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7月光照对大豆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直线相关分析法,计算5—7月份日照时数与当年大豆单产的相关系数,分析5—7月份日照时数与大豆单产的关系。得出结论是,在没有遭受特大干旱、低温冷害等农业气象灾害时.5—7月份日照时数与当年大豆单产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说明5—7月份日照时数是影响大豆产量的气象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2.
对九三地区1970-1995年大豆单产与气象因子进行了分析,建立时间序列分析模型,求出了气象产量。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大豆单产与各气象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找到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3.
基于积分回归法黑龙江省作物产量动态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积分回归法生物学意义明确,预报效果较好,已成为一种新的作物产量动态预报方法。为了完善黑龙江省主要作物的动态预报方法,提高作物单产的预报准确率,本文利用积分回归方法,随机选取以县为单元的研究对象,开展黑龙江省多种作物积分回归产量动态预报模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黑龙江省6月下旬至9月下旬春玉米、大豆和水稻积分回归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均通过了F的显著性检验,作物产量预报的平均差MD和相对误差RE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建立的春玉米、大豆和水稻产量预报模型的预报效果较好;其中春玉米和水稻产量预报模型的预报准确率较高,模型预报的单产与实际单产的一致性较好。通过对2011—2014年黑龙江省作物单产进行试报和检验,发现春玉米、水稻和大豆单产的预报准确率平均为96%、95%和93%;表明积分回归方法对黑龙江省大豆单产预报的适宜性略差,积分回归法适用于黑龙江省水稻和春玉米单产的预报。基于积分回归法的原理,可以在黑龙江省开展春玉米和水稻单产的动态预报,并继续开展大豆产区积分回归产量动态预报的适用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黔西南气候资源与农业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腹广王芬  赵玉金 《广西气象》2006,27(A03):42-44,62
简要阐述了黔西南光、温、水等气候资源的特点、分布规律以及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结果表明:黔西南丰富的光资源具有太阳辐射充足,日照时数长,光合潜力大的特点,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有利;良好的温度条件和水资源对种植业和林果业的发展有相当大的潜力。并针对黔西南州的气候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农业生产方向。  相似文献   

5.
赵四强  王建林 《气象》1988,14(7):42-45
本文用混合多项式展开1951—1984年北半球70—2°N500hPa月平均场,分析了东北地区农作物生育期前期(上一年6—12月、当年1—5月)月平均场展开系数、振幅、位相等谱参数与东北地区玉米、大豆产量的时滞相关,对比分析了丰、歉年超长波振幅、位相的差异,提出了预报东北地区玉米、大豆产量的谱参数模式,指出500hPa月平均场纬带谱参数可以用于农作物产量丰、款年型的定性分析和单产的定量预报。  相似文献   

6.
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作物气候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1983年4月—1986年3月三年山区梯度观测资料,综合考虑山区光、热、水农业的气候资源匹配关系,建立不同山区、坡向、高度的作物气候生产力估算模式。模式中对山区温度、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进行了修正。运用模式估算了不同山区、坡向、高度的水稻、玉米、冬小麦气候生产力。计算结果: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单、双季稻、夏玉米气候生产力一般南坡大于北坡,西坡大于东坡;春玉米、冬小麦一般北坡大于南坡,东坡大于西坡。双季晚稻气候生产力大于双季早稻,夏玉米大于春玉米(神农架山区除外)。应该指出,目前高产典型水稻产量可达其气候生产力的60%以上,玉米和冬小麦仅达到30%—50%左右,表明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可开发潜力很大。本文为合理开发山区气候资源、调整农业布局及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供了定量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45年驻马店地区大豆产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驻马店地区大豆产量变化特征为总产减少,单产提高缓慢,生产形势严峻,单产变化对总产变化的平均相对作用为88%,单产的变化决定了总产的变化;在影响单产变化的因素中,气象因素的作用为91%,决定了单产的变化,提高大豆生产水平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增加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和从根本上扭转气象条件的左右。  相似文献   

8.
孙玉亭 《气象》1983,9(2):29-31
研究作物种类、品种及产量与环境的关系,根据地区气候特点合理布局作物,是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发挥气候优势的基础。本文根据黑龙江省大豆品种生态类型的分布及大豆在各地所表现的生产性能,从气候资源利用角度,探讨大豆的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9.
利用北海竹林盐场的产量资料和广西区海洋气象台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北海目前海盐生产的状况,盐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以及北海的气候状况,指出北海具有丰富的海盐生产的原料资源和气候资源,并提出了增加海盐产量的几点措施,为北海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大力发展海盐生产提供了可参考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北海竹林盐场的产量资料和广西区海洋气象台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北海目前海盐生产的状况,盐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以及北海的气候状况,指出北海具有丰富的海盐生产的原料资源和气候资源,并提出了增加海盐产量的几点措施,为北海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大力发展海盐生产提供了可参考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姚志文  黄巧敏 《广东气象》2004,(3):35-36,43
新丰地处山区,属南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气候资源丰富且具有多样性,适宜多种作物和多季节生产,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过去农业生产以水稻、蔬菜为主和花生、大豆、甘薯等旱粮作物为辅,玉米生产面积不大,属于零星种植。1998年秋新丰开始引进粤甜3号玉米,并逐步推广。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可以充分发挥甜玉米的优点和商品生产特性,创造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简要阐述了黔西南光、温、水等气候资源的特点、分布规律以及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结果表明:黔西南丰富的光资源具有太阳辐射充足,日照时数长,光合潜力大的特点,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有利;良好的温度条件和水资源对种植业和林果业的发展有相当大的潜力。并针对黔西南州的气候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农业生产方向。  相似文献   

13.
揭示春大豆后期干旱对产量形成的影响规律,为开展夏秋干旱评估和抗旱灌溉提供科学依据。于2017年和2018年在吉林省中部开展大豆鼓粒—成熟期农田水分控制试验,设7个土壤水分处理和1个自然雨养处理,观测土壤湿度、结荚率、空秕荚率、百粒重及产量。采用回归方法分析土壤湿度对大豆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田间持水量以下,大豆粒重和产量与鼓粒—成熟期间耕层土壤水分线性正相关,结荚数和空秕荚率与土壤水分呈二次函数关系。鼓粒—成熟期间0—30 cm土层土壤湿度每下降1个百分点,大豆结荚数和有效荚数分别下降3.1和3.7个百分点,相对百粒重和相对单产分别下降0.8和1.5个百分点,空秕荚率上升9.3个百分点。大豆鼓粒—成熟期比较喜水,但也有较强的耐旱能力,土壤湿度22%—23%之间大豆荚数多、空秕荚少、籽粒重、产量高。大豆鼓粒—成熟期轻旱、中旱、重旱和特旱的土壤相对湿度指标分别为66%—75%、57%—65%、50%—56%和50%以下,对应的减产率分别为5%—10%、11%—15%、16%—20%和20%以上。与以往指标比较,本试验重旱、特旱指标明显大于凋萎湿度,更符合大豆水分生理规律,可用于春大豆鼓粒—成熟期干旱影响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14.
春玉米套种夏大豆是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气候资源的一项重要措施、地处桂西中部一带种植历史悠久,但产量低且波动大。通过试验资料及气候资料的分析,寻找症结所在,便于对症下药,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大豆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较高的经济价值,在有关工业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也很有可能成为自治区外贸和内销的重要产品之一。我区南疆有优越的气候资源,可在麦收后复播大豆,促进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农业产量安全生产脆弱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晓萍 《山东气象》2004,24(2):12-13,15
分析了建国以来山东省主要农作物单产变化规律,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历史产量进行分离,表明主要农作物趋势产量平稳上升,而气象产量则变化幅度较大。揭示了气象条件是影响山东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利用内蒙古116个国家气象站1981—2017年当年10月到次年4月积雪日数、积雪深度、月平均气温、月平均相对湿度、月平均风速资料,结合气象站点海拔高度,建立了滑雪旅游气候资源评估指标,对全区滑雪旅游气候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内蒙古中等以上滑雪旅游气候资源区占70%,分布在中、东部地区,呼伦贝尔市区积雪日数长,积雪厚,资源稳定,滑雪旅游气候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西部区冬季降雪量少、积雪日数少,没有稳定的积雪,滑雪旅游气候资源短缺。  相似文献   

18.
蔡新一 《气象》1984,10(3):21-21
农业生产是在“露天工厂”中进行的,因此,农业气象工作具有广泛的服务课题及明显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我们运用气候资源分析、农业气象预报、情报与农业气象试验等各项手段为我县棉花生产服务,开展从种到收的程序性服务,深受领导及农业部门的欢迎,为夺取棉花丰收作了一些贡献。 一、进行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的研究,为改革棉花栽培技术提供依据 我县是全国重点产棉县,总产曾两次超过一百万担,但产量相当不稳,低产年只有高产年的一半。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除了气候条件不稳这个因素外,对气候资源利用的不合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为此,我们作了棉花气候资源利用的专题分析。  相似文献   

19.
小麦是我地主要栽培作物,占耕地面积三分之一以上,其产量的丰歉对粮食总产影响极大。以十五团24年(1952—1975)的小麦平均产量看,仍存在单产不高、总产不稳的局面。历年亩产平均171斤,而历史亩产最高的1967年和历史上最低的1962年相比差额竟达260斤以上,这也表明我地小麦增产的潜力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作物干物质累积曲线的基础上,分析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与作物干物质累积量的关系,而干物质累积量又与气候产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干物质累积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作物生长动态模式,该模式主要用于四大主栽作物玉米、大豆、水稻及小麦的产量预测。利用模式预测了2001~2002年黑龙江省四大作物的单产,其精确度在94%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