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松辽盆地南部测井相的建立与测井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卫国  姜山 《铀矿地质》2006,22(6):356-360,349
笔者在前人提出“测井相”概念的基础上,针对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和实用原则,将此概念扩展为“岩性-测井相”和“沉积-测井相”两层含义。通过对岩性测井响应参数和测井曲线特征的详细分析,建立研究区砂岩型铀矿找矿目的层的岩性-测井相和沉积-测井相以及进行测井相分析,同时利用测井曲线特征和测井响应参数值构建的地层岩性模拟剖面进行剖面沉积环境及其演变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陆相盆地主要沉积微相的测井特征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通过研究自然电位和视电阻率曲线的响应特征,将我国陆相盆地的3个陆相组:冲积相组、过渡相组、湖泊相组,进一步划分出27个沉积微相。并论述了它们的测井曲线特征,建立了测井沉积微相模式。它们具有在自然电位曲线和视电阻率曲线上的可识别特征。测井沉积微相模式为陆相盆地沉积学和定量测井沉积学的深入研究可提供一个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3.
应用测井资料定量识别沉积微相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文政  雍世和 《沉积学报》1996,14(1):40-46
本文利用多种测井曲线及其计算的地质参数曲线提取反映沉积微相的特征参数。应用主成分分析与模糊K均值聚类方法建立了埕岛油田馆上段地层的测井-沉积微相数值模型,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对埕岛油田几口井测井资料的实际处理结果表明,应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识别的沉积微相与地质划分的结果吻合较好。文中,给出了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4.
由测井相解释与岩芯观察,结合前人分析资料得知,王26井枣V油层组主要沉积冲积扇相扇中亚相.测井相解释的多解性与岩芯资料的不完整局限了精细分析沉积微相特征.借助小波理论、结合测井曲线、岩芯观察,共同分析王26井枣V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特征.提取了自然电位、自然伽马、电阻率3种测井曲线,经过Daubechies小波分解后重构的...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16,(1)
劳山地区勘探程度较低,对长6沉积体系、沉积相和储层的展布、油气富集规律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岩心、测井曲线等资料,对研究区内岩性特征、测井曲线形态及沉积微相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劳山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主要由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湖泊沉积体系构成。进一步分为2种亚相和4种微相。  相似文献   

6.
王任一  梅廉夫 《沉积学报》2008,26(6):947-956
首次提出了利用测井曲线不同形态识别沉积微相方法(算法)必须要满足三个前提条件,即平移和尺度缩放的不变性以及旋转可变性的认识,并提出了一种满足这三个前提条件的利用测井曲线形态识别沉积微相的新方法。主要通过求取不同测井曲线形态的边界方向概率密度后,再对其进行小波变换,可用少数几个对其方向概率密度可以近视重构的低频小波描述子进行沉积微相识别,同时建立了不同沉积微相小波描述子识别模式。对反映不同沉积微相的测井曲线形态方向概率密度函数进行小波分析,使沉积微相信息从高维特征空间被映射到由少数几个低频小波描述子组成低维特征向量空间,使不同沉积微相间差异信息得到放大突出。该方法不仅使利用测井曲线形态对沉积微相识别的这一较复杂问题,简化为对少数几个低频小波描述子进行判断的简单问题,而且还可利用这些小波描述子对其进行一定程度上沉积学分析。  相似文献   

7.
黄维婷  钱赓  臧文亚 《江苏地质》2011,35(4):379-385
由测井相解释与岩芯观察,结合前人分析资料得知,王26井枣Ⅴ油层组主要沉积冲积扇相扇中亚相。测井相解释的多解性与岩芯资料的不完整局限了精细分析沉积微相特征。借助小波理论、结合测井曲线、岩芯观察,共同分析王26井枣Ⅴ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特征。提取了自然电位、自然伽马、电阻率3种测井曲线,经过Daubechies小波分解后重构的第三层细节信号d3,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理论指导,着重对该层段的沉积旋回特征进行分析,借此解释其沉积微相及组合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小波分析、测井相、岩芯资料的结合不仅能识别沉积微相类别——辫状河道及河道内部心滩与河道间沼泽,而且能在纵向上精确地反映其沉积微相组合特征——辫状河道的正旋回特征、河道心滩的反旋回特征、辫状河道连续叠加特征。  相似文献   

8.
根据密井网测井、录井以及其它分析化验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松辽盆地杏树岗油田杏三区东部白垩系姚家组一段葡萄花Ⅰ组油层1-3小层(葡Ⅰ1-3小层)沉积微相类型、特征、组合模式和不同地质时期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及其演化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葡Ⅰ1-3小层为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主要发育三角洲分流平原和三角洲内前缘2种沉积亚相,含11种沉积微相,具有不同的沉积特征和测井相模式;利用自然电位曲线幅变值和砂体厚度,有效识别天然堤、水上决口沉积、溢岸薄层砂3种有成因联系、测井曲线形态类似的沉积微相;进一步根据各沉积微相的测井曲线形态组合、沉积成因及沉积作用的不同,总结出7种沉积微相组合模式。葡Ⅰ1-3小层沉积演化经历了早期湖退、中期稳定、晚期湖侵3个阶段,不同时期的沉积特征、沉积微相展布各异,总体表现出湖盆发育规模由大变小,再变大,骨架砂体厚度和理想钻遇率逐渐减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根据以往钻孔及其测井资料,对鸳鸯湖矿区早-中侏罗世延安期的沉积环境及沉积类型进行了划分:即垂向正层序湖泊三角洲平原相沉积与反层序的三角洲前缘相、湖湾相沉积。前者表现为浅湖泊三角洲的推进,后者表现为浅湖泊三角洲的废弃。其中三角洲平原相沉积类型包括分流河道天然堤沉积组合,决口扇泛滥平原沉积组合,以及泥炭、沼泽沉积组合;三角洲前缘相沉积类型包括河口坝沉积(近端坝、远端坝)、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水下天然堤、分流间湾沉积。通过对比各种沉积组合在自然伽马、视电阻率等测井曲线形态上的反映特征,指出测井曲线异常形态能够反映本区的沉积旋回,并以此总结出了鸳鸯湖矿区的成煤环境、沉积旋回的划分及聚煤规律。  相似文献   

10.
着重叙述地震沉积微相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①自然电位测井曲线的富氏谱分析,提供了进一步研究自然电位曲线的另一种手段;②由瞬时速度的基本概念出发,利用V进行了较稳定砂层的横向预测研究;③薄互层的层速度是微相研究的基础,提出了计算薄层层速度的方法(WMOCB公式),详细研究了其误差,得出关于误差分布的一系列有益的结论;④利用模式识别技术建立了地震沉积微相判别系统,对实际资料的试算表明该系统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
阿合勒-冲乎尔火山沉积盆地是一个以火山岩并伴有陆源和内源沉积物的堆积场所,即该区泥盆纪地层是以事件作用的产物为其主要成分特点。显然,对其古地理的恢复、相的划分采用传统的相序分析方法是不合适的。作者认为要阐明该区泥盆纪的古地理面貌,必须在区域地层研究基础上,综合分析各种相标志和沉积物的特点,寻求它们的物理成因和地质成因解。在这一过程中,相的动力学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上述学术思想指导下,把本区泥盆纪的相分为成因相和环境相两大类,并对其中的微相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而为把沉积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了火山岩的搬运机制和堆积环境研究中提供了先期研究实例,同时为研究和恢复该区以至整个新疆北部泥盆纪的古地理格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周口坳陷早白垩世沉积相与沉积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口坳陷早白垩世主要发育冲积扇相、河流相、湖泊相、扇三角洲相和三角洲相等类型,其中谭庄-沈丘凹陷沉积相带呈东西向狭长展布,是一个典型的断陷盆地.本文在讨论了湖盆的物源、古地形、古水流、水介质条件及古气候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早白垩世时周口坳陷的沉积格局。  相似文献   

13.
新疆阿舍勒、冲乎尔地区泥盆纪岩相古地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阿舍勒、冲乎尔地区泥盆纪地层以火山岩为主,伴有陆源碎屑岩和内源沉积岩。对其古地理面貌的恢复,只有采用特殊的研究思路才能实现。缘于此,本文采用成因相和环境相的研究思路,对该地区的岩相古地理面貌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和恢复,为如何在火山沉积盆地中进行古地理研究提供了思维方法和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4.
喀喇昆仑地区沉积岩特征及岩相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东安  陈瑞君 《地质科学》1995,30(3):291-301
喀喇昆仑地区从二叠纪开始,广泛沉积不同类型的碎屑岩、泥质岩、硅岩、碳酸盐岩和混积岩。沉积层序发育完整,白垩纪之前基本上属于稳定的连续造海建造系列。经初步研究,除西部二叠系出现半深水陆架边缘-岛弧盆地相、陆架区冷水型冈瓦纳相沉积和东部下三叠统有具复理石或重力流性质的外陆架半深水碎屑岩-硅泥质岩建造沉积外,大部分都是以细屑岩-碳酸盐岩建造为主的地台型浅海陆棚相和浅海平原相沉积,直到保罗纪末才形成早白垩世,以红色粗碎屑岩为主的陆相磨拉石建造,从而结束了长达1.5亿年连续沉积历史。  相似文献   

15.
准噶尔盆地侏罗纪含煤地层沉积有机相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准噶尔盆地侏罗纪煤系是一套良好的生油源岩,其生油潜力取决于沉积有机相。笔者依据有机岩石学研究方法,利用显微组分的多种特性,将侏罗纪沉积期划分成高位沼泽、森林沼泽、流水沼泽和开阔水体4种沉积有机相类型,其中森林沼泽有机相和流水沼泽有机相是主要的生烃有机相,森林沼泽有机相是煤成气的主要源区,流水沼泽有机相则是煤成油的主要源区。  相似文献   

16.
王文祥  张鹏飞 《地质科学》1995,30(3):259-267
通过对湘中牛马司、保和堂、洪山殿、笠山和桥头河等矿区晚二叠世龙潭组含煤建造的研究,建立了南部三角洲沉积相区和北部湖-潮坪沉积相区,详尽的论述了两相区的差异。指明了同沉积构造是控制两个相区的重要因素,同沉积构造与聚煤作用的关系。沉积相区的建立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湘中涟邵煤田龙潭组含煤建造中同沉积构造普遍存在,而且具有控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广西宁明地区第三系沉积相研究及对储集性的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总结前人资料基础上,依据岩性、古生物和地震资料,将宁明等三盆地第三系自下而上划分为:下大阐、上大闸、宁明、弄怀四个组。利用岩性、沉积特征、粒度、地震诸方面资料将本区第三系划分出:洪积扇河流、湖岸、湖泊和沼泽等五个相,并对各种沉积微相特征进行描述。同时研究了本区第三系不同阶段的沉积相展布特征及沉积相对储集性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中上扬子地区五峰组沉积环境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中上扬子地区五峰期海平面变化、沉积特征、生态特征和沉积速率等的分析,认为五峰组页岩段形成于海平面上升时期,属深海沉积。首次提出观音桥段形成于深海环境中,并属深海等深流沉积。并识别出三种等深岩相类型,即砂质等深岩相、泥质等深岩相和生物局等深岩相,它们均呈巨型条带状分布于中上扬子地区。  相似文献   

19.
新疆觉洛塔格地层分区东部石炭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觉洛塔格地层分区广泛发育早石炭世及晚石炭世早期的火山-沉积建造。以雅满苏大断裂为界,分为南部的雅满苏地层小区和北部的苦水地层小区,为两个不同的沉积构造环境:南部为岛弧火山岩沉积相区;北部为弧间盆地沉积相区。雅满苏小区划分出小热泉子组、雅满苏组、白鱼山组和底坎尔组4个岩石地层单位。苦水小区划分出雅北组、梧桐窝子组、干墩组、白鱼山组和苦水组5个岩石地层单位。分别叙述了两个地层小区岩石地层单位的分布、剖面层序及确定地层时代的化石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详细地论述了秦岭铅硐山-手搬崖-银洞梁泥盆系铅锌矿床含矿地层的沉积特征,首次提出含矿地层为低能潮坪-湖相的碳酸盐沉积,并详细划分为潮下湖、低能潮间、生物礁、滩等沉积相,为本区今后矿床成因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