自净能力的最小流量,是维持河流的最基本环境功能不受破坏,必须在河道中常年流动的最小水量临界值。在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及工程管理运行中应充分考虑最基本的河道内生态基流量,以维持河流的健康生命,防止因工程的建设而河流生态环境的恶化。陕西镇安云镇水库工程生态基流量,在传统基本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对水库工程规模的影响程度分析综合确定。经分析,生态基流量占天然径流量百分比的10%,即满足工程下游河道生态需水要求,又不使工程规模过大,对"小库高坝"云镇水库工程取低限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9.
以苏州古城区内的河道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培养的方式,研究了上覆水体不同富营养化程度对底泥中P释放/吸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截断外源污染后,苏州河道底泥对水体中营养盐P呈现吸收状态;随着上覆水体磷酸盐浓度的增大,单位面积底泥累积吸收的磷酸盐就越多;上覆水与底泥比值越大,底泥对P的吸附率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顾杰  黄静  李志伟 《水科学进展》2008,19(4):483-488
河道维护、航道开挖及疏浚等一些工程,常常将挖掘的泥沙抛入流动的水体中,利用横流对泥沙颗粒团的对流扩散作用来稀释泥沙浓度.针对这类工程进行水环境质量影响评价时,首先要识别泥沙的运动特性.通过实验手段,研究不同级配的泥沙颗粒团瞬时排放后在横流中迁移扩散混合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泥沙颗粒团进入水体后,在浮力、重力、阻力和横流紊动的综合作用下发生对流扩散;横流是产生泥沙对流运输的主要动力,横流的紊动作用,加强了泥沙颗粒团与水体的混合作用,并且破坏了其在静水中的双漩涡结构,因此大大地增加了垂向前锋位置和纵向扩散宽度.通过分析得出了无量纲泥沙颗粒团垂向前锋位置与时间、纵向扩散宽度与时间以及垂向前锋位置与纵向扩散宽度的3个关系式中的参数(α1、α3和α2)均值及其变化范围,可应用于抛泥对水体环境的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11.
考虑污染源强随机变化的感潮河流环境容量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虑污染源强随机变化和感潮河流潮周期内动态水文条件对水质的影响,建立了优化污染负荷分配的流域水质管理模型。模型以总的允许排污量最大为目标函数,流域的水质控制点达标为约束条件。假设排污量是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并且以潮周期内水质达标的概率作为衡量控制点达标的依据。采用遗传算法对该随机规划模型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污染负荷优化分配结果能够满足随机条件下的水质达标率要求,并且与传统的确定性线性规划模型的分配结果相比有着明显差别。同时证实了遗传算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复杂的随机规划模型。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a new methodology is developed for optimization of water and waste load allocation in reservoir–river systems considering the existing uncertainties in reservoir inflow, waste loads and water demands. A stochastic dynamic programming (SDP) model is used to optimize reservoir operation considering the inflow uncertainty, and another model called PSO-SA is developed and linked with the SDP model for optimizing water and waste load allocation in downstream river. In the PSO-SA model, a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technique with a dynamic penalty function for handling the constraints is used to optimize water and waste load allocation policies. Also, a simulated annealing technique is utilized for determining the upper and lower bounds of constraints and objective function considering the existing uncertainties. As the proposed water and waste load allocation model has a considerable run-time, some powerful soft computing techniques, namely, Regression tree Induction (named M5P), fuzzy K-nearest neighbor, Bayesian network,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and an adaptive neuro-fuzzy inference system, are trained and validated using the results of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to develop real-time water and waste load allocation rules. To examine the efficiency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methodology, it is applied to the Dez reservoir–river system in the south-western part of Iran.  相似文献   

13.
14.
对白杨水源地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简要论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二维潜水地下水水流和水质的数学模型。根据渭河水位、水质、降水量等随机变量的特征,选取Monte-Carlo随机模拟方法对水源地潜水的水流和氯离子浓度进行了评价和预测,求出了潜水水位和氯离子浓度的均值及方差,并对氯离子浓度超过100mg/L的概率给出了定量预测,得出了水源地投产后总输水管道中水的氯离子浓度与渭河水中氯离子浓度密切相关等结论。  相似文献   

15.
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已使安帮河的水质恶化.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安帮河水为严得污染水,并已危害地下水水源地,而且还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因此文中指出,治理安帮河污染已是刻不容缓,否则双鸭山市将成为缺水城市.  相似文献   

16.
河网非稳态水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河道-节点-河道”法的河网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具有很高的效率,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与此求解方法相对应的河网水环境容量的求解方法,在对河网水质模型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引入节点污染物质允许进入量的概念,求出河网各河道河段及节点的允许排放量,建立了相应于上述水质模型的求解大型河网非稳态水环境容量的“节点-河道-节点”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characterizes the major ion chemistry for river water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Bengbu Sluice in the Huai River Basin in wet and dry seasons, and assessed the suitability of water quality for irrigation and human consumption. It is found that sodium and calcium are the dominant cations and bicarbonate is the dominant anion in most river water samples. River water in Zhoukou of the Ying River and Bozhou of the Guo River is characterized as a Na–Cl water type, whereas river water from the upper reaches and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two cities is characterized as a Na-HCO3 water type, which may be attributed by anthropogenic influences in these cities. The river water types vary from the upstream to the downstream of the Fuyang sluic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sluices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water type. The water chemistry of these rivers clearly shows that the second group of rivers is affected more severely by waste effluent than is the first group. Calculated values of sodium adsorption ratio, %Na, and residual sodium carbonate indicate that, in general, most of the river water is of acceptable irrigation quality. The river water in Zhoukou section of the Ying River and the Bozhou section of the Guo River cannot be used as drinking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sh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and enhanced across the river.  相似文献   

18.
为查明城镇化进程中裸露型地下河系统水质变化特征,以贵阳上寨地下河为例,基于历史水质监测数据,对比研究区城镇化进程,分析总结水质变化情况与成因。结果显示:上寨地下河水质随城镇化进程呈明显阶段性变化,1987年前基本未受影响,1988-1995年仅轻微影响,1996-2014年即城乡结合部期间污染最严重;无机超标组分历年贡献率以锰、氨氮、氟化物和亚硝酸盐最高,来源以养殖、生活、食品加工为主,冶炼、制造次之;有机污染物主要为苯系物和苯并[a]芘,2003年后开始有机污染物检出,2015年首次出现苯并[a]芘超标。从1981年至今研究区经历了从农村-城郊-城镇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城乡结合部期间,区内人口、企业激增,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管理未能跟上,导致废水废渣无序排放,地表水体污染严重,加上裸露岩溶区地下河系统脆弱的防污性能,是地下河污染的主要原因。建议尽快开展区内排污管网建设、加强对生猪养殖场、食品工业园等污染源控制、启动区域地表水体污染的综合修复治理,以遏制上寨地下河的污染现状。   相似文献   

19.
广饶县河流污染带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与污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由于接纳上游和境内工业、生活污废水,淄河、阳河、织女河三条河流大部分时间水质为劣V类,沿河两测形成2km左右的浅层地下水污染带。对污染带内地下水水质现状进行评价与分析、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污染程度评价。得出的结论是河流两岸浅层地下水水质由以优良或良好为主变为以较差或极差为主,污染和微污染的地下水井占81.2%,石油类、亚硝酸盐氮、氨氮、挥发酚、硝酸盐氮、高锰酸盐指数等主要污染参数超标率均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20.
韩建秀  张春亿 《地下水》2007,29(1):102-105
深入研究了河南省南阳市城市地下水系统,分析了现状地下水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全面系统、经济合理、科学地设计了南阳市城市地下水监测体系,加强对城区段白河水文要素的监测,满足监控地下水资源质和量的变化及研究需要,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保障城市饮水安全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