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第29届国际地质学大会理事会于1992年8月24日在日本京都作出决议,第30届国际地质学大会将于1996年在中国北京召开。第30届国际地质学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大陆地质学”,主要内容包括:与大陆有关的构造地质、矿产资源、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预防,以及它们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等。大陆是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场所;大陆地质是当今地球科学的前沿,是解决全球地质问题的关键。因此,关于大陆地质的探讨与交流,对地球料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第30届国际地质学大会学术交流的初步设想是:交流内容按学科编排;主要考虑传统学  相似文献   

2.
据外刊报道,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将于1989年7月9—19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该届大会由美国全国科学院和美国地质调查所主办,预计有6000多位地质科学家参加。国际地质大会由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发起,每四年召开一次。它的宗旨是促进地学领域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与发展。第27届国际地质大会已于1984年在苏联莫斯科举行,日本申请在1992年主办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  相似文献   

3.
规模空前的“国际大陆岩石圈构造演化与动力学讨论会——第三届全国构造地质大会”,于1987年8月24—28日在北京怀柔县召开。这是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得到了中国地震学会,中国石油学  相似文献   

4.
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已于1989年7月9日—1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5800余人参加了大会.我国派出了由60名地学工作者组成的,以程裕祺教授为首的代表团参加.这次大会的内容包括学术报告、成果展览、工作会议、地质旅行、短训研讨等.学术报告会分14个学科专题192个分组进行.论文总数超过3500篇.初步分析其特点是:1.国际合作性课题增多:2.全球性问题日趋受到重视:3.开展“热门”课题研究;4.宇宙地质学在发展;5.地质学取得一系列新进展.29届地质大会将于1992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第30届地质大会将于1996年在中国召开.  相似文献   

5.
从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看大陆构造研究动向李德威(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以大陆地质为主题的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半数大会主题报告阐述大陆构造与动力学问题,有关大陆构造的专题达40多个,内容涉及大陆构造研究的前沿领域和诸多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于又华 《地质与资源》1997,6(2):140-143
从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主题看地学的发展动向于又华(中科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1996年8月4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的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是20世纪国际地学辉煌成就的检阅,更是我国建国以来地学成就的全面展示.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的主题是大陆地质.大会筛选的4...  相似文献   

7.
比较行星地质学的研究方法、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行星地质学是人类认识自然和人类本身形成与演化的前缘学科,是实现太阳系探测三大科学目标的主要手段.比较行星地质学研究主要回答3个问题:行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行星的过去是什么样的?行星的过去、现在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可比性如何?行星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地球地质相似,即撞击作用、火山(岩浆)作用、构造作用和夷平作用等,这些是塑造行星地貌最主要的地质作用,其中撞击构造是其他行星更为常见的地质作用.行星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是利用遥感获得的各种影像、光波和电磁波等数据,以及在行星表面直接勘察获得的数据和取回的样品,对行星表面和地表以下的成分、结构和形成与演化过程进行研究.我国积极参与深空探测将获得第一手行星地质数据,国际深空探测计划的持续实施和数据的广泛共享为中国科学家积极参与行星地质学和比较行星学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也为研究和认识地球提供新的和更全面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吴淦田  张达等 《地质论评》2001,47(4):446-447432
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于2000年8月6日至17日在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召开。与以往国际地质大会一样,构造地质学的研讨是大会讨论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次大会在一般学科讨论中以构造地质学为专题进行了4个方面的讨论。它们是岩石变形机制、大陆地区的伸展构造、岩石圈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9.
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部分学术计划1996年8月4日—14日将在北京召开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大会主题学术报告将着重于大陆地质研究的新进展,全球地质环境的变化与保护,21世纪能源和矿产资源似及地质科学和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大会专题讨论会中与地层...  相似文献   

10.
在第27届国际地质大会上,我有机会参加了“比较行星学”组的学术活动。许多报告和讨论使我感到国际地质界对地球上的陨石冲击(简称陨击)地质作用的研究有了明显进展,而这正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因此,很值得我们密切注视。  相似文献   

11.
1 从第十九届国际矿物学大会看当前矿物学发展现状 1.1 概况 2006年7月23~28日在日本神户召开的第19届国际矿物学大会是当代矿物学成就和水平的最全面的展示.共50个国家的975人参加了会议,提交的论文达874篇,我国中科院系统、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及港台许多学者都参加了会议.会议涉及到的领域的宽广,研究程度的深入都明显地超过了历届大会.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地质矿产厅组团参加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江苏省地质矿产厅组成十五人代表团参加了1996年8月4日一8月14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是第一次在我国召开的国际地质大会,也是世纪之交的国际地质大会。这次大会肩负总结二十世纪...  相似文献   

13.
<正>由中国综合大洋钻探专家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2014年7月2—4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召开。这是我近年来在国内参加的办得最好的一次科学盛会,与会者近千人,涵盖构造-地貌、生物、海洋、气候-环境、比较行星学等多种学科。它一改近年来国内大型学术会议上令人生厌的官场俗套,没有官员、院士排位,取消了开幕式,也没有了首长讲话和  相似文献   

14.
在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各国地质学家探讨了二十一世纪地球科学面临的重大问题:大陆地质构造、能源开发、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地质环境保护及地质灾害防治等广阔领域。上述诸学科研究将对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大会上的一个专题讨论会“行星撞击事件地质记录及地球环境的灾变因素”上,波利维亚的SolomonRivas论证了从前寒武纪到第四纪的宇宙事件。他认为有一种从宇宙来的侵入花岗岩体,许多花岗岩石来自外星空间和其他宇宙星体,一些矿床则与外星来的花岗岩有直接关系。他还认为板块构造可以发生俯冲断层及…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正值千载难逢的国际极地年和国际行星地球年的重合,北欧国家作为北极地质的主人,主办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因此将极地地质和北极油气作为重要的议题,并占据了区域专题研讨的首要。  相似文献   

16.
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将在北京召开国际地质大会是国际科学会议中历史悠久、规模巨大、学科广泛、极负盛名的学术会议,被誉为国际地学界的“奥林匹克”盛会。自1878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第一届会议起,已有117年的历史。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定于1996年8月4日至...  相似文献   

17.
<正> 国际地质大会(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以其历史悠久、规模巨大、学科广泛而极负盛名,并公认为国际地学界“奥林匹克”盛会。会议得到各主办国的高度重视,大多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任大会名誉主席,并亲自出席开幕式,发表演说。第1届国际地质大会于1878年在法国巴黎召开。此后,每隔3~4年一届(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除外)。截止1992年已举办了29届。第30届大会将于1996年在中国北京召开。国际地质大会的宗旨是:在国际地科联的合作或在其发起下,促进地质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发展;为地质学家提供交流思想和互通信息的大型集合场所;通过地质旅行,提供机会在野外考察地质问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你们好! 最近读到第五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1986年10月20—25日在阿根廷召开)的论文集,其中有六十九篇是中国工程地质工作者和科研人员提供的。这些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我国工程地质工作在社会主义现  相似文献   

19.
第4届国际遗迹学大会于2016年5月6日—9日在葡萄牙新伊达尼亚世界地质公园召开。从会议报告、展板、论文摘要集和野外地质考察可以看出:遗迹化石与沉积环境分析及遗迹化石的系统古生物学是当前遗迹学研究的热门领域,新概念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是未来遗迹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比表明,中国学者在遗迹化石的系统分类学、陆相遗迹化石以及新遗迹学领域研究较为薄弱。笔者认为,注重遗迹化石在地质突变期中的分析、发展新遗迹学、加强四足动物及鸟类足迹的研究,将是近期国内遗迹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学术活动侧记张之一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学术计划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地质大会是一个国际性学术组织。在整个国际地质大会118年的历史中(它始于1878年),第30届是首次在中国召开。这标志着今后地学活动的重心已逐渐向亚洲转移,尤其中国大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