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PHOTOSHOP中调整一张图片,可以用"图像-调整"菜单里的各种调整命令,调整完成后重新打开图片,就只能看到调整后的图像,看不到调整前的图像.而用调整层对图像进行调整就既能看到调整后的图像又能看到调整前的图像,因为调整图层对图像进行的是非破坏性调整操作,调整图层使您可以对图像颜色和色调调整,而不会修改图像中的像素.颜色和色调更改位于调整图层内,该图层象一层透明膜一样,下层图像图层可以透过它显示出来.使用调整层来处理图像,可使调整图像操作具灵活性、重复性和特效性,创造出许多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S波段双线偏振天气雷达,提出了一种基于水平反射率因子Zh、线性退偏比LDR和差分反射率因子Zdr等探测量的图像合成技术,根据它们各自的探测范围将3个变量线性调整至0~255的范围,再在RGB色彩空间内分别赋予图像的三个通道,从而得到全新的伪彩合成图像,对比分析发现,分别采用LDR、Zh、Zdr作为RGB分量的组合方式得到的合成图像能够体现出更为丰富的信息,新的图像保留了原始反射率因子的结构特征,两个偏振探测量特征也能通过色彩的差异而体现,同时具有较为舒适的视觉特征。根据不同类型水凝物粒子的取值范围,分别计算了不同类型粒子在LDR-Zh-Zdr合成图中的颜色值,定性分析表明不同类型粒子对应的颜色值有较大的差异,有利于人眼直接鉴别。用雷达PPI和RHI扫描数据进行个例分析表明,利用LDR、Zh、Zdr作为RGB分量方法得到的合成图像保持了原有反射率因子结构特征,图像不同色彩对应的粒子相态分布合理,用该图像能够方便地对雷达回波类型进行合理判断。  相似文献   

3.
集合预报中动态调整的增长模繁殖及其对自由繁殖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永锋  张立凤  罗雨 《大气科学》2007,31(3):527-535
用增长模繁殖(BGM)法产生集合预报初始扰动的过程中,对增长模适时的进行调整是有必要的。介绍了动态调整的方法,利用T63L9全球谱模式,通过数值试验考察了在繁殖过程中采用动态调整时增长模的增长和饱和情况,并与自由繁殖试验作了相应的比较。结果表明:动态调整情况下,各层扰动的增长率可以达到一个比较大的数值;在形态饱和方面,动态调整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自由繁殖时低层扰动饱和时间滞后的缺陷;综合考虑,动态调整下扰动饱和时间可比自由繁殖缩短1天以上,且饱和特征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检索方法,它利用图像颜色特征和空间特征的加权平均作为图像的相似性度量.与目前常用的图像检索方法相比,该算法在查精度及查全度两个指标上均有明显的提高,且对结构相似但颜色完全不同的图像也能够有效地进行检索.同时,由于特征加权因子的可调节性使得所设计的系统可根据用户检索所反馈的信息进行调节及控制.  相似文献   

5.
1 卫星接收天线的调整步骤与技巧 将接收天线方位角和俯仰角调整锁定螺丝松开,按照计算好的天线接收指向角度,用罗盘等将天线调整到位。仔细缓慢地调整天线角度;先左、右调整天线方位角,使接收有信号电平,且调整到最大电平处。再上、下调整俯、仰角,使指示达到最大电平,如此反复调整到最大电平点上,暂时予以固定。反复进行上述调整,直至电平指示最大且不再上升为止,将天线的所有调整螺丝钉紧固牢靠,该锁固的部位锁紧。  相似文献   

6.
南半球环状模事件的准地转调整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峰  李建平 《大气科学》2012,36(4):755-768
本文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半球环状模(SAM)事件生命过程中的准地转调整过程.由于SAM沿纬圈的水平尺度远远大于临界尺度罗斯贝变形半径,因此要求纬向风场在地转调整过程向气压场适应以达到地转平衡.研究结果表明,在纬向平均环流中,异常Ferrel环流强度的变化超前于SAM强度变化约2/16位相,异常Ferrel环流能够通过超前的整层大气质量的经向输运,改变中高纬度的质量分布装状况,导致中、高纬度地区间的位势高度梯度异常变化,而中、高纬度地区间的位势高度梯度异常发生变化就意味着SAM强度和位相发生变化;而当SAM强度和位相发生改变后,即中、高纬度地区南北方向上的位势高度梯度发生变化后,可破坏中纬度地区纬向风场与位势高度场之间的地转平衡,产生地转偏差;地转偏差产生后,又可驱动经向散度风场,造成Ferrel环流异常的变化,由此形成一个自我内部循环调整过程.  相似文献   

7.
将卫星水汽图像与高层动力场进行叠合分析,可为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将卫星水汽图像和大气动力场相结合,对山东省一次冷涡背景下连续强对流过程的环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冷涡云系具有非对称结构特征;冷涡东南侧的暖湿对流与涡后动力干带入侵时爆发的暗区新生对流,这两个阶段的热、动力不稳定增长机制有所不同。与高位涡、急流相伴的水汽暗带是对流层上部的动力活跃区。当涡后具有高位涡特征的动力干带入侵时,高层动力活跃区叠加于低层暖湿平流区上空,促使对流爆发。卫星水汽图像体现了冷涡发展不同阶段高空动力强迫的差异。水汽图像上动力干带色调变暗,干湿边界锐化的特征,与高层位涡和高空急流增强有关。通过卫星水汽图像上连续时次的干湿对比,可以跟踪识别这些高层特征,进而判断高层动力特征的演变,为深厚湿对流环境条件的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NOAA/AVHRR卫星资料的北京地区霾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勇洪 《气象》2014,40(5):619-627
利用2008—2013年NOAA/AVHRRlB卫星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应用米氏散射理论、图像色彩处理技术、频数分布图和可见光通道表观反射率阈值技术,开展了北京地区霾的遥感识别研究,并在京津冀地区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易于识别的霾在NOAA/AVHRR遥感图像上一般以1、2、1波段或4、2、1波段进行红、绿、蓝三通道假彩色合成.图像颜色以灰色、紫色和蓝色三大系列为主;一般仅靠遥感图像难以识别霾与轻雾,但借助先验知识、周围环境和图像色彩.可在一定程度上区分霾与轻雾;NOAA/AVHRR图像的第一波段表观反射率作为光谱指标可以对霾进行较好识别,反射率识别指标值分别为:冬季0.15~0.32,春季0.15~0.30,夏季0.14~0.30,秋季0.14~0.32;指标对霾的有效识别准确率为82%。利用上述建立的颜色指标和光谱指标可以较好地对2013年1—3月发生在京津冀地区的雾霾进行有效监测。  相似文献   

9.
对701雷达光轴与几何轴一致性调整这一问题从理论上进行全面的分析,应用数学方法而不是像过去依靠经验的方法来指导实际操作;提供一种简便实用,准确快捷的新方法,并比较其它几种调整方法之间的优劣。  相似文献   

10.
在考虑大尺度环境场的调整对热带气旋移动路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中,应用原始方程10层模式,提出一种实现大尺度环流发生较大调整的试验方案,试验证实该方案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能够提高图像分割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学和分形维数的图像分割方法,能够对自然景物中树木、道路和天空进行分割,并且可以应用于机器人导航的视觉系统.该方法首先通过统计大量的道路和树木和天空的分形维数(LFD),分析三者对应的LFD值分布特点,然后利用该特点对图像进行分割,最后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平滑处理,得到分割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图像分割能够提高分割速率,而且使用分形维数作为特征能够得到比较精确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12.
得益于天线波束方位向扫描技术,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能够在渐进扫描模式(TOPS)下实现宽测绘带观测.在TOPS模式下,SAR波束沿着方位向进行逆时针反复扫描,并在距离向上进行多次切换,从而获取多个图像切片(burst).为了获得均匀采样的完整成像结果,通常需要对各burst进行重采样,但这会增加额外的计算量,降低处理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宽幅星载TOPSAR数据高效成像算法.首先,在去斜率操作中引入一种新的插值方法,可以灵活地调整最终图像的方位采样间隔,方便进行图像拼接.该方法避免了在聚焦处理前的补零操作,从而降低计算量.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TOPS模式多burst的特点,设计了一种GPU并行处理架构,成倍地提高数据处理效率.最后,根据仿真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了该成像算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数字高程模型(DEM)图像显示时各种颜色所占面积大体相等,提出了一种图像分割多阈值确定方法。该方法先用较多的组数对数据点按高程分组统计,在此基础上合并数据点较少的相邻组,得到分布较为均匀、组数较少的二次分组,提取二次分组的组限作为阈值。试验和分析证明,用该方法获取的阈值能较好地分割图像,节省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14.
用Photoshop连接全景照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告制作过程中,想要得到一张完整的图片时,却经常发现由于扫描仪的尺寸限制,不可能一次得到一个合适的图像.可采用两种方法来处理:其一,借助于摄像机来拍摄一张照片然后通过扫描仪扫描使用,由于分辨率等方面的问题,得出的图像效果不好.其二,将一张大的图像扫描成几张连续的图片,再通过电脑图像处理技术,制作全景照片.如在气象大厦竣工之前,为了宣传气象大厦,只好借助于其效果图来做,但是效果图的尺寸远远大于扫描仪,于是用photoshop来连接全景照片的技巧就非常有用了.   ……  相似文献   

15.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后如何提高业务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林 《陕西气象》2012,(5):41-42
2012年4月1日起,陕西省100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完成了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按照新的业务技术规定开始运行。调整后台站的观测任务、业务流程等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业务考核办法也相应进行了修订,工作重心转向数据质量控制。本文就业务调整后如何提高业务质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多普勒雷达降水回波径向速度场中及时准确地发现逆风区,对灾害天气预报预警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逆风区在雷达径向速度图中的物理图像特征,采用数字图像处理和分析方法实现了逆风区自动监测识别.首先,以雷达图像色标为依据,采用阈值法分别获取正、负速度区域二值图像,再对2幅图像分别进行形态学运算,然后将上述4幅图像做交叉逻辑运算,得到逆风区监测识别结果和相关参数.通过在2005-2011年长沙雷达站47幅根据实况进行人工标注后的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图像上进行实验,表明该方法对逆风区可以进行快速准确识别,与人工标注结果比较准确率可达89%,满足实际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17.
数值模式预报调整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董全  胡海川  代刊 《气象》2016,42(12):1483-1497
对不同时效预报的调整趋势进行分析,是预估预报误差和对预报进行订正的一种思路。为了系统性检验这一思路的有效性,本文定义了西风槽强度和位置指数,以及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强度和位置等指数,运用2011年4月以来的500 hPa位势高度场预报资料,研究对比了ECMWF(简称EC)和T639模式对副高和我国不同区域西风槽的位置和强度,72 h时效内对同一时刻不同时效的预报,随预报时效的临近,预报调整趋势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研究结果显示,EC和T639模式对副高的预报,都存在西脊点偏东、范围偏小、强度偏弱和北界偏南的系统性偏差,且时效越长偏差越大,T639模式的偏差明显大于EC模式,但相关性分析和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时效的调整趋势之间并不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性,即不同时效的预报并没有较为明显的、一致的调整趋势。另外,副高的预报误差与西脊点所处的经度有关,从东印度洋到菲律宾以东洋面,西脊点越往东,预报误差和系统偏差越小,但西脊点位于不同的经度区间时,不同时效的调整趋势之间同样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且整体上以负的协方差为主。对于西风槽,两家模式北方槽的误差都明显大于南方槽的误差,强度的误差较小,且T639的误差明显大于EC模式,相邻时效的调整趋势之间以负的协方差为主,说明随时效的临近,槽的位置并没有较为一致的调整趋势。同时不同时期预报调整趋势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模式版本的升级,并没有改变调整趋势之间几乎无一致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当前行政区划调整评价方法以定性的、经验式的判断占主导地位,缺乏有效的定量分析,其合理性存在争议.本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势力圈技术,将基于势力圈测度结果得出的南京市行政调整方向与实际调整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南京市3次行政区划调整的合理性.结果显示,基于势力圈测度的行政区划调整方向与实际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基本吻合,说明了实际调整方案的合理性.值得指出的是,行政区划问题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与政治、文化、历史等因素密切相关,不能完全按照定量分析的结果来进行具体的划分.  相似文献   

19.
季节尺度区域气候模拟适应调整时间选取问题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以1998年夏季中国异常气候事件为例,对季节尺度区域气候模拟适应调整时间的选取问题进行了数值研究。共做了11个试验,每个试验的适应调整时间最短为10 d,最长为6个月,以检验适应调整时间长短对夏季中国异常气候事件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大气变量而言,模式通常在经过4—8 d的适应调整时间后,就进入"气候模态"运行,此后模拟误差主要是由于模式对区域内大气过程描述能力不足造成的,对适应调整时间选取不再敏感,这进一步证实了区域气候模拟是一个边值问题的观点。各气候区平均降水量模拟结果受适应调整时间影响也不大,但不同的适应调整时间对降水分布格局模拟将产生一定影响,降水分布模拟结果随适应调整时间的不同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通常出现在强降水发生区域。总之,对于季节尺度降水模拟,适应调整时间大于2个月效果更好。对降水分布格局模拟误差和东亚夏季风系统进退过程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模式对受夏季风系统影响比较大的区域模拟的降水相关系数变化性也比较大,因此,发展合适的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以提高受夏季风系统直接影响区域强降水过程的描述能力是改进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国区域夏季气候模拟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电视天气预报广告是影视广告中的一种 ,它是以声波和光波信号来承载信息的。图像、声音和时间被称为影视广告三要素。1 图 像图像 ,是呈现在电视屏幕上的映像 ,是具体的动态景物的形式和颜色的影像。实际上 ,就是用摄像机记录实物 ,再通过电视机还原的一种幻像。2 声 音影视广告中的声音和图像一样 ,也是通过录制设备录制下现实生活中的声波 ,再通过电视机进行还原的结果。它来自于现实生活 ,是各种声音信息的再现 ,所以感觉非常真实 ,有很强的表现力。它是有人声、音乐和音响 3部分组成。人声指的是人的发声器官发出的声音 ,主要指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