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七十年代初,美国提出了低温制造金刚石钻头的新技术.这一技术虽然先进,但由于工艺比较复杂,一直还处于试验阶段.武汉地质学院探矿工程系电镀金刚石钻头研究组自一九七五年始,至今已研制成功并经有关部门鉴定了三种不同性能的低温电镀人  相似文献   

2.
低温电镀金刚石钻头的最大特点是低温,在电镀过程中,温度不超过200℃.这样的温度对于保证金刚石强度十分有利.实践证明,电镀钻头具有时效高、保径好、寿命长的优点.由于保径好,才可能有效地加厚底唇金刚石厚度、提高钻头寿命,从而有利于绳索取心.我们这次研制的钻头,其底唇镀有十九层金刚石,厚度有5.7~  相似文献   

3.
从一九七六年开始,安徽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八一二队和煤炭科学院地质勘探研究所协作,对低温电镀孕镶人造金刚石钻头进行了研制及试验。两年来,摸索出一套低温电镀孕镶人造金刚石钻头制造工艺,制造了几批钻头,并在安徽省铜官山矿区火成岩地层进行了生产性试验,取得良好效果,超过了冶金部钻进硬岩的技术指标。一、低温电镀孕镶人造金刚石钻头制造工艺 (一)电镀钻头结构及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4.
化学镀具有很好的均镀能力、较高的硬度,特别是在非金属制品上能够施镀一层导电金属膜等优越特性.在现代工业,尤其是在化工、国防、精密仪器制造业等方面,应用范围与日俱增.近年来,我们根据研制电镀扩孔器所积累的一些肤浅的经验和在参阅国内外有关化学镀方面的文献资料基础上,把化学镀这一工艺比较成功地应用于小口径金刚石电镀扩孔器和热压孕镶钻头的制造上.据室内研究和野外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化学镀镍金刚石制造的钻头和扩孔器的性能,比目前国内同类产品具有质量稳定、使用寿命长、生产周期短等优点.目前国内生产的金刚石钻头与扩孔器存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在普通镀镍溶液中加入铵离子后,电镀液成分和电镀工艺条件对镀层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一种用于钻进坚硬致密弱研磨性岩层的优化配方及工艺条件,讨论了铵离子引起的络合作用.实验表明,当氯化铵的质量浓度为18 g/L时可细化镀层晶粒,提高胎体的硬度和脆性,改变胎体与金刚石的包镶程度,从而改变电镀金刚石钻头的性能,得到一种能有效钻进坚硬致密弱研磨性岩石的新性能电镀金刚石钻头.  相似文献   

6.
在常规电镀液中引入超声波技术,通过超声波电镀金刚石钻头与普通电镀金刚石钻头在制造周期、镀层表面形貌、镀层显微硬度及综合钻进性能的对比表明:超声波电镀金刚石钻头的制造周期缩短近50%、镀层的显微硬度提高近100%;同时,超声波电镀金刚石钻头的综合钻进性能也增强了近25%,产品有巨大的市场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应美国克里斯坦森公司邀请,我们于今年7月2日至16日访问了该公司的研究中心及所属的矿山钻头工厂和石油钻头工厂.这次考察的主要任务是在克里斯坦森研究中心测试我院研制的电镀人造金刚石钻头.通过对电镀钻头的测试了解其测试设备仪器与测试方法以及其它有关金刚石钻头技术.下面将着重介绍美国克里斯坦森公司的有关金刚石钻头及其测试方面的内容.一、克里斯坦森公司简介美国克里斯坦森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刚石钻具制造公司.他们研制的金刚石钻头和测斜工具代表着当代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段隆臣  杨凯华 《现代地质》1996,10(3):423-426
介绍脉冲电镀在人造金刚石孕镶钻头上的应用研究,探讨脉冲电镀机理,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脉冲电镀工艺参数;研制了脉冲电镀钻头,生产钻头周期缩短了30%。在室内和野外生产试验中,发现脉冲电镀钻头较直流电镀钻头有如下优点:钻进地层适用范围广、钻进时效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瑞典克芮留斯钻探设备综合生产公司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介绍了该公司为引入我方电镀金刚石钻头而对我方钻头进行全面测试的结果.文中指出,通过瑞典克芮留斯公司室内台架实验、野外生产实验、室外现场实验可以看出,我方电镀金刚石钻头性能良好,在高规范、高进尺指标下未发现钻头掉块、脱环、脱层现象,从而为我方电镀金刚石钻头打入国际市场赢得了良好的技术信誉.  相似文献   

10.
吴成芬 《探矿工程》2013,40(7):114-116
金刚石是电镀钻头主要的钻进和切削元件,其性能的好坏对钻头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有着直接的影响。要充分了解金刚石的性能,掌握并利用各种检测手段,才能合理选择出性价比高,又能满足钻头需要的金刚石。主要对金刚石的性能和检测方法以及电镀钻头中如何选用金刚石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制造金刚石钻头的快速电镀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两年多来采用较高电流密度法制造金刚石钻头的经验,运用快速电镀法制造金刚石钻头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提高了金刚石钻头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钻头钻速与金刚石粒度间的定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孕镶金刚石粘进时的排粉要求,对钻头的金刚石粒度与钻头钻速之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计算,得出了它间的量化公式,列出了可作为钻头设计的参数据实例,这些数据可用来指导钻头生产。  相似文献   

13.
薄壁金刚石钻头感应加热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中频感应加热生产薄壁金刚石钻头的加热过程,依此提出了薄壁钻头的加热机理,为重新确定模具与感应圈的相对位置,模具设计以及设备选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硬岩钻进用石油钻头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谭松成 《地质与勘探》2013,49(2):373-378
能源与矿产的持续安全供给是经济快速增长的保证,而中硬岩层钻进一直限制着油气钻井向深部发展。针对硬岩地层钻进,地质行业主要采用金刚石钻头钻进,而油气钻井行业除按传统方法采用牙轮钻头和金刚石钻头钻进之外,也逐渐开展了PDC钻头钻进硬岩的研究。本文分别介绍了牙轮钻头、金刚石钻头和PDC钻头在油气勘探硬岩钻进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其中,牙轮钻头研究主要集中在增强轴承密封性能、改进布齿结构和提高切削齿强度三个方面,而金刚石钻头研究则集中在碎岩机理、金刚石参数和胎体性能,以及钻头结构三个方面。提出了三类钻头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为硬岩钻探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杨展 《地质与勘探》2024,60(2):407-413
孕镶金刚石钻头通过钻头胎体的持续磨损实现金刚石的自锐和高效破岩。因此,研究金刚石钻头磨损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和影响机理,对孕镶金刚石钻头的设计和使用非常重要。本次研究探讨了岩石物理力学性质、钻头胎体性能和钻进工艺参数等因素对孕镶金刚石钻头磨损过程和磨损机理的影响。分析表明,对钻头磨损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是岩石中的硬质颗粒导致的磨粒磨损,其次是钻头胎体与岩粉之间的粘着磨损,以及冲洗液中岩粉颗粒导致的冲蚀磨损。在此基础上,以不同硬度的钻头胎体摩擦磨损试验结果为例,探讨了钻头胎体性能及其内部硬质点对钻头磨损的影响机理。该研究成果可为科学设计与合理使用孕镶金刚石钻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在苏联伊尔库茨克工学院金刚石钻进试验台上钻进花岗斑岩时取得的试验研究结果。本文作者根据此试验结果确定出了金刚石孕镶钻头的绝对磨损、相对磨损与钻头压力、钻头转速、冲洗液量、胎体硬度的关系式。利用这些钻头磨损的数学模型就可确定出与钻头最优绝对磨损、相对磨损相应的最优规程参数来。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金刚石钻头热压烧结过程中存在的稳定性差、可靠性低等问题,研制了金刚石钻头热压烧结微机自动控制系统,成功地解决了以上问题。该系统包括硬件设计改造和软件编程两大部分,硬件改造部分主要是改进中频炉和红外测温仪的接口,使之可以顺利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软件部分主要是设计过程的控制软件,使得计算机可以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程序进行工作,避免了人工操作可能带来的手工误差。  相似文献   

18.
在钻探工程中,特别是深孔钻进中,常常遇到各种复杂情况,例如,遇到坚硬裂隙性地层钻进问题,空气泡沫洗井时钻头冷却问题,钻孔和岩心保径问题,等等。这些复杂情况的解决几乎均与钻头的技术特性和工作能力有关。应从钻头方面进行研究、采取对策,以便提高钻探工程的技术经济指标。俄罗斯专家在解决上述有关问题时在可以使用的钻头方面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包括坚硬裂隙性岩石钻进用金刚石钻头、压缩空气(泡沫)洗井用金刚石钻头、保径金刚石钻头等。本文介绍了这几种获专利技术的金刚石钻头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优点,可供我国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地质勘探中,金刚石钻进是一种主要的方法。在金刚石钻探生产中,钻探设备、钻头、钻探工艺、钻探生产操作技术和生产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钻探技术经济指标与钻头胎体的工作能力关系更为密切,因此成了人们关心的问题。俄罗斯Кубасов В.В.博士等在提高钻头胎体工作能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技术经济效果。本文介绍了他们在低品级金刚石的选择性破碎处理、金刚石的热处理、金刚石钻头的低温处理和胎体性能的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青海野马泉整装勘查矿区在以往的钻探生产中施工难度大,钻头寿命短,提下钻频繁,导致施工周期长,成本高。由于矿区岩石的可钻性不明,钻头适用效果差。通过现场调研、采集岩样,进行室内试验测试(包括薄片分析,XRD测试等),获得了石英含量、石英粒度、长石含量、长石粒度等数据,通过分析计算确定了矿区的岩石可钻性,据此设计选用了钻头。野外试验表明,钻头钻进效果好、性价比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