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通过开展惠东县地质灾害调查与成灾规律研究,对惠东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进行总结,并详细分析惠东县地质灾害形成条件,结果表明:惠东县地质灾害类型多,且具有分布不均、局部集中的特点。地质灾害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5—9月,且8月份为地质灾害高发期。空间上,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宝口镇、高潭镇、白盆珠镇。地质灾害点多沿断裂构造或褶皱构造大致呈线性分布,在区域性大断裂与其次生断裂的交汇处地质灾害点分布更为密集。在岩性组合上,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层状较软-较硬碎屑岩组中,其次为块状较硬-坚硬侵入岩综合岩组。在地形地貌上,20°~50°坡度范围内的斜坡最易发生滑坡,40°~80°坡度范围内最易发生崩塌。人类工程活动、降雨为地质灾害最主要的诱发因素,地质灾害大多与城乡建设中的削坡建房有关,在强降雨期间或雨后一天,地质灾害较为易发。  相似文献   

2.
《福建地质》2012,31(2)
根据福安市地质灾害复核调查的资料,统计分析了该市十多年来地质灾害发生的现状,研究地质灾害发生与地形(地貌)、岩土体、降雨、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密切关系,总结出大多数地质灾害点分布于自然坡度为25°~45°的陡坡地段,滑坡崩塌发生多为5~8月份的雨季或台风暴雨季节,人类工程活动致灾因素主要是削坡建房等,并提出相关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3.
梁乐辉 《福建地质》2012,(2):185-190
根据福安市地质灾害复核调查的资料,统计分析了该市十多年来地质灾害发生的现状,研究地质灾害发生与地形(地貌)、岩土体、降雨、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密切关系,总结出大多数地质灾害点分布于自然坡度为25°~45°的陡坡地段,滑坡崩塌发生多为5~8月份的雨季或台风暴雨季节,人类工程活动致灾因素主要是削坡建房等,并提出相关的防治建...  相似文献   

4.
兰州城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对地质环境扰动的人类建设工程活动强烈,引发城市南北两山斜坡区段地质灾害频发。对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和发育特征分析后认为,地形、岩土体类型、地质构造是崩塌、滑坡灾害发生的控制因素,降水和人类工程活动是崩塌、滑坡灾害发生的主要引发因素。  相似文献   

5.
喜马拉雅山东南地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遥感手段,结合MapGis,研究了喜马拉雅山东南地区地质灾害的发育情况,发现本区发育的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冰湖以及堰塞湖。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斜坡地质灾害是本区最重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占到总灾害数量的95.3%。在此基础上对喜马拉雅山东南地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初步研究,发现本区地质灾害的发育在空间上的分布并非均匀,而是具有丛集性的特点。滑坡灾害主要发育在隆子和朗县。泥石流灾害比较严重的有米林、隆子和洛扎3县,而崩塌则主要集中在隆子县。研究发现,本区滑坡发育与地层、地形坡度以及土地类型关系密切,其中修康群、日当组和念青唐古拉群是本区的易滑地层。涅如组由于面积大,其中发育的滑坡较多,但是滑坡的发育率只略高于本区的平均水平。统计表明,16~30的坡度范围是滑坡最容易发生的。大于45以上的坡段很少发生滑坡。灌木林和天然草地这两种土地类型滑坡发育率最高。对于泥石流,研究表明,涅如组中泥石流发育面积最大,发育率也最高。泥石流发育的最适宜坡度也是16~30这样一个坡度范围。冰川和永久积雪区则最易发生泥石流。崩塌发育与地层类型、坡度的关系较为密切,崩塌主要发育在涅如组中,并且集中在坡度大于60以上的陡坡段中。这些初步成果的取得,是以后进行该区地质灾害空间预测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曾凡龙 《地下水》2019,(3):109-111
广东省陆河县地质灾害对当地居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通过遥感影像判读和野外实地探查,查明区域内地质灾害共166处,以崩塌和滑坡为主,其中崩塌117处,滑坡46处。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集中分布在海拔100~500 m、斜坡高度为5~10 m、坡度为40°~80°、坡形为直线形坡、断裂带上岩土类型为块状侵入岩岩组、暴发多在5~10月的雨季以及城乡建设活动明显的区域。所得结果能够为陆河县进一步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7.
分析防城港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探讨其成因机制十分必要。在充分收集并梳理前人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对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斜坡结构、岩性特征、分布高程、地形坡度及植被发育情况进行详细的野外调查,并运用统计学进行梳理分析。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类型有崩塌、滑坡和不稳定斜坡,以崩塌为主,规模以小型为主。地质灾害多集中发生在降雨集中的6-9月;空间上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分布在海拔小于100 m,坡度在30-50°的斜坡区域,其中以海拔小于50 m区域最为发育,且多数地质灾害集中发育在地貌变化的结合部位。绝大多数灾害发育在侵入志留系连滩组、三叠系的花岗岩中,逆向斜坡地质灾害最为发育,且与植被分布具有密切的联系。诱发地质灾害的内在因素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斜坡结构、地质构造,外部因素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上述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眉山市地质灾害隐患数量多,分布广泛,险情较严重.地质灾害隐患点以滑坡、不稳定斜坡和崩塌为主.主要分在市境内的中山、低山和深丘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和地质灾害中易发地区.发生时间多集中每年在6~9月的雨季高易发期.地质灾害发育分布主要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岩性组合的控制,而降雨和人类不合理工程经济活动则是眉山市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引发因素.  相似文献   

9.
威信县地质构造较复杂,地质灾害破坏严重。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及地裂缝五种。其中以滑坡和不稳定斜坡为主,灾害点分布较广且个体规模小,稳定性较差。调查显示,威信县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发生时多种致灾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威信县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得出: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地形地貌、生态植被等因素是滑坡、泥石流、崩塌及不稳定斜坡形成的基本条件;降雨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是形成滑坡、泥石流、崩塌、地裂缝及不稳定斜坡的主导因素。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应采用以群测群防为基本手段,与搬迁避让、工程防治、生物防治、清除危岩(土)体及排水为主的防治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石玲  王涛  辛鹏 《地质通报》2013,32(12):1984-1992
宝鸡是中国地质灾害发育较强的地区之一。为揭示其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在2006—2012年持续7年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资料和综合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统计宝鸡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宝鸡市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和不稳定斜坡4类,其中滑坡数量最多达887处,约占总数的57%,主要沿渭河谷地、东北部黄土丘陵区、南部和西部山区中人类工程活动频繁的山间盆地和主干道路切坡沿线密集分布;其次为崩塌328处,约占总数的21.23%,再次为不稳定斜坡234处,约占总数的15.15%,崩塌和不稳定斜坡主要分布于渭河盆地周边的塬边和丘陵斜坡带、东北部典型黄土丘陵区高陡斜坡带和基岩山区交通干线道路沿线的切坡地段;泥石流灾害数量最少为96处,约占总数的6.21%,集中分布在西南部陇山、秦岭山区沟谷和黄土丘陵区的沟壑中。目前,频繁发生的浅层小型滑坡和崩塌灾害,特别是黄土地区房前屋后和山区公路边坡地段的小型滑坡和崩塌灾害,是宝鸡市减灾、防灾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黄土分布区由于人为削坡、振动、降水或融雪引发滑坡,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通过现场调查,分析霍城县黄土滑坡发育特征及诱发因素,斜坡为易滑的第四系黄土状粉土,主要发育坡度13°~40°,以及大于30°斜坡上,滑坡类型为崩滑,运动速度快,滑体坡降完全脱离滑床,且以浅层、表层滑坡为主;滑坡多分布于黄土山坡阴坡处,在1000~1800 m低山丘陵-低山区以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为主,并受人类工程活动影响易于发生。  相似文献   

12.
石玲  王涛  辛鹏 《地质力学学报》2013,19(4):351-363
根据近7年来陕西省宝鸡市12区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资料,总结宝鸡地区地质灾害主要类型、空间分布规律、发育特征及其危害性。研究结果显示,宝鸡市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主要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及不稳定斜坡等4类,总体发育特征具有群发性、突发性、周期性和链生性。其中,滑坡和崩塌数量多、危害大,泥石流相对发育较少,不稳定斜坡多与崩塌相伴生,大多发展为崩塌灾害。每年汛期在强降雨作用下,都可能诱发表层小型滑坡和崩塌,特别是城镇居民房前屋后的小型黄土滑坡和崩塌,以及山区公路切坡导致的残坡积层滑坡崩塌频繁发生,是宝鸡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减灾防灾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杨光  廖坤炎 《第四纪研究》2019,(5):1246-125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工程活动日趋强烈,中山市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呈加剧趋势。根据中山市1:50000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数据,结合中山市环境地质特征,对中山市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进行了分析。统计分析表明,4~9月是汛期雨季,是中山市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高发季节。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多发生在坡高10~30m的斜坡带上,均分布于山体坡脚,临近居民区及建筑物,与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本地区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强、规模小、危害性大等特征,为中山市今后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兰州市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会城市之一,而位于城区南部的伏龙坪、华林坪地区已成为兰州市主要的地质灾害易发区,根据最新调查结果表明,区内发育有滑坡43处,崩塌8处,不稳定斜坡68处,泥石流沟7条。已造成7人死亡,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近800万元,潜在威胁近5764人、资产约29112万元。发生滑坡的斜坡体基本上均由黄土组成,坡高一般30~50m、坡度一般40°~60°,而且这些斜坡地带居住了许多居民,坡肩和坡脚削坡建房,修路等形成了临空面,为滑坡的形成提供良好的临空条件,并且斜坡上无序堆放垃圾、倾倒污水,在降水的诱发下,促使滑坡、崩塌发生。所以,对伏龙坪、华林坪地区地质灾害治理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在面上调查、资料收集与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地质灾害的地质背景、发育特征、失稳模式及致灾机理进行研究。研究区大地构造上位于华南加里东褶皱系钦州残余海槽与大瑶山凸起交汇处,滨太平洋构造域与特提斯构造域的复合区内,断裂构造极其发育。地层岩性以寒武系、震旦系碎屑岩和燕山期花岗岩为主。特殊的地质背景决定了该区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区内共发现地质灾害点238处,以滑坡、崩塌(危岩)、不稳定斜坡为主,泥石流仅2处,以小型为主;空间上,75%以上灾害点分布在高程50~150 m之间,65%以上分布在坡度35°~55°斜坡,且80%以上发育在顺向、逆向结构和花岗岩类斜坡中;地层岩性上,95%以上发育在寒武系、震旦系碎屑岩和花岗岩中;时间上,地质灾害多集中发生在汛期降雨密集的5~8月份。碎屑岩区地质灾害主要失稳模式为沿基-覆界面滑移型、顺层滑移型、压溃-剪切滑移型、风化-坠落型和拉裂倾倒型5种类型;花岗岩区地质灾害主要失稳模式为拉裂-倾倒型、风化-坠落型、拉裂-溜滑型和沿基-覆界面滑移型4种类型。地质灾害影响和诱发因素主要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实验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和变形破坏机理的研究,可以为区内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山阳—商南钒矿开采区为例,通过遥感解译、无人机航拍及野外详细地质调查,统计分析了斜坡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坡形、坡向、坡度、地层倾角、岩体结构与岩性的相关性。研究得出:(1)矿区斜坡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顺向坡效应,顺向坡地质灾害占灾害总数的75.86%;(2)72.42%的灾害发育在坡度30°~50°的斜坡中;(3)灾害分布与地层倾角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大部分地质灾害集中在倾角40°~60°的范围内;(4)斜坡灾害多发生在结构面较发育的斜坡中,尤其是夹角在70°~90°的近乎正交的结构面组合范围内;(5)斜坡灾害多发育在硅质岩或白云岩与黏土岩互层中,而白云岩中多发生的是崩塌。同时,结合研究区遥感影像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斜坡地质灾害遥感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矿区地质灾害早期识别技术。研究成果可为矿山企业和矿区居民对斜坡地质灾害的识别与预警预防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漳州市山体滑坡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艺贞 《福建地质》2007,26(4):259-265
对漳州市区域内近十几年来所发生滑坡的地质灾害点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漳州地区山体滑坡主要受地形、地质、气象和人类工程活动因素的综合影响。一般地形坡度在25°~50°,坡型为阶梯型、人工边坡无支挡,土质边坡坡度大于70°与坡高大于4m者,连续10d内降雨量在170mm以上,且日降雨量在100mm的强降雨时,发生滑坡的概率,达71.7%。故此,降雨量170mm以上、日降雨量大于或等于100mm时,可作为漳州市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兰州市区近8年来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资料,系统归纳了兰州市区地质灾害主要类型、空间分布规律、发育特征及其危害性,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区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及不稳定斜坡等4类,总体发育特征具有普遍性、反复性、突发性和周期性。其中,滑坡和泥石流数量多、危害大;崩塌相对发育较少;不稳定斜坡多与滑坡、崩塌相伴生,大多演变为滑坡。兰州市区在每年汛期中的强降雨作用下,均有地质灾害发生,特别是居民建房削坡、加载以及公路切坡地带频繁发生,是区内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减灾防灾关注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9.
黄土崩塌是黄土地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威胁着人类生产生活的安全。通过现场调查,认为黄土崩塌形成的内因主要为黄土土性特征、节理裂隙切割程度,外因主要为降雨作用、人类工程活动及生物活动。根据黄土崩塌常见的运动形式,提出崩塌体自由飞落及滚动情况下影响范围的理论公式。实例计算表明:若坡底地面水平,无论什么运动方式,崩塌影响范围为斜坡高度的0.4~0.6倍。随着坡度的变陡,崩滑距与斜坡坡高的比值也变大。当崩塌体自由飞落时,崩塌体的影响范围和碰撞点前的坡度有关。当崩塌体在坡面滑动时,崩塌体的影响范围和斜坡的坡度有关。研究结果可作为黄土地区黄土崩塌致灾范围预测方法,为黄土崩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福清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统计分析了该市十多年来地质灾害发生的现状,研究了地质灾害发生与地形(地貌)、岩土体、降雨、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密切关系,总结出大多数地质灾害点分布于自然坡度为20°~30°的陡坡地段,滑波崩塌发生多为每年的雨季或台风暴雨季节,人类工程活动致灾因素主要是削坡建房等,并提出相关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