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省2010年气候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陕西年平均气温全省大部偏高,年降水总量大部偏多,年日照时数大部偏少。4月11—14日出现历史少见的阴雨雪、低温、大风、倒春寒和霜冻天气过程;4月25—26日全省出现沙尘天气过程,7月27—8月5日全省大部遭遇高温高湿“桑拿天”。7—8月出现4次持续强降水天气,暴雨日数和站次数均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强降水持续时间长、范围大、局地性强、强度大,多站突破建站来的历史极值。2010年气象及其衍生灾害造成205人死亡,失踪182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405800hm^2,直接经济损失302.16亿元,其中农  相似文献   

2.
2011年陕西气候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陕西大部年平均气温略偏高,年降水量偏多,年日照时数略偏少。2010/2011冬季部分地方遭遇严重干旱。7月4—6日、7月28日—8月1日暴雨过程降水落区和时段集中、降水强度大、过程雨量大、灾情重。9月强秋淋天气历史罕见。2011年陕西先后遭受低温、干旱、冰雹、暴雨、高温、雷电、强秋淋、大雾等多种气象灾害,其中暴雨、连阴雨等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山洪、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最为严重。气候条件总体对小麦、玉米、油菜等比较适宜,但强秋淋对棉花的品质与产量有较大的影响。据省民政厅灾情统计,2011年全省107个县(市、区)全部受灾,受灾人口1 273.56万人,死亡87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21.282万hm2,绝收面积14.269万hm2,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0.9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76.1亿元。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2008年气候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年陕西年平均气温全省大部偏高,年降水总量陕北南部、关中和陕南大部偏少,年日照时数全省大部接近常年。冬季气温异常偏低,是1961年以来的第5位异常偏低年。1月降水量全省异常偏多.陕北、关中偏多2~4倍,是1961年以来仅次于1989年的第二个多雪年。春、夏季降水偏少.分布不均,局部地区出现干旱。汛期多局部暴雨、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2008年气象及其衍生灾害造成61人死亡,农作物受灾面积135.4万hm^2,直接经济损失25.45亿元。2008年属一般年景。  相似文献   

4.
2003年3~4月,新疆主要天气气候特点是:气温变化剧烈、回寒天气多。降水北疆3月少、4月多,南疆两月持续偏多;北疆开春期接近常年;终霜期北疆大部地区晚、南疆早。3月份,气温北疆略偏低,南疆略偏高,降水北疆少、南疆多。4月份,由于天气过程多而强,造成全疆大部地区月平均气温异常偏低,南疆、北疆地区均居历史同期第三位。降水北疆分布不均、南疆偏多;其中,4月14~18日寒潮天气影响造成中旬北疆各地普遍偏低6.5~8.8℃;南疆大部地区偏低2.2~5.7℃,北疆大部地区及南疆的哈密、库尔勒、巴里坤旬平均气温偏低幅度均突破历史同期极值,给农牧业生…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2009年气候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陕西年平均气温全省大部偏高,年降水总量大部偏多,年日照时数大部偏少。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遭遇30 a一遇严重干旱,冬春连旱长达97 d。11月9—16日出现历史罕见暴雪和强降温灾害性天气过程,全省平均过程降水量超过历年同期极值,陕北为60 a一遇,部分地区百年一遇。2009年气象及其衍生灾害造成4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64.6亿元。  相似文献   

6.
1984年12月至1985年元月中旬,持续30多天的严寒天气,给克拉玛依油田造成了678.40万元的经济损失.说明冬季低温严寒天气,是石油工业生产中的灾害性天气,而且对石油生产的危害不亚于大风灾害. 一、严寒天气概况 1984年12月,由于寒潮和强冷空气的频繁活动,月平均气温低达-22.7℃,比历年同期平均偏低10.5℃,比历史上最冷的1967年元月份平均气温还低.其中上旬平均为-15.2℃,比历年偏低7℃,中旬平均气温为-23.9℃,比历年偏低11.8℃,下旬平均气温低达-28.5℃,比历年偏低12.7℃.最低温度为-34.3℃突破了12月份的历史记录.  相似文献   

7.
从各站上报的异常气象年表和部份气象要素资料统计分析,八二年的主要异常情况是:1.元月份全省平均气温特高。河西大部地方出现极值,月平均最高气温达2—3℃,其中张掖达3.8℃。特别是元月上中旬河西地区旬平均气温有的高达4—6℃(历年平均值-13—-10℃)。河东各地普遍比历年平均值(-10—6℃)偏高2—4℃,月平均气温亦为历年同期最高值,这对河东地区小麦安全越冬十分有利。2.五月前半月全省出现连续三次的强降温和寒潮天气,各地温度迟迟不能回升。五月中旬气温平均偏低2—4℃。五月三日,靖远、白银;六日,平凉;十二日,渭源、甘南、武山等地月极端最低气温出现极值,比历年月极值一般偏低1—2℃,渭源偏低6.3℃。十至十二日,全省自西北向东南出现寒潮降温天气,各地日平均气温两天下降10—15℃,全省大部  相似文献   

8.
1999年3~4月天气今年早春(3~4月),春季气候特点明显,回寒天气多而强。有2场中强以上的天气过程影响我区。其中4月22-24目的寒潮天气过程是70年代以来我区春季出现的最强的一次天气过程,致使全疆气温变化剧烈,多风沙、浮尘、霜冻等灾害性天气,给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3月份,北疆气温普遍偏低,4月份北疆呈偏高趋势。南疆两月气温偏高。降水:北疆3月多,4月基本持平。南疆两月降水呈偏少趋势。l月平均气温和月总田水且3月份,北疆地区的月平均气温为一3.0℃,较常年偏低1.7T,其中,北疆北部较常年偏低36-i0℃,阿勒泰的偏低…  相似文献   

9.
2001年11~12月,新疆主要天气气候特点是:气温变化剧烈,降水北疆持续偏少,南疆各地降水分布不均,11月大部地区较常年偏少,12月大部地区偏多。其中11月全疆各地气温异常偏高,北疆地区比常年偏高4.3℃,偏高幅度居历史第三位,南疆地区比常年偏高2.9℃,导致全疆大部地区入冬期推迟。12月份,受8~11日的寒潮天气过程影响,全疆大部地区月平均气温异常偏低,北疆地区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4.6℃,是近15年同期中最冷的一年;其中上中旬北疆大部分地区旬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5℃以上,个别地区偏低幅度达1…  相似文献   

10.
2006年4月11-12日,伴随着强冷空气的入侵,山西全省出现历史上罕见的雨转雪、强降温天气。全省各县(市)的日平均气温48小时内均下降了10℃以上,其中有21个县(市)的日平均气温下降了20℃以上;70个县(市)24小时降水量达到10~20mm,3个县(市)超过30mm。强寒潮天气导致已返青生长的冬小麦、开花期的果树、设施农业、林木等遭受严重冻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7.4亿元。这场强寒潮天气具有降温幅度大、降雪范围广、冻害灾情重的特点。通过分析认为,前期气温高、降水少、日照充足,导致冬小麦提前返青、拔节,抗寒能力下降;冷空气势力强,降温剧烈,导致冻害发生。本文还就这场灾害性天气的决策气象服务特点进行了总结,找出了不足,提出今后仍需要在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加强应对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决策气象服务工作,增加预警信息覆盖面,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普及等四个方面继续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寒潮强降温天气是我区冬半年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通过对我区近三十年历史资料的普查分析,规定全区六站中,有一站或以上24小时日平均气温下降10℃(48小时下降12℃)以上,为一次区域性寒潮天气过程;24小时日平均气温下降8℃(48小时下降10℃)以上,为一次区域性强降温过程。由于地理分布,年际变化和季节的不同,各站出现的寒潮强降温天气的强度、频  相似文献   

12.
1993年,广东经受了罕见的寒潮、暴雨和热带气旋袭击。据不完全统计,仅头9个月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144亿元,其中1月份寒潮占29亿元,4~6月的暴雨占30亿元,5个台风占84亿元。本文将1993年广东重大天气灾害及灾情综述如下。1寒潮灾害今年1月14~29日,我省出现强寒潮。在寒潮前4~7天,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强大,500hPa等压面上,588线包围到南海和中南半岛东部,1月10日吕宋岛高度达591位势什米、海口达589位势什米,为副高最强盛时期。此时广东回暖,1月上旬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4~·SC。且月11日始,副高减弱东退,14日退到菲律宾以…  相似文献   

13.
2016年1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江琪  马学款  王飞 《气象》2016,42(4):514-520
2016年1月大气环流主要特征为:北半球共有三个极涡中心,强度较常年同期偏强,欧亚中高纬环流经向度大,东亚大槽和南支槽均偏强。1月,全国平均降水量25.7 mm,较常年同期偏多94.7%,广东、广西和湖南三省(区)平均降水量偏多3.7倍,为1951年以来同期第一多。1月,全国平均气温-5.3℃,较常年同期(-5.0℃)偏低0.3℃,冷空气和降水活动频繁,共有5次降水过程和4次寒潮过程,其中,1月21—25日,我国大部地区遭受强寒潮天气。此次过程降温幅度大,影响范围广,多地最低气温跌破历史极值。1月28—29日,南方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强暴雨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4.
2014年陕西省气温正常偏暖,降水略偏多,年日照时数略偏少。7月全省35℃以上高温出现站次为2002年以来第一位,19站刷新了历史同期极值。9月6—17日关中、陕南出现了极端持续降水过程,7站连续降水量超过历史极值。2014年全省发生洪涝、干旱和地质灾害等10类自然灾害376次,11地市103县区1 215多万人次受灾,死亡37人,为近10a来最少;因灾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4.7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1 895km2;直接经济损失93.86亿元。  相似文献   

15.
一过程概况1982年5月10—12日,由于极地强冷空气经苏联西伯利亚西部进入我国西北地区,形成了陕、甘、宁、青四省(区)一次超极地路径的强寒潮天气。11至12日过程日平均气温柴达木盆地、宁夏、陕西和陇南下降11—13℃;青海东部、甘肃大部下降14—16℃。这次冷空气势力强、来势猛,降温主要集中在一天左右。任意24小时日平均最大降温为9—15℃。甘肃河西走廊、中部和武都地区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4—6月,江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是:全省气温较常年异常偏高,降水偏少;日照时数偏多。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高温天气出现时间早,强度强;台风出现时间偏早;汛前期部分地区降水持续偏少。1气候概况1.1气温。4—6月全省平均气温23.7℃,较常年同期平均偏高1.5℃,为历史同期第一。4、5、6月全省平均气温分别为19.7、25.3、  相似文献   

17.
1987年11月24日至26日,吐鲁番地区遭受了一扬历史上罕见的寒潮、大风雪天气袭击。吐鲁番市出现了寒潮,48小时之内平均气温下降了-11.0℃,日最低气温达-17.8℃;善地区出现了强寒潮,48小时日平均气温下降了-12.4℃,最低气温达-22.0℃。24日夜间至26日白天,吐鲁番地区普降大雪。其中吐鲁番市25日降雪量为11.0毫米,是  相似文献   

18.
今年入秋以来,9月份连续出现了5次天气过程,其中3次较强,造成全疆气温偏低,一些地区初霜期提前。进入10月以来,每旬均出现一次中度以上的天气过程,致使全疆气温持续偏低,降水分布不均,10月上旬,部分地区出现初雪。纵观两月天气过程,可以说,今年秋季是继去年之后的又一冷秋。1月平均气湿和月总任*且9月份平均气温,北疆大部分地区偏低,其中阿勒泰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3.OC,其余地区较常年偏低1.0~24“C。南疆平均气温且较常年偏低,其中,哈密、吐鲁番较常年偏低2.2~2.6C,其余地区除阿克苏接近常年外均较常年偏低o.8…  相似文献   

19.
“2.17”寒潮天气过程特征及预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寒潮影响概况1996年2月16日夜间,寒潮冷锋越过南岭,自北向南掠过连州市,气温急剧下降,日平均气温48小时降16.6℃,并伴有5~6级偏北风和小雨。20日气温达最低,本站日平均气温1.0℃,最低气温-0.3℃,高寒山区(潭岭气象站)日平均气温-3.1℃,最低气温-4.7℃。低温、阴雨天气持续到27日。寒潮人侵后,全市出现了冰冻和积雪,高寒山区积雪时间长达7天,并出现了十多年所未见的冰凌(雨淞)天气。由于这次寒潮强度强、范围大、降温剧烈,低温持续时间长,使我市遭受严重灾害。尤其是农经作物、水产、畜牧业损失较大。部分乡镇因…  相似文献   

20.
2020年贵州省平均气温为16℃,偏高0.4℃,全省平均年降水量1449 mm,偏多2成以上,为1961年以来最大值,同时气候事件与灾害性天气多发,总体气候年景偏差。其中冬季(1—2月)、春季、夏季平均气温整体偏高,暖冬、冰雹及区域性高温过程等暖异常事件频发,而秋季及12月平均气温偏低,低温阴雨天气持续;降水方面,汛期(5—9月)降水量异常偏多3成,突破了近60 a同期降水历史极值,并且存在夏季与秋汛两个降水峰值。通过异常气候事件的成因分析,发现拉尼娜事件、印度洋海温及副热带高压异常是影响贵州省2020年气候特征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