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古宙铁氧化物(Cu—U—Au—REE)矿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氧化物矿床包括南澳大利亚奥林匹克坝矿床,瑞典的基鲁纳矿床,中国内蒙古的白云鄂博矿,美国密苏里东南部的铁氧化物矿床等。据围岩性质,该类矿床可分为以火成岩为容矿岩的铁氧化物矿床和以沉积岩为容夺两亚类。这些矿床有许多共性,也有它们自己固有特征。 类型矿床一般分布在中元古代克拉通苛大陆边缘环境中,可能与裂谷有成因连系。  相似文献   

2.
元古界铁氧化物Cu-U-Au-REE矿床的构造背景和矿物成分的多变性以及独特的形成深度,导致对其成因模式有不同的认识。本文研究表明,属该矿床类型的南澳大利亚EmmieBluff铁氧化物矿床明显为热液成因,宏观、微观上均表面出叠加关系。其形成主要分两阶段,第一阶段形成富磁铁矿矿石,与源于中元古化长英质主要侵入事件的高温流体有关,随后的富赤铁矿矿化则与低温流体有关。全岩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支持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3.
碧田金矿——石英—冰长石型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矿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中,亲手代火山岩为容矿岩的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矿床,P.希尔德将其分为两个端员类型,即以明矾石为代表的酸性类型和以冰长石为代表的碱性类型,并且认为,这两类矿床形成于不同的地质地球化学环境中。我国已报道过首例紫金山式明矾石型低温热液铜金矿床,本文描述了与它处于同一地质环境,紧密毗邻的石英--冰长石型碧田金矿床。  相似文献   

4.
冀东地区金矿床类型及其地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冀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床密集区之一。根据金矿床形成的地质环境和后期的活化改造作用特征,将本区金矿床划分为两大系列、五大类型,两大系列为以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为容矿岩的金矿床系列和以中新元古界碎屑岩-碳酸盐岩为容矿岩的金矿床系列。以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为容矿岩的金矿床系列又划分为绿岩带同构造期初生型金矿床和绿岩带后构造期与中生代壳源深熔花岗岩有关的再生型金矿床。以中新元古界碎屑岩-碳酸盐岩为容矿岩的金矿床系列再细分为与造山带岩浆隐爆作用有关的金矿床,与造山带碰撞型壳源深熔花岗岩有关的金矿床和与造山带伸展构造作用有关的金矿床。同时分别叙述了冀东地区各类金矿床的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5.
1一般情况在前寒武纪金矿床中有部分,包括一些重要金矿床,是以铁建造为容矿岩的。美国的霍姆斯塔克金矿床、巴西莫罗韦洛金矿床和津巴布韦的武巴奇奎金矿床等都是这方面的典型金矿床实例。在加拿大地盾西北部的太古宙斯拉夫省,条带状铁建造是金矿床特别重要的窑矿岩石。卢平金矿,便是该类的典型金矿床。该矿床在1982年和1988年间已生产黄金34吨以上。与太古宙绿岩带共生的阿尔戈马型铁建造不同,斯拉夭省的含金铁建造是产在缺乏夹层状火山岩的厚层油积岩层序中。根据最近的研究,在太古宙斯拉夫省形成的五个具经济意义的金富集区,全部…  相似文献   

6.
虽然碱性火成岩(Na_2O+K_2O Wt%>0.3718,SiO_2 Wt%为14.5)是比较少的,但它们产有许多重要的大型贵金属矿床,以及是这些矿床的源岩。大型贵金属矿床包括:(1)阿拉斯加型(Alaskantype)层状碱性超镁铁质杂岩中不混溶PGE+Au硫化物和金属熔合物包铁的正岩浆矿床;(2)斑岩型铜—贵金属矿床,容矿岩为橄榄粗玄质正长岩,少量容矿岩为正长岩—辉石岩—霓霞岩—碳酸盐岩组成的杂岩。它们特征是,铜硫  相似文献   

7.
中—低温水热条件下黄铁矿与Cu(Ⅰ)—Cl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阳  蔡元峰 《地质论评》2016,62(4):997-1009
在诸如沉积型层状铜矿、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与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等中常出现黄铁矿、铜(铁)硫化物、铁氧化物等矿物的共生现象,研究这些矿物组合的形成机制对于认识这一系列矿床中矿石矿物的成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矿物—流体相互作用伴随物质溶解—再沉淀为理论基础,在水热条件下,以黄铁矿为初始矿物,Cu(Ⅰ)—Cl为溶液中Cu的形态,通过设置不同的p H、反应温度、Cu(Ⅰ)—Cl浓度研究了这些矿物组合的形成规律。实验结果表明:1黄铜矿、斑铜矿等铜铁硫化物主要出现在弱酸性环境中,蓝辉铜矿等铜硫化物可出现在弱碱性环境中;2温度较低时(约100℃)黄铁矿主要转变为赤铁矿等铁氧化物。不同实验条件下形成的矿物组合与已知矿床中发现的矿物组合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可以用特定矿物组合的实验条件模拟和反演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环境。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厂锡-多金属矿田是世界上最大的矿床之五,它包括长坡、巴力和龙头山锡-贱金属矿床,大福楼黑色页岩和容矿岩的锡石-硫化物矿床以及拉么Cu-Pb-Zn近端矽卡岩矿床。这些矿床产于泥盆纪富碳酸盐质沉积岩相到靠近下伏燕山期龙箱盖花岗岩91Ma的角闪角岩相。深成侵入岩和有关的矿化受N-NW走向的龙箱盖和长坡背斜控制,F1逆断层为远端矽卡岩溶液之通道。长坡锡矿化成因上与S型龙箱盖花岗岩有关,靠近  相似文献   

9.
鄂东南铜,铁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学全 《地质学报》1994,68(1):62-70
本文是在鄂东南地区以铜为主的多金属矿床的实际资料基础上,按矿床类型归纳,分别建立了铁山式铁-铜矿床,铜绿山式铜-铁矿床,叶花香式铜矿床,鸡冠嘴式铜-多矿床和铜山口式铜(钼)矿床等典型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模式。这些模式系统地总结了该区铜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并以图示的形式表现出来,对该区今后的铜矿床研究及矿产预测、找矿方法的选择和就矿找矿等方面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学诚  马丽华 《云南地质》1994,13(2):139-148
东川稀矿山铜(铁)矿产于昆阳群因民组地层中,是一富铜矿床,具中型规模以上的远景。这一矿床一直被认为是沉积—变质成因,铜矿化形成于铁矿以后的热液期。笔者等近年来发现该矿床以喷流一热水沉积岩为容矿岩,受火山洼地控制,与因民期火山活动有关,具典型的喷流作用所形成的“喷气孔”矿石构造和稀土元素模式。本文从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石类型及组构、同位素组成等方面来阐述该矿床应该是火山—喷流沉积成因。  相似文献   

11.
秦岭凤-太矿田与柞-山矿田成矿条件及环境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凤-太矿田和柞-山矿田分别位于秦岭泥盆系层奖多金属成矿带的中段和东段。凤-太矿田主要容矿石为硅质岩,其δ^30Si,δ^18O分别为-0.6‰--0.3‰,18.6‰-21.0‰。矿床的δ^34S值大部分位于4.9‰-11.3‰之间。柞-山矿田容矿岩类型复杂,除硅腩岩外尚有钠长石岩,黑云言柱石岩等,Na,Cl含量很高。  相似文献   

12.
在欧托孔普矿区开采的八个Cu-Zn-Co块状硫化物矿床,原始储量50Mt,矿石平均品位Cu2.7%,Zn1%,Co0.2%,Ni0.1%,Au 0—1ppm;Fe 26%,S 21%。块状硫化物矿石的容矿岩为化学成因的石英岩和钙—硅质岩石,伴生有蛇纹岩、自云岩和单一的云母片岩中圈闭的黑色片岩。块状硫化物矿体伴有低品位的Ni-Cu-Co,出现在钙硅质岩、直闪石—堇青石岩、石英岩容矿岩中。绿泥石片岩靠近蛇纹石岩体。拉尔维瓦拉(Talvivaara)大的低品位、以黑色页岩为容矿岩的Cu-Zn-Co-Ni矿床,认为是与欧托孔普  相似文献   

13.
氧化铁型铜-金(IOCG)矿床主要指那些铁氧化物含量大于20%的铜-金矿床,其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勘查倍受国内外地质学家所关注。笔者对国外重要IOCG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同时,对其成矿作用和找矿模型进行了讨论。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单一铁矿床和IOCG矿床同属氧化型成矿体系,但是它们分别为该体系的两个端元组分.因此.不应该将单一铁矿床列入IOCG矿床之列。另外,根据对澳大利亚IOCG矿床野外考察时所获经验,笔者对中国新疆、云南、安徽、四川和海南等省(区)铁-铜矿床的产出环境、地质特征和成矿作用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中雅满苏、天湖、老山口、乔夏哈拉、大红山、鹅头厂、拉拉、大小岭和石碌矿床与典型IOCG矿床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它们是否可划属为IOCG矿床尚值得进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14.
在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中,黏土矿物被认为是离子吸附态稀土的主要吸附载体。风化壳中黏土矿物的透射电镜分析发现,黏土矿物普遍与铁氧化物形成复合体,很可能对稀土元素的富集–分异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以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仁居矿区的典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剖面为对象,通过提取富矿层中的细颗粒组分,采用X射线衍射、穆斯堡尔谱和透射电镜,对黏土矿物–铁氧化物复合体进行物相和形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顺序提取法测定不同化学形态的稀土总量,探究黏土矿物和铁氧化物对稀土元素富集–分异的贡献。结果表明,从全风化层到表土层,复合物从长石/伊利石–水铁矿/针铁矿复合体到高岭石/埃洛石–针铁矿/赤铁矿复合体,最终向高岭石–赤铁矿复合体转变。在表土层和全风化层的细颗粒组分中,离子交换态稀土约占25%和80%,而铁氧化物结合态稀土约占75%和20%。在表土层中, Ce的富集导致离子交换态和铁氧化物结合态稀土均富轻稀土。在全风化层中,随着深度的增加,离子交换态稀土由富轻稀土转变为富重稀土,铁氧化物结合态稀土均表现富重稀土的分异特征。离子交换态稀土总量和分异特征主要受黏土矿物–稀土界面作用和淋滤作用控制;而铁氧化物结合态稀土总...  相似文献   

15.
新疆阿舍勒铜矿区双峰式火山岩与成矿背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王登红 《地质论评》1996,42(1):45-53
新疆阿舍勒铜矿是我国近十多年来找到的一个大型海相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多金属矿床,在经济上和矿床学上都有重要意义。阿舍勒铜矿的容矿岩是早-中泥盆世阿舍勒组海相火山岩,具特征的双峰式组合,缺少含SiO254%-61%的中性岩,在地表和钻孔都经常见到基性与酸性火山岩紧密互层现象。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表明基性、酸性火山岩来自两个不同的源区。矿石铅同位素组成与细碧岩一致,硫同位素呈典型塔式分布,表明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16.
刘晓文  李泽琴  王奖臻 《地质论评》2019,65(Z1):227-228
正硫是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中铜和金沉淀的重要因素之一(Williams et al., 2005),因此,硫的来源对于了解此类矿床的形成过程及其成因具有重要意义(Haynes, 2000),但由于IOCG矿床在成矿环境、成矿时代、矿床类型上的多样性以及成矿机制的复杂性,加之硫同位素数据的相对缺乏,人们对系类矿床硫的来源有较大争议(何德峰,2009)。  相似文献   

17.
云南岔河铜矿成矿时代与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学  邵树勋 《地球化学》1995,24(2):180-187
早元古界岔河变质岩中铜矿石黄铜矿的Pb-Pb等时线年龄为951±36Ma,属于晋宁运动早期的成矿作用。矿石稀土分配模式与围岩相似,二者均以富轻稀土为特征,Eu轻微亏损,矿床成因与含铜变质岩系有关。黄铜矿的δ34S值分布范围为-12.47‰--5.32‰,平均值为-8.93‰。含矿岩系形成于近海开放体系中。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区域地层Cu、Mo、S的丰度较高,比泰勒的地壳丰度值高3-10倍。Cu在矿化过程中,变质作用和构造控制有重要意义,地层中的成矿元素在有利的构造部位沉淀,形成浸染状矿化和石英硫化物脉。该矿床属于火山-沉积变质矿床。  相似文献   

18.
<正>1 IOCG的定义IOCG矿床是英文Iron Oxide-Copper-Gold矿床的缩写,中文翻译为铁氧化物铜-金矿床或氧化铁铜-金矿床。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OCG)于1992年被正式提出(Hitzman et al.,1992),是目前全球最新的重要矿床类型。经过20年的发展,正与斑岩型、VMS、SEDEX、MVT等矿床类型一样被大家广为所知。Williams et al.(2005)提出了一个基于实践经验的定义,他认为IOCG矿床具有以下特征:(1)成矿元素以铜为主,  相似文献   

19.
洋墩磷-铁-铌稀土矿床,产于中元古代马面群龙北溪组角闪片岩夹大理岩透境体中,系我国形成于元古代的稀土-铁建造之一,属以岩浆热淮交代为主的火山沉积变质-岩浆热液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20.
北祁连金属成矿省时—空格局,演化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海田  邬介人 《地质学报》1997,71(2):170-179
北祁连金属成矿省在地质历史演化过程的不同构造环境内形成了四个主要金属成矿幕。中元古代成矿幕的为地幔底劈,陆壳裂解构造环境,沿深大断裂形成镁铁-超镁铁侵入岩带和金川超大型铜-镍硫化物矿床,中一晚元古代成矿幕为陆内裂谷构造环境,在火山-沉积地层下部基性火山凝灰灰岩内形成陈家庙块状硫化铜-铁矿床,上部深海沉积富碳泥质岩层形成镜铁山式大型沉积热喷流的-铜矿床,早古生代成矿幕为裂陷海槽成矿环境,中-晚寒武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