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地理课程标准规定“内容标准由标准、活动建议等部分组成”,“活动建议”是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的参考性建议,可根据条件选择,也可自行设计。这说明“活动建议”是地理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中学地理教学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列出的“活动建议”有55条,  相似文献   

2.
李会 《地理教学》2011,(6):21-23,17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是连接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的纽带和桥梁。地理新教材儿乎在每章或单元后,都安排了地理实践或实验活动。新地理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栏里除了内容标准外,还没置了活动建议一项,虽是一种参考性意见,但这是地理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正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制定了12项"总体目标"。在总目标的统辖下,又分解出内容标准。每一内容标准又都从"标准、活动建议、说明"3个方面来制定目标。这些目标大多是笼统的描述性目标,基本上是比较抽象的能力目标阐述,层次性也不明显。特别是对不同学段学生教学内容的掌握和能力提升没有清晰的规  相似文献   

4.
李功爱 《地理教学》2005,(12):33-35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提出了在地图学习过程中进行“实地踏勘并绘制校园、社区等小区域的平面草图”的“活动建议”。在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引入“社区”这个词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5.
地理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标准和依据,也是设计教学的重要依据。上海市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的主要栏目有:学习内容、学习水平、活动建议和说明等四大项。新课程标准中并未规定某个国家地理的具体知识点内容,标准对十二个国家地理的学习内容通过各不相同的“学习水平”和同样的“活动建  相似文献   

6.
林伟 《地理教学》2012,(20):45-46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中,将"观察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活动建议改为"观察不同季节(或一天内)太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和长度的变化",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活动的可行性。可见,此活动对学生成长意义重大。观察一天内太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和长度的变化,有两种组织方式:一是教师带领学生观察,二是  相似文献   

7.
正地理技能是指在地理认知过程中形成并得到运用的专门的认知活动方式。我国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地理技能目标的阐述包含在"课程目标"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中。从我国初中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对地理技能目标的设置来看,我国地理课程标准中对地理技能的定义还不够清晰,对地理技能目标的内容设置还不够全面和具体。地理技  相似文献   

8.
杨青 《地理教学》2011,(1):28+26-28,26
今年山东省优质课评选活动于11月1~4日在聊城举行。此次省优质课评选,课题都取自最新的课程标准,不限定教材的版本,参赛教师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自行组织教学内容。这对每个参赛教师都是一种挑战,教师要把握标准,吃透教材,有机地整合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我有幸参加了这次优质课评选活动,在活动中我不断地反思,感触很深,从中也悟出了教学之道。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教研活动中发现,当前“以某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分析该类城市发展的方向”的教学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的教学出现雷同现象。这种“新课程标准老案例”的现象在教学中时有出现。本文以鲁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鲁尔区”为例,从学科逻辑的视角出发,运用文本对比的方法,明确“鲁尔区”所对应新老课程标准的差异,以及两课程标准对应不同版次、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差异;并为“以某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分析该类城市发展的方向”这一课程标准的教学提出建议,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姜加明 《地理教学》2015,(6):45-46,58
一、剖析课程标准,明确课标要求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准则,也是地理图像设置及应用的基本依据。认真地分析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可以使我们准确地把握图像设置的要求与目的。关于本节的课程标准有二条,对其目标要求分析如下: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本条标准旨在让学生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也规定了是要"运用示意图"来完成这一目标,并且给出了活动建  相似文献   

11.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把丰富多彩的活动摆在了重要地位,强调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探求知识、掌握知识。很多地理教师都认识到了这一点,纷纷尝试通过活动开展教学。但由于对“活动”的概念没有能全面充分地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偏差。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初中地理教材在原版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变,以适应新版课程标准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新版教材与旧版教材相比很多方面均发生了改变。笔者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新旧版本地理教材从选择区域、活动栏目和图像系统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地理教师更好地使用新版教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02年9月起,莒南县成为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7年级学生开始试用新课程标准及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理学科实验教科书。通过一年多的课堂教学实践,本人对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产生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感受到了新老教材的不同,教师教法与学生学法的转变,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困惑不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试行)》及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行)》均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明确提出倡导科学探究学习。全国第八次课程改革至今已有10余年时间,为了更好地了解广大中学地理教师实施地理科学探究学习的状况,从而深化课改,纠偏扶正,我们进行了"地理科学探究学习实施现状"的调查。一、问卷设计自编问卷"地理科学探究学习实施情况调查问卷",从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地理科学探究活动实施现状、教师实施地理科学探究活动的策略与形式、科学探  相似文献   

15.
王晓利 《地理教学》2013,(18):33-34
正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对"宇宙中的地球"这一章的内容要求中涵盖"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对此的活动建议是"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解释昼夜更替与四季形成的原因"。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中可以发现,学生对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理解深浅直接关系到后续的地球公转意义的学习,据此本节成为高中地理学习中的第一个瓶颈。对于本节课的处理,大多数教师通常都会按照课程  相似文献   

16.
沈斌 《地理教学》2006,(9):26-26
地理课程标准是地理教材编写、地理教学和评价的依据,地理教材是地理教学的重要资源。本分析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的内容标准、分析不同版本教材的相应内容并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陆才稳 《地理教学》2014,(12):26-28
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分析地球运动的意义"在六种版本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的内容编写比较,进行归因推理: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与地球自转和公转均密切相关。并提出基于结构图的课堂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8.
尚炜 《地理教学》2008,(8):14-17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在其自然地理部分,即地理1中,列有“宇宙中的地球”一项。分析其中所包含的几条内容标准与活动建议可知,这部分内容是在宇宙大背景下认识地球,并为以后学习地球四大圈层交互作用而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奠定一些必要的天文学和地质学的基础,这对于深入学习地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现已出版投入使用的四个版本的课标实验教科书地理1中,对此都设有专章。  相似文献   

19.
黄伟 《地理教学》2014,(21):11-16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圭臬",但课程标准是高层次的学习目标,并非课堂教学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把抽象模糊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分解为具体清晰的学习目标,不仅是地理教学和评价的依据,也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具体课程标准阐述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分解过程,及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分解的一些思考,以此来探讨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20.
孙尚楼 《地理教学》2013,(1):37-38,32
正随着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推进,地理教师依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利用地理实验进行地理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地理实验费时、费事、费钱、低效等现象,还一直困扰着地理教师,不少教师有"叶公好龙"的心态。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体会,谈谈在新课改背景下地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的一些做法。一、适时、适量、适度地理实验的有效教学要本着"适时、适量、适度"的原则。适时、适量、适度的将实验教学引入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