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西藏丁青弧前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刘文斌  钱青等 《岩石学报》2002,18(3):392-400
丁青蛇绿岩位于班化湖-丁青-怒江蛇绿岩带的东段,其地幔岩出露规模是该带中最大的。本文报道的丁青蛇绿岩主要由地幔橄榄岩、堆晶岩、辉长岩和斜长花岗岩组成。蛇绿岩剖面上覆硅岩中的放射虫化石是早株罗世和晚三叠世诺利克期的,中侏罗统砂岩和砾岩不整合覆盖在蛇绿岩之上,由此确定丁青蛇绿岩是晚三叠-早侏罗世的,在中株罗世之前侵位,丁青蛇绿岩属于玻安岩系,玻安岩的特点是富Si、Mg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贫高场强元素(Ti、P、Zr、Y、Yb和Nb)。丁青蛇绿岩的堆晶岩、辉长岩和辉绿岩均具“U”型REE分布,暗示丁青玻安岩是由于亏损的地幔源岩和来自消减带的水和流体两组分的混合形成的。丁青玻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类似西太平洋第三纪玻安岩,而明显不同于MORB的地球化学性质, 表明丁青玻安岩应当形成于洋内岛弧的弧前环境,属于弧前蛇绿岩。  相似文献   

2.
西藏改则县多龙矿集区发现岩墙岭蛇绿岩残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缘多龙矿集区是青藏高原新近发现的具有超大型远景的、典型的富金斑岩型铜矿集区,其成岩成矿地质背景是解决班公湖-怒江洋构造演化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年来的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发现,多龙矿集区南侧出露岩墙岭蛇绿岩残片,应该是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岩墙岭蛇绿岩主要由席状岩墙群、枕状玄武岩和硅质岩组成,整体呈棱形或透镜体状断续分布于侏罗系复理石沉积内,构成典型的网结状构造。糜棱岩普遍发育在岩墙岭蛇绿岩和围岩的接触部位。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初步认为多龙矿集区早白垩世成岩成矿作用应该形成于增生楔之上伸展拉张的构造环境。岩墙岭蛇绿岩的发现和确定进一步约束了多龙矿集区成岩成矿地质背景,同时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延伸及其构造演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3.
阿尼玛卿山早古生代和早石炭-早二叠世蛇绿岩的发现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边千韬  李涤徽 《地质科学》1999,34(4):523-524
阿尼玛卿蛇绿混杂岩带位于东昆仑东段南缘,处于秦祁昆缝合系和古特提斯缝合系(Bian,1996)的交接部位。蛇绿岩带呈NWW向延展,长约400km,宽10—50km;由一系列构造岩片构成。在其西段的布青山-牧羊山蛇绿混杂岩带见有晚二叠-三叠纪砂板岩角度不整合在此蛇绿混杂岩之上,不整合面之上有底砾岩。有加里东末期岛弧型花岗-英云闪长岩侵入此蛇绿混杂岩中。前人认为该蛇绿岩的时代属晚二叠-中三叠世(姜春发等,1992;许志琴等,1996;王国灿等,1998)。最近,作者于此蛇绿岩带中发现了早古生代和早石炭-早二叠世蛇绿岩,证明阿尼玛卿蛇绿岩带是一条包含有早古生代、早石炭-早二叠世和晚二叠-中三叠世三个时代蛇绿岩的复合蛇绿混杂岩带。  相似文献   

4.
西藏班公湖蛇绿岩组合层序、地球化学及其成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班公湖蛇绿岩带位于班公湖-怒江结合带西段,蛇绿岩均遭受了强烈挤压构造变形而形成蛇绿混杂岩带.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蛇绿混杂岩片按正常蛇绿岩层序重新组合排列,恢复后的蛇绿岩层序综合剖面可与典型洋壳剖面对比,自下而上层序为:①变质橄榄岩,主要为强蛇纹石化斜辉橄榄岩和纯橄岩;②堆积岩,由层状辉长岩和层状橄榄岩组成;③辉长辉绿岩岩墙群;④镁铁质熔岩,可分为块状熔岩和枕状熔岩;⑤深海-半深海沉积,岩性为放射虫硅质岩、浊积岩、灰岩等.地质构造和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综合分析表明,该区蛇绿岩主要形成于中特提斯洋中脊、洋岛环境,中特提斯洋可能为比较成熟的大洋盆地,而不是发育不完全的陆间小洋盆或边缘海盆地.  相似文献   

5.
伦坡拉盆地位于藏北高原南部,海拔4000多米,是藏北新生代地层甚为发育的地区,第三系沉积厚达三千米以上,自下而上划分为:迪欧组、牛堡组、丁青组和伦坡拉组。自1967年以来,我们先后分析了采自伦坡拉盆地的伦坡拉构造两个剖面,丁青构造两个剖面,牛堡构造两个剖面,阿利开拍构造一个剖面,猪头山一个剖面,伦坡拉西拗陷一个剖面以及四口钻井的岩心样品近300块。  相似文献   

6.
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蛇绿岩套出露状态可分为3种类型,如在岗仁波齐和白朗地区完整出露大套基性 超基性岩体,层状堆晶岩,辉绿岩质岩席、岩墙,以及层状深海沉积建造。而在仁布地区的蛇绿岩露头规模迅速收敛,仅剩少量地幔岩体表现为串珠状排列的小岩株向东延伸并逐渐尖灭。在拉萨地区蛇绿岩套则完全缺失,相应位置出露一套同时代中 酸性火山岩建造。为探讨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的大地构造性质,笔者选择蛇绿岩套出露巨厚、迅速收敛和完全缺失3种不同的构造位置开展构造-沉积剖面研究。初步结果显示:白朗大规模蛇绿岩套核心区保留基底构造窗,且局部可直接观察到深海沉积建造与上下围岩复理石的沉积整合接触关系。仁布地区的镁铁 超镁铁岩体具有保留完好的原生侵位构造形迹,岩体与围岩常呈侵位时的牵引平行或者低角度斜交接触关系,地幔岩与围岩接触带保留典型烘烤边等热接触变质带(晕)等。两剖面的岩石均处于区域性脆性 韧脆性变形和低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缺乏统一的区域性构造极性,因而整体属于原地系统,并非经历板块俯冲-碰撞-反逆冲的外来残余洋壳岩片。拉萨地区在蛇绿岩带向东延线位置出露侏罗-白垩系中 酸性火山建造,大剖面南北两侧的中 新生代沉积建造的岩性组合,构造样式和沉积环境演变过程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和时间上的宏观对应性,应当记录了同一个盆地的完整演化旋回。上述构造-沉积地质特征说明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套并不代表中生代近万公里宽阔洋壳的残余构造岩片,新特提斯洋实际上属于一条中生代不均一洋壳化的弧后裂陷盆地。  相似文献   

7.
在西藏冈底斯山以北、唐古拉山以南地区,分布着侏罗纪到白垩纪的基性和中性火山岩。它们与本区的超基性岩空间上接近,或者呈断层接触。对这些岩石组合的成因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是大陆碰撞缝合带的蛇绿岩(常承法与郑锡澜,1974),有人认为是岛弧与边缘海的产物。近来,张旗(1983)在丁青发现了比较连续的蛇绿岩组合。要正确地对这些岩石的构造环境进行解释,必须进行详细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本文对采自拉弄沟、罗布中(图1)两地的玄武岩和采自切里湖的安山岩的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做了初步研究,这里将初步结果及讨论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8.
一九九○年我队在开展1∶20万浪卡子、泽当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对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东段泽当蛇绿岩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发现了易剥钙榴岩、球粒玄武岩、枕状玄武岩、岩墙群堆积杂岩、放射虫硅质岩等一系列岩种,建立了蛇绿岩系的层序,与日喀则蛇绿岩系可进行对比。首次在硅质岩中发现了大量放射虫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  相似文献   

9.
三江地区超镁铁岩的特征及其产出的构造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山带超镁铁岩的研究对于了解造山带的演化历史是很有意义的。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具有独特的演化过程,所产出的超镁铁岩种类之复杂,是世界各造山带中不多见的。根据我们近几年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下述几类。 1.蛇绿岩:三江地区的蛇绿岩有新特提斯和古特提斯两个时期。新特提斯以丁青为代表,是班公湖—东巧蛇绿岩的东延部分,具玻安岩特征,与MORB比较,丁青辉绿岩以富Si、Mg、Cr、Ni、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贫Ti、zr、Y、HREE等高场强元素(HFSE)为特征。该蛇绿炭剖面类似伊豆—马里亚纳第三纪弧前蛇绿岩(Ishii et al.1989),与特罗多斯、平多斯等相似,属于东地中海型蛇绿岩(张旗,1990)。  相似文献   

10.
阿尔金山米兰红柳沟的席状岩墙群:海底扩张的重要证据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21  
米兰红柳沟一带的蛇绿岩位于青藏高原的北部边缘,属于北阿尔金蛇绿岩带的西段,由变质橄榄岩、辉长岩、辉绿岩和基性熔岩组成。野外调查发现约50m厚的均由岩墙组成的岩墙群,其产状近直立,单个岩墙厚约30~40cm。岩墙和与其相伴的熔岩成分相同,属拉斑玄武岩系列,可与典型的洋底玄武岩对比。成分特点:SiO2含量为45wt%~49wt%,TiO2为~1wt%,K2O小于0.3wt%,P2O5为0.1wt%);LREE轻微富集到平坦型,(La/Sm)N0.86~1.74;Cr、Ni、Co和V等过渡金属元素含量高。岩墙群的发现为古海底扩张形成洋壳提供了关键性证据,并可进一步研究洋壳的形成过程和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1.
阿索蛇绿岩位于尼玛县阿索乡西南,大地构造上归属于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岩带中段。蛇绿岩以岩片形式混杂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复理石中,岩石组合较齐全,由下至上为蛇纹岩、辉石岩、堆晶辉长岩、席状岩墙及火山熔岩,同时存在蛇绿岩上覆沉积岩系。辉长岩获得LA-ICP-MS锆石U-Pb谐和年龄为117.5±0.5Ma,时代为早白垩世。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岩带中的蛇绿岩形成于晚三叠世—早白垩世,主要分布在219~178Ma、165~149Ma和117~114Ma三个年龄段,代表了大洋演化的扩张、俯冲、弧后拉张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吴彦旺  李才  解超明  王明  胡培远 《地质通报》2010,29(12):1773-1780
果干加年山二叠纪蛇绿岩是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近期的新发现。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查明了果干加年山地区二叠纪蛇绿岩出露规模较大,主要由堆晶辉长岩、基性岩墙群、玄武岩等组成。蛇绿岩辉长岩墙获得SIMS锆石年龄272.9Ma±1.8Ma,时代为早二叠世。果干加年山二叠纪蛇绿岩记录了二叠纪早期冈瓦纳大陆北缘发生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构造事件,为探讨和建立古特提斯洋构造演化的时空模型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3.
关于冀东太古宙蛇绿岩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旗  倪志耀  翟明国 《地学前缘》2003,10(4):429-437
最近美国学者Kusky博士和北京大学李江海教授在各种国际会议和Science等报章杂志上,报道他们在冀东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25亿年的东湾子蛇绿岩以及遵化和辽西地区的蛇绿混杂岩和豆荚状铬铁矿。冀东是否存在蛇绿岩存在争论。我们的研究表明,所谓的太古宙东湾子蛇绿岩尚难成立。原因是他们所报道的蛇绿岩的所有组成岩石均多多少少存在问题:(1)东湾子蛇绿岩是否存在地幔橄榄岩还不能确定,Kusky和李江海等所说的地幔橄榄岩或方辉橄榄构造岩(harzburgite tectonite),经研究主要由富铁质的辉石岩和角闪石岩组成,且与辉长岩单元之间未直接接触,因此,上述超基性岩是否是太古宙的也不能肯定。(2)辉长岩的矿物组合中有少量原生黑云母出现,是蛇绿岩组合中罕见的。(3)席状岩墙群不成立,既无对称的冷凝边,也无不对称的冷凝边;所谓的岩墙群主要由辉石岩和角闪石岩组成,并非基性岩浆:辉石岩和角闪石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暗示其可能来自板块内部构造环境,也非蛇绿岩的特点。(4)与超基性岩伴生的铬铁矿富Fe和Cr,类似于产于古老地块的、与富铁质超基性岩有关的铬铁矿的特征,而非蛇绿岩的豆荚状铬铁矿。(5)缺少能够支持东湾子为蛇绿岩的详细和系统的地球化学资料。因此,根据目前的认识,冀东太古宙是否存在蛇绿岩仍然是一个不确?  相似文献   

14.
The Mersin ophiolite, which is a relic of the late Cretaceous Neotethyan ocean domain in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 is situated on the southern flank of the central Tauride belt. The ophiolite body is cross-cut at all structural levels by numerous mafic dyke intrusions. The dykes do not intrude the underlying melange of platform carbonates. Therefore, dyke emplacement post-dates the formation of the opholite and metamorphic sole but pre-dates the final obduction onto the Tauride platform. The post-metamorphic dyke swarms suggest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sland Arc Tholeiites (IAT). 40Ar/39Ar geochronology of the post-metamorphic microgabbroic-diabasic dykes cutting both mantle tectonites and metamorphic sole revealed ages ranging from 89.6 ± 0.7–63.8 ± 0.9 Myr old,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widespread magmatic activity during the Late Cretaceous-early Palaeocene in the Neotethyan ocean.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island arc development in the Neotethyan ocean in southern Turkey was as early as Late Cretaceous.  相似文献   

15.
日喀则蛇绿岩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张旗 《岩石学报》2015,31(1):37-46
日喀则蛇绿岩是中国最著名的蛇绿岩,但是,许多问题存在争论,许多现象没有搞清楚。文中讨论了日喀则蛇绿岩中一些重要的现象以及对目前发现的许多矛盾如何考虑的问题。例如,(1)日喀则蛇绿岩中是否存在席状岩墙群?是否存在席状岩床群?本文认为,席状岩墙群应当是存在的,因为有不对称冷凝边出现。而席状岩床群可能是有问题的,岩床作为侵入体可以出现在许多地方,但是,蛇绿岩中不可能出现席状岩床群,尤其还把它作为蛇绿岩岩石组合的一个单元。笔者认为,所谓的席状岩床群可能是席状岩流群,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是玄武岩单元下部的成员。(2)日喀则蛇绿岩是否统统是蛇绿岩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雅鲁藏布江东西两段出现的岩石组合及其产出背景与日喀则地区的蛇绿岩明显不同,其中有些可能未必是蛇绿岩。(3)自1972年彭罗斯会议以来,蛇绿岩研究发展到现在,可能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文中回顾了蛇绿岩的定义及其构造意义,指出1972年彭罗斯会议关于蛇绿岩的定义仍然是适用的。蛇绿岩可以概括为洋壳+地幔,这个洋壳来自板块扩张脊,是年轻的;这个地幔是大洋岩石圈地幔,也可能保留有古老岩石圈地幔的印记。蛇绿岩产于板块扩张脊,这是蛇绿岩构造含义的唯一解,蛇绿岩不存在多解性。(4)日喀则蛇绿岩的许多基本观点主要是法国学者提出来的,如关于岩床群的见解,慢速扩张的见解等。但是,上述见解是否都是对的是需要思考的。日喀则蛇绿岩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应当很好利用这个条件,努力把我们的研究做好,为全球蛇绿岩研究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6.
藏北羌塘中部桃形湖早古生代蛇绿岩的岩石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桃形湖早古生代蛇绿岩是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近期的重要发现。通过对桃形湖蛇绿岩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的研究发现,桃形湖早古生代蛇绿岩各单元出露齐全,由下到上分别为变质橄榄岩、超基性堆晶杂岩、堆晶辉长岩、基性岩墙群和枕状玄武岩,在堆晶岩中有不同规模的斜长花岗岩(层)脉体。桃形湖堆晶辉长岩的时代为中奥陶世,并具有大洋中脊型的地球化学特点。桃形湖早古生代蛇绿岩的发现说明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中存在完整的蛇绿岩组合,同时也是古特提斯洋早期裂解的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17.
西藏白朗地区蛇绿岩火山岩中单斜辉石的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应用岩石的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特征区分不同构造位置的现代火山岩,已被人们所注意。同时,根据这种观测资料所确定的一般特征,亦已广泛地应用于古火山岩,并获得了一些古地质环境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Several mafic dyke swarms of similar composition and age (tholeiite- ca.1.0 Ga) occur on both sides of the Atlantic Ocean in eastern South America and western Africa. When assembled to their pre-drift position in the Mesozoic, the Brazilian coastal dyke province of Bahia, and the African dykes in Cameroun (Ebolowa suite) and Congo (Comba and Sembe-Ouesso provinces) define a giant radiating pattern (1200 km × 800 km) similar to other dyke swarms elsewhere associated with large-scale continental rifting. Magma flow indicators of the Brazilian dykes and branching propagation styles of their African counterparts indicate that the dyke conduits were fed with magmas diverging from a source beneath the long axis of the Meso-Neoproterozoic West-Congolian Basin in Africa. There, MORB-like metabasalts have been described in the La Bikossi Group of the Mayombian Supergroup. Whether the rifting event and intrusion of dyke swarms were triggered or not by a mantle plume beneath part of the Rodinia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e remain to be confirmed.  相似文献   

19.
华北克拉通1.75Ga基性岩墙群特征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性岩墙群是地壳伸展背景下,来自地幔的基性岩浆侵入体。华北克拉通同世界上其它克拉通一样,广泛发育前寒武纪基性岩墙群。它们在不同时代均有产生,其中1.75Ga前后的规模最大,分布范围最广,几乎遍布整个克拉通,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揭示华北克拉通该期构造演化过程。华北克拉通1.75Ga前后的岩墙几何形态多变,直立或近直立,走向主要为NNW向和近EW向。岩石以拉斑玄武质岩类占绝对优势(>80%),主要造岩矿物为单斜辉石和斜长石。根据岩墙走向、岩浆分异程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可将其分五组:低分异LT组、低分异HT组、高分异NW组、高分异EW组,以及具明显差异的高铁系列。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研究显示,岩浆源区主要与富集Ⅰ型地幔(EMⅠ)、弱亏损的常规地幔(DM-PREMA)以及陆下岩石圈地幔有关。目前对华北克拉通1.75Ga基性岩墙群产出的构造环境在认识上有分歧,其中地幔柱观点和碰撞后伸展观点最为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20.
华北北部中生代岩墙群   总被引:27,自引:19,他引:27  
邵济安  张履桥 《岩石学报》2002,18(3):312-318
岩墙群是深源岩浆浅侵位的产物,它可提供有关壳-幔演化的重要信息。通过华北北部大同早中生代碳酸岩-煌斑岩岩墙群、赤峰早中生代闪长玢岩岩墙群、林西中生代辉绿岩岩墙群、京北晚中生代双峰式岩墙群的对比研究,揭示了华北中生代存在的两次底侵作用及其相关的伸展作用。华北早、晚中生代岩墙群与晋北地区元古代岩墙群的初步对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华北壳幔的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