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根据1995—2005年冬季邯郸市气象台现有的28个月日本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对≥5mm的降水预报日数和全市16个观测站降水实况,按预报评分量级进行分县检验和天气系统分型检验,总结出产生大雪以上降水的天气类型,并确立大雪和暴雪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2.
利用升级后的ECMWF细网格模式2m温度、大尺度降水量(LSP)、累积降水量(TP)及850hPa风速等气象要素预报场,采用客观分析和统计学方法,对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乌鲁木齐米东区气温、降水及风速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2m温度场对于米东区最高、最低气温有较好的预报能力,最高、最低气温年均准确率ECMWF细网格模式产品均高于中央气象台指导预报产品,分别达69.1%和73.8%。细网格和中央气象台指导预报的晴雨准确率均接近或超过80%,对降水天气预报有较好的参考价值;降水分级检验上看,ECMWF细网格和中央指导预报准确率均不太高;对于降雨天气,细网格的预报能力略高于指导预报;对于降雪天气,指导预报对小雪和大雪的预报准确率高于细网格;ECMWF细网格850hPa风速产品与实况风速有较好的相关性,对逐日风的预报有较好地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转折性天气降水预报检验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冰  魏建苏  王文兰  张备 《气象科技》2012,40(3):411-416
采用转折性天气降水检验评估方法,从转折天气预报能力的角度评价了模式降水预报能力。对全球中期T213、日本和德国数值预报模式在2006年9月至2008年8月的降水预报检验评估分析表明:转折天气降水预报能力检验是目前降水检验方法的有效补充。3种模式的转折天气降水预报能力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存在逐渐递减的趋势;短期预报能力分析,T213和日本模式春季最好,而德国模式是夏季最好;48h预报分析,T213和日本模式在长江中下游、华北及东北等部分地区、德国模式在四川盆地和华南部分地区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数值预报产品和客观预报方法预报能力检验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张建海  诸晓明 《气象》2006,32(2):58-63
利用天气预报业务中使用的JMH、MM5、中央气象台、MOS以及预报员5种预报产品资料,对2003年10月至2004年9月绍兴市降水和气温预报按自然天气季节、量级和主要影响天气系统进行了检验评估。结果表明:对中雨及以下量级的降水预报,JMH和中央气象台降水预报准确率较高,但对大雨及以上量级降水预报,各种方法都不太理想。冷锋、气旋和台风影响下的降水预报准确率明显高于暖锋和副高影响下的降水。MM5气温预报系统性偏低,MOS气温预报则呈现一定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5.
用天气学原理和统计学方法对鄂尔多斯地区 196 4~ 1997年冬季 (11~ 3月 )降雪进行诊断分析 ,归纳总结中—大雪以上降水的时间分布、年际变化及前期天气形势特征 ,根据天气系统和气象要素的演变特点 ,筛选预报因子、指标 ,建立回归方程 ,从而做出冬季中—大雪以上降水预报。  相似文献   

6.
天气系统预报效果的量化检验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颖  李俊 《气象科学》2010,30(6):763-772
对中国天气过程进行了分类,并介绍了一种针对模式对于降水及各种天气系统预报效果的天气学检验方法,将此方法应用于AREM模式对2007年降水个例预报及2005—2007年汛期天气过程的批量预报检验,得出结论如下:(1)此天气学检验方法能够对各类天气系统及降水进行有效的检验,(2)对于中国典型高空槽类降水,AREM模式总体上对高空槽预报较为稳定、强度接近实况,对降水预报稳定性相对较差、强度偏弱,槽预报的较好(差)与降水预报的较好(差)不完全对应,(3)对于梅雨锋类降水,AREM模式对副高预报总体偏西、偏北、偏强,对高空槽、降水预报均总体偏弱,副高预报的较好(差)对应降水预报的较好(差)。  相似文献   

7.
2012年6月东北冷涡天气长时间持续影响吉林省,历史罕见。本文对此次冷涡天气中WRF3.3.1数值模式预报中的极端气温和降水要素进行检验统计分析。分析发现在此次冷涡天气中长春地区6个站点极值温度预报成绩较好,在75%到80%之间。最高气温一般预报偏高,最低气温预报偏低,站点逐小时温度预报偏差具有昼高夜低的特点,即白天预报偏高,夜间预报偏低,最高气温偏差与日照时数呈反相关,与"冷涡天气高温不高,低温不低"的预报经验一致。站点晴雨成绩出色,为78%左右,具有漏报低、空报少的特点;分级检验统计中,只有小雨降水正确率较好,分级检验空报和漏报过多。降水预报形态的主观分析发现,预报与实况落区形态上一般是一致的,但WRF预报较实况范围大,对几百公里以上的降水天气降水预报与实况很相似,但是对一百公里以下尺度的降水天气预报能力仍显不足。  相似文献   

8.
1前言数值预报产品是我们制作短期预报的主要参考工具之一。尤其是日本数值预报产品,不仅其要素预报有较好的指导意义,而且地面形势预报也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为了便于更好地了解该产品的预报能力,使之在使用中合理订正,首先对我省夏季明显降水过程进行了天气系统分类,在此基础上对日本地面形势预报中的强度、位置进行检验分析,其结果可供预报员在预报工作中参考。2资料及划分标准利用1996年-1998年6月-8月我省24个评分站20-20时降水实况资料,规定有≥5个相邻站的降水≥10mm为一次明显降水天气过程。检验的…  相似文献   

9.
利用德国降水预报输出的24和48h降水预报产品,对2005年1—12月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下同)9个气象站分别进行了降水预报效果的检验分析,统计分析其在各月、各季、年的降水预报能力,得出其空报率较大,准确率和漏报率较低,但对巴州南部地区的大降水天气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短期降水预报的评分规则,对2000年8-10月T106数值预报产品中的降水预报分一般降水和重要降水两级进行了检验,并选取了两次降水天气过程及西宁单站进行了检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陈晓刚  郭斌  张政 《气象》1999,25(8):37-39
采用初级预报模式结合人工神经元网络(BP算法)的方法,使用阿坝牧区大雪天气过程历史资料,研制了川西高原牧区大雪天气预报系统。利用9210工程接收到的数据资料,自动完成因子采集和结论输出,每次输出后,因子库自动增加新的因子,网络再次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2.
塔城盆地暴雪预报方法和白灾的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70--1997年28a的资料中筛选出30个个例为对象,对其从高、中、低、地面4个层次形势场进行对比和分类,对产生暴雪的物理机制进行诊断分析,采用统计预报中的多因子综合相关预报方法筛选预报因子,用集合预报方法集成预报结果。据此提出畜牧业生产防御暴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用欧洲数值预报产品格点资料,对1986年11月-2002年3月河南省出现的87个大到暴雪个例进行对比分析,将大到暴雪划分为3个类型,即高原低槽型、阻高-横槽型和L型,对每个型进行合成平均,建立了大到暴雪的天气学概念模型。为提高样本中大到暴雪的概率,先将样本进行消空处理,然后选取物理意义清晰、天气学意义明确的预报因子,分别建立了全省分片大到暴雪1-7 d预报方法,在业务试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1月6日大同市异常暴雪成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3年11月6日大同市产生暴雪天气过程,此次暴雪主要是由高空强冷气旋、低气切变线和地面倒槽前部强盛的偏东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所引发的。通过分析论述,进一步揭示出大同市暴雪发生的环流背景和水汽辐合区,为今后的暴雪预报总结出一些关键着眼点。  相似文献   

15.
The results of the forecast of two heavy snowfalls registered on October 18 and 23, 2014 in the Urals using the WRF model are present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WRF-ARW atmospheric model to the computation of weather forecasts for the conditions of heavy widespread precipitation in the form of snow is considered. The obtained estimates of precipitation forecast are compared with the estimates of the GFS NCEP global model.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both models have approximately the same accuracy of precipitation forecast in the context of the process under consideration.  相似文献   

16.
南通地区暴雪的天气条件对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佩君  徐云 《气象》2003,29(12):45-47
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南通地区的四次暴雪过程的分析,试从环流形势的配置、强度及物理量场特征上,找出具有共性的暴雪的指标,以供预报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疆阿勒泰地区一次罕见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0年1月6—7日阿勒泰地区普降暴雪造成罕见雪灾。通过对常规资料、ECWMF客观分析和T639物理量产品00、03时及06时资料、FY2E红外云图及其黑体亮温分析,对暴雪过程及其成因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欧亚范围内呈两槽一脊的Ω型,欧洲和萨彦岭均为深厚低涡、西西伯利亚到泰米尔半岛为强阻塞,及中纬度纬向锋区是造成此次暴雪天气的大尺度系统;地面图上,暴雪产生于中亚气旋前部的暖锋前部及850 hPa中尺度切变线和幅合线附近的重叠区域。高湿区和强上升区,云系的发展和移动均与降雪量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单站高空风时间剖面图揭示了暴雪过程中,高低空急流、切变线的变化和暖湿气流的输送;单站的物理量变化对暴雪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天气学原理分型统计了1981~2000年鹤壁市12h暴雪预报指标,采用N-T方法对T213和HLAFS数值产品预报场进行反演,并应用于2002年冬半年12h暴雪分段预报中,还对两种数值产品的预报效果进行了对比检验。  相似文献   

19.
路爽  李丹 《气象科学》2007,27(B12):89-94
本文针对2006年2月24日到25日沈阳地区出现的暴雪天气进行了天气诊断分析,发现本次暴雪是在高空横槽转竖、低空锋区扰动、地面倒槽发展东移北上这样几个高低空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水汽条件、垂直速度场和K指数等多个物理量场的条件分析,发现本次暴雪出现在强烈上升的饱和湿区和K指数大值区之中。通过卫星云图图像分析,再现本次暴雪过程的表象特征。同时通过实况天气图与日本气象厅的预报传真图之间的对比,肯定了数值预报产品在实际预报工作中的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