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采用SPOT5和Quickbird遥感影像,结合地面调查,分析石棉县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和分布.结果表明,石棉县地质灾害以中小型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为主,其分布与降雨、海拔,岩性、断裂构造和地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曾凡龙 《地下水》2019,(3):109-111
广东省陆河县地质灾害对当地居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通过遥感影像判读和野外实地探查,查明区域内地质灾害共166处,以崩塌和滑坡为主,其中崩塌117处,滑坡46处。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集中分布在海拔100~500 m、斜坡高度为5~10 m、坡度为40°~80°、坡形为直线形坡、断裂带上岩土类型为块状侵入岩岩组、暴发多在5~10月的雨季以及城乡建设活动明显的区域。所得结果能够为陆河县进一步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面上调查、资料收集与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地质灾害的地质背景、发育特征、失稳模式及致灾机理进行研究。研究区大地构造上位于华南加里东褶皱系钦州残余海槽与大瑶山凸起交汇处,滨太平洋构造域与特提斯构造域的复合区内,断裂构造极其发育。地层岩性以寒武系、震旦系碎屑岩和燕山期花岗岩为主。特殊的地质背景决定了该区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区内共发现地质灾害点238处,以滑坡、崩塌(危岩)、不稳定斜坡为主,泥石流仅2处,以小型为主;空间上,75%以上灾害点分布在高程50~150 m之间,65%以上分布在坡度35°~55°斜坡,且80%以上发育在顺向、逆向结构和花岗岩类斜坡中;地层岩性上,95%以上发育在寒武系、震旦系碎屑岩和花岗岩中;时间上,地质灾害多集中发生在汛期降雨密集的5~8月份。碎屑岩区地质灾害主要失稳模式为沿基-覆界面滑移型、顺层滑移型、压溃-剪切滑移型、风化-坠落型和拉裂倾倒型5种类型;花岗岩区地质灾害主要失稳模式为拉裂-倾倒型、风化-坠落型、拉裂-溜滑型和沿基-覆界面滑移型4种类型。地质灾害影响和诱发因素主要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实验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和变形破坏机理的研究,可以为区内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东兴区地质灾害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危害严重,以小型崩塌(危岩)为主。主要分布在区域东北部、西北部窄谷深丘地貌区及中南部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即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其发生时间多集中在每年7~9月。地质灾害发育分布受多种因素控制及影响。即地形地貌控制着地质灾害的规模及空间分布;软硬相间的岩性组合易产生差异性风化,引起斜坡失稳;近水平的地质构造可产生大量的斜坡失稳;斜坡结构形式控制着崩塌(危岩)发生的可能性;降雨使岩体受到冲刷及软化并且在岩体内部产生水压力,促进斜坡失稳;人类工程活动导致斜坡原始状态破坏,诱发斜坡失稳。根据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特征及控制和影响因素,建议采取治理与避险搬迁、加强监测以及保护斜坡地质环境等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以东莞市东城区地质灾害及隐患点详细调查为基础,系统分析了东城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主要以崩塌和不稳定斜坡为主,认为地质灾害的发育与降雨、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及岩土体类型、人类活动等密切相关;采用影响因子指数综合法评价研究区地质灾害,划分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10个。  相似文献   

6.
通过开展惠东县地质灾害调查与成灾规律研究,对惠东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进行总结,并详细分析惠东县地质灾害形成条件,结果表明:惠东县地质灾害类型多,且具有分布不均、局部集中的特点。地质灾害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5—9月,且8月份为地质灾害高发期。空间上,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宝口镇、高潭镇、白盆珠镇。地质灾害点多沿断裂构造或褶皱构造大致呈线性分布,在区域性大断裂与其次生断裂的交汇处地质灾害点分布更为密集。在岩性组合上,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层状较软-较硬碎屑岩组中,其次为块状较硬-坚硬侵入岩综合岩组。在地形地貌上,20°~50°坡度范围内的斜坡最易发生滑坡,40°~80°坡度范围内最易发生崩塌。人类工程活动、降雨为地质灾害最主要的诱发因素,地质灾害大多与城乡建设中的削坡建房有关,在强降雨期间或雨后一天,地质灾害较为易发。  相似文献   

7.
金沙江中游巴塘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成灾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沙江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地跨我国地势一、二阶梯过渡带,地质环境条件脆弱,属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巴塘县位于金沙江中游,目前调查发现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486处,以泥石流和不稳定斜坡为主。其中泥石流151处,不稳定斜坡133处,崩塌109处,滑坡93处。通过对巴塘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与测绘,对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巴塘县地质灾害发育类型多,点多面广、密度大,分布不均衡,成条带、群片状分布;(2)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地形地貌有密切的关系。主要沿金沙江高山峡谷区及其支沟流域的深切河谷区、丘状高原与峡谷区的地形转折带集中分布。大多数的不稳定斜坡、崩塌、滑坡发育在高程2500~3500m。(3)地质灾害受地质构造控制,时空分布差异明显。地质灾害隐患点集中沿巴塘-莫西活动构造带、金沙江构造带分布。(4)不同的岩性决定了地质灾害的类型。滑坡、不稳定斜坡主要发生在第四系松散土体中,崩塌主要发育于岩浆岩、玄武岩、火山岩、细砂岩等硬岩、较硬岩岩体;软的石英片岩、绢云片岩、绿片岩为主的岩组,岩石破碎,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物源。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地质灾害主要以崩塌、滑坡等斜坡类地质灾害为主,规模多为小型,多发生在粤北、珠三角地区。受地形坡度的控制明显,坡度为60~70°的地段最易发生崩塌,坡度为30~50°时最易发生滑坡。斜坡类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雨、人类活动最为密切。因人为活动直接或间接引发的地质灾害占比超过86%,其中削坡开挖是引发地质灾害最多的人类活动,占比90%以上。约92%的地质灾害发生在4—9月,其中6月暴发频率最高。当日降雨量大于150 mm时,崩塌、滑坡、泥石流发生的概率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攀枝花大河流域仁和街幅地质灾害的遥感解译和现场调查,共获得地质灾害点61处,其中以崩塌滑坡为主,泥石流次之。在此基础上,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灾害点的空间分布与距水系距离、距断层距离、地形坡度、海拔高程、地层岩性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地质灾害点分布较少;崩塌滑坡主要受水系控制,沿水系呈线状分布,在距离水系300m范围内分布密度最大;海拔高程、地层岩性和距断层距离都是影响崩塌滑坡分布的重要因素;崩塌滑坡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1 300~1 600m范围内;距断层1km范围内,崩塌滑坡分布密度最大;软弱半成砂岩、泥岩出露的地方更易发生地质灾害;在坡度0°~15°范围内,分布密度最大。  相似文献   

10.
威信县地质构造较复杂,地质灾害破坏严重。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及地裂缝五种。其中以滑坡和不稳定斜坡为主,灾害点分布较广且个体规模小,稳定性较差。调查显示,威信县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发生时多种致灾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威信县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得出: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地形地貌、生态植被等因素是滑坡、泥石流、崩塌及不稳定斜坡形成的基本条件;降雨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是形成滑坡、泥石流、崩塌、地裂缝及不稳定斜坡的主导因素。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应采用以群测群防为基本手段,与搬迁避让、工程防治、生物防治、清除危岩(土)体及排水为主的防治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