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让学生学会从案例中分析方法和地理原理,并应用到具体的问题中;案例教学是培养高中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决策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在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类比迁移运用的教学策略包括:选择与应用情境相似的案例;利用范例分析总结;利用多重样例间的差异性;练习内容的变通性和联系方法的多样性;地理变式等。  相似文献   

2.
陈庆军 《地理教学》2009,(11):10-12
一、新课程与乡土案例教学相关的理念 在课程设计思路上,“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相似文献   

3.
周义 《地理教学》2006,(6):18-19
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案例,运用案例开展教学也是新教材最显的特色与优势之一。地理案例教学法就是选取一些隐含的地理概念和原理要素并为学生熟悉的典型事例,在对这些事例的探究过程中,从而获得地理知识和能力。案例教学法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盼讨论和思考。启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在重视过程和探究问题的方法等方面与研究性学习相似。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地理课堂开展地理、历史跨学科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融入“时间感”,帮助学生摆脱解决真实情境问题时面临的知识、思维方法欠缺的困境。本文梳理了高中地理教科书中关于南海诸岛、钓鱼岛及其周边岛屿的史料陈述,以“领土主权的时空证据”作为主题,设计了三个情境的教学案例,即《更路簿》的形成与价值、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以及钓鱼岛“保钓运动”,探讨高中地理主题式跨学科教学的内涵、路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5.
钟有长 《地理教学》2004,(10):23-24
由于初中世界区域地理知识学生遗忘较多,所以从历届情况看,高中地理“海水的运动”中洋流分布的知识是很多学生感到难以真正掌握及灵活应用的知识,是教学的难点。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将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整合的“五步教学法”是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教学的“家”是课程目标,“路”是课程实施路径。针对高中地理教学普遍存在的唯分数轻育人、课程知识与生活世界相脱离、个体学习行为与生命价值体验相脱离的问题,本文践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理念,将区域资源融入高中地理课程,变“读背练考”的知识传授为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构建区域资源融入高中地理课程的路径,开展地理教学实践,让地理教学回“家”。  相似文献   

7.
杨帆  王燕津 《地理教学》2023,(19):52-55
根据地理考试评价体系,新高考改革后的地理试题多以真实情境下的实际问题为载体,考查要求也更加注重对学生关键能力与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PBL-CBL联合教学法基于真实案例分析,以问题为导向,能够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构建知识框架。本文将PBL-CBL联合教学法应用于“大气”专题的复习,以极端高温为例,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情境、问题探究、案例研讨和评价反思等环节设计专题课程,旨在触发学生的深入学习,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相似文献   

8.
五育融合于高中地理教学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基于整体性思想,构建五育融合于高中地理教学的应用模型,以人教版高中必修《地理一》“土壤”这一章节为例,将该模型应用于土壤观察、土壤形成因素及土壤功能养护的教学中,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和解决多元问题,实现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9.
倪步平 《地理教学》2011,(16):40-42
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而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联系紧密,在地理教学中“活用”和“巧用”跨学科知识,能够使教学效果更加良好,使教学过程更加简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巧用”数学方法可为地理教学相关计算提供可靠的“捷径”。  相似文献   

10.
柴宏良 《地理教学》2013,(10):59-61
正一、问题的提出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重视科学探究、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学校里,地理教师经常会跟我探讨一些地理中的疑难问题。我发现不少地理问题,特别是自然地理问题与物理学之间有着极大的联系,而教师和学生在一些问题的科学解释上存在一些偏差,主要是以天体的运动、潮汐现象、大气环流等方面的问题居多。在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也确有需要了解这些问题的物理学原理,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引导  相似文献   

11.
侯建成 《地理教学》2013,(4):39-41,44
从高中地理教学案例的选取、使用角度论述当前地理案例教学中的误区,主要有重形式,轻内涵价值;重主导,轻主体参与;重拿来,轻创新能力;重教师"教案例"和学生"背案例",轻知识和方法的迁移;重模式,轻教学个性;重随机,轻远景规划;重问题,轻活动历练;重教材内容整合,轻师生生活经验感悟。并针对误区提出正确认识地理案例教学对于中学地理教学的价值建设意义、创立地理案例教学的价值建设原则、创新地理案例教学等价值建设取向。  相似文献   

12.
高中地理下册“能源概述”一节,概念颇多。如何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是本章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我们通过实例推导、剖析、比较分析、归纳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教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地理教学素材是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各种辅助材料,可以以案例、活动、阅读等多种体例形式呈现出来,也可以出现在教材正文中;它们不是地理学习的最终目标,但可以用来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习思路,揭示地理原理和规律。好的教学素材应该具有便教、利学的特点。“便教”指教学素材的内容和形式本身就包含着正确、有效、先进的教学方法,便于教师科学组织课堂教学;“利学”指材料内容和形式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可以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引导学生优化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案例教学是一种比较时兴的教学模式,它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从事物的现象追溯到本质,追求的是对知识本质的充分理解和应用。案例教学有着真实、生动、精炼等特色。通过对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中案例的分析,归纳得出地理案例的选取程序和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15.
杨洋 《地理教学》2022,(8):40-42
跨学科案例分析是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新增设的试题,但因没有配套教材、教师跨学科专业知识较缺乏等原因,教师进行跨学科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时选材较困难。本文利用初中地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补充视频与文献资料,创设贯穿式情境“三江平原的丹顶鹤”,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和生命科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跨学科案例分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一、想说爱你不容易——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困惑 浙江省高中地理新教材采用的是湘教版。湘教版地理必修教材《地理Ⅰ》、《地理Ⅱ》、《地理Ⅲ》中共有活动193处,教材活动之多是以前教材所没有的,活动分“探究”、“实践”、“思考”三类。教材中安排活动的目的除了原来的要求外,还要求学生通过活动来获取知识,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试题情境是高考的考查载体,以此实现“四翼”考查要求。地理试题情境内容在不同的考查要求下具有不同特点,旨在引导学生结合必备知识、运用关键能力解决现实地理问题。分析“四翼”与高考地理试题情境内容的联系,对于高考地理的备考与教学均有重要作用。本文以2023年高考广东省地理卷为例,分析“四翼”在高考地理试题情境内容中的体现及特点,并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中涉及地理区域的教学,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新课程高中地理侧重于系统地理的学习,地理的科学属性和学科特点决定了新课程以问题发现为中心的,以案例为基本呈现方式的教与学,需要地理区域的具体化支撑;二是新课程的高考,出于对能力目标“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两方面考察的要求,以及创设实证性试题情景的命题,需要学生在地理备考中对地理的区域背景有所熟悉和了解。因此如下表所示,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特别是高中高二年级文理分科后的地理教学,需要整合地理区域的有关内容,统筹安排,合理要求。  相似文献   

19.
施鲁 《地理教学》2010,(5):13-15
地理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要求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强调地理“活动”的开展。“活动”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一个亮点,也是教学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20.
由于初中和高中的课程设置以及考试的不同,初中和高中的地理课程存在脱节现象,这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一定的困扰。关于初高中地理课程的衔接问题,是高中地理教学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初中和高中地理教材有两条线,明线是地理学科知识,暗线是知识背后蕴含的地理学思想方法。本文结合地理学的思想方法,探索在地理学思想方法指导下的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策略,希望通过地理学思想方法这一利器实现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