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根据1966—2015年贺州市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50a的气象资料,利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和综合舒适度指数对贺州市50a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贺州春季属于较不舒适到较舒适范围,但绝大部分年份属于较舒适范围,夏季属于较不舒适级别,秋季指数属于较不舒适向较舒适的过渡季节,冬季属于较不舒适到较舒适的范围,冬季舒适度在变好,具体表现为6至8月的是一年中非常不舒适月份,3月、4月以及10月属于比较舒适月份,11月份,是全年中最舒适的月份,其余月份舒适度一般。  相似文献   

2.
利用贺州市地面观测站1981至2010年30a的气象观测资料及姑婆山、大桂山等热门景点建站以来的自动气象观测资料,对贺州市旅游气候资源进行综合评估分析。结果表明:贺州市冬短夏长,适合推广夏季旅游产品;9~12月降水较少适合旅游出行,而4月、5月、10月三个月是来贺州旅游人体舒适度最佳的时段;贺州气候资源区域性明显,农业生态旅游潜力大,可以立足特色产业,实现"旅游+农业"同步发展;影响贺州旅游安全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暴雨、雷暴、冰雹、霜冻和冰冻,暴雨和雷暴出现频次高,叠加影响危害大,冰雹、霜冻和冰冻出现概率较小,但是灾害重;出行旅游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避开灾害性天气高发时段。  相似文献   

3.
商城县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北坡,旅游资源丰富。为使商城县的旅游气候资源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根据商城县1958-2017年60年气象资料,选取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4个对旅游气候舒适度有较大影响的气候因子,计算表征商城县各旬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温湿指数、风效指数、旅游气候舒适度综合指数等级,并运用Mann-Kendall检验、通径分析等方法对计算出的各指数进行分析,为商城县开发旅游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商城县一年中各月旅游气候舒适度等级呈"W"型变化,舒适期长,不舒适期短。舒适期集中在春、秋季的4月上旬-5月中旬和9月下旬-11月上旬,不舒适期出现在冬、夏季的1月中下旬和7月下旬-8月上旬;2)温湿指数、风效指数、旅游气候舒适度综合指数舒适等级日数,开始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分别从2016年、1993年、1999年;3)影响商城县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气候因子首推温度,其次为相对湿度和日照,而风速对商城县旅游气候舒适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利用松江国家气象观测站1955—2014年的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数和气象灾害数据等气候观测资料,分析了上海松江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主要气象灾害的发生时段,同时采用了气候舒适度评价和气象灾害气候趋势分析研究了气象条件对度假区旅游的影响。结果表明,度假区旅游气象灾害主要有大雾、台风、暴雨、大风、雷暴、高温。虽然各种气象灾害影响时段不同,但主要出现在5—10月。度假区一年当中共有19个旬气候舒适,适宜旅游活动,时间段分布在3—5月和9月下旬—12月底。度假区共有17个旬不适宜旅游活动,时间段为1—2月和6月—9月中旬。最后针对度假区的气象环境条件研究结果,对做好度假区旅游气象服务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陆九大名山风景区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莹  马敏劲  王式功  尚可政 《气象》2013,39(9):1221-1226
气候舒适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决定旅游资源质量和旅游季节长短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以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为基础的综合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计算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九大名山风景区的气候舒适度指数,划分出适宜旅游的等级和时段,并对其随纬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位于我国北方的长白山和五台山,气候舒适度年变化呈倒“V”形,舒适期较短,长白山旅游舒适期为6—8月,五台山较舒适期为6—8月;位于我国中部的华山、泰山、黄山和峨眉山,气候舒适度年变化呈倒“U”形,旅游舒适期均为6—9月;位于我国南方的庐山、武夷山和桂林山水,气候舒适度年变化呈“M”形,舒适期较长,庐山旅游舒适期为5—10月,武夷山和桂林山水的旅游舒适期为3—4月与10—11月。  相似文献   

6.
根据贵州省旅游气象舒适度指标(DB52/T556—2009),应用逐步回归和插值方法,对遵义旅游气候资源和最佳旅游时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遵义市5—6月、9月旅游舒适度均处于舒适状态。习水、桐梓、仁怀和播州西北部等海拔在1 100 m以上的区域,夏季气候舒适度比较理想,可发展乡村避暑旅游,海拔越高越适宜夏季避暑。习水、桐梓夏季(6—8月)气候旅游处于舒适状态,优于重庆。  相似文献   

7.
利用碧江区1999-2018年的气候资料和2017-2019年的景区游客量资料,对碧江区气候舒适度进行评价,划分气候舒适度等级,综合分析气候舒适度与游客量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碧江区旅游气候舒适度年适宜时段主要分布在3-6月,8月底到11月底,共196天;碧江区年内游客量呈“双峰型”特征,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和10月;总体来说,碧江区气候舒适度与天生桥、大明边城、百花渡等三个景区游客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75,0.69。  相似文献   

8.
统计1981年-201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梧州市冬半年的气候概况,并进行气候舒适度评价,指出梧州市的冬半年温暖如春、日照充足、雨日较少、湿度适宜,尤其是11月至次年3月,人体舒适感觉处于最舒适和舒适之间的最佳旅游区间内,适合人们冬半年到梧州市旅游.  相似文献   

9.
潮州市旅游气候资源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根据潮州市的气候资料,计算分析了1957~2000年44年逐日人体舒适度指数。结果表明:潮州市最舒适的月份为4、5及10、11月,每年旅游舒适期平均天数达261.8d,为旅游1类地区。最佳旅游时段为3月上旬~5月下旬和10月上旬~12月上旬。潮州是个十分理想的旅游之地。  相似文献   

10.
利用玉门市1971—2014年逐日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等气象观测资料,运用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和人体舒适度指数4种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指数,计算玉门市旅游舒适度指数,确定了玉门市旅游气候舒适期及天数;构建综合舒适度指数模型,并对各指数进行了突变检验。结果表明,玉门市较舒适期为4月下旬中期至9月下旬末,约160 d;舒适期为5月中旬至9月中旬,约124 d。其中,5、6、8月最适宜旅游,7、9月为适宜旅游,11月—次年的3月,由于气候寒冷,不适宜旅游。玉门市的温湿指数舒适期天数从1983年开始明显增多;风寒指数舒适期天数从1990年开始明显增多;着衣指数舒适期天数从1991年开始明显增多;人体舒适度指数舒适期天数从1986年开始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1.
利用融水县1992—2021年的气象观测资料,通过温湿指数和度假气候指数分析了融水县的气候舒适度情况和全年的气候旅游适宜期情况,并分析了2021年7月—2022年6月的负氧离子含量数据、2021年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水质监测数据。结果表明:融水县气候舒适度为舒适的时段长达7个月,整体气候温和,全年12个月均适宜旅游出行;空气清新洁净,负氧离子浓度年平均值为3 072个·cm-3,气候舒适期平均值为2 971个·cm-3;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年均AQI指数为45,空气优良率达97.5%;森林覆盖率为82.16%,地表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水质标准以上,水质达标率为100%。  相似文献   

12.
对费县乡村旅游气候资源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表明:该县旅游资源丰富,农业气候资源优越,适宜乡村旅游开发。利用1971-2000年逐日气象资料,计算月、旬的人体舒适指数,结果表明:5月和9月是最舒适的月份;适宜旅游时段是4月上旬-6月下旬和8月下旬-10月下旬。  相似文献   

13.
针对健康旅游发展需求,利用云南省丽江市、贵州省习水市和锦屏县历年逐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基于"黄金分割法"的人体舒适度指数和等级划分方法,对3个著名旅游城市的气候舒适度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集中期、集中度指标,探析3地广义舒适期的集中程度和时段的互补效应,并结合当地相关疾病资料,初步探究其气候康养效应。结果表明:丽江市与习水市广义舒适期长,分别集中在2—11月和3—11月,且夏季各月气候舒适程度高、呼吸系统发病人数少,气候康养效应明显。锦屏县属于春、秋气候舒适型,4、5、9月和10月的气候舒适程度高,且在广义舒适期内各类疾病发病率相对低。总之,上述3地夏季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养效应最好,循环系统疾病次之,且3地最佳气候舒适期及其康养效应在时间上具有互补性,拥有气候康养旅游集群的潜在优势。这些成果可为游客针对自身状况,恰当择机、择时去上述3地进行康养旅游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1966—2018年秦皇岛气候舒适度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6—2018年气象资料,采用气候舒适度评价及趋势分析方法,对秦皇岛地区近53 a气候舒适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秦皇岛北部山区、中部平原和东南沿海三个区域的气候舒适度变化趋势一致,存在空间差异性。整体上,秦皇岛气候舒适度以舒适至冷凉特征为主,各区域舒适和较舒适等级占47%—49%,冷不舒适等级占34%—37%,炎热及更热不舒适等级极少。近53 a,夏季、冬季气候舒适度均呈增暖趋势,冬季增暖幅度大于夏季。热不舒适日数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激增且持续偏多,寒冷不舒适日数呈逐年代减少态势;在空间上,热不舒适日数随着测站高程和纬度的降低而增多,寒冷不舒适日数与之相反。5—10月气候舒适或较舒适,秦皇岛全域皆为旅游、疗养适宜期;7—8月无酷暑,“微热”的天气为人们提供畅游大海的有利气象条件;3月、4月和11月气候偏冷凉,是户外登山的大好时机;12月至翌年2月寒冷不舒适,不适宜大众旅游疗养,适宜开展冰雪旅游活动。因此,可以认为秦皇岛全域、全季皆适宜旅游,由此为秦皇岛市旅游开发与规划及研究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提供依据,为来到“秦皇山海、康养福地”的康养群体提供生活和出游气象服务指导。  相似文献   

15.
根据人体的舒适度指标,结合广宁县的气候特点,计算分析了1981 ~2010年30年的逐月人体舒适度.结果表明:广宁县旅游气候舒适期长,最舒适的月份为4、10、11月,较舒适的月份为3、5、6、9月,是理想的旅游地区.  相似文献   

16.
根据河源市5个县区1960—2014年气象资料,利用综合考虑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等综合舒适度评价指数,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河源地区近55年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源地区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数平均为5.5,旅游气候舒适月数平均达8个月,平均指数处于较舒适区,且整体上南部优于北部,最舒适期为10月,较舒适期为9、11月。55年来,河源地区年综合舒适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旅游气候舒适期长度有所增加,对旅游业的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电白1961—2013年气象资料,利用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综合舒适度指数和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对电白近50年的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电白全年气候都比较舒适宜人,最适合旅游的月份是10月,其次是11月和3月。近50年电白气候尽管向偏热转变,但大部分年份仍属舒适范围。  相似文献   

18.
利用马鞍山市1960—2017年的逐日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观测数据,对马鞍山市生态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综合评价,统计马鞍山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以及综合舒适度指数,结果表明:马鞍山市生态旅游气候舒适度较高的月份集中在3—6和9—11月,其中4—6月为高度舒适的月份,旅游资源丰富,非常适合户外出行活动。  相似文献   

19.
该文通过计算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参照人体生理舒适指标分级标准和综合舒适度模型,获得综合舒适度指数,综合评估长寿乡村旅游气候舒适度。研究发现:①全区乡村旅游气候舒适度的空间差异主要来自地于“三山夹两槽”的地形差异。长寿地区除了夏季乡村旅游气候舒适度为不舒适外,其余大部分时候全区气候舒适度较高。②全区各地乡村旅游气候舒适期为4~6个月,不舒适期为2~3个月,可见全年舒适期长,不舒适期短,具有较强的乡村旅游气候资源优势。③乡村旅游气候舒适期较长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长寿城区及以南和长寿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51—2016年5—9月吉林省50个气象站气候资料,对消夏旅游期影响人们生活舒适度的主要气候要素进行统计,并构建旅游气候相关指数。结果表明:主要气候要素和旅游气候相关指数在1981年后均发生显著变化,各月平均气温升高,7—9月降水量减少,各月平均风速减小,6月、8月和9月的平均相对湿度略有减小,各月平均日照时长减小;各月温湿指数增大、避暑指数减小,6月、7月和9月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数增大。吉林省消夏期具有"温湿适宜、日照适宜,多微风日,且白天少降水"的气候特点。消夏旅游期各地区的温湿指数处于"偏热、较舒适"水平,避暑指数较高,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数处于"很舒适"及以上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