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500hPa湿热能量场对9615、9618号台风移动路径的制约及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0hPa湿热能量场制约台风移动路径的预报规则,在9615、9618号台风移动过程中反映非常清楚,能够直观准确地预示出台风未来1~3天的移动趋向及轨迹,同时表明制约台风移动路径的能场特征有着明显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9615号台风是一个西行路径的强台风。此台风的特点是,强度强、移速快、路径稳定。9月6日08时,9615号台风生成于菲律宾以东洋面,此后一直向西.匕偏西方向移动,时速约30~40km;于9日11时在广东吴川登陆,登陆时风速达35m/s,给吴川、湛江、电白和茂名等地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以后台风继续西移,进入北部湾,于9日万时再次在广西防城县登陆。四天气形势分析认9月7回到9日的高空形势图上可以看出,在台风生成发展和加强西进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地控制着华南广大地区,并略有加强西伸(图1)。在这期间,虽然副高的北侧有西风槽通过…  相似文献   

3.
9615号台风特征分析及最大风速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澄梅 《广西气象》1997,18(2):46-47
从天气学的理论出发,分析了9615号台风的移动路径,与大型气压场的关系,从中找出台风移动路径的一般规律。同时运用风压值计算方法以及有关经验公式,计算了9615号台风的最大风速对提高预报水平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1概况9615号台风于1996年9月6日凌晨在菲律宾以东大约1000km的洋面上生成,6日08时编为热带风暴,位于15.6°N、131.6°E,中心最低气压为998hPa。该风暴形成后不断发展,于7日14时达到台风的强度,经过巴士海峡进入南海后继续发展增强,并以平均35km/h的速度向西西北方向快速移动,于9日9日10时在湛江吴川附近登陆,而后穿过湛江市区进入广西,20时在东兴地区减弱为低气压。该台风的移向稳定,移动速度快,强度强,整个过程的最大移动速度达40km/h。据台风登陆点附近的吴川、湛江、遂溪三个气象台观测资料显示:9615号台风在登陆湛江…  相似文献   

5.
对非对称结构及移速突变台风的预报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湛江频受台风的灾害,有的灾害至今还留着深该印象。例如,6811号台风,强度很强,其破坏力及造成的灾害与9615号台风非常相似,我看了现场调查报告,都是把整片树林拦腰拧断。但6811号台风的尺度远小于9615号台风。6811号台风吹毁了全部测风仪,它正确的最大风速和阵风都不得而知。但都对湛江造成重灾。我国受台风灾害是很严重的,除沿海地区频受台风之灾外,内陆地区也不能幸免,内陆地区台风特大暴雨引起的灾害往往比沿海地区风灾更为严重。例如,7503号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如注如倾,24小时雨量达到1005.4mm,突破了大陆雨量的历史记录…  相似文献   

6.
9615、0814号强台风路径、强度相似,西北偏西移进入广西沿海和南部,均对广西产生了较强风雨天气,影响严重.利用常规资料和EC、JP资料,对这两个台风的移动路径和环流形势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纬从中亚到东亚有高压脊或以纬向环流为主,西风槽偏北,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一直强大且呈带状分布或不断加强与西伸,地面较强冷空气南下影响是两个热带气旋稳定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的原因;而由于副高形态和演变的不同,地面冷空气影响不同而使冷高压与台风之间气压梯度不同使得各台风路径有些微的差异.分析还发现200hPa散度、850hPa涡度、850hPa南北风分布的不同对台风路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9415号台风路径与能量场的关系,计算并分析了850hPa假相当位温θse场和500hPa湿空气焓场的分布特征。经分析发现,台风中心一直是趋向高θse中心和高焓中心移动,即沿高能脊向高能中心移动。这一揭示,对于应用能量场预测台风路径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0116号台风异常移动路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项续康  陆文杰  刘征 《气象》2003,29(5):34-36
0116号台风(百合)生成地点偏北,维持时间较长,移动路径异常。影响移动路径的因素很多,有引导气流、双台风和高空冷涡等。作者主要利用GMS IR卫星云图,结合常规资料对0l16号台风的异常移动路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热带气旋监测预报中,正确确定热带气旋强度是最为重要的,它关系到各有关领导部门对防灾抗灾的决策。利用雷达回波特征和地面资料确定热带气旋强度[1],实时计算9615号台风9日中心附近最大风速达到48m/s。对照台风登陆后湛江(57m/s)、电白(48m/s)的实测瞬间风速和惨重的灾情,证明该方法计算出来的台风强度效果较好。19615.号台风强度的确定按“热带气旋强度综合判据表”[1]在探测9615号台风过程中,实时采集了各因子的数据和特征值(见表1)。由表1中的各因子数值和特征值进行查算得到每一时次各因子的贡献量(见表2)。从表2贡…  相似文献   

10.
朱敬海 《广西气象》2007,28(A01):6-8
应用“一种应用云图定量决策台风路径的预报系统”,对0601号台风“珍珠”移动路径,逐日进行跟踪分析预报,比较准确地描述这次台风的移动过程,合理地解释台风路径变化的物理原因。  相似文献   

11.
0216号台风(森拉克)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针对0216号台风(森拉克)的移动路径,应用MM5对其路径进行模拟,结合GMS逐时的云图资料和其他观测资料,分析其移动路径变化的原因。分析发现,当台风进入弱环境场后,台风东部的热带中尺度低涡与台风互相作用,产生了藤源效应,使台风向西南方向移动;台湾岛地形、沿海槽和台风东侧的新生高压脊是使台风再次向西北移动的主要原因。这些结果对以后类似的台风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一种北上台风路径预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诚  于文革 《气象》2006,32(8):88-91
根据气象台实际业务需要,对历年北上台风路径进行分析总结,从天气学角度分析了台风未来路径与对流层上层温度场(或厚度场)的关系,目的是解决北上台风路径预报问题,并对2005年9号台风“麦莎”做了检验,提出台风的趋暖运动是对流层上层增暖现象,对流层上层增温极值曲线是台风未来的移动路径。  相似文献   

13.
基于1961—2018年广东省珠海市气象观测资料以及珠海三灶站1964—2018年逐日潮位数据,分别对珠海市台风及风暴潮进行特征分析和频率计算。通过构建台风数据集,计算得到影响珠海的可能最强台风的中心气压、移动速度、最大风速半径以及可能移动路径,并模拟该台风引起的珠海三灶站的最高潮位和极值增水,最后通过1713号台风“天鸽”和1822号台风“山竹”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与计算方案下强台风级别在台山登陆引起的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分析表明.0606号台风“派比安”移动路径主要遵循引导气流原则,当气流减弱或不明显,台风易出现停滞或打转。台风的疑难路径,可分析地面24h变压中心、正涡度中心、高能量中心以及卫星云图,对其移动路径、登陆地点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9615号台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述9615号台风(以下简称TY15)是1996年正面登陆广东省的第一个台风,它具有移速极快、强度强、破坏力大的特点。它从生成到登陆,移动路径都很稳定,以西北偏西移动,出现过明显的台风眼。进入南海后,移速明显加快,达到35~42km/h,于9日11时前后在湛江市吴川沿海地区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阵风12级以上。受TY15影响,珠江口以西沿海至湛江一带海面风力11~12级,测得的极大风速是:湛江57m/s,电白48m/s,阳江闸坡≥40m/s(超量程),化州40m/s。强风还伴随着暴雨,使广东西南部地区普降暴雨到特大暴雨,阳春市…  相似文献   

16.
9711号台风的移动路径和影响山东的特大暴雨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陈秀杰  顾润源  耿勃  杨晓霞 《气象》1998,24(4):46-49
对9711号台风的移动路径及其造成的暴雨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副高外围环流在台风移动过程中有明显的引导作用;台风的移动路径和暴雨落区与正涡度轴线及高能轴线都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对流层中层变能场的分布对台风移动路径有明显的预报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1概况9615号台风9月6日OS时在西太平洋上(15.6°N、131.6°E)由热带低压加强为热带风暴,并向西北西方向移动,6日20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7日14时加强成为台风,并以30~35km/h的速度向西北西方向移动,8日早晨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中心附近最大风速达45m/s,9日02时中心风速减弱为35m/s,9日11时左右台风中心在吴川市西部沿海地区登陆,风力12级。之后并继续向西北西方向移动,先后经过坡头、霞山、赤坎,遂溪、廉江市南部,14时进入广西北海市减弱为强热带风暴,20时到达百色地区减弱为低压。9618号台风9月13日在南海生成,18日…  相似文献   

18.
711号台风的移动路径和影响山东的特大暴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秀杰  顾润源 《气象》1998,24(4):46-49,33
对9711号台风的移动路径及其造成的暴雨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副高外围环流在台风移动过程中有明显的引导作用;台风的移动路径和暴雨落区与正涡度轴线及高能轴线都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对流层中层变能场的分布对台风移动路径有明显的预报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0601号台风"珍珠"路径的分析预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一种应用云图定量决策台风路径的预报系统",对0601号台风"珍珠"移动路径,逐日进行跟踪分析预报,比较准确地描述这次台风的移动过程,合理地解释台风路径变化的物理原因。  相似文献   

20.
台风路径实时数值预报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国家气象中心建立的台风路径数值预报试验系统,引入了模型台风。模型台风是利用获得的场面参数构成的,然后再叠加到客观分析场上作为台风路径预报的初始场。引入模型台风后,无论是台风中心位置还是其流场、质量场与实际观测比较接近,且预报效果有一定提高。利用模型台风对1992年Eli(9205号)和Janis(9210号)台风进行了实时的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对这二个台风的移动趋势基本上能预报出来,预报的台风路径与实况进行了对比,并与气候持续预报作了比较,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