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地质构造对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岩溶地下水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学平  李稳哲 《西北地质》2010,43(3):106-112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干旱缺水,多年来一直制约着该区的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通过调查测绘、钻探验证及多学科综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岩溶地下水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岩溶及岩溶水的发育均受断裂构造控制。北东向断裂具有较强的富水性,属控水断裂。北西向压扭或张扭性断裂相对北东向断裂岩溶发育较差,属导水断裂。近东西向压性断裂,富水性较差,属阻水断裂。三大构造带相互作用形成网格状和似层状地下水管道系统,对岩溶地下水的交替、运移和富集及岩溶水的径流、排泄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阿延寿 《青海地质》1997,6(1):28-33
滩间山矿田产出部位及矿体延展严格受断裂构造制约。矿田地区发育北西向压扭性断裂,北东向张扭性断裂和近东西向扭性断裂,北西向,并东向断裂均为控矿断裂,但北东向断裂的控矿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风化深槽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尤其是桩基工程,具有很大影响和危害。深圳湾地区发育多处风化深槽,其中后海风化深槽是目前揭露的规模最大的风化深槽,槽底深度175.9 m。通过分析风化深槽的发育规模和工程地质特征,重点探讨了风化深槽内隐伏断裂发育迹象。结果表明,断裂破碎带是形成风化深槽的控制因素,深圳湾地区受北东向五华—深圳断裂带和北西向狮子洋—珠江口断裂带相互交切作用,断裂破碎带宽,断裂力学性质属压扭性兼具张性,利于风化作用向深部扩展;后海风化深槽内全风化岩、强风化岩特别深厚,风化岩强度低。  相似文献   

4.
沙湾断裂控制珠江三角洲东部边界。本文从断裂分布、露头特征、地震勘察和钻探验证等角度分析了沙湾断裂带的基本特征:沙湾断裂是由16组近北西向断裂组成的断裂带,晚中生代以来至少经历过四次较强的活动,第一期活动发生于古近纪红层沉积之后,为低角度逆冲运动;第二期为扭性或压扭性;第三期活动表现为高角度正断层,活动时间为距今约50万年;第四期活动表现为拉张环境,活动时间距今约6-10万年。断裂带周边特有的地貌与断裂分布和性质具有较强耦合性,本文结合断裂基本特征对耦合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沙湾断裂的活动性等特征对地貌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深圳北西向断裂分布特征及其活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深圳地区断裂以北东向五华-深圳断裂带和北西向珠江口断裂带多条次级断裂相互切错的断裂空间分布特征为主,同时多组东西向断裂穿插其间组成复杂的"棋盘格子状"断裂系统。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是现今活动的发震构造,自有地震记录以来在深圳市及其周边发生的多起微震事件表明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活动仍在持续,尤其是近百年来珠江口断裂带发生的多起中强震更是佐证了这一观点。针对深圳南山区及周边北西向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研究,从露头区实地断层追索、断层特征的考察以及已有钻孔和地球物理资料收集等方法入手分析总结了深圳地区北西向主要断裂的分布特征和活动性:深圳地区北西向断裂在空间上控制了珠江口断陷,区域上切割北东向断裂,空间分布连续性较差;北西向断裂最新活动于晚、中更新世,部分断裂表现为老断裂新活动,最新活动时间存在明显分段特征。全新世以来活动性明显减弱,部分次级断裂属于弱活动或不活动断裂。   相似文献   

6.
浅谈密县地区断裂构造与岩溶及岩溶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永乐 《中国岩溶》1993,12(1):67-75
本文根据实际资料,论述了密县地区断裂构造与岩溶及岩溶水之间的关系,对不同方向不同性质断裂带的岩溶发育特征、富水性以及断裂构造对岩溶水的分布、径流及排泄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探讨。 本文根据实际资料,论述了密县地区断裂构造与岩溶及岩溶水之间的关系,对不同方向不同性质断裂带的岩溶发育特征、富水性以及断裂构造对岩溶水的分布、径流及排泄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云南富乐厂铅锌矿床是滇东北矿集区东南部的典型矿床之一。在矿区进行大比例尺构造填图的基础上,运用构造成矿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筛选典型断裂构造进行力学性质的鉴定,对不同期次、不同方向的断裂特征进行了系统阐述,初步划分了构造期次,总结了构造体系。认为该区断裂经历了晋宁期-澄江期近东西向的挤压作用,印支期-燕山早期北西-南东向挤压作用及后期燕山中晚期-喜马拉雅期的北东-南西向挤压作用的过程。晋宁-澄江期构造作用为该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地质背景,印支期-燕山早期为该矿成矿主期,北东向压扭性断裂和北西向的扭张性断裂使得流体充填、富集成矿;后期近东西向的扭性断裂为破矿构造。通过矿区构造与成矿关系的研究,为隐伏矿预测与深部勘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实际资料,讨论了我国东部北北西—北西向构造系各组断裂富水性及其若干特征。主要结论是:北北西—北西向构造系的各组断裂,最富水的是两组剪切断裂及张性断裂。因此,不仅可以把北西西向断裂作为寻找基岩裂隙水的主要对象,而且北东向(包括北北东和北东东)断裂也可以作为找水对象。断裂富水程度固有多种原因,但与在较新构造应力场作用下所形成的断裂面力学特性及其活动性,至关重要。在北北西—北西向构造系的控制下,地下水的分布与聚集,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成带性、等距性、网络性和差异性等特点。指出这样的特点,对于调查、分析和寻找地下水资源,无疑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南雄断裂带构造演化及铀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尚海 《铀矿地质》2010,26(5):257-263
文章从粤北地区受南雄断裂带控制的南东侧盆地沉积建造组合、构造岩成分特征等入手,探讨南雄断裂带的发生发展、构造动力演化及不同阶段断裂组合形式和铀矿床区域定位规律,提出与南雄断裂带强烈挤压阶段相配套的北西向张性断裂系统是幔源岩浆作用及其深部热流体侵入通道和铀矿体赋存部位的观点。下一步工作重点应针对北西向张性断裂的隐蔽性特点,选择有效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勘查手段,查明北西向断裂地表出露的确切位置、产状变化及其空间展布规律,配合钻探工程揭露验证,不断深化对区域铀成矿规律的认识,扩大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地下热水点的分布与挽近构造体系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布的地理位置不难看出,在川东热水点出露多集中在华莹山中南段;川南多出露于筠连,兴文一隅;川西大致分布在北西向的鲜水河与南北向的安宁河为界以西的广袤高原和深切峡谷中。温泉的总体分布与挽近构造体系复合部位;几组断裂交汇部位;断裂控制的第四纪盆地的边缘和隐伏断裂带部位;以及岩浆侵入地壳后所形成的穹窿构造等有关。温泉常从张性、张扭性、扭性断裂及裂隙中流出。温热  相似文献   

11.
科学合理地应用地源热泵技术、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的前提是对地质条件的适应性进行充分论证。地源热泵技术的适宜性区划和浅层地热能评价是以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为基础,结合地源热泵系统特征进行划分。依据长春市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长春市区可划分3个地层结构区, 即贾家洼子-八里堡-兴隆沟以西地区、贾家洼子-八里堡-兴隆沟基岩裂隙含水带及其以东到伊通河西岸台地陡坎地带、伊通河谷地区。建立地下水源热泵适宜区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共分目标层、亚目标层、指标层3层。亚目标层包含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水质、地下水水温,指标层包含含水层厚度等9个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3个地层结构区进行了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是Ⅰ区不适宜采用地下水源热泵,Ⅱ区和Ⅲ区均适宜采用地下水源热泵利用浅层地热资源。评价结果对长春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北京小汤山地区第四系深层地下水氟含量普遍超标, 严重制约区域供水。在收集整理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地热地质资料基础上, 开展第四系高氟地下水与地热水之间关系研究工作。研究表明: 小汤山地区位于复式背斜的核部区域, 该区热储层与第四系地层直接接触并形成水力“天窗”, 受构造应力影响在热储层发育大量张性裂隙, 加之上覆第四系盖层结构松散且厚度较薄, 导致该区成为地热富集带; 在高温高压环境下, 地热水中氟化物含量普遍较高, 地热水上涌同第四系深层地下水发生热流-冷流的混合作用, 导致第四系深层地下水中氟化物含量升高, 形成第四系高氟地下水。  相似文献   

13.
辽宁黑水地区构造特征及其控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黑水地区区域构造新构造运动的演化特点,提出了目的层——孙家湾组沉积洼陷控矿和地下水的补-径-排主要通过断裂系统来完成,两组断裂交汇处为地下水从径流向排泄的转换部位,也是铀富集成矿部位。  相似文献   

14.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的特征及缝洞单元划分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油气藏高度远大于残丘圈闭幅度,油气分布受储集体发育程度控制,纵向上不连续,储集体主要为岩溶-构造作用所形成的缝洞,单个缝洞储集体为独立的油水系统等。运用油藏压力降落法、类干扰试井法和流体性质变化法等方法将塔河油田主体开发区划分出10个连通储渗单元和20个孤立或相对定容封闭体,对这些缝洞单元的特点作了描述。塔河油田整体上不具统一的底水;各油气藏流体性质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5.
长春市地下水开发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彩霞 《吉林地质》2001,20(1):53-56,60
本文根据近期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结合地下水赋存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论述了长春市由于不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而产生地下水水位下降,水量削减、水质污染、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防治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龚庆红  王宏伟  常亚丽 《吉林地质》2004,23(3):67-71,82
本文简要介绍了长春市雁鸣湖热矿泉水的地质背景条件。热矿泉水形成机制。对水量、水质进行了评价,同时对热矿泉水的医疗保健功能进行了简述。并根据长春市所处的得天独厚地理位置。为长春市地热资源寻找和开发指明了重要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曹成立 《吉林地质》2007,26(1):26-29,48
论文阐述了长春市城区基岩裂隙水开采区地下水位、水质状态的变化特征。在研究区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建立地下水资源优化管理模型,确定了地下水优化开采方案,并提出实现地下水合理开采、优化管理的决策。  相似文献   

18.
在调查取样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前人成果资料,应用SPSS及地下水污染分析软件,对莲花山地区区域地质条件、水化学参数空间分布特征、地下水化学类型、地下水化学成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莲花山地区地下水的硬度较高且矿化度较大;HCO3-浓度的平均值最大,在地下水的离子中占据主导地位;TDS(溶解性总固体)浓度较高且不同区域间浓度相差较大;莲花山地区部分区域偏硅酸、锶达到矿泉水标准,是矿泉水开发潜力区;研究区Na+和K+同时来自岩盐和硅酸岩的溶解;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中的Ca2+和Mg2+主要来源于碳酸盐的溶解;莲花山地区浅层地下水发生了阳离子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孙景龙  原野 《吉林地质》2013,(4):126-128
本文介绍了地下水水源热泵的工作原理,结合长春市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可利用地下水源热泵适宜区域。应用"比例法"对适宜地区地下水进行热储量计算,并得出长春市地下水水源热泵供暖潜力冬季可达1600万平方米。讨论目前长春市地下水水源热泵技术推广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如何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由于长春城区地下水的超采产生了环境恶化,结合地下水预测模型和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以长春城区为例建立了地下水资源管理预警模型。根据长春城区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提出水位水质预警标准,并根据模型编制了地下水资源管理预警系统。利用所建立的预警系统,对现状和未来开采条件下水位水质进行预警,从而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持续利用提供可靠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