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超新星在宇宙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01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就颁给了利用Ia型超新星为探针发现宇宙加速膨胀的天文学家。首先,通过详细介绍超新星宇宙学研究的物理原理和发现宇宙加速膨胀的观测与研究,讨论了宇宙加速膨胀发现过程给予当前研究工作的启示。然后,回顾超新星宇宙学研究在近10多年来的进展和主要成果,分析了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最后,对国内外超新星宇宙学研究中超新星观测研究的大型项目情况进行了全面回顾与介绍,讨论和展望了超新星宇宙学研究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斯特朗洛山天文台(M0unt Stromlo Observatory、天文学家,澳大利亚科学院(AAS)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超新星、宇宙学。施密特出生于美国,1994年27岁时移民至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支持下领导一个国际团队进行高红移超新星的搜寻工作。1998年,施密特小组、美国天文学家亚当·里斯领导的研究组和索尔·珀尔马特领导的超新星宇宙学计划组,  相似文献   

3.
2011年10月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索尔·珀尔马特、拥有美国和澳大利亚双重国籍的科学家布赖恩·施密特以及美国科学家亚当·里斯,以表彰他们在天体物理学方面的卓越研究成果——发现宇宙加速膨胀。  相似文献   

4.
正1998年,科学家们通过对Ia型超新星的观测研究,发现了宇宙在加速膨胀,揭示了暗能量的存在.该发现使得宇宙学成为当今物理学的研究热点.宇宙学是一门高度依赖于观测事实的学科,利用各类天文观测数据来限制不同的宇宙学理论模型是现代宇宙学的一项重要研究工作.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利用不同的天文观测来限制宇宙学.这些天文观测包括Ia型超新星、超亮的Ic型超新星、伽玛射线暴、强引力透镜、星系团的角直径距离以及星系年龄.本文第1章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5.
宇宙膨胀的发现 1923年,俄罗斯宇宙学家亚历山大·弗里德曼首先用∧=0的爱因斯坦场方程建立了宇宙学膨胀模型(∧为宇宙学常数),他发表论文阐述了膨胀宇宙的思想,即曲率分别为正、负、零时的三种情况,称为弗里德曼宇宙模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观测宇宙学异彩纷呈,取得前所未有的进展,不仅解决了困惑人们多年的许多问题,而且证认出一些宇宙基本特征。宇宙学的发展得益于两个因素:观测技术的进步和理论研究的发展。两个领域的相互促进,造就出宇宙学的美好春天。 崭新的研究设备 最近10年来,宇宙学中出现了一批全新的研究工具,如"哈勃空间望远镜",地面巨型光学望远镜,超大  相似文献   

7.
珀尔马特领导的超新星宇宙学计划(SCP)小组最初对超新星观测研究中的许多困难并不完全了解,随着他们逐渐接近成功,天文学家们开始看到此项研究的前途并出现竞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施密特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里斯等人也实施超新星观测项目。  相似文献   

8.
先进宇宙学与天体物理学卫星(Advanced Satellite for Cosmologyand Astrophysics,简称ASCA,图1),也被翻译为宇宙学和天体物理学高新卫星,是日本成功发射的第四颗X射线天文卫星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用类星体吸收线作为探针来研究许多宇宙学问题作了述评,这些问题是:1.类星体发射线红移、延展晕及类星体周围环境的宇宙学性质;2.宇宙氢云与L_a森林及其对宇宙学认识的重要作用;3.高红移下氘、氦原子与氢分子的探测.  相似文献   

10.
“视界”与退行速度大于光速的星系可否被观测到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涛 《天体物理学报》1997,17(3):227-238
对于“我们能否观测到退行速度大于光速的星系”这个问题,目前大多数宇宙学家将回答:“不能,因为这些星系处在我们的视界之外”,这里的思想是,相对论宇宙学中的速度必须由相对论多普勒红移公式来定义,然而在宇宙学中,红移是“宇宙学”的而非“多产勒”的,并且有一个速度的独立定义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11.
时间、距离、速度、红移基本物理概念的演变简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涛 《天文学报》2004,45(3):288-300
为了尝试回答“我们能否观测到退行速度超过光速的星系”这一问题,重新考察了在牛顿物理学、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和宇宙学中的时伺、距离、速度和红移等概念.揭开了一些错误观念的实质,发现只要摆脱狭义相对论先入为主的束缚,上述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强调了宇宙学并不是纯粹的广义相对论,而是该理论在服从宇宙学原理的条件下的一个特例,其中一系列基本物理概念都因此得到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评述了红外背景辐射的近代观测发展和理论。第一节简述了红外背景辐射的宇宙学含义。第二节分析了近几年来红外背景观测的发展,着重讨论了近红外背景和亚毫米波背景的观测及其宇宙学含义。在第三节中,综述了近红外背景产生的各种星系前的源。在第四节中讨论了各种尘埃模型及其宇宙学效应。  相似文献   

13.
理论天体物理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8月22—28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昆仑宾馆召开。这个会议是由中国天文学会“高能天体物理”和“星系与宇宙学”两个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会前,于8月15日—21日,还由这两个专业委员会举办了一期宇宙学暑期讲习班。 参加宇宙学暑期讲习班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工作者三十余人。这次讲习班由方励之作了宇宙  相似文献   

14.
王发印 《天文学报》2011,52(4):352-354
伽玛射线暴(简称伽玛暴,gamma-ray burst (GRB))是一种来自宇宙空间中的伽玛射线波段流量突然增亮的现象,最早由Vela卫星在1967年发现.1997年人们通过余辉测得了伽玛暴的红移,从而确定了其宇宙学的起源.伽玛暴宇宙学包括用长暴的标准烛光关系限制暗能量和宇宙学参数,用长暴研究高红移的恒星形成率,研究金属丰度的演化、尘埃及量子引力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简单的宇宙学模型 ,在标准烛光和均匀分布的假设下计算了γ射线暴的logN(>P)~logP分布 (大小谱 ) .在考虑了探测效率修正和死时间修正后 ,由宇宙学模型计算的理论结果和BATSE实测的大小谱没有显著的偏离  相似文献   

16.
黄保法 《天文学报》1990,31(1):97-101
本文采用解析方法,严格地推导了五维空间-时间-质量流行的Einstein-Wesson广义相对认的非宇宙学的球对称Schwarzschile和轴对称Kerr解,并且得到了一个球对称的宇宙学问题具有物理实在意义的解析解。  相似文献   

17.
专家讲坛 天体物理学再显辉煌1:6中微子天文学与2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2:2脉冲星、中子星和奇异星的故事4:2天文馆诞生80年5:2天象仪80年变迁6:8 太阳系空间探测 挥师直下水星2:8木星大红斑与大黑斑3:8冥王星探秘4:6探索火星的新历程5:28“伽利略”功成名就坠落火星6:4“钱德拉”将关注来自地球的X射线6:6 太阳篇 一次剧烈的空间天气灾变1:10日冕为什么加热3:31 太阳系 小行星动态1:5神秘的火星1:12冥王星会降级吗4:9火星表面观测4:21 恒星星系 类木行星可以快速产生2:4寻觅太阳系外的行星4:4 宇宙学 “大爆炸”奇点疑难能否克服哈勃常数…  相似文献   

18.
2000年,天文学期刊广为报导的观测宇宙学的两项重要发现是:对几十亿光年之远的Ia型超新星的观测得出宇宙在加速膨胀的结论(见本刊2000年第5期第25页的短文)和Boomerang对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得出宇宙是平直的结论(见本刊2000年第6期第33页所载有关的宇宙信息)。这两项发现使许多天文学家和宇宙学家相信宇宙内存在着以宇宙学常数λ为标志的暗能量(Dark Energy)。真的如此吗?人们自然会关注后续报导,现在向读者介绍几则于下。  相似文献   

19.
引力透镜是天体物理中最重要的工具和手段之一,在宇宙学暗物质、暗能量、大尺度上的引力和系外行星探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首先介绍了引力透镜的基本理论和近似,其次给出了引力透镜的主要发展历史,然后介绍了不同于光线偏折角的引力透镜理论新视角.之后评述了宇宙学中的弱引力透镜研究概况,简要回顾了弱引力透镜测量的主流方法宇宙剪切及...  相似文献   

20.
不断演化的宇宙 现代天文学家把目前我们所观测到的整个时空范围称作“我们的宇宙”。科学家从整体上研究宇宙大尺度的时空性质,物质运动的规律,宇宙学作为天文学的分支学科,是当代最活跃的科学前沿之一。近年研究认为,我们的宇宙大小约为137亿光年;它的起源、结构、演化和未来的结局,正是宇宙学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