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多个环境变量、以等权或者加权平均法获得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Carlson指数:TSIc;修正后的Carlson指数:TSImc;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c;湖库营养状态指数:EIc)得分是当前评价湖泊营养水平的主要依据,其值计算时先要获得基于单个环境变量的营养状态指数分值。若基于总氮(TN)、总磷(TP)和透明度(SD)等的单个理化指标与基于叶绿素a(Chl.a)的营养状态指数得分间存在显著差异,表明依据理化指标的评估结果低估或者高估湖泊的实际营养水平。长江下游分布大量的小型浅水富营养化湖泊,但基于理化指标的评估结果是否会误判湖泊的实际富营养化水平的研究很少。本研究以长江下游的14个浅水富营养化湖泊为对象,于2019 2020年按照季度采集水样并测定水环境因子,分析基于理化指标和基于Chl.a的各营养状态指数(TSI、TSIm、TLI和EI)得分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基于SD的TSI、TSIm、TLI和EI的年均得分均显著高于基于Chl.a的相应营养状态指数的年均值;除TSI(TP)vs.TSI(Chl.a)外,基于TP与基于Chl.a的其他营养指数的年均得分间均有显著性差异;仅TL...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CT增强图像测量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间隙面积,并评估其与体重指数(BMI)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行腹部CT增强检查的538例非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者,根据体重指数及性别各分成4个级别(Ⅰ级:BMI<18.5 kg/m2;Ⅱ级:BMI 18.5~24.9 kg/m2;Ⅲ级:BMI 25~29.9 kg/m2;Ⅳ级:BMI ≥ 30 kg/m2)。结果:男、女组间隙面积与BMI均呈显著正相关(r=00.50、0.55,P<0.01),间隙面积与BMI分级均呈中等相关(r=00.43、0.45,P<0.01)。随BMI增加,该间隙面积增大。结论:通过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间隙面积和BMI呈显著正相关,可以为诊断SMAS提供参考值标准及筛查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成人烟雾病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与磁共振血管(MRA)分级及异常代偿血管网的关系,为烟雾病的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行大脑MRI及MRA检查的成人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oukin’s评级方法分别对每侧大脑半球进行MRA评级,同时对颅底烟雾状血管网(MMV)的个数进行评分。分别评价脑MRI表现(脑出血、急性脑梗塞、脑软化灶及脑萎缩)与MRA分级及MMV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不同MRA分级脑出血、脑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4,P=0.005;χ2=8.21,P=0.04),MRA分级Ⅱ、Ⅲ级患者脑出血发生率较高,Ⅰ、Ⅳ级患者急性脑梗塞发生率较高;不同MMV评分脑出血、脑软化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9,P<0.001;χ2=11.42,P=0.02),MMV评分4和5分患者脑出血发生率较高,1和2分患者脑软化灶发生率较高。结论:MRA分级及MMV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提示烟雾病(MMD)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初步预测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的可能,为临床预防MMD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海南三亚地区S4指数与C/N、ROTI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利用海南三亚站(1834°N, 10962°E)GPS闪烁/TEC接收机2004年8月到2005年7月间观测数据,在对三亚地区闪烁初步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观测数据中S4(幅度闪烁指数)和C/N(载噪比),S4和ROTI(TEC变化率标准差)的关系,同时对2004年11月7日的闪烁事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通过比较分析得出:(1)三亚地区全年的闪烁强度具有明显的半年变化,在春秋季出现全年闪烁强度的最大值;(2)S4与C/N具有很好的负相关性;(3)ROTI可以作为由小尺度不规则结构引起闪烁出现的指示剂.  相似文献   

5.
全球电离层TEC起伏特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全球电离层TEC地图(GIMs)数据,在已经建立TEC气候学模式的基础上,计算了1998年以来固定UT时间的全球TEC起伏指数σDGEC.采用偏相关分析方法对σDGEC与太阳活动(F107指数)及其起伏(dF107)、地磁活动(Ap指数)、季节变化因子(太阳偏置角)等因素,以及上述因素的非线性组合等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σDGEC与F107、Ap指数具有最强的相关性,与F107指数和半年变化因子的交叉项F107×S、F107指数的二次方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同时,与F107指数与年变化因子的交叉项F107×A及F107扰动指数偏离值(dF107)的二次方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据此,以这些因子作为驱动量,建立了σDGEC的多元回归模型.鉴于σDGEC反映全球范围内电离层TEC起伏的平均特性,并与太阳活动F107指数、地磁活动Ap指数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为此我们建议,将全球TEC相对起伏指数σDGEC作为描述全球电离层扰动状态及电离层天气特征的一个新参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热带气旋年潜在影响力指数(YTCPI)与我国热带气旋活动、灾害损失以及主要背景场的关系,结果表明,1971~2010年,登陆我国以及在24h警戒线内活动的热带气旋频数与YTCP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8和0.56(显著性水平达到99.9%以上),一年中热带气旋活动点次和平均风速的乘积以及参考目前常用的热带气旋综合指数定义的平方和指数、立方和指数与YTCP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0.82和0.78,1994—2009年修正的直接经济损失与YTCPI的相关系数为0.57(显著性水平达到95%以上),这表明YTCPI可以反映热带气旋影响我国的活动情况以及潜在影响程度.1971~2010年前期冬季平均的海表温度场、850和500hPa高度场的EOF第一模态空间分布型的中心与相应的YTCPI高相关区分布较为一致,且第一模态的时间序列与YTCPI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6,0.44和0.4,显著性水平达到99%以上,表明主要环境场的信息能够较好地反映在与YTCPI的相关关系之中.总的来说,YTCPI作为一个综合指数,比登陆或影响频数作为预测对象更具优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是湖泊生态系统重要的有机组分。了解不同时期青藏高原湖泊细菌群落特征、环境驱动因子及其群落构建过程的差异,对高原湖泊水生态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分别于2020年6和12月采集青藏高原东北部5个湖泊水样,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统计分析和模型分析,解析高原湖泊群在非冰封期和冰封期细菌群落结构、环境驱动因子和中性过程、确定性过程以及随机性过程在细菌群落构建过程的贡献。结果表明:(1)非冰封期湖泊细菌群落的Chao1丰度指数、Simpson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低于冰封期,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非冰封期细菌群落的Chao1丰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与水温和海拔显著相关,而冰封期细菌群落的Chao1指数和多样性指数与总氮显著相关;(2)水体细菌群落的优势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非冰封期细菌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平均相对丰度明显高于冰封期。另外,主坐标分析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非冰封期和冰封期的细菌群落组成差异极显著;(3)冗余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湖泊群细菌群落结构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利用海南三亚站(1834°N, 10962°E)GPS闪烁/TEC接收机2004年8月到2005年7月间观测数据,在对三亚地区闪烁初步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观测数据中S4(幅度闪烁指数)和C/N(载噪比),S4和ROTI(TEC变化率标准差)的关系,同时对2004年11月7日的闪烁事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通过比较分析得出:(1)三亚地区全年的闪烁强度具有明显的半年变化,在春秋季出现全年闪烁强度的最大值;(2)S4与C/N具有很好的负相关性;(3)ROTI可以作为由小尺度不规则结构引起闪烁出现的指示剂.  相似文献   

9.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桂林市青狮潭水库喹诺酮类抗生素(氧氟沙星(OFX)、诺氟沙星(NOR)、环丙沙星(CIP)、恩诺沙星(ENR))进行监测,并分析其污染来源和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青狮潭水库水体中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的检出浓度范围分别为50.00~660.13、3.70~5.00、3.49~6.22和4.59~6.06 ng/L;与国内河流抗生素浓度水平相比,青狮潭水库水体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浓度处于中等偏低水平;青狮潭水库水体喹诺酮类抗生素浓度与水体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NOR浓度与pH相关性极显著、与浊度相关性显著,CIP浓度与总磷浓度相关性显著,OFX和ENR浓度与理化指标无显著相关性;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青狮潭水库东湖区、西湖区水体中OFX存在高风险,NOR、CIP与ENR处于中等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地电扰动指数GEI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中国大陆地区11个地电场台站5.5年(2012-01-01—2017-05-31)中磁静日和磁扰日的观测数据,并联系地电场变化敏感响应地下介质非均匀性和空间电磁活动的特点,发展了地电扰动指数,即消除静日地电变化的幅值比地电指数(GEI).对比各台站的地电指数与地磁指数,87.43%的单台地电指数D与单台地磁指数K在数值上完全相同或相差1,93.75%的单台平均地电指数Ds与单台平均地磁指数[K+0.5](四舍五入)相同或仅相差1,说明地电指数能用于量化界定地电扰动水平,如同地磁指数量化界定磁扰水平.地电指数将服务于地球电磁环境监测、科学研究等领域,同时也可以用来评估地电场观测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活动性病变患者系膜根部爬行脂肪CT值变化的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收治的31例克罗恩病活动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随机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克罗恩病非活动期患者/健康人群作为对照。收集临床资料包括小肠CT增强检查、小肠镜检查及其病理结果、临床免疫抑制治疗疗效。结果:克罗恩病活动期患者31例(男26例,女5例),对照组31例(男22例,女9例)。与对照组相比,克罗恩病活动期患者系膜根部爬行脂肪密度增高,增强后随时间延长可出现持续轻度强化。结论:克罗恩病病变肠管周围的爬行脂肪于疾病活动期可出现密度增高、持续性强化的特点,因此肠管周围爬行脂肪的CT值变化对克罗恩病的活动性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苏玉  曹晓峰  黄艺 《湖泊科学》2013,25(1):91-98
采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评价滇池流域入湖河流健康状况.根据滇池流域38个样点(9个参照点,29个干扰点)于2009年丰水期和2010年平水期采得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对19个生物参数进行分布范围、Spearman相关性和判别能力分析,确定构成滇池流域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的指数为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分类单元数、集食者%、捕食者%和耐污类群%.用比值法统一量纲,计算各个生物参数的值,并将所得的值相加即得到B-IBI指数值.根据B-IBI指数值的25%分位数确定健康等级标准,并对小于25%分位数的值进行四等分,即得到滇池流域底栖动物完整性的评价标准,B-IBI>1.62为健康,1.03~1.62为亚健康,0.31~1.03为一般,0.10~0.31为较差,<0.10为极差.评价结果表明,滇池流域的38个样点中,16个为健康,5个为亚健康,6个为一般,6个为较差,5个为极差.B-IBI值与硝态氮和水温有较大的负相关关系,与其他理化因子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基于几何的计算机辅助检测、量化急性肺栓塞栓子形态和栓塞严重程度的可靠性。方法:对30例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分别采用人工判读和计算机辅助判读进行血管阻塞指数计算,并对计算机辅助栓塞定量指标进行分析。分别对人工判读和计算机辅助判读Qanadli和Mastora阻塞指数的可靠性进行分析。结果:人工判读和计算机辅助判读时间花费具有统计学差异(Q:(185.83±71.23) s vs.(169.97±69.16) s;M:(374.90±150.16) s vs.(121.07±51.76) s,P<0.001)。人工判读和计算机辅助判读Qanadli阻塞指数的差异为1.83±2.19;97.5%(39/40)的测量值在95%置信区间内(ICC=0.998)。人工判读和计算机辅助判读Mastora阻塞指数的差异为1.46±1.62;97.5%(39/40)的测量值在95%置信区间内(ICC=0.997)。栓子定量指标与Qanadli和Mastora阻塞指数呈中度相关(P均<0.001)。结论:计算机辅助检测和量化有助于提高血管阻塞指数的时效性和可靠性,为疾病评估提供额外的、重要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对颈动脉体瘤(CBT)的研究价值。方法:收集30例接受CT能谱检查并经手术确诊的CBT患者,通过GSI Viewer重建60 keV和40 keV单能量图像,对40 keV、60 keV单能量图像及120 kVp like三组图像的CBT供血动脉CT值、背景噪声(SD)、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及主观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分析CBT能谱参数及影像特征与手术结果的关系。结果:CBT动脉期及静脉期能谱参数与手术结果均无相关性;CBT横径、纵径、Shamblin分型与术中出血量呈强相关,供血动脉数量与术中出血量呈中度相关;横径、纵径、Shamblin分型与颅神经损伤呈中度相关,供血动脉数量与颅神经损伤呈强相关;40 keV是CBT供血动脉显示的最佳能级,CT值、SD、CNR及SNR均显著高于60 keV组及120 kVp like组,60 keV组CT值、噪声显著高于120 kVp like组,二者CNR及S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 keV组主观评价分值最高,两位放射科医师主观评分一致性良好。结论:(1) CBT动脉期及静脉期能谱参数与GAPP评分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人工智能方法,探讨非门控胸部低剂量CT平扫对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评价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冠状动脉CTA扫描的10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心电门控钙化积分CT(ECGgated-CT)扫描和常规非门控胸部CT平扫检查,在Siemens后处理工作站采用Agatston钙化积分软件记录心电门控CT钙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浓度碘对比剂在克罗恩患者腹部CT血管成像质量及肠壁相对强化值,探讨高浓度对比剂在该病患者腹部CT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2016年5月至2019年1月经临床及病理诊断为CD,并进行了小肠CTE检查的30例患者,根据使用对比剂浓度的不同,分为高浓度组(A组碘浓度为400 mg/mL),常规浓度组(B组碘浓度为350 mg/mL)。所有患者通过自动触发技术进行动脉期扫描。动脉期对腹部主要血管显影质量以三级评分为基础进行评价,对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强化及肠壁强化进行以CT值测量为基础的定量评价,计算目标血管的对比噪声比(CNR),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在定性评价上,动脉期腹部血管成像质量A组高于B组(P<0.05)。定量评价动脉期A组在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强化值均高于B组(P=0.025),且A组在肠壁的动脉期相对强化值(39.25±11.99) HU高于B组(30.27±11.69) 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目标血管的对比噪声比(CNR)皆高于B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克罗恩患者中,高浓度碘对比剂对腹主动脉及肠系膜血管主干分支强化程度更高、显影更佳,对病变肠壁强化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固定球管输出的情况下,观察低体质量指数与图像质量的相关性。方法:研究选取心率≤65bpm、心率变异≤5bpm、体质量指数≤24kg/m2患者40例,平均年龄(53.16±6.53)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0.12±2.13)kg/m2。所选患者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管电压120kV,管电流400mA。扫描结束后测量主动脉根部衰减值、噪声值,并计算信噪比。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体质量指数与图像质量的相关性。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示体质量指数与主动脉衰减值无相关(r=0.163,P=0.314),体质量指数与噪声值为正相关(r=0.714,P=0.000),体质量指数与信噪比为负相关(r=-0.545,P=0.000)。结论:通过体质量指数进行管电流个体化设置理论上可以达到减低辐射剂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发展及临床关联。方法:对81例行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的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图像质量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并计算狭窄程度。对颈动脉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脑白质病变程度、颈动脉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ACC/AHA评分作Pearson相关性检验。按照颈总-颈内动脉狭窄程度是否>50%可分为两组:A组和B组,对相应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分别作两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并对头颅MRI检查结果进行评分,评分结果进行两组间t检验。按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组和对照组主动脉弓部粥样硬化的发生概率作χ2检验。结果:颈动脉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脑白质病变程度,颈动脉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ACC/AHA评分均呈正相关;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其相应冠状动脉斑块形成处狭窄程度,两组间t检验结果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组相应头颅MRI表现为腔隙性脑梗死及脑白质病变者较对照组重,两组间t检验结果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对颈总-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主动脉弓部粥样硬化的发生概率作四格表χ2,检验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累及全身多部位大血管的疾病。颈动脉狭窄程度与相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以及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存在关联。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脑卒中及相应颈总-颈内动脉狭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能量CT Mono技术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价值。方法:收集3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化疗前后的双能量能谱CT图像,根据RECIST标准进行临床疗效分组,分为:①NAC有效组:包括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例;②NAC无效组:包括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病例。术后根据(MP)病理分级系统,分为:①有效组:包括MP分级4~5级病例;②无效组,包括MP分级1~3级病例。将有效组与无效组间标准化碘浓度(NIC)、有效组与无效组间NIC变化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及比较。结果:于上述分组中,NAC前有效组与无效组间NI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AC后各分组中NIC值均不同程度降低,下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IC值的下降率与化疗疗效呈正相关,NIC值可作为乳腺癌NAC疗效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