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郭海英 《干旱气象》2000,18(1):22-23
前 言灌浆乳熟期 ( 5月下旬至 6月中旬 )是冬小麦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的需水量占整个生育期的 5 0 %以上。本文通过对冬小麦这一时段内自然降水的分布特征的分析 ,旨在寻找自然降水的分布规律 ,建立本时段自然降水的预报模式 ,为冬小麦生产提供决策依据。1 冬小麦灌浆乳熟期的降水分布特征1 .1 自然降水的分布特征通过对庆阳地区 8县 (市 ) 1 96 8~ 1 999年 5月下旬至 6月中旬降水资料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 ,全区冬小麦灌浆乳熟期各地降水量在 41 .8~ 6 1 .0mm ,其中以西峰最多 ,北部的环县最少 ,南北相差最大为 1 9.2mm ,…  相似文献   

2.
李峰  孙兴池 《山东气象》2000,20(2):56-58
1 天气概述2 0 0 0年春季 (3~ 5月 )我省的天气气候特点为 :气温偏高 ,降水明显偏少。春季 ,全省平均气温为 1 4 3℃ ,较常年偏高 1 5℃。季内除5月中旬温度较常年偏低 1 2℃外 ,其余各旬均较常年偏高。尤其入春以来 ,回暖迅速 ,3月下旬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 3 4℃。季平均降水量为 5 2 7mm ,较常年偏少43 %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前期、中期降水稀少 ,干旱十分严重 ,后期降水虽增多 ,旱情仍然严重。春季我省总降水量分布如图 1。 75mm以上的降水区主要分布在日照、莱芜、淄博南部 ,临沂、潍坊和青岛三市部分县 ,其中日照、泰山、…  相似文献   

3.
从梅雨预测的业务需求出发,系统开展了CFSv2模式对2018年浙江梅雨期降水预报能力的多时间尺度评估。结果发现3月1日—5月31日的起报结果整体上未能较准确地预测6月浙江大部降水偏少的趋势、仅5月31日的预测结果与实况相符;在延伸期尺度上,CFSv2预测的梅雨期总降水量较实况偏少30%左右;基于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和新定义的综合预报技巧指数等指标分析模式的延伸期预报性能,发现对梅雨期总降水量、逐日区域平均降水量和逐日全省各站降水量的预报技巧有限,对浙江梅雨区的预报水平总体高于浙江全省。评估结果表明CFSv2预报产品表现出显著的系统性干偏差;在延伸期尺度上,随着预报时效的缩短,预报效果并非逐步提升、而是客观存在一个最佳预报时效,各起报日也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最优预报时段,整体而言梅雨降水的延伸期预测可能对初值并不敏感。  相似文献   

4.
《气象》1977,3(5):8-8
6月份,是我地夏收夏种的生产关键时期。作好6月份旱涝趋势的预报,供各级领导安排夏收夏种时参考,是夏季气象服务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自1966年建哨后,经过大量调查发现,6月份的旱涝与冬季及4、5月份的降水量多少有关。其规律大致是:冬季雨水偏多,4月上、中旬雨水偏少,4月下旬、5月上旬雨水偏多,5月中、下旬雨水偏少,则6月份雨水少,出现旱麦茬。反之,冬季雨水偏少,4月上中旬雨水偏多,4月下旬、5月上旬雨水偏少,5月中、下旬雨水偏多,则6月份雨量充沛,降水频繁,出现麦圪交现象。前者有利于收麦打场,但不利于夏种;后者有利于夏种而不利于收麦打场。  相似文献   

5.
利用1961—2020年降水量数据分析黑龙江省多降水期和少降水期的转折年及不同时期降水差异,得出结论:(1)1961年以来,黑龙江省年降水量经历多—少—多—少—多的演变,1966年以前降水量偏多,1967—1982年偏少,1983—1998年偏多,1999—2011年偏少,2012—2020年偏多。(2)黑龙江省多年平均降水量526.2mm,中部山区偏多,西南部和西北部偏少。多降水期(PM)平均降水量596.6mm,相对基准气候期降水偏多13.4%,偏多区主要在46—48°N之间;少降水期(PL)平均降水量485.8mm,相对基准气候期降水偏少7.7%,主要是西部和中南部偏少。(3)PM1时期黑龙江降水量554.6mm,相对基准气候期偏多5.4%;PM2时期降水量638.6mm,偏多21.4%;PM1时期降水主要多在西南部,PM2时期降水主要多在东北部;PM1时期,冬季和春季降水量却表现出偏少,冬季全省偏少15.3%,春季偏少8.6%;5月中下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日降水量PM2时期较PM1时期偏多,7月中旬降水量较PM1时期少。  相似文献   

6.
汪法鉴 《贵州气象》2000,24(2):30-30
1998、1999年我县春末初夏降水偏少,分布不均,一场中一大雨后,就说雨季开始了,显然不符合实情。80年代编写的《兴仁县农业气候区划》选取的标准是:“入春以后连续5d的降水量达到年平均旬降水量,且第2次达到该标准雨量间隔日数<30d则第1次达到标准雨量的日期为雨季开始期,否则按第2次达到标准日为雨季开始期”。多年来,按这一标准发布“雨季开始”的情报,被地方领导和农民视为“瞎说”。实际本地打田插秧需水时段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雨季提前无影响,雨季推后,干旱持续影响极大。1999年我县6月份降水87.6mm,多年平均值为258.8…  相似文献   

7.
帅世殊 《贵州气象》1998,22(2):44-48
1气候概况1997年年平均气温接近正常,年降水量偏多,年日照时数偏少。各季情况为:冬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是明显的暖冬;春季气温变幅较大,表现为两高两低,高温时段出现在3月上中旬前期和5月上~中旬,低温时段出现在3月中旬后期和5月下旬,全季气温正常略偏高,降水略偏  相似文献   

8.
利用青岛1961—2017年5—6月逐日降水量、平均气温和大雾等气象资料,采用年代际气候背景分析、相似分析结合数值模式客观预报方法,于2018年5月制作了上合青岛峰会期间包括月尺度在内的延伸期气候趋势预测。主要预测结论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降水偏多,延伸期(主要时段6月上旬)降水正常略少;气温正常略高。根据中国气象局印发的《月、季气候预测质量检验业务规定》检验,降水延伸期气候趋势预测评分为67~100分。峰会期间天气过程预测采用韵律法,对开幕式日(6月9日)前后有一次冷空气或降水过程的预报把握较好,为决策气象服务争取了主动。对大雾趋势预测也进行了尝试,采用统计分析、环流形势分析与海雾数值模式预报相结合方法,对10d内预测较准确;对延伸期(6月上旬)趋势预测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9.
甘肃三种特色作物气候生态适应性分析与适生种植区划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田间试验,调研考察,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黄花菜、百合、啤酒大麦等特色作物气候生态适应性,确定了3种特色作物的气候生态区划综合指标体系。即:黄花菜取4—8月上旬≥0℃积温、降水量、6—7月日照时数作主导指标及产量作辅助指标;百合选取年≥0℃积温、无霜冻期和花期至鳞茎膨大期(6月中旬至8月上旬)降水量作主导指标,平均产量作辅助指标;啤酒大麦选取年≥0℃积温、幼穗分化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灌桨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平均气温作主导指标,以及产量和品质作辅助指标。对3种特色作物分别进行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可种植和不宜种植共5级气候生态适生种植的区划,并提出提高气候生态资源利用途径,为种植基地建设、发展规模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青岛1961—2017年5—6月逐日降水量、平均气温和大雾等气象资料,采用年代际气候背景分析、相似分析结合数值模式客观预报方法,于2018年5月制作了上合青岛峰会期间包括月尺度在内的延伸期气候趋势预测。主要预测结论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降水偏多,延伸期(主要时段6月上旬)降水正常略少;气温正常略高。根据中国气象局印发的《月、季气候预测质量检验业务规定》检验,降水延伸期气候趋势预测评分为67~100分。峰会期间天气过程预测采用韵律法,对开幕式日(6月9日)前后有一次冷空气或降水过程的预报把握较好,为决策气象服务争取了主动。对大雾趋势预测也进行了尝试,采用统计分析、环流形势分析与海雾数值模式预报相结合方法,对10 d内预测较准确;对延伸期(6月上旬)趋势预测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11.
李丽 《广东气象》2003,(3):21-23
利用韶关市近50年降水资料,对逐日降水量R24(20~20时)≥50.0mm的强降水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韶关暴雨及以上强降水主要集中在多水期的3~7月,其中5、6月份为最多,这与韶关的自然季节降水特点是相吻合的;从50年代至90年代,各年代大暴雨和暴雨分别呈现出偏少.正常-正常-偏少-偏多和偏多~正常-偏少~偏少~偏多的演变趋势;R24≥50.0mm的强降水总次数及历年5、6月份R24≥50.0mm的强降水次数存在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12.
继秋季干旱之后,11月降水仍然偏少,9-11月总降水量,以北疆代表站6站统计,在近40年中是倒数第3位.11月北疆北部降水开始增加,但沿天山一带的干旱仍然严重.12月北疆各地降水明显增加,大部分地区上中旬就超过或达到12月平均降水量.南疆入秋来一直没有降水,12月下旬普遍下了小雪. 11月至12月中旬气温偏高,12月下旬由于2次较强冷空气活动,全疆大部分地区出现了1984年以来12月的最低气温. 一、月平均气温和月总降水量  相似文献   

13.
遵义地区5—8月暴雨天气系统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刚 《贵州气象》1994,18(3):6-9
暴雨是遵义地区夏季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本文对全区5~8月份暴雨的气候概况和天气系统特征进行统计分忻,为建立本区暴雨的预报方法提供依据.1暴雨的气候概况全区范围内当3站以上日降水量≥50mm时定为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普查1981~1990年5~8月历史资料.10年中,该过程5月份共出现5次,6月份11次,7月份!0次,8月份7次。区域性暴雨天气最多的年份是1987年7次,最少的是1990年1次,详见表1.从表中可看出,6月份是暴雨集中的月份,6月中、下旬到7月份中旬是暴雨的高峰期.2失至影响系统民纪500hPa上全区33次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  相似文献   

14.
2000年度气象条件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对小麦生产的影响1.1 播期雨水多有利播种 ,苗期光热足有利生长2 0 0 0年度麦播期 10月份 ,全省降水 5 7~ 15 4mm ,比上年同期偏多 5 0~ 12 9mm ,比常年同期偏多 10~ 79mm。全省大部分地市小麦能足墒下种 ,麦播基础是近几年较好的一年 ,但部分地市由于降水偏多 ,小麦播期比常年推迟 3~ 8天 ,加之气温一直偏低 ,部分土壤湿度过大的田块小麦出苗缓慢。小麦苗期 ,全省降水量明显偏少 ,大部分地市降水量在15mm以下 ,部分地市土壤表层旱象开始露头 ,但由于前期降水较多 ,土壤底墒较好 ,对小麦长势影响不大。小麦苗期 (1999年 11…  相似文献   

15.
1994年前汛期(第二季度)我省天气特点是:前期(4~5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西南部地区发生严重干旱;后期(6月上旬)热带气旋和6月中旬后期的暴雨分别使西南部地区和中北部地区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l前期干旱,4~5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4月份我省月平均气温22~25C,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偏高2~3C,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西南部地区偏少9成以上,4月份湛江、化州降水量均为7mm,徐闻县滴雨未下。5月份我省月平均气温25~28C,比历年同期偏高1~ZC。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4~7成,西南部地区旱情较重,5月下旬虽有雨,但雨量少,旱情仍未能…  相似文献   

16.
1973年5、6月间,该站发布了三次重要转折性天气预报:1.5月25日预报:“5月26日—6月2日,全县没有中雨以上降水过程,希继续加强抗旱工作”,实况是8天合计雨量为9.4mm。2.6月6日预报:“6月9日—14日,我  相似文献   

17.
张飒  李峰 《山东气象》2001,21(1):48-50
1 天气概述2 0 0 0年冬季我省的天气气候特点是 :气温偏高 ;降水显著偏多 ,雨雪过程极为频繁 ;日照时数严重偏少 ;初冬大雾频频。全省季平均气温 0 6℃ ,比常年偏高 1 6℃。全省季平均降水量 59 9mm ,比常年偏多 1 58%。临沭最多 ,为 1 0 2 6mm ;宁津最少 ,为 2 9 4mm。季降水分布大致南多北少 (图 1 ) ,鲁南、鲁东南、鲁西南、半岛南部和东部、鲁中降水量最大 ,一般在60mm以上 ,两个最大降水中心分别位于鲁东南和半岛东端 ;鲁西北的部分地区和烟台西部降水量较小 ,一般在 30~ 40mm之间 ,但是 ,即便是降水较少的鲁西北地区 ,…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2000年秋季连阴雨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引 言受全球气候变暖和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 ,甘肃省自 80年代中期以来秋季大多数月份气温持续偏高 ,降水偏少。而 2 0 0 0年秋季( 9~ 1 0月 )连阴雨天气较多 ,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利用甘肃省 80个气象站和西北地区 85个气象站 9~ 1 0月的日降水量 ,对秋季连阴雨出现的时段、范围、形成原因、影响等进行了分析 ,对政府提供决策服务及短期气候预测都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1 连阴雨标准和时段1 .1 连阴雨标准将 9~ 1 0月连续阴雨≥ 5d ,过程降水总量≥ 1 5mm (允许其中一天微量或无降水 ) ,日平均总云量≥ 8成 ,同时满足以上条件者 …  相似文献   

19.
2000年夏季(6~8月)山东天气评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飒 《山东气象》2000,20(3):59-62
1 天气概述2 0 0 0年夏季我省的天气气候特点是 :气温偏高 ,降水偏少 ,时空分布不均 ,无全省性强降水过程 ;前期干旱严重 ,季末降水趋多。全省季平均气温 2 6.4℃ ,较常年同期偏高1 .2℃ ;季平均降水量 3 77.5mm ,较常年偏少9% ,比去年同期偏多 1 0 9.5mm ,枣庄最多 ,为798.0mm ,较常年偏多 5 6% ;长岛最少 ,仅 1 5 0 .0mm ,较常年偏少 5 4%。季降水分布 (图 1 )南多北少 ,青岛、日照、临沂、枣庄、菏泽、聊城、济宁等地市降水较常年偏多 1~ 3成 ,滨州、东营、淄博、潍坊、烟台、威海等地市偏少 2~ 4成。图 1 山东省夏季降雨量 …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全国740站日降水资料,采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对两湖流域雨季降水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两湖流域年降水序列可分为5个阶段,其中主雨季从4月的第2候开始,持续到7月的第1候。两湖流域雨季较江淮梅雨来得早,持续的时间长。(2)雨季内以出现2个和3个主雨期模态的可能性较大。其中2个主雨期一般出现在5月上、中旬及6月中、下旬,这种模态在上世纪60年代、90年代表现明显;3个主雨期一般出现在4月中旬、5月中下旬到6月初与6月下旬至7月初,该模态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初、80年代中后期表现明显。(3)两湖流域雨季内降水的准双周(10~20 d)、30~60 d低频振荡现象明显。准双周振动在雨季中表现为5个波动,30~60 d振荡表现为3个完整的波动,波峰分别出现4月上旬、5月上旬及6月中旬,与其降水主模态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