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震旦系(纪)的涵义屡屡变更,争论不断,出现过许多问题。系名Sinian(震旦系)和系的“层型剖面”都是在选取“末元古系”的正式名称和“金钉子”的国际竞争中没有得到多数国际学者支持的候选名称和候选剖面。我国最新正式修订的“震旦系(纪)”与全球年代地层(地质年代)单位埃迪卡拉系(纪)的概念完全相当。系一级的全球单位一旦正式...  相似文献   

2.
自从1982年全国地层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晚前寒武纪地层分类命名讨论会以来,对我国争论了多年的南方、北方震旦纪(系)得到了基本统一,取消了“震旦亚界”这一暂时性的名称,将原北方震旦纪(系)新建三个系.即:长城系(纪)、蓟县系(纪)、青白口系(纪).将南方震旦系(纪)确认为震旦系(纪),并确定仍以三峡地区的剖面为震旦系的标准剖面.该剖面原划分为上、下两统,并以上震旦统陡山沱组之底界作为两个统的分界线.经过近年对寒武系与震旦系界线的研究(邢裕盛、罗惠麟等、马国干)和三峡、云南、四川、新疆等地区震旦系的深入调查(赵自强、杨逞和、殷继成、高振家、王务严、朱诚顺等),在上述地区又取得了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古地磁及冰川地层等丰富的资料.大批新的成果不断丰富了中国震旦系(纪)的内容.同时,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也给地  相似文献   

3.
王光旭 《地质论评》2012,58(3):451-452
统一的地质年代译名对于学术发展起促进作用.目前所使用的各纪的译名(包括“奥陶纪”)已经被大家普遍接受和使用,但各个纪译名的由来则少有人关心和深究.对于“奥陶纪”一词的译法,有的认为和其他大多数的纪的译名一样,由日本音译而来(如维基百科中奥陶纪词条);有的认为是中国学者翁文灏在1911年所译,如安生健在1998年所著的《地质时代名称彻底追及事典》一书中便持这样的观点,但未给出明确的出处.  相似文献   

4.
《国际年代地层表》中显生宇所有的年代地层(地质年代)单位和元古宇的部分年代地层(地质年代)单位都已经或将要由全球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金钉子")定义。这是研发一个完全连续的、既无重复也无间断的年代地层(地质年代)等级系统的唯一途径。文中回顾了过去近50年在国际地层委员会倡导和推行下"金钉子"概念形成和发展过程,简介了"金钉子"概念和由国际地层委员会制定建立"金钉子"的程序;同时简要回顾了中国科学家研究"金钉子"的历史和卓越成就,包括竞争"金钉子"中的失利和收获10枚确立在我国的"金钉子"。  相似文献   

5.
作为国内中-新元古界的标准剖面,燕辽裂陷槽蓟县剖面的地层年代学研究历史悠久,一直是备受关注的基础地质问题。蓟县剖面第一个准确可靠的同位素年龄来自于陆松年和李惠民(1991)获得的大红峪组火山岩锆石U-Pb年龄(1 625±6 Ma,TIMS),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地层年代研究并未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突破。直到2007年,随着可作为关键测年对象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地层中凝灰岩(斑脱岩)夹层被逐渐识别出来,才开始迎来燕辽裂陷槽中-新元古代地层年代及相关古生物、古环境、古地理研究的新热潮,主要进展包括:(1)常州沟组作为长城群的第一个组,其底界年龄~1 650 Ma,比以往认识的1 800 Ma要年轻150 Ma;(2)精确标定蓟县群(自下而上包括高于庄组、杨庄组、雾迷山组、洪水庄组和铁岭组)的时限1 600~1 400 Ma,与国际地层表的盖层系相对应;(3)下马岭组时限为1 400~1 320 Ma,而不是原来划归的新元古代青白口纪早期(1 000~900 Ma)。与此同时,仍存在几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1)中元古代早期"长城系"(1 800~1 600 Ma)年代地层序列的厘定及其标准剖面的建立,包括"长城系""、长城群"术语的取舍问题,因为存在年代地层术语"长城系"和岩石地层术语"长城群"重名的问题;(2)中元古代中晚期(1 400~1 000 Ma)"待建系"地层的确定,其纪级年代地层单位的建立和标准剖面的建立;(3)青白口系地层的厘定和标准剖面的建立,迄今为止华北克拉通仍未获得可靠的同位素年龄约束青白口纪(1 000~800 Ma)地层。  相似文献   

6.
三迭纪(Trias)的命名,最早为德国人对欧洲阿尔卑斯(Alps)山的三迭纪地层作了研究以后,发现它可以明显地分为三部分,于是便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名字叫"三迭".1834年中,阿尔别尔齐(?)确定了三迭系,1840年费利浦斯确立了中生界.1900年第八届国际地质会议承认了三迭系.欧洲三迭系标准分层是根据菊石类化石的分带划分的.我国三迭纪地层,早在二十至三十年代,曾有黄汲清对贵州大定县玉龙山石灰岩和王钰对贵州遵义狮子山石灰岩进行调查研究.解放以来,我国地质工作者对三迭系分布最广的祁连山南部、青海湖以及南秦岭和川西  相似文献   

7.
方瑞濂 《地质论评》1959,19(6):270-273
前言广州水口系一名系由前中山大学地质系哈安姆(Arnold Heim)所创。由于这系岩层与其附近含有丰富植物化石下侏罗纪的小坪系关系不明,且因当时未发现化石,哈安姆遂暂定其时代为二迭纪至三迭纪,其后一般简称为二迭纪(图1)。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在中国云南东部晋宁、江川地区的震旦(Ediacaran)系顶部渔户村组旧城段新发现的龙凤山藻科(Longfengshaniaceae)化石,与华北燕山地区新元古代青白口系长龙山组及北美中元古代小达尔群产出的Longf engshania化石明显不同,叶状体形态更为多样,呈梭形、枣核形、铲形、长条带形或球囊形等,拟茎较粗壮,与叶状体的接合很平缓,部分可见盘状、短茎状、披针状固着构造和叶状体萌生现象。依据形态记述了2属6种,包括1新属2新种3相似种,讨论和修订了龙凤山藻的科、属特征。华南滇东地区这些宏体藻类化石的发现进一步表明震旦(Ediacaran)纪末期也存在后生植物的多样化发展,可能为早寒武世“澄江生物群”的爆发性演化奠定了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9.
华北地台南缘(陕西部分)蓟县纪碳酸盐潮坪沉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北地台南缘(陕西部分)蓟县纪地层发育良好,区内小秦岭一带出露相当齐全,自长城系高山河群向上,依次有石庄组、龙家园组、巡检司组、杜关组及冯家湾组,沉积总厚度1746.7m,基本上是一套碳酸盐岩地层。由小  相似文献   

10.
Djerfisherite(俄文名:ДЖЕРФИШЕРИТ)是一种成分可变动的含钾、铁、铜、镍硫化物(有时含氯),在我国为首次发现。它的中文译名通常叫做硫铁铜钾矿,也有译作陨硫铁钾矿或硫铜钾矿的。我们1983年在新疆富蕴县某硫化铜镍矿床1号岩体金属矿物鉴定中发现一种罕见矿物,经深入系统研究,曾认为是富蕴矿K_5(Fe,Ni)_(24)S_(26)Cl。后来呈报中国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经审查后确认该矿物为Djerfisherite的富镍变种。本文就是根据上述意见将该矿物重新厘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钟自然 《矿床地质》2013,32(4):657-660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裴荣富先生是享誉中外的著名矿床学家和勘查地质学家.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他曾任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兼矿产勘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矿床成因协会(IACOD)主席,现为世界地质图委员会(CGMW)"全球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图(1∶25000 000)"、"世界海洋矿产资源图(1∶25 000 000)"和"亚洲成矿图(1∶10 000 000)"项目首席科学家.裴先生几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20名硕士和21名博士,指导博士后5名.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我荣幸地成为裴先生的硕士与博士生.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无论是治学还是做人,都受益匪浅.毕业之后,我从事地质和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始终得到裴先生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在裴先生从事地质工作70周年暨90华诞之际,我作为他的学生,怀着激动和感恩的心情撰写此文,以表达对恩师的由衷敬意与拳拳之心.  相似文献   

12.
唐烽  高林志  尹崇玉  王约  顾鹏 《地质通报》2015,34(12):2150-2162
新元古代与寒武纪之交,即伊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期,是地球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地质突变期,出现了一系列地质环境变化事件和生物快速演化事件。云南东部位于扬子地区西南缘,在前寒武纪—寒武纪过渡期属于开放式浅水台地至台缘斜坡环境,是中国伊迪卡拉(震旦)系顶部与底寒武统基本连续沉积的典型地区,也曾是中国震旦系与寒武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所在地。近年来,在此新发现了更为丰富的宏体藻类化石、遗迹化石和伊迪卡拉生物群的疑似后生动物化石等(江川生物群),以及大量以条带状Shaanxilithes为代表的宏体化石层。相关剖面自下而上从灯影组至磷矿沉积层(中谊村段)出露有连续的宏体化石记录,研究后可以细分伊迪卡拉系顶部灯影峡阶的化石带,并与底寒武统晋宁阶、梅树村阶对接,具有作为标准层型剖面的较大潜力,为伊迪卡拉纪末期年代地层单位的建阶分层、对比及确立层型剖面,以及与寒武纪最早期年代地层的界线划分提供了更为理想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岩土力学》2007,28(12):2516-2516
"第一届国际岩土安全与风险研讨会(ISGSR 2007)"于2007年10月18-19日在中国上海同济大学成功召开。"第一届国际岩土安全与风险研讨会(ISGSR 2007)"由同济大学承办,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基金委、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上海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加拿大岩土工程学会、代尔夫特岩土研究中心、美国工程师学会岩土工程研究中心、国际灾害中心、结构安全联合委员会、挪威岩土工程研究中心、欧洲结构规范技术委员会共同协办。此次研讨会的目的是:1、为岩土工程设计规范或指南的发展建立资源共享平台;2、强化岩土工程的安全理念,提升风险管理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3、推进岩土工程经济、技术和结构安全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北方从东到西绵延3000 km范围上的华北克拉通、塔里木克拉通及其中间微地块上都保存有埃迪卡拉纪冰川沉积记录,但有关它的年代学、冰川规模、古地理重建和大地构造背景等存有争论。本文基于中国北方埃迪卡拉纪冰碛岩空间分布、地层与沉积层序,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等,结合以往国内外文献,系统分析了埃迪卡拉纪冰川上述有关问题。研究揭示,埃迪卡拉纪时期,国内外应存在年轻于(Gaskiers)580 Ma的冰期;中国北方埃迪卡拉纪冰川时限约562.5~551 Ma,堆积了冰下、冰缘和冰前沉积相(物),构成垂向上(由下至上)从冰下至冰前与海相冰碛物沉积层序,符合大陆冰川(盖)沉积响应样式;此外,国内外埃迪卡拉纪冰碛岩及冰川剥蚀地貌均十分发育;部分冰碛岩之上还可见盖帽白云岩,并呈现与成冰纪盖帽白云岩类似的沉积构造,但彼此碳同位素剖面却不尽相同;本研究推测,埃迪卡拉纪时期,原特提斯洋及周缘大陆(群)可能普遍存在至少是洲际性大陆冰盖,甚至是全球性的冰期。研究认为,埃迪卡拉纪时期的亚洲陆块群应与冈瓦纳大陆缺乏构造亲缘性的若干重要证据。本文研究结果在埃迪卡拉纪大陆及其古地理重建和大地构造背景恢复方面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古/中元古代界线:1.8G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代地层表是我们描述地球历史演化的时间框架,也隐含着我们对地球演化过程的基本认识,承载着一系列核心科学问题。现有的国际前寒武纪地质年表存在不少问题,还没有被普遍接受的新方案。在现行国际地层年表(IUGS 1989—2004)中,20~18亿年被称为造山纪,18~16亿年被称为固结纪,16~14亿年被称为盖层纪,也即:造山运动结束到盖层发育之间的过渡时期为固结纪,而将盖层的广泛发育作为中元古代的开始。在我国,由于"吕梁运动"是华北克拉通结晶基底最终形成的标志性构造-热事件,此后发育以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为代表的地台型沉积盖层,因此我国地质界一直以长城系的底界代表中元古代的开始,并根据"吕梁运动"结束时间,将古/中元古代的时间界线置于18亿年。2012年国际地层委员会提出了一份全新的全球前寒武纪地质年代表划分建议方案,其中2060~1780Ma阶段被称为古元古代哥伦比亚纪,主要以Columbia超大陆的聚合为特征;而之后17. 8~8. 5亿年的近10亿年间,则被定义为罗迪尼亚纪,代表了从Columbia超大陆裂解到Rodinia超大陆聚合的漫长阶段。即这一新建议方案的古/中元古代界线为17. 8亿年,与我国学者长期以来所坚持的古/中元古代分界是基本一致的。在华北克拉通,"吕梁运动"的结束时间在~18亿年,此后整体处于多期裂解的陆内伸展环境,长城系-蓟县系基本上属于连续的陆表海沉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燕山地区长城系的底界年龄约为17亿年,长城系与蓟县系的分界则为16亿年。如果一味按照现行国际地层划分方案,其古/中元古代的界线(16亿年)将对应于长城系-蓟县系的分界,华北克拉通这套盖层型沉积将被人为分割为两部分,这显然是很不合理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华北克拉通中部吕梁地区发育的小两岭组火山岩和在其南部地区发育的、也是世界范围内同时期最大规模的火山活动——熊耳群火山-沉积岩系,是华北克拉通结晶基底之上最早发育的盖层沉积,其起始形成时间约为18亿年。这与新建议的古/中元古代分界非常接近。从全球地质演化来看,从18到16亿年,造山作用结束,Columbia超大陆开始裂解,岩浆作用方式和岩浆岩组合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发生明显改变,如斜长岩、环斑花岗岩在世界主要克拉通均有发育。与此同时,稳定沉积盖层开始广泛发育,条带状铁建造(BIF)消失,代之以鲕状或粒状矿物集合体组成的浅海富铁沉积,另外海相硫化物沉积、有核原生生物等也首次出现。所有这些都标志着,在此前后,地球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均发生了重大转折,生物圈也进入新的演化阶段,标志着地球进入"中年期"演化阶段。虽然地球演化发生重要转折的根本原因和细节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但这一转变的起点或最重要的时间点,无疑就在18亿年前后,因此,本文认为,应将其作为全球古/中元古代的时间界线。  相似文献   

16.
我们回顾了奥斯陆(OSLO)地区最近的古地磁成果(有发表过的和未发表过的),包括沉积岩、菱长斑岩熔岩,互层玄武岩沉积层以及脉岩等资料。这些成果认为在裂谷带的南部和西部地区已经有前基阿玛(Kiaman)时代(即前石碳纪,距今300百万年)的大量岩浆作用。在前中生代时期主要的火成活动区看来是向北扩展了。因而,在晚石碳纪和或早二迭纪,火山活动似乎席卷整个 OSLO 地区.而在裂谷的北端(靠近布鲁蒙特(Erumurddal))熔岩流的喷出,发生在晚二迭纪.观察到构造变形晚于火山作用.很可能属于中生代时期。有晚于古生代时期.很可能在侏罗纪.看来至少有两次岩脉侵入脉动使奥斯陆(OSLO)区域受到了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自流盆地形成的大地构造条件自流盆地的形成主要决定于大地构造条件。根据我国地质演变历史,在前震且纪吕梁运动以后,已基本硬化形成地台。但中国西部和东部的发展历史不同,西部属活动性比较大的地槽型强烈褶皱地区,东部则属活动性较小的、以前震且纪结晶片岩和轻变质岩系作基底并以古生代浅海相沉积和中生代陆相沉积作盖层的地台型断裂褶皱地区。  相似文献   

18.
在现有中文矿物名称中,除我国古代文献中遗留下来的少数矿物名称和解放以来我国新发现的近百个矿物名称是我国学者命名的以外,其余大多都是从外文矿物名称翻译过来的。由于种种原因,矿物的中文译名至今仍相当混乱。一个外文名称往往译成三、四个中文译名,如Scheelite就有钙重石、钙钨矿、钨酸钙矿、白钨矿四个译名,有的矿物甚至有七、八个中文译名,如Hinsdalife,(Pb,Sr)Al_3(PO_4)(SO_4)(OH)_6,就有磷铅铝锶钒、磷铅锶铝  相似文献   

19.
二迭纪     
二迭纪(Permian)的名字来自俄罗斯北部贝尔姆省的名称,因为那里的二迭纪地层特别发育.其两分的由来是因为德国这个纪的地层明显地分为上下两部分而得名.世界二迭系(1841年莫迪逊确立了二迭系.1900年巴黎国际地质会议尚未承认二迭系,现在一般都承认了)标准剖面最初建立在西乌拉尔贝尔姆〔狭义的萨克马尔组(Sakmarian)〕,后在美国得克萨斯又建立一条剖面.这两条标准剖面的上部均为含盐建造,化石稀少,远没有我国二迭系剖面完整、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三角洲(江南)地区新近纪地层划分及时代讨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对长江三角洲 (江南 )地区多年来积累的古地磁、孢子花粉、微体生物化石、同位素测年等资料的重新研究 ,并结合岩性特征、地层层序进行区域地层对比 ,发现区内新近纪地层较齐全 ,自下而上将新近系层序厘定为中新统洞玄观组 (N1 d) /白龙港组 (N1 b)、六合组 (N1 l) ,上新统新建干窑镇组 (N2 g) ,并将第四纪 /新近系界线划在磁性地层极性柱的 M/ G之间 (距今大约 2 .6 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