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勃夫 《吉林地质》1995,14(4):30-35,29
本文重点论述了长春矿泉水的基本特征是矿泉水产地多,成群成带分布;矿泉水资源丰富,单吉单泉单量大;矿水水质上乘,锶含量高;矿泉水开发有利,经济地理位置优越;有的矿泉水水质污染,对开发不利。同时还提出了较为可行的矿泉水开发利用规划及发展战略。对进一步研究长春市矿泉水形成分布规律和开发利用有重要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抚松县仙人桥热矿泉水特征与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秀杰  孙野 《吉林地质》2006,25(4):21-25
简要介绍了抚松县仙人桥热矿泉水的地质背景、形成和赋存条件,对水量、水质进行了评价,同时对热矿泉水的医疗保健作用进行了简述。并为开发利用指明了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矿泉水按其用途可分为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医疗矿泉水、医疗(外用)矿泉水三大类。前苏联对三大类矿泉水均制定有相应国家标准,我国尚缺饮用医疗矿泉水国家标准。西藏自治区当雄县宁中热田地热水经省部两级鉴定,为弱碱性氯化重碳酸钠型氟、砷、硅、硼、锂高热医疗矿泉水。根据前苏联国家标准13273-73《饮用的医疗和医疗-餐桌矿泉 水》,该地热水可以进行医疗矿泉水评价,其结果不仅将大大提高该 地热水的价值,更有助于推进我国饮用医疗矿泉水国家标准的制定。  相似文献   

4.
从泰山特异的地质构造分析论证了泰山热矿泉水形成的原因、必然条件以及储量,据多个项目的水质化验资料与全国其它井泉的水质对比分析,泰山热矿泉水具有独特的优势,故被命名为锶偏硅酸低矿化物低钠优质天然饮用矿泉水.  相似文献   

5.
正1研究目的(Objective)长春市是吉林省省会城市,肩负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东北亚国际商务服务基地的重任,依据长吉交通优势,在长春莲花山地区建设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带。富集偏硅酸(H_2SiO_3)和锶(Sr)地下水的发现使长春市莲花山地区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具有资源优势,矿泉水的开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因此,研究其分布规律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端生 《吉林地质》1995,14(4):63-68
长春市北西或北北西向扭性断裂或断裂带是客观存在,它对长春市深部地下水循环与循存起控制作用,是深部基岩裂隙水的主要导水通道,且大都为富水带。原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或断裂带起阻水作用,二者相得益彰。笔者于长春北郊贫水区,利用这一新理论,在水文地质调查基础上,结合多种水文物探手段布孔凿井,打出一口水量丰富的优质矿泉水井,进而验证了北西向富水说,了箕市深部地下水赋存规律的新认识,此说不但对长春市供水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孙景龙  原野 《吉林地质》2013,(4):126-128
本文介绍了地下水水源热泵的工作原理,结合长春市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可利用地下水源热泵适宜区域。应用"比例法"对适宜地区地下水进行热储量计算,并得出长春市地下水水源热泵供暖潜力冬季可达1600万平方米。讨论目前长春市地下水水源热泵技术推广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如何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6,(3)
对凉州区高坝镇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源地进行了水文地质调查、分析测试等相关工作,分析了该矿泉水形成条件及水质特征。其中微量元素锶含量为0.506~0.640 mg/L,已达到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本文对其矿泉水形成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该矿泉水的水质进行了分析,对今后该矿泉水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魏荣道  姚宝贵 《甘肃地质》2005,14(1):86-89,95
本文就永登龙泉第三系锶型承压矿泉水的产出条件、分布特征进行了概述,着重对其形成的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对锶型矿泉水的成因进行了探讨,为寻找同类型矿泉水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盛学峰 《地下水》2008,30(1):124-126
黄山市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风光优美,生态环境优越,矿泉水资源丰富,矿泉水产业发展条件有利。在对黄山市矿泉水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黄山市矿泉水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长春市查明可利用的矿产资源种类(含石油)48种,保有储量达123。93纱计探明储量125.01亿吨。目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21种,其中石油、天然气、煤炭、砖瓦用粘土占有优势。依据矿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调整目标;建立能源(石油、天然气、煤、油页岩)为龙头,非金属(三矿种:石灰石、膨润土、建筑石材;二石;沸石、伊利石;二岩:珍珠岩、陶粒页岩)为骨干,以贵金属(金)和矿泉水、二氧化碳气、沁 为  相似文献   

12.
在对长春地区的地理概况、成矿特点、区域内成矿序列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以及开发利用过程存在的问题等内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长春市优势矿产资源的资源分布、开发利用布局等因素,结合长春市区域发展规划、统筹布局,对长春地区成矿带矿业经济区划分给出了建议.研究目的是为确立矿业开发的核心区域,全面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和矿产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崔洪军 《吉林地质》2005,24(1):51-53,84
长春市齐家特大型水源地是吉林省水量最为丰富的4处特大型地下水源地之一,开发利用该水源地.必将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中游城市群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在我国经济均衡发展、和谐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咸宁地区矿泉水资源的发现,将助力绿色经济发展。咸宁汀泗桥幅数据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都市圈京广高铁沿线汀泗桥幅地质环境综合调查"项目,在充分收集地质、遥感、物探及水文地质等资料基础上,开展汀泗桥幅1:50 000水文地质调查。本数据集包含钻孔基本信息(12个钻孔)、钻孔地层描述信息(12个钻孔)、机民井点调查结果(77个机民井)、泉点调查结果(46个泉点)、地下水动态监测信息(2处)、无机水样测试结果(61件)和有机水样测试结果(9件),数据量约为4.77 MB。数据集充分反映了1:50 000水文地质调查中典型水文地质现象、灰岩地层的岩溶发育特点及岩溶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通过水化学分析,在咸宁市汀泗桥镇白羊畈-赤壁官塘驿镇大贵畈-中伙铺镇一线发现富锶型饮用天然矿泉水,赤壁中伙铺琅桥一带为富锶、富锌复合型饮用天然矿泉水,对该区的矿泉水资源勘查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实施探采结合井,服务地方用水需求。  相似文献   

15.
承德地区是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为可持续开发与保护承德地区矿泉水资源,探求区域内含锶矿泉水成因并圈定矿泉水潜力区,依托承德地区项目组所开展的含锶矿泉水调查与勘探,在生态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泉、地表水样品采集及含锶矿泉水检测分析基础上,通过分析整理大量的含锶样品测试分析数据,针对主要岩性含锶值量化对比,以及含锶点图层叠加耦合,利用统计学中的相关分析、对比分析、因子分析,对研究区内三大岩类中主要岩性含锶值量化对比分析,明确指出了本区富含锶的岩性地层潜力层;利用GIS数据空间叠加分析等方法将区内含锶矿泉水分布与岩性、构造在空间上叠加并进行关联分析,圈定出富含锶矿泉水潜力构造区域带,分析研究区域内含锶矿泉水的分布规律特征及成因,为进一步指导研究区探寻构造带及地层中的富锶矿泉水潜力区,提供精准靶向目标;为进一步研究含锶矿泉水成因,尤其是富锶水与构造密切性、开采条件等因素深入研究提供重要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6.
张傲  邵长生  王岑  杨艳林  路韬 《中国地质》2019,46(S2):50-59
依托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咸宁-岳阳和南昌-怀化段高铁沿线1:50 000环境地质调查"项目,开展了蒲圻县幅1:50 000环境地质调查。本数据集采取水文地质调查、岩溶地面塌陷调查、水文地质钻探、水质测试分析等方法而形成。数据集包含73个泉水调查点、7个矿泉水测试分析结果、1个岩溶地面塌陷点、7个岩溶洞穴点、10个水文钻孔等5方面数据。其中泉水调查成果包括泉点的分布位置、野外水质检测指标、泉水成因等;矿泉水分析结果为针对区内泉点及水文钻孔所取水样进行室内测试,达到矿泉水标准的测试结果;岩溶地面塌陷数据主要包括岩溶地面塌陷的位置、塌陷坑特征、地质背景、塌陷后状态等信息;岩溶洞穴调查成果包括洞穴点的位置、洞穴发育特征、开发利用情况等信息;钻孔基本情况数据为钻孔位置信息、孔径、孔深等信息。数据集为赤壁市城镇规划建设,土地安全利用,优质地质资源开发提供重要的地质数据源支撑。  相似文献   

17.
选取长春市作为研究区,截取1995年和2005年作为城市发展过程的历史断面,通过运用遥感方法,结合空间分析技术和分形技术等定量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长春城市发展对于城市市区和城区水体结构、形态和空间分布等多种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长春市区水体密度有所增加,水体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而城区内水体密度有所减小。分形指数分析显示,城市建设发展使城市地表水体分布与形状更趋复杂化。尽管市区各类地表水体面积总体上呈增加趋势,但所表现的趋势特征并不一致。受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影响,靠天然降水补给为主的湖泊、沼泽地水域面积减少,而城市发展以及防洪工程、引水调水工程建设直接导致水工建筑、水库等水域面积增大,受其影响水库边缘河流和滩涂面积增加。长春市水体空间格局分布很不平衡,这种水体分布空间不平衡将对未来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长春市地下水开发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彩霞 《吉林地质》2001,20(1):53-56,60
本文根据近期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结合地下水赋存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论述了长春市由于不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而产生地下水水位下降,水量削减、水质污染、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防治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