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鞍山近 50a夏季降水资料 ,分析了鞍山夏季旱涝等级与暴雨次数的关系 ,指出暴雨是影响夏季旱涝的主要因素 ,并利用AR MA(p ,q)模型对1991~2002年鞍山暴雨次数进行试报检验。  相似文献   

2.
北京夏季不同等级降水过程与旱涝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陆晨  李青春 《气象》1998,24(3):38-41
利用北京地区近百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对北京夏季(6 ̄8月)不同等级降水过程的时间演变及其与夏季旱涝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北京夏季的旱涝与暴雨过程的关系最为密切,也就是说北京夏季暴雨过程的多少直接反映出夏季反映出夏季旱涝情况;并分析了偏旱和偏涝年代不同降水过程出现的频次。指出,年代偏旱或偏涝与降水过程次数的多少关系不大,而与降水强度即暴雨过程的多少和暴雨的强度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旱涝的短期气候预测必须与  相似文献   

3.
由六枝1957~2001年45年逐日降水资料,计算出六枝夏季(6~8月)暴雨日数、相当暴雨日数与旱涝级别和夏季总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季暴雨量决定降水量,且旱涝预测主要是暴雨预测。  相似文献   

4.
梁平  伦绪勇 《贵州气象》2001,25(5):10-11
通过对夏季风强度与黔东南汛期相当暴雨日数,夏季旱涝关系的研究,主明夏季风强度的变化与黔东南汛期相当暴雨日数及旱涝级别有很好的相关性。提出:利用夏季风强度变化的规律性,预测黔东南汛期的旱涝趋势,是短期气候预测的一个很好的依据,对短期预报中暴雨的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利用大连近50a逐日降水资料,对大连夏季不同等级降水过程时间演变及其与夏季旱涝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大连夏季旱涝与暴雨过程关系密切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近45年山东夏季降水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迟竹萍 《高原气象》2009,28(1):220-226
利用1961-2005年山东省26个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对山东夏季(6~8月)降水总量、雨日和暴雨日数进行时空分析,研究夏季降水气候变化成因,并划分了夏季降水旱涝年.结果表明,山东夏季降水大部分地区为减少趋势,暴雨日降雨强度的变化与夏季降水量的减少关系更为密切;夏季降水量、暴雨日降雨强度和旱涝年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最后用500 hPa位势高度和环流特征量分析了夏季旱涝异常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及气候变化原因.  相似文献   

7.
利用1979~1995年的NOAA/NCAR高空再分析格点资料, 及同期北京夏季相当暴雨日数, 冬季和春季太平洋海面温度资料、进行北京夏季旱涝对比和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北京夏季旱涝的平均大气环流形势有明显差异, 且夏季涝年的平均大气环流距平场和夏季相当暴雨日数与大气环流的相关场都具有暴雨过程平均环流的主要特征; 北京夏季相当暴雨日数和大气环流场都与赤道西太平洋 (暖池) 的春季SST存在显著的遥相关, 春季暖池SST的异常变化是北京夏季旱涝预测的一个强信号。  相似文献   

8.
利用Z指数旱涝指标,分析了河南省各地夏季10年时间尺度的旱涝演变,进行了夏季旱涝趋势拟合,并利用功率谱分析了河南省各地夏季旱涝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9.
北京相当暴雨日数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北京99年6~8月的逐日降水资料和274年6~8月总降水量资料, 分析了相当暴雨日数与总降水量及旱涝等级的相关性,给出相当暴雨日数与总降 水量的定量关系式,建立了北京274年汛期相当暴雨日数资料序列。分析表明: 相当暴雨日数概念的引入,可以把汛期总降水量中暴雨过程降水与非暴雨过程降 水分开,证实汛期旱涝变化只取决于暴雨过程的总次数和强度;相当暴雨日数是 一个气候统计量,有与总降水量一致的周期变化,但其年际变率和3.5年周期比 总降水量更显著,其概率分布满足泊松分布;与旱涝等级比较,相当暴雨日数与 总降水量的相关性更好,且有利于研究形成汛期旱涝灾害的暴雨过程特征。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气候变暖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8  
周秀杰  张桂华  郑红  潘华盛 《气象》2004,30(11):47-50
黑龙江省1980年以来气候变暖已成为事实,气候变暖导致天气气候极端事件的发生,主要表现在:①大雨暴雨次数增加;②30℃以上极端最高气温平均日数下降;③-30℃以下极端最低气温平均日数明显减少;④初霜日平均后延2~5天;⑤终霜日,北部中部提前3~5天而南部延长;⑥夏季低温次数明显减少,北部减少多于南部;⑦大旱年次数增多,大涝次数北少南多,西南部地区为旱涝敏感区。  相似文献   

11.
利用海南岛18个气象站1965年~2004年共40a≥50mm的暴雨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年际变化较大,整体呈增多趋势。而暴雨的季节变化则因为海南天气系统的影响,形成旱涝分明的干湿两季,其中11月至次年3月为海南的旱季,暴雨次数不到全年的2.5%,而6~10月的多暴雨期,暴雨次数达到全年的77.3%。暴雨的地域变化则因为海南岛地形的影响,东部和中部的暴雨较多,西部、北部的暴雨较少。  相似文献   

12.
乔全明  罗坚 《气象科学》1995,15(2):55-64
本文用1971-1991年中央气象台历史天气图资料,统计研究了东部大陆夏季区域性暴雨发生次数,结果得出;中国东部大陆夏季有两个季风暴雨带,其发生次数有30-60天和8-11天两种显著振荡周期,但对各分区来说,只存在8-11天一个显著周期,长江中,下游与华南相似,有两个季风暴雨期,江南是一个暴雨的间断区。  相似文献   

13.
王莘芳  汪克付 《气象》1996,22(12):40-42
利用日平均气温资料,将秋冬季节转换的过程划分为4种基本类型,讨论了不同类型与次年夏季旱涝的关系,同时应用该关系制作夏季旱涝的长期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14.
王莘芳  汪克付 《气象》1996,22(12):40-42
利用日平均气温资料,将秋冬季节转换的过程划分为4种基本类型,讨论了不同类型与次年夏季(5—9月)旱涝的关系,同时应用该关系制作夏季旱涝的长期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15.
西藏地区旱涝等级划分及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利用西藏22个站点1969-1998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d指数旱涝等级方法。按夏季(5-9月),初夏(5-6月),盛夏(7-8月)时段进行了旱涝等级划分。采用EOF分析方法对全区22个站点旱涝等级展开分解,得出西藏地区的旱涝时空分布特征,主要类型和周期,而且对西藏地区夏季(5-9月)的旱涝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16.
陈静 《贵州气象》2001,25(3):3-4
根据贵阳1921-2000年逐日降水资料,计算了汛期(6-8月)暴雨日数,相当暴雨日数与旱涝级别和汛期总降雨量的关系,得出:汛期暴雨量决定降水量,且旱涝预测主要是暴雨预测。  相似文献   

17.
陈菊英 《气象》1975,1(12):4-5
华北平原夏季的旱涝,对农业、工业和国防建设,都有很大关系。我们用“冬暖来年涝”、“冬寒来年旱”、“春寒夏涝”等天气谚语,做华北平原夏季旱涝和暴雨集中强度的长期趋势预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夏季旱涝与冬春冷暖的标准 我们以北京、天津、保定、石家庄、邢台、沧县、德州等7站6—8月的平均雨量,代表华北平原夏季的雨量。以各年夏季总雨量及最大旬雨量相对常年(1951—1972年)的距平百分率之和,作为早涝指数,即  相似文献   

18.
郑州市暴雨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统计分析了郑州市7站自建站始至2005年的全部暴雨天气过程,结果显示:暴雨天气发生在夏半年(4~10月);站暴雨年平均1.3~2.8次,区域性暴雨年平均1.5次;郑州地区暴雨出现次数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其中登封是郑州市出现暴雨次数最多的测站;暴雨次数的年际变化呈明显波动形势;造成郑州市夏季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有低槽型、切变线型、副高西伸型、台风或台风倒槽型等。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62—2010年珠海市降雨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应用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对珠海市暴雨天气气候特征及其影响系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珠海市白天发生暴雨的次数比夜间多,但夜间暴雨的雨量比白天大;大部分暴雨都出现在汛期,汛期暴雨具有次数多、雨量大的特点;暴雨占全年总降雨的比率越来越大,近阶段容易出现旱涝急转的气象灾害。普查分析得出,影响珠海市暴雨的天气形势可分为热带气旋型、锋面低槽型、低空急流型、高空槽和切变线型、辐合带北抬型、副高边缘和东风波型等。  相似文献   

20.
金瑜  尹学绵 《黑龙江气象》1994,(3):45-46,20
单站大──暴雨预报专家系统金瑜,尹学绵,景学义1前言哈尔滨市区单站暴雨,特别是伴有雷阵雨强度大的暴雨,是哈尔滨市区夏季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它具有北方暴雨次数少、强度大、时间集中的特点。为了减少单站暴雨预报的盲目性,提高预报确率,我们把单站暴雨预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