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长效硅钾肥特点、营养机理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我国不同钾矿资源贮量、不同钾肥特性的区别以及硅钾肥的营养机理,分析了长效硅钾肥具有肥效持久、富含多种营养等特性,阐明了长效硅钾马可改善品质、增强抗病虫害、抗倒伏能力的作用;并从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出发,阐明了长效硅钾肥的生产和施用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2.
长效硅钾肥在信阳水稻上的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长效硅钾肥在信阳水稻上的肥料效果。结果表明 ,长效硅钾肥对本区的水稻有显著的增产作用 ,其肥效优于同钾量的化肥。  相似文献   

3.
硅肥对甘蔗的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硅肥对甘蔗试验效果表明,在不同地点,不同品种上,每公倾施硅肥750kg与对照不施硅肥相比,增产率达10.9% ̄23.3%,施用硅肥后的甘蔗,植株生长挺拔,叶片清秀,光亮,病虫害减少,抗逆性好,施用硅肥平均每公顷增收5242.50元,投入产出比为1:17.5。  相似文献   

4.
我国钾肥需求量逐年增加,80%需要进口,但同时又有大量的低品位非水溶性钾矿资源没有利用,利用非水溶性钾矿生产长效钾肥既能缓解钾肥短缺的矛盾,又可以解决普通钾肥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长效钾肥原料分布广,生产和施用技术简单,成本低,易于推广普及形成产业化,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将会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长效硅钾肥研制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根据我国低品位不溶性钾矿资源(含钾8%~15%)丰富的特点,利用其正在组建的"河南省硅肥工程技术中心"在硅肥研究方面积累的专业优势,进行利用不溶性钾矿资源研制长效硅钾肥的科研攻关.经过两年多实验室试验、小试、扩大试验以及工业化试验、工业化连续生产等,于1999年5月批量生产出长效硅钾肥,从而宣告一个新型肥料--长效硅钾肥问世了.  相似文献   

6.
硅钾肥对青菜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等养分及土培试验方法,进行硅钾肥在不同施肥条件下对青菜产量、维生素含量、硝酸盐含量、重金属元素含量以及土壤养分含量影响的试验,分析施用硅钾肥对提高蔬菜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作用。结果显示:施用硅钾肥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有效氮和土壤有效磷含量,明显提高青菜的产量和青菜中维生素含量,减少青菜硝酸盐含量,降低青菜中重金属元素镉、铬、铅等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硅肥在杂交水稻上的肥效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稻是喜硅作物,许多国家把硅称为水稻的第四大营养元素,通过在北亚热带地区河南省信阳地区潴育性水稻土上试验表明,在杂交水稻上施用硅肥,不仅可改善水稻的株高,有效穗数,穗粒数,实粒数,千粒重等生物学性状,而且施用硅肥还可增强杂交水稻抗旱,抗病虫害能力,从而提高稻谷产量19.8%-24.7%,同时,硅肥的施用能够使杂交水稻提早成熟,试验结果表明,在杂交水稻上,硅肥与氮磷肥配合施用比单独施用硅肥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好,少量分次施用比一次性底施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草莓施用硅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硅肥在草莓上施用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硅肥对草莓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有较大的作用,硅肥能够促进草莓的营养生长,使草莓株高增加1.9 ̄2.5cm,硅肥能促进草莓的果实增大,使外观鲜红圆润、有光泽,经济价值提高。施用硅肥可使草莓产量增加19.1% ̄28.7%。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经过8月份以来的努力,尤其是10月中旬正大集团执行副总裁谢炳、正大国际财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副总裁谢焕等一行四人的考察、洽谈,我们所与正大集团于1999年10月22日在郑州国际饭店签署了合作开发硅钾肥的协议书。我们以硅肥和硅钾肥技术作价入股,正大集团投入现金,在香港注册成立“中国硅钾肥集团有限公司”,然后以该公司为投资主体运作全国的硅肥和硅钾肥市场。正大集团作为全球500强之一的跨国集团,在企业管理、资金筹措、市场开拓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我们在硅肥和硅钾肥技术研究与开发方面居…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云南江城泰裕钾肥有限公司大量的灰绿色钾石盐矿(废矿)生产氯化钾的生产技术问题,青海盐湖研究所与江城泰裕钾肥有限公司合作,采用水力旋流脱泥法,以废矿为原料,建成年产1×104t氯化钾工业性示范装置,完成了生产试车。试生产结果表明,该技术用于思茅地区江城泰裕钾肥公司的高含泥泥砾质灰绿色钾石盐矿脱泥生产氯化钾是可行的。着重介绍了1×104t装置在试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Iron deficiency chlorosis of Lilium davidii var. unicolor is often the case in practice in alkaline soils of northwest region of China. It is difficult to control iron chlorosis because of high cost and short effective work time of conventional iron fertilizers. In this study, a 2-year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wo slow-release fertilizers on the suppression of iron deficiency chlorosis,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L. davidii var. unicolor. Results show that both coated slow-release iron fertilizers and embedded slow-release iron fertilizer effectively controlled iron-deficiency chlorosis. The application of slow-release iron fertilizer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lant height and chlorophyll content of L. davidii var. unicolor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Furthermore, coated iro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starch, protein, soluble sugar and vitamin C content of L. davidii var. unicolor, and it also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otal amino acid content, with increases in essential amino acids(Trp, Leu, Lys, Phe, Val, and Thr contents) and in nonessential amino acids(Asp, Glu, Cit, Ihs, Acc, Ala, Pro, and Cys contents). It was concluded that application of coated slow-release iron fertilizer could be a promising option for suppression of iron deficiency chlorosis and deserves further study.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和磷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抗旱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1)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导致马铃薯幼苗叶片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降低,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REC)及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升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株高、茎粗、根长、匍匐茎数、地上部分干重降低,马铃薯块茎重量及块茎淀粉、蛋白质、Vc含量下降;(2)不同水分条件下增施适量磷肥,显著提高了马铃薯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相对增强了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和活性氧水平,且马铃薯块茎重量及块茎淀粉、蛋白质和Vc含量显著增加。(3)比较包括对照在内的6种磷肥增施量,增施15.3 g·m-2磷肥对马铃薯幼苗抗旱性及生长发育的促进效果最佳。综上所述,干旱胁迫显著抑制了马铃薯幼苗生长发育,而增施适量磷肥可通过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有效缓解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幼苗叶片的脂质过氧化程度及细胞膜损伤,减轻干旱对生长发育的抑制,增强植株整体抗旱性。  相似文献   

13.
水稻施用硅肥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首先综述了水稻施用硅肥后增产的机理,以及施用硅肥对水稻的叶片、植株、根系和抗逆性产生的积极影响,然后对水稻施用硅肥的增产效果以及增产幅度与土壤有效硅含量的关系作了总结,认为各地区施用硅肥的增产幅度存在差别,且北方一般高于南方;不同土壤类型,缺硅临界值应不同,并提出了华北平原的缺硅临界值为250mg/kg。最后,对今后的研究趋势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施肥及刈割对干旱地区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黄土高原中部干旱区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3个施氮水平(0、51.75、103.5 kg·hm-2)和3个磷水平(0、126、252 kg·hm-2)下不同刈割次数(3、4次)对“甘农3号”紫花苜蓿种植当年和第2年产量、株高、再生速度及品质的影响,并对紫花苜蓿生长两年中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干旱地区“甘农3号”紫花苜蓿在具备灌溉条件下,种植当年施肥可显著提高产量、株高和再生速度,且4次刈割下显著高于3次刈割;施肥也能增加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4次刈割下品质更好;高氮低磷处理(N 103.5 kg·hm-2+P2O5 126 kg·hm-2)下效果最好,单施氮肥较单施磷肥效果好.同时,第2年紫花苜蓿产量显著高于第1年,第1年增幅较第2年明显,说明在试验地区,“甘农3号”紫花苜蓿种植当年施肥更有效,第2年施肥仍有益;在灌溉和配施N103.5 kg·hm-2+P2O5 126 kg·hm-2条件下,种植当年即可实现4次刈割.  相似文献   

15.
干旱沙漠地区春小麦的水分与氮肥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在沙坡头试验站养分循环池进行的水肥正交试验中, 研究了不同水肥条件对小麦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水肥利用效率。试验结果表明, 在设计水肥条件下, 肥料因素对小麦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大于水分因素; 中高水肥条件下, 水肥协调有利于小麦生长和获得高产。灌浆期植株上部有效叶面积的大小和维持时间与经济产量的形成有很显著的正线性相关。该地区小麦水分利用效率较高的适宜土壤水分范围在田间持水量的40%左右, 适宜的肥料(N肥)经济施用量为300kg·hm-2左右, 目标产量为7.0t·hm-2。  相似文献   

16.
吕宁  祝宏辉  程文明 《地理研究》2022,41(5):1459-1480
推进化肥减施增效是实现中国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本文以新疆棉花为例,基于2000—2020年棉花化肥施用量及技术、资本、劳动力投入时序数据,构建生产函数考察了新疆棉花单位面积化肥施用强度变化及其对棉花单产提升的贡献作用,并利用2015—2020年不同植棉区化肥和生物肥料施肥区的微观定位调查数据,采用熵权法构建肥料应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两种肥料的综合效益做出总体评判,并对经济效益(棉花产量、黄萎病害发生率)和生态效益(土壤有机质、微生物数量)及两种肥料施用成本进行具体比较,探讨了生物肥替代化肥的可行性及其实现机制。研究表明:① 2000—2020年间新疆棉花单位面积化肥施用强度呈不断上升态势,高于同期国内大部分植棉省份,自2016年起趋于减缓和平稳,施肥量浮动在585 kgN/hm2左右。② 2000—2010年随着单位面积化肥施用强度的增加,对棉花单产增加呈正向促进作用;而2010—2020年,单位面积化肥施用强度增加对棉花单产提高的贡献率为-21.29%,表明持续增加化肥用量对棉花单产提高已呈现负效应。③ 生物肥料施肥区生态效益优势更突出,但经济效益低于化肥区,两种肥料的综合效益随使用年限增加差距趋于缩小;较化肥组,研究期内不同植棉区生物肥组棉花单产降低3%~8%,黄萎病害发病率降幅27.75%~58.20%,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14.59%~28.54%,土壤微生物数量显著增加;生物肥单位施用成本高于化肥14%~19%。根据生物肥生态属性及作用机理,结合农户经济理性及传统的化肥依赖,建议在生物肥推广初期,实行一定的政策激励或生态补偿,同时积极引导和培育农户亲环境意识,农业化肥逐步减量及生物肥替代具有理论与实践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Southeast Asia is an ideal location in which to study the modernization of sugar production, given that the presence of six colonial powers makes comparisons possible. The Dutch took the lead in modernizing the region's sugar industry by breeding new varieties of sugarcane and by introducing central sugar factories. The article takes these two innovations as indexes of modernization and traces their diffusion through the region. It demonstrates that colonial policy largely determined the speed of acceptance of these innovations. Modernization made the sugar industry dependent on the continuing succes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restructur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worker and factory, and, by supplanting the previous system of sugar production, Chinese in origin, changed the human geography of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