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历史人口空间格局精细化重建:方法与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樵风  金晓斌  韩娟  杨绪红  周寅康 《地理科学》2019,39(12):1857-1865
以清中期(1736~1820年)苏州府为例,探索历史时期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机制,构建历史人口空间分布适宜性计算方法,在2个典型时段(1776年、1820年)重建1 km×1 km空间格网下的人口数据集。研究结果表明:在数量上,1776年,苏州府人口总量为511.1万,其中城市人口120.1万,农村人口391.0万;1820年,总人口为590.8万,其中城市168.7万,农村422.1万;城市人口增长速率明显快于农村人口。空间格局上,1776~1820年,苏州府中部的吴县、长洲、元和等县人口较为集中,东北部昭文、新阳及中南部吴江、震泽等县较为稀疏,但区域间差异渐趋缩小;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城镇区域,较高等级城镇人口集聚特征更为显著。通过与当地历史文献及现代人口格局进行相关性和趋势检验,总体特征、分布趋势和变化特点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美国是当今世界经济实力雄厚和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在世界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回顾三百多年前的美国,其大部分地区还是“大漠穷荒,凄凉美洲”。为什么美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力能够得到这样高速的发展,并且比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要快?这有其内因和外部条件。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特别是独立战争(1776年)后,扫除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以及南北战争后的种植园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3.
麦金利山位于美国迪纳利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内,高6194米,是北美洲的最高峰,也是美国的最高峰,以美国第二十五届总统威廉·麦金利的姓氏命名。  相似文献   

4.
法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重视领土整治工作,把领土整治作为国家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项工作开展的比较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百废待兴。由于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需要,领土整治应运而生。30多年来,法国的领土整治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1、战后至60年代初期,领土整治的预备阶段:明确地提出了“领土整治”这一概念。划分国土为21个地区(1970年增加科西嘉地区,现全国分为22个地区)、95个省,筹建领土整治基金和政策研究,为全面的领土整治作准备。 2、60年代初期至70年代初期,领土整治有步骤实施阶段:1963年法国政府设立了负责全国领土整治的部级专门机构——“领土整治和地区行动代表处”(法文缩写为DATAR,  相似文献   

5.
一、运用板图板画明确事物的地理位置具有简单明了的效果。 在学习区域时,使用板图板画可以简明扼要明确地理事物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等。 1.根据现有板图板画说明地理位置。例如,根据下列澳大利亚和巴西图,我们可以说明:澳大利亚处在南半球,大部分处在低纬度,南回归线穿过中部,中部和西部多沙漠分布;巴西绝大部分在南半球,大部分领土处在热带。  相似文献   

6.
美国地理学会(National Geographical Society)于1988年1月13日庆祝建会100周年。它在地理学普及和广泛宣传有关我们星球地理知识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北美洲辽阔地域的开发为地理学研究活动和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美国地理学会(建于1852年,于纽约)的面前就提出了这样的一些任务。但是为了对国家自然宝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开发,仅靠这个科学—社会组织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这就促使联邦政府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组织了几个大的考察队(Кинга,Уэйлера等),以后又建立了一系列国家机构,创建于1879年的地质局就是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位于北美洲北部,素有“森林和水的国家”之称,有10个省和3个地区,幅员辽阔,但人口相对较少,连续7年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国家。国土面积约10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3000万。加拿大湖泊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6%,湿地占14%,永久性冰雪覆盖地占2%。其中淡水资源占世界淡水水面的15%,领土中有7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淡水覆盖。加拿大的淡水资源在世界水资源排行表上名列前茅。尽管如此,加拿大政府还是非常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并取得了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8.
1999年7月30日.在美军驻巴拿马的南方司令部所属的陆军司令部所在地克莱顿基地举行了一个令美国人沮丧、但令巴拿马乃至全世界人民为之欢呼的撤军仪式。这是自1997年9月25日美军南方司令部大本营撤出巴拿马运河岸边的夸里海茨基地之后.留驻在巴拿马运河边的最后一批美国军队.随着基地上空的美国星条旗徐徐落下,美军在巴拿马领土上近一个世纪的军事存在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9.
王萍  杜德斌 《地理研究》2022,41(8):2076-2091
冰冻圈变化的自然过程影响着国家领土博弈地缘关系的建构。基于人地关系思想,以变化-影响-适应为主线建立气候变化影响下冰冻圈国家领土博弈的研究框架,分析自然因素对冰冻圈地缘结构的塑造和对冰冻圈国家身份-利益的建构,以及极地海权、陆权和其他地区领土博弈所形成的双多边地缘关系。研究结果:① 冰冻圈领土博弈地缘结构初步形成。理念层面,自然要素成为气候政治的力量之一,冰冻圈领土博弈体现出传统地缘逻辑;空间层面,气候变化释放极地、高山等新运筹空间,北极、南极成为大国博弈焦点;物质层面,极地海权和陆权利益是大国博弈的主要目标。② 冰冻圈国家身份-利益影响其冰冻圈地缘政治行为,其身份认同的客观基础之一是在冰冻圈分布结构的相对位置。③ 冰冻圈国家领土博弈地缘关系有“趋利”“避害”两类。“利”指为赢得极地海权、陆权,气候变化下西方大国和地区大国开始争夺南北极200海里外大陆架权属,加强极地实质性“硬、软存在”战略布局,美国和丹麦强化格陵兰岛北极战略支点作用;“害”指冰冻圈灾害引起的跨境气候移民等国家利益受损问题。  相似文献   

10.
领土/领域是政治地理学的核心概念,领土陷阱是政治地理学的经典理论之一。论文系统整理了关于领土陷阱的成果文献,在此基础上梳理了领土陷阱理论的源起、发展及其研究议题进展,并对其借鉴意义进行了评述。John Agnew提出的领土陷阱理论基于3个地理假设:领土—国家—主权的“三位一体”、国内—国外的“二分法”、国家是社会的容器。领土陷阱驳斥了既有的国家中心主义领土观,强调重视领土主权之外的多种实效主权形式,如域外治权、分级主权、社会主权等。领土陷阱如今被广泛应用于全球治理、非传统安全、跨境移民、跨境资源保护、跨境水政治等多方面的议题,并随着时代发展展示出其强大的解释力。论文认为,领土陷阱相关研究的主张,如领土是主权的工具、要从领土主权和实效主权的复杂互动中理解领土问题、从中心和边缘的双向视角理解领土问题、从理性和历史情感中审视领土问题等,对于中国当下有效解决领土问题、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静 《地理教学》2008,(5):20-25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区域地理学习中认识国家的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日本这个国家,学习了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美国是学生学习的第二个国家。  相似文献   

12.
美国是北美洲的大国,是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世界地理教材对其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为了让学生便于记忆、相互比较和灵活运用美国的地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一系列的“三”和“五”来概括其地理特征,效果较好,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3.
牛超 《地理教学》2023,(10):4-9
培养国民的国家认同是地理教育的应有之义。领土认同作为国家认同的基本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对领土的情感依附、对地理景观的体认以及对领土主权的维护。培养领土认同需要学生理解领土基本内涵,形成完整领土观念以及对领土生成归属感。中学地理开展领土认同教育,一是可以通过政治地理学视域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理解领土内涵,二是可以通过自然审美视域引导学生形成领土认同的情感与理性,三是可以通过文化符号学视域引导学生互构领土认同与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4.
美国是“北美”一章中需重点掌握的国家。全节教学重点是美国的居民;优越的自然环境;世界农业大国及其内涵;工业的地区分布及其特征。难点是美国领土包括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布局与成因。教学方法主要采取读图分析法、归纳概括法等。  相似文献   

15.
任飞 《中国地名》2012,(4):57-58
落基山是美国西部地区的主要山脉,是科迪勒拉山系的一组名山,被称为北美洲的"脊骨"。巍峨的落基山脉绵延起伏,自北向南,有数千公里之长。整个落基山脉由众多小山脉组成,其中有名称的  相似文献   

16.
古今中外不少历史史实说明,边远落后地区的开发往往和人口的迁徙、流动息息相关。美国在200多年前,人口和经济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角的新英格兰,而广大的中部、西部和南部都还是不毛的荒凉之地,那里只有少数的土著印第安人。19世纪中叶以后,西部、南部新的资源、荒芜而肥沃的土地,象磁石一样吸引了大量美国东北部地区及世界各地的居民,大大改变了美国人口的分布状况,从而促进了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现在这里已成为美国最重要的农业、畜牧业地带,建立了石油、化工、电子和宇航等新兴工业部门。苏联十月革命  相似文献   

17.
吴宁铂  陈力 《极地研究》2016,28(1):123-132
地理空间上的相对邻近性与最为广阔的领土主张,使得南极一直都是澳大利亚最为重要的战略重点之一。在积极参与南极事务的过程中,澳大利亚通过对其南极利益与面临的挑战所形成的明确具体的认识,逐渐建立起一系列完善、健全的政策机制,并将维护领土主权、加大科研投入、保护南极环境、获取经济收益作为现阶段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8.
张辉  韩凤清 《盐湖研究》2002,10(1):28-34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主要的盐湖分布区 ,通过美国陆地卫星TM标准假彩色影像图 ,对该盆地中部地的盐湖环境、沙漠分布与变化、地质构造、1 989年洪水的影响范围等自然地质地理特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王良健  李辉 《地理研究》2014,(11):1995-2004
以耕地地均投入产出关系建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采用281个地级以上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2001-2011年耕地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区域差异。结果表明:2001年以来中国耕地利用效率稳步提升,但普遍较低。耕地利用效率按照东部、中部、东北、西北、西南的顺序递减,其中东北地区耕地利用效率增长最快。各区域耕地利用效率显著影响因素差异明显:信息化程度、农业贷款规模和免征农业税对五大区域有显著正影响,而作用程度存在差别;有效灌溉面积占比对中部、西北、西南地区有正影响;粮食种植面积占比对东部、中部有正影响,而对西南地区有显著负影响;劳均耕地规模对中部、西南地区正作用最大;交通条件对东部、中部、东北、西北地区有显著正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61年以来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月平均再分析风场、高度场、NOAA重构海表温度以及西北地区中部54个气象站6月逐日降水资料、1979年以来北极10个区域的海冰面积,通过分析2019年6月西北地区中部降水异常的成因,揭示出对该区域6月降水具有显著影响的关键海区海冰面积及时段、北大西洋三极子(NAT)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